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無夢,智者不惑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有一個人也很可愛。他對我說:「師父,我覺得世間很沒有意思。每天這樣吃飯,每頓都是吃飯、睡覺、吃飯、睡覺、拉屎,都是一樣。我覺得人生每天都是這樣,沒有什麼意思。

師父,如果開悟呢?開悟在做什麼?」我說:「開悟也是一樣,吃飯、拉糞、睡覺都是一樣,沒有什麼差別。」他說:「開悟也是這樣子啊?」我說:「開悟就叫他不要拉嗎?開悟也是要拉屎,一樣啊,也是要吃飯。」但是他開悟吃飯,就跟你吃飯不一樣;他睡覺跟你睡覺不一樣。

開悟的人吃飯就是吃飯,他也不會說,這個比較好吃,這個比較難吃。他也不會分別這個分別那個。裝比較小碗他就嫌小碗,裝比較燙就嫌燙,他不會這樣。開悟他也是吃飯一樣,吃飯他就不動念。

台中李炳南勞居士講一句話:「你們連吃飯都不懂。」下面的人大家都愣愣的。吃了二三十年的飯,說我們不會吃飯。你們連吃飯都不懂。——很厲害,這個老居士很厲害,真的。他說:「你們了睡覺都不會睡覺。」那倒是真的,我們不會睡覺,我們睡覺會做夢,妄想紛飛。

人家開悟的人,不會做夢,智者無夢,智者不惑,你聽過這一句話嗎?我們不同,在吃飯就想說我孩子不讀書,我老公外面包養女人,明天會款到期、明天要跳票了。

我們吃飯不是真的在吃飯,睡覺也不是真的睡覺,晚上一直打妄想,做夢夢見在撿錢,醒來什麼也沒有。我就夢過好幾次了,真的。(眾鼓掌)這個不要拍手這個不好意思,這個是難為情的事情,不要拍手,都已經很不好意思了,你再拍手不好。


開悟?

淨空法師

社會上,騙人的事情很多。十幾年前,我在洛杉磯講經。聽說洛杉磯有五位年輕人開悟了,還是藏傳的仁波切喇嘛為他們授記的。我到那邊講經時,他們也來聽經。聽完之後,也要我給他們授記,說他們開悟了。我說:「我跟你們講老實話,我不騙你們,你們沒有開悟。」他們非常生氣:「活佛都給我們證明了,為我們授記,說我們開悟了。法師,你怎麼說我們沒有開悟?」我就說:「就憑你們這種態度,你們就沒有開悟。開悟的人是這種態度嗎?我再告訴你們,我沒有開悟,你們來問我,要我給你們授記,可見得你們也沒有開悟。你們開悟還會來找我嗎?」有很多年輕人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依舊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

開悟是佛菩薩,不是凡夫,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都透出來。縱然還不圓滿,也透出少分,這個世間沒有人能與之相比。

若是讚歎他就高興,說不好聽的話就生氣,這是十足的凡夫,哪裡是開悟的人?開悟的人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還把虛妄當作真實,哪裡開悟?所以,千萬不要聽「這個人開悟了」、「那個人開悟了」,全是騙人的。他要是開悟,你可以試驗看看,你狠狠的罵他一頓,看他生不生氣;他要是還會生氣,就沒有開悟。你讚歎他,他很開心歡喜,也是沒有開悟。八風一吹就動,這是沒有功夫。小定都沒有,何況開悟?真有定功的人,「八風吹不動」!那還不是開悟,而是有定,得定之後才能開悟。他連定都沒有,哪裡能談得上開悟?這個世間,正如《楞嚴經》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節錄自「善財童子參學報告」12-34-02)


修學佛法若不具備正知見,從容易走錯路;「開悟」是許多人嚮往的,但其中卻有著許多的迷思。

有人執著空,以空破一切法,甚至包括是非、善惡等世俗約定的差別相,以及佛法的因果、四諦、三寶的方便施設都「空掉」。因為知見上有偏差,行為上不重視戒律,任性而為,又誤以為懂得深奧的佛理,高談闊論,無視於身口意所顯現的貪瞋,以為一切都是空的、無所謂的,不著相故,不必太認真,「煩惱即菩提」……,這種似是而非的見解,姑且名為「狂慧」,不是真智慧。「狂慧」的人,偏執空理,卻又選擇性地「空掉」戒律、道德規範,對自己的欲望、脾氣、自私、傲慢無能為力,將其合理化為「如幻如化」、「任運隨緣」,輕則無慚、無愧、懈怠、放逸,重則成了「惡取空」。

