目前日期文章:200907 (20)
- Jul 29 Wed 2009 13:58
願消三障諸煩惱
聖嚴法師
- Jul 29 Wed 2009 13:54
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聖嚴法師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密教自有其修持的儀軌之外,顯教依據的主要經典,則為淨土三部經:1.《阿彌陀經》。2.《觀無量壽經》,亦名《十六觀經》。3.《無量壽經》,又名《大阿彌陀經》,此經自漢迄宋,共有先後十二種譯本,宋元以後,僅存五本,宋朝的王日休居士,依據其中四種譯本,揉合成為《佛說大阿彌陀經》,民國三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又有夏蓮居居士,集合漢、魏、吳、唐、宋的五種譯本,重彙成共計四十八章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此經對於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事理因果,依正莊嚴,介紹得最為詳盡。
- Jul 29 Wed 2009 13:51
化緣怎麼講?
化緣一詞,本極莊嚴,比如釋迦世尊,是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此一因緣,即為化緣,即為化度眾生的因緣。教化眾生度過生 死大海,便是化緣。如來入滅之時,還說「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也就是說:佛為化緣而來世間成佛,佛雖入滅,化 緣未絕。此一尚未完滿的化緣,有待後世的佛子來繼續完成。
- Jul 26 Sun 2009 05:11
空蕩蕩
有一位法明律師,平常講經說法及寫文章,相當有名氣。有一天,法明對參禪的大珠慧海禪師說:「禪師,我看你全身是空蕩蕩的。」慧海禪師回答他說:「我看你的全身也是空蕩蕩的。」
- Jul 15 Wed 2009 19:02
為什麼愈修行障礙愈多?
- Jul 15 Wed 2009 19:00
修行要從生活當中做起
- Jul 15 Wed 2009 18:58
財色名食睡沒有斷盡,請問可否往生?
淨空法師問答
- Jul 15 Wed 2009 18:57
如何不受五欲六塵的障礙,而能專心修學佛法?
淨空法師問答
- Jul 07 Tue 2009 03:08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神」的觀念形成,有其特定的歷史時空,對於民眾的信仰來說,神祇是一種方便的稱呼而已。神,內在意含著神奇、威權、主宰、敬仰等,超乎想像、思議的力量。神壇所信奉的對象,依據清朝《嘉慶會典》規定祀神的五大原則:
- Jul 04 Sat 2009 06:10
放下執著才能脫離輪迴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