應知「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不離緣起假名如幻有的空,才是中道如實之說。中道是由真俗二諦的無礙所顯示的:真諦說空──極無自性,畢竟空寂;俗諦說有──緣起如幻,假名安立。無分別智悟真諦,差別智明俗諦,這是互不相妨的。唯識學以妙觀察智明差別相,平等性智明無我,大圓鏡智明中道實相,與二諦的意義接近。所以進入般若空性之前要有「法住智」,明白佛法的修行次第。

就阿含聖典而言,見法無疑,固然是修行的核心,但要以四聖諦為基礎,發出離心修三十七道品,漸除貪瞋、我慢、無明,才是究竟清淨的解脫。就般若經典而言,六波羅蜜以五波羅蜜為前行,還要以菩提心、大悲心為基礎,加上方便善巧的四攝法,才是完整的佛法。佛法是整體的,以般若空慧證法性,確是佛法的關鍵,但正如畫龍點睛一樣,要先有龍身,再加上靈活的眼睛,就成了「活龍」,一飛沖天;若只有眼睛,那就不成其為龍了。

另有以為「心性」既然是「離言絕相」、「不可思議」、「本性不生不滅」的,這是思惟所不能及的,一切只要順其自然,不用意識分別造作,就是心性的顯現,佛法不用修,煩惱也不用斷。於是「任運」成了「任性」,「隨緣」成了「放縱」,這又落入「自然外道」,偏於「離言語、文字、思惟」,進入無言、無思的玄祕境界,不能落實世間,不能進入言語、文字、思惟的如幻差別相,也不能善巧方便說法無礙。輕則沈醉神祕,脫離現實,重則放浪形骸,炫奇好異,成了「狂禪」,撥無因果。

其實「離言絕相」、「不生不滅」的「真常清淨心」,只是「涅槃寂靜」的異名,而「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寂滅性就在如幻的因果相續、無常無我的現象中顯現,語言文字的假名施設並不妨礙寂滅性,這才是佛法的真義。有了「離言絕相」的「見地」,還要有歷事練心的功夫,做到心地光明清淨無染,才是究竟。早期中國禪宗,依楞伽經印心,到了六祖惠能大師,特重金剛經,這些都是具足教理行果的大乘佛法。所以即使能正確地悟解空性,或見到離言絕相的法性,都只是「般若智慧」的現前而已;要做到理事圓融,見地與功夫兼具,才是完整的佛法。

姑且不論大乘佛法的菩提心、廣大行,單以淨化身口意而言,智慧法門要如何修持才合乎事理、空有中道?筆者擬分四項修持要點略抒己見:一、正知:覺知當下,二、智慧:看清真相,三、轉化:調整心念,四、正行:端正行為。

一、正知:自我檢視,覺知當下的身心、外境,了了分明。姿勢動作、呼氣吸氣,清楚照見,起心動念都照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動機何在。於外境,不加以解釋或世俗的價值判斷,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人、事、物,清醒地活在當下,不留戀或追悔過去,也不希求、幻想未來。讓自己的心留出一片空間、一處寧靜,和思想、情緒分離,保持距離,就像明鏡一般,靈明覺知。

二、智慧:(一)緣起觀:對於所覺知的一切,了解它的前後相續性──有因有緣則生,無因無緣則不生,循著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過程,流動變化,聚散合離,生生不息,日新又新,剎那又滅,來去無蹤。對於所覺知的一切,了解它的彼此依存──當下所有的現象都是相依、相關的存在,相互比對、相互襯托而顯現:有小才有大,有壞才有好,有外才有內,有失才有得,有背景才凸顯主題,有內容才能呈現形象,有環境配合自身的資質、努力才能成就事情。

(二)空觀:既然一切法從緣起,進一步照見色身、感受、思想、意念、人、事、物、社會、自然現象都是「無自性」的,沒有固定、孤立、單獨的實體性。多彩多姿、變化莫測的身心、世界是如幻的顯現,本性空寂。身心事物之間沒有究竟真實的界限,沒有真實的存在,所以也沒有真實的消失或死亡,唯有寂滅無生的法性、法界、法身,又名實相、真如。在幻相上,假名安立的法,不妨礙無自性空的本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達到「性空緣起」的中道正觀。

三、轉化:

(一)調整心念:建立內心的方向感,不再迷失於五欲六塵。收攝心念,回歸善法、清淨法。所謂善法指五戒十善,有益無害於人,有益無害於社會與大自然。清淨法,指四聖諦、八正道,向覺悟、向解脫的法。轉貪瞋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心:溫暖、柔軟。悲心:知眾生苦,起不忍之心。喜心:法喜、隨喜善法、清淨法。捨心:以平等心待人,不比較,放下,自在。

(二)安住空性:心無所住,不著六塵。於一切境界不迎不拒、不取不捨,全然、純然地活在全體的因緣中,不會將它切割成支離破碎的片斷,分人我、苦樂,生愛憎、憂悔,妄見有絕對的高下、美醜而生慢心、嫉妒心。

四、正行:依布施、持戒、正語、正業、正命等端正行為,這和正知、智慧、轉化是同時並行,相輔相成,而不是前後差別的。例如有正知,起心動念時能夠覺察到貪心、瞋心、殺盜淫妄心的生起,則加以智慧觀照,轉化為正念,戒律就可以守護清淨。

能夠轉化煩惱,固然很好,即使智慧還沒有成就之前,能以戒律的力量自我克制,雖然有貪念、瞋念,甚至動了殺盜淫妄心,馬上懸崖勒馬,絕不作出害人害己的事情來。布施則是基於慈悲喜捨心,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對方的實際因緣而為。正語、正業、正命則包含了言談中的柔軟語、愛語,經濟生活上有正當的職業,正派的經營投資,以及在人際關係中善待親人、師長、朋友、鄰居甚至陌生的路人。這些既是修學的基石,也是良好的美德,不可忽視。

以上所述的正知、智慧、轉化、正行,可以說是簡要地歸納了修學的架構,希望能幫助有心修學者,走上穩健而實用的修學之道。


修行人開悟以後怎樣生活?

有不少對修行感興趣的人,很想知道修行人開悟以後是怎樣生活的,還需要在社會上工作嗎?還是需要進山閉關修煉?由於社會上真正開悟的修行人極為罕見,他們一般也不會輕易露面,都是順時而動。所以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懸而不決的。

事實上,修行人開悟以前和開悟以後,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狀態。開悟前是凡夫,是有為的生活狀態,是輪迴中人,是塵世間人,是苦海中人。開悟後是聖者,是無為的生活狀態,是跳出輪迴的人,是塵世外的人,是彼岸佛國的人。因此,開悟以後的生活狀態與開悟以前是大不相同的。

開悟以前需要辛苦工作,掙錢養家。開悟以後明白了因緣果報,就不會再為了掙生活費而辛苦工作。他的一切生活都圍繞著普度眾生的事業。普度眾生就是他的生活動力。度人的因緣結束,他也會隨之從世間消失。

所以,開悟以後,人是不需要考慮掙錢之類的事情的。也就是說,開悟以後就不會再有經濟問題。他的生活來源,一是弟子信眾有緣人的供養,二是自己乞食。吃什么喝什麼住哪裡,都是順應天命和因果,他不會再為此操心。飢一頓飽一頓也好,風餐露宿也好,受人供養也好,自己乞食也好,在他心裡,這些都不再有區別。

有人會想,修行人應當學一些技術、手藝,或者懂得經商,或者先攢一大筆錢,以便將來悟道以後使用。其實,當真正悟道以後,你就會明白,這一切的打算,都是白費力氣的。因為開悟以後的心是無心之心,是無念之念。心中已經不會再起任何的妄念。而塵世中的所有人心中都是充滿妄念的。因此,開悟以後的人根本無法與塵世中的人打交道、做生意,他根本無法在塵世中繼續工作,掙錢。那個時候的他,已經不再是塵世間人。


開悟的人,處於什麼狀態?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開悟的,也就是說,不僅禪宗講開悟,其它教派也一樣講開悟,如淨土說的破除迷悟,其實說的也是開悟。

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

其實所謂的開悟,用禪宗的話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說,開悟的人,不會再產生新的執念妄想,用佛的話說,就是不會產生新的業力,即斷滅一切累世以來的業力。

換句話說,處於開悟狀態的人,他們的今生,一般是會著開悟之前的狀態或者人生軌跡這一生,肉身死去,最後進入無餘涅槃,不再來了,這就是開悟的人的狀態。

按照經典的記載,開悟之後的人,也就是說,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一般情況下,都很積極地幫助別人,當然,也有一些開悟之後的阿羅漢,獨居於森林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無論如何,這些已經開悟了人,往往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厭世,恰恰相反,他們會以更加積極的狀態來過完這一生。

因爲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已經知曉萬事萬物皆幻的真相,因上,不會再有任何那執著之心,更不會再有世人的一切煩惱。

甚至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他的一切言行跟普通人沒有太大的不同,也沒有開悟以後就出家的這種現象,他們依然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回家帶娃,當然,出家修行證悟,即開悟的人,也沒有在開悟之後再還俗的說法,他們依然念佛誦經,禮佛拜懺,隨遇而安。

換句話說,開悟之人並不是世人想像的那樣,悟了之後,就成仙悟道,過著與我們這個世間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相反,對於開悟的阿羅漢來說,儘管他自己不再有任何執念妄想,但並不代表他們時時刻刻都處於一念不生的狀態,因爲能夠達到時時刻刻一念不生狀態的,是死人而不是阿羅漢。

因此,他們所處的狀態可以如此描述,即:念起不妄,念動不執,無爲又無不爲,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不住於相,即任憑外境如何隨緣生滅,其本心也依然如如不動,這樣才是真的開悟,所以,一個開悟的人,旁人無法想像他會想著什麼,做些什麼,有時候,他們甚至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也根本沒有套路,只不過他們的表現像個普通人罷了。

如果用道家的話,就是無爲,所謂的無爲,並不是什麼都不爲,都不做,而是隨著自然的規則而爲,做到有爲無痕而已,並不是真的一無所爲。而無不爲,並不是說什麼都是做,而是以蒼生爲己任,濟世救人,即做有利於衆生的事,但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沒有沒有我們世人的那個執念,如果有執念的話,那麼,他們就無法稱之爲聖人。

在《心經》中,這樣的狀態叫自在,叫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爲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能斷滅一切煩惱與妄念,並且他們的一言一行,已經完全符合道,即無善無惡,也就是說,有善惡的人的分別心,而不是善惡本身,所以,對於開悟的他們來說,已經真正地認識到了萬物爲一體,無任何差別,甚至可以說,萬物就是他們,他們就是萬物,一切一切不過是隨緣聚散,方生方死而已。

這就是他們的狀態,也是所有學佛之人,所要修行證悟的狀態,也只有證到這樣的狀態,才是真正的開悟,但如果你以爲這個開悟就是究竟的話,那你就錯了,因爲所謂的開悟,不過悟後起修的開始而已。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無量壽經》《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大悲心陀羅尼經》《壇經》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學佛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讓自己開悟,開悟與明心見性不同,開悟的解釋是指開智悟理。也就是悟道一些道理的人,都可以說是當時開悟了,這種開悟與佛教常提到的明心見性則不同,簡單理解平常的開悟,也就是小悟,而真正的覺悟,則是大徹大悟。

真正學佛開悟的人很多,但達到大徹大悟境界的人卻寥寥無幾。開悟了也不等於永遠的開悟了,只是當下一刻,悟道了一些,但卻無法停在這種開悟的狀態下,所以學佛要勤加修行才行,這樣才有機會讓自己保持在時刻開悟的狀態,不受貪嗔癡慢疑所影響。

真正開悟的人,身上會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如果你也有,就算你沒有開悟,那裡離開悟不遠了。

第一個特徵:開悟的人不搞個人崇拜。

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到道,不能見如來。」真正開悟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道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自具足的,本來就有的,道不是被誰創造出來的。若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再去搞個人的崇拜了。

往往沒有開悟的人,喜歡搞個人崇拜,崇拜神明,崇拜偶像,想要讓神明幫助自己或是開悟或是得福,有這種想法的人,很難開悟。

黃檗禪師說過:「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學佛要知道,萬般神通皆小技,唯有空空是大道。真正開悟的人,不會去求佛,也不會認爲佛可以靠修行就能成就,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是沒有開悟。

如果你修就有,不修就沒有,那個不是道,也不是自性。真正開悟的人,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二個特徵:開悟的人是身心合一的。

開悟的人,會時刻活在當下之中,能將心安住當下,無論當下正在經歷的是好事或是壞事,都不能影響到他。開悟後的人,說話不急不慢,吃飯不咸不淡,遇事不嗔不癡,待人不分貴賤,也從來不去計較得與失成也敗。

真正開悟的人,心在哪裡,身就在哪裡,身到哪裡,心就到哪裡。這就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只有真正達到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刻用智慧去觀照自己,開悟前被意識牽著走,漫不經心的活著,開悟後,你就可以看著自己在漫不經心的活著了。

第三個特徵:開悟的人生命會變得非常簡單。

金剛經第一品中提到了佛的生活,佛陀是開悟的人,他在開悟後,每天還是和普通人一樣,做著乞食,吃飯,睡覺的事情,這也是開悟之人的最大特徵。

如果沒有這個特徵,就證明你沒有開悟。只有未開悟的人,每天才去忙忙碌碌的做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要做,真正開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等最基本的幾件事要做,再無其他事情可做。

開悟後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那就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三個特徵,你身上有嗎?感恩閱讀與分享。


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佛經上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慧」。我們以各種方式修行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能學習到佛的智慧,最終開悟。開悟就是打開智慧之門,悟出人生的道理的意思。信佛學佛之人對生活或多或少都有所悟,有的人悟道淺顯一些,有的人悟道深刻一些。我們大部分人在學佛的過程中開悟的時間都是相對很短暫的。

在我們保持內心平靜的時候,我們都能悟道一些人生智慧,但當我們進入紛繁世俗之中時,我們所悟道的道理又會不知不覺地被遺忘,所以這種開悟只能被稱爲小悟,是短暫的存在,不能長久的。要想做到大徹大悟就要在平日勤加修行,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一直保持開悟的狀態,不受各種情緒左右,遠離一切煩惱。

真正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是否也有呢?

第一個特徵:開悟的人在生活之中常做減法。

俗話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個人之所以煩惱不斷,憂心忡忡,不能開悟,就是因爲他心中事情太多,每天爲之忙忙碌碌。 真正開悟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的道理。他們會把生活過得很簡單,不去操心任何無關雜事。佛陀開悟了,他還保持著簡單的生活,每天和普通人一樣吃飯,睡覺,給衆生講經說法,除此再無其他更多事情。佛陀這樣大徹大悟的人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也就是說生活要多做減法,減掉心中煩惱雜事,做到心中無事,煩惱自然就會消失。

第二個特徵:開悟的人懂得受持中道。

開悟的人對於「中道」二字能做到領受在心,持久不忘。也就是他們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都能以中立的觀點保持一種平衡的心態,泰然處之。何謂中道?佛法解釋中道就是不墜極端,脫離二邊。開悟的人明白世間的一切吉凶福禍之事都發生在兩邊。月滿則虧,物極必反。而中間則是恰到好處,不會大喜大悲,沒有善惡美醜,遠離顛倒是非,受持中道就可以斷除一切苦厄,遠離任何煩惱。

第三個特徵:開悟的人從不盲目崇拜。

《六祖壇經》上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一個開悟的人明白要想開悟就要問求自己的內心。他們從不盲目崇拜任何人。生活之中有很多人喜歡追求偶像,崇拜各種神靈,祈求外在,希望有人或神能幫助自己完成各種心愿。其實這樣做的人很難開悟,他們的行爲只會更加讓自己迷失方向。要想開悟就要遠離自性迷,做到自性覺。凡事向內求,勤加修行,修身修慧。學習佛陀的智慧,才可以擺脫苦厄煩惱。

開悟的人,往往都有以上三個特徵,你是否也有呢?感恩閱讀與分享。


對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聖嚴法師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清淨的智慧,不再有對自我的執著,並進入了涅槃境。事實上,凡是自認為開悟的人其實都還沒有開悟,因為他還有一個會開悟的「我」。開悟並不是一樣東西、一種感覺,或一個可以進入的境界,如果是這樣,那開悟就太有限,太虛幻不實了。如果開悟還是一個目標,還有一個我可以從中獲益,那智慧仍是遙不可及。

中有「我」,就不是涅槃

如果你才剛開始禪修,可能會以為聽懂了我剛才說的話,初學者要能夠體會深入禪修後的喜悅,畢竟是不容易。如果你修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心突然湧出無比的歡喜,感覺自己好像進入涅槃了,你興奮地大喊:「真的,自我已經完全消失了!我進入涅槃了!」你真的進入涅槃了嗎?既然還感覺到有一個「我」進入涅槃,那終究還未證得最高的境界。但是這個體驗是那麼強而有力,因此就算是非常有經驗的禪修者也很可能被誤導。這就是一個對開悟有錯誤認知的例子。

另一個例子是,當禪修者達到了自我中心消失、方法不見的時候,他感覺到完全的放鬆、自由,與宇宙合而為一,但對周遭境界漠不關心,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已經消失了。那時心中並不是欣喜,而是完全的自在,所以並不會雀躍高喊自己已經進入涅槃。但在這情況下,不論經歷到什麼,他的自我還是存在的。

一旦離開這種寂靜的狀態後,他可能會聲稱自己已經明白什麼是涅槃,並且看見了佛的法身,獲得了究竟的智慧。如果你的修行功夫不及他,而想要否定他,他可能會立刻反擊,告訴你:「你沒有經歷過我的體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樣的禪修者一般對自己的成就非常執著,如果你不相信他,他會十分懊惱。

更糟的是,如果這時剛好有人願意為他印證;可能是覺得他的經驗與經典完全符合,也可能是因為曾經有過相同的經驗,所以有這個立場來印證;那麼他會感到非常歡喜,並把那個為他印證的人當作真正的善知識。

開悟的人生不是夢

這位禪修者被稱讚時是那麼歡喜,被懷疑時卻又那麼氣惱,那他所證得的究竟是怎麼樣的解脫呢?看來他所謂的涅槃是有問題的。對於這個論點他可能會回應說:「我對稱讚和批評的回應確實不同,不過我並不是為了維護自己。自從徹底解脫後,我已經沒有什麼事好在意了。不過為了維護佛法的尊嚴,我還是會譴責那些違背佛法的人,而稱讚與法相應的人。」

我們對此能說什麼呢?想判定這種人的修行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他所經驗的到底是什麼?如果這個體驗讓他覺得獲得了甚深的智慧,那他還是沒有進入涅槃。唯有當涅槃和生死輪迴都如夢幻般消失時,唯有當心是相當穩定平和,而快樂和悲傷等感覺都不復存在時,才是真的進入涅槃。

把開悟說成一場夢似乎很奇怪,但如果說生死輪迴與開悟都是虛幻的話,那禪修者只是努力地從一個夢境進入另一個夢境而已。其實,開悟本身並不是夢,是想開悟的念頭和悟境這個概念才是夢。因為在生死裡輪迴的眾生是生活在夢幻中,才認為有「開悟」這個目標可以執取;如果真的開悟後,悟後的人生就不再是一場虛幻的夢境了。確實,到那時候,開悟不復存在;當進入真正的悟境時,由於一切皆空,所以也沒有所謂的悟境。

禪修像登玻璃山

精進的禪修者就像一個試圖登上玻璃山的人,山坡很陡也很滑,更糟的是,上面還塗滿了油。登山者打著赤腳,每一次盡力往上爬,都還是滑了下來。但他還是不斷地嘗試,一次又一次地往上爬,直到精疲力盡地倒下不支,沉沉地睡去。當他醒來時,玻璃山已經不見了,才發現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場夢;根本不需要爬,也無所謂前進。

但在夢裡,山確實存在,如果當初沒有嘗試去做這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可能從夢中醒來。我們修學佛法是為了解脫生死輪迴,而達到寂靜涅槃,但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如之前我們說明的兩個因我執而自以為實證涅槃的例子,接下來的第三個例子,我們將檢核一個同樣是錯誤但完全相反的觀念。有些禪修者,主張沒有涅槃,也沒有可以進入涅槃的我,因此對於稱讚、譴責,對於世事,甚至自己的修行,都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這種態度相當不正確,甚至比前兩種更危險。前兩類禪修者起碼還能生禪定天,而第三種,則會想放棄修行。如果他堅持修行下去的話,還有可能生於無色界天;但如果他覺得反正一切都虛幻不實而放棄了修行,那麼正是因為這個無明,他不但遠離了人道和天道,很有可能會投生到畜牲道。

這些有關開悟的錯誤觀念都很常見,即使是精進的禪修者也很容易犯。因此你應該可以明白,在修行的路上,有一位能指引你不落入邪見的禪師是多麼的重要。沒有老師的指導,即使對佛法的修行有很大的信心,依然有可能會走上歧路。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28期》


淨慧法師:開悟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段百丈禪師的開示。我們看他是怎麼來描述開悟的過程、開悟的境界和開悟以後又怎麼辦的。這是非常有名的幾句話: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兩句,講開悟是怎麼回事。第二個兩句:「體露真常,不拘文字。」第三個兩句:「心性無染,本自圓成。」第四個兩句:「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這八句話講四個內容。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兩句,就是講開悟當下的境界是什麼。昨天我講到「歷歷孤明」,百丈禪師說「靈光獨耀」,靈光就是講的我們的心性,我們的真如佛性,講我們的覺性。這一點靈光是獨耀,它不是分散的,它不是分散在六根門頭,它與前後左右、四維上下都不相聯繫,所以是獨耀。

「迥脫根塵」,根就是六根,塵就是六塵,這一點靈光與六根六塵都不相聯繫,這時候境界是什麼呢?這時候的境界,就像晴天霹靂一樣,從頭轟下來,你根本一點準備都沒有,在這個時候忽然桶底打破了。這就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個時候,那就像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時候講的那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這個時候天上天下就只有這一點靈光,前不著村,後不挨店。這就是開悟那一刻的境界。

接下來是「體露真常,不拘文字」。你的法身本體和盤托出,顯露在覺照之下,但是就像啞巴吃湯圓,無法描述,所以說不拘文字,文字描述不出來。這個時候完全是自受用,是不共。「體露真常」,真常就是法身,就是真如,就是自己的涅槃妙心,描述不出來,「不拘文字」。一切能夠描述得出來的都不是真如本身,都是分別,都是妄想。真正的那種體驗,真正那種受用是描述不出來的。所以禪宗這一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實際上,一切佛法的體驗,一切最高的精神體驗、哲學體驗、宗教體驗,都是無法描述的,都是不立文字的。雖然說不立文字,說不出來,還得要說。為什麼呢?佛成道以後,他也覺得語言文字蒼白無力,覺得自己所體驗的這點東西說不出來;即使說出來了,世人也不相信。

所以他成佛以後,就想不說法,馬上就涅槃。護法的天神勸請釋迦牟尼佛:您不能就這樣把我們扔下了!您要把您的受用與我們大家來分享,您要說法,要度眾生!在護法天神的一再祈請下,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他還是只有一句話:「我一個字也沒有說。」因為說出來的都不是的。真正每個人的心性是什麼,法性是什麼,一定要通過自己的真修實證去體驗,所以說「體露真常,不拘文字」。

然後是「心性無染,本自圓成」。雖然自己現在開悟了,但是所悟到東西並不是外來的,所有的塵勞其性本空,法身覺了無一物。所以心性本來是沒有污染的,河沙妙德,本自圓成。所證得的,所體驗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並沒有多出來什麼,只是在把自己多生多劫以來埋在塵勞底下的珍寶挖掘出來,打磨乾淨,重現光明而已。所以「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一切都是本有的,所以叫本來面目。

開悟了以後怎麼辦呢?就要好好地保任。怎麼保任?「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保任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任務,也沒有什麼很難做的事情,很複雜的事情。「但離妄緣」,一切妄想、或者說一切能夠引起妄想的種種逆緣都要遠離,就可以了,就是如如不動的自性真佛。

照這樣看起來,開悟不難,成佛也不難。但是,「但離妄緣」四個字,就起來輕巧,做起來極為不易。每一個字重量是多重呢?十萬八千斤,搬都搬不動。這個妄緣,你想要離它,它每一個字都像泰山一樣推都推不倒。因為我們覺照不夠,力量不夠,離不了。

我們天天坐在這裡做什麼呢?就是想學著試著遠離妄緣。但是在想遠離的過程中往往自己又去找,妄緣不找你,你要去找妄緣。因為一切塵勞、一切煩惱,都是自己去找。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煩惱不來自己找。如果能夠遠離妄緣,當下就是如如佛。

這兩個如字大有文章。這兩個如字,三藏十二部就是講它。第一個如字,可以作動詞解,也可以作形容詞解;第二個字作名詞解。所謂作名詞解是指什麼呢?第二個如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真實,就是佛性。第一個如字如果作動詞解,就是指的怎麼去修;作形容詞,就是指我們當下的心態要與真理冥符,就和真理一個樣。

如果用《大乘起信論》的思想來解釋「如如」兩個字,第一個如是不空如來藏,第二個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要通過修,空如來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說空如來藏是體,不空如來藏是用。第一個如是指怎麼樣通過修行達到與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說「與理冥符」,不走樣,現在的話是叫保持致。

如如兩個字我們經常用,這兩個字很講究,這兩個字是中國古代的翻譯家所創造的相當深奧的哲學概念,用以描述相當深奧的修行體驗,指向非常深奧、無法描述的境界和受用。

我們每個修行人、學佛人,千萬不易輕易說這兩個字,也不是輕易地放過這兩個字。怎麼才是不輕易放過這兩個字呢?就是看我們每時每刻能不能做到如如?就是看我們的一切言行能不能夠與真理冥符。

回過頭來說,不通過「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這一系列過程,要想達到如如的境界,不可能。所以我們要以如如的心態,修如如之行,證如如之理,見如如之佛!


開悟的人是什麼境界

夢參老和尚

理可頓悟,事須漸除 

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禪宗大德“成佛了”是錯誤的。開悟並沒有成佛,明心見性之後還需要學習。如果不識文字就從文字學起。例如六祖大師雖然做到了明心見性,但因為不識字所以讀經要由別人代讀。由此也可見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只授記彌勒佛,而並沒有授記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見性絕不等同於成佛。開悟只是明理,成佛還需要修行的功德。 

參禪之時,要明白自己與佛之心無二分別。這個“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證得的。但我們學習教義的人,要登上十信滿心時,要經過一萬大劫。一萬大劫是好長的時間--人的壽歲從十歲每過一百年增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又從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直到十歲,這樣的一增一減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構成一個中劫,一千個中劫構成了一個大劫。 

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開悟之人只相當於成就了第一個大劫,之後要修利益眾生的事業。菩薩要從五明中求,菩薩都要學習醫方、工巧。而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成佛、與佛無二無別的說法在教義上講是“素法身”。所以雖然我們的體、性與諸佛已成的體、性平等無二,但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成佛,並不能與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無量眾生的功德,明心見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眾生的功德。 

秀才念經,笑死老僧 

所以,念經的時候莫要錯誤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時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來,看到牆上的《法華經》經文“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見:「牆上的標語寫錯了。我每天來雙合掌,磕頭,可不僅僅是單合掌、小低頭啊。可怎麽還未成佛啊?」這就是秀才念經,笑死老僧。 

我告訴他:「這是對經文錯誤的理解。任何人單合掌、小低頭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礎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決定成佛的不是現在,而是在所種成佛之因基礎上,經過長久的修行才得以實現。」 

《法華經》授記了全體的眾生。這就是對修禪要有的正確理解。更通俗一點說,禪就是生活,用心來指導生活。禪的範圍很廣,變相地說禪即是佛,佛即是禪。前面我們說過,禪是極簡單的開示,開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與佛無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權利來復旦大學讀書,但能否進入就要看個人的努力和奮鬥。 

對於成佛這一目標來說,不僅僅是人,哪怕是一只螞蟻都有佛性。在佛來看,人性、畜生性、眾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我們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語“Buddha”的音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逐漸將佛陀省略為“佛”。佛陀的意義是覺者、覺悟、有智慧。而且這種覺悟不單局限於自己,還能夠使別人覺悟。一念惡念已滅,身口意三業存善達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達到善、覺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覺悟,那麽即是成就佛道。而「禪」就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禪所包含的範圍很廣。例如,禪堂前面掛著“選佛場”三字,就是讓人們明心見性的禪通達佛道。 

“明心見性”中的心可不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這個心範圍極廣,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等等,凡用語言表達的事物都在心中。這個心,這個體性,或者經上常說的“覺性”與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與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間的差別。而我們現在所用的心並不是這“真心”,而是妄識。這妄識就是將第七識末那識執著為心,而第七識則執著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見性”在教義中達到了“十信”,此時信心具足便不會再起惡念,再造惡業。成就十信之後就進入了“初住”,住於心上。參禪之人與單單學習教義之人的差別,就在於參禪者能夠達到明心見性,這正是禪堂所宣揚的。而單單學習教義者則距此甚遠,連十住都沒有進入,更不要提《華嚴》所說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位。證據就是入初住的菩薩發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夠到一百個世界示現為佛與大菩薩渡化眾生。有了這樣的神通才表明真正進入了住位,發心住的菩薩初發心時成正覺。 

而我們平時也經常說發菩提心,但我們所發的只是“欣樂心”。對佛法誠懇與信任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我們平時所說的“開悟者”只是不再造惡業,明白自己的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達到開悟之後還需要繼續修行。開悟者連發心住菩薩的神通都沒有具備,別說一百個世界,就連在這個世界中都無法示現佛身為眾生說法。 

這就像從小學、中學、高中最後到大學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為後一步做準備。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躍,絕不是禪宗所說的“頓超直入,立證菩提”。這個成佛只能說是明心見性而已。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大悟不同,釋迦牟尼佛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獲得了大悟。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並不比一位經過一系列教育的大學生差,但他卻完全不了解教育的一步步過程一樣。因此,哪怕是“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時得以顯現而已。佛教中沒有便宜法門。龍女即身成佛,善財童子即身成佛,都是無量劫來修行的結果。所以,頓超直入是由漸而頓。 

不僅佛教修行沒有便宜,生活中也沒有便宜可撿。某些人突然地發財,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頓,都是前世與宿世的因緣。學習中也是這樣,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笨得很,怎麽學也不懂。一學就會的人因為宿世積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頓”。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我們不能貪圖便宜。 

參禪靠自己,念佛靠他力 

參禪靠自己,而念佛則是依靠他力。通過觀想與稱名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就會得到他們的加持。現在流行的念佛法門就是這種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參禪卻完全不同,參禪的道友會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則完全不同,是要求見佛,仰仗佛菩薩的功德。念佛、觀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兩者間的區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與佛教的因緣,如念過佛、信佛,則今生遇到佛法時便更加興奮,也能更加投入進佛法中。如果沒有這種因緣,就不見得會有這種熱情與投入。地球上現在有六十億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卻不多。我說這話也不怕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雖然聽聞佛法但並未投入。你會為佛法付出很多嗎?不付出又怎麽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這個與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違背的。 

今生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緣。因為這份因緣的存在,我們才能在今生聽聞佛法時有深刻的觸動,在開始信佛的時候有種戰慄的感覺。產生戰慄感覺的原因在於善根深厚,脫離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緣故。而有的人聽到佛號時感覺喜歡,但並沒有激動的感情,也沒有付出。有時候還到廟里燒燒香,但我們要知道燒香是風俗習慣而非信仰。信仰與習慣是不同的。 

真正的信仰,是要將佛法與生活緊緊地聯繫起來。這就回到了“禪”。我把禪解釋為善因,過去無量劫以來的善因。這就是為什麽見佛會有歡喜心,參禪而能進入。舉個例子,“念佛者誰?”反過來說“誰在念佛?”這一問意味著什麽?這是在發明我們的心性,尋找我們的本體。我們的身體是變化的,無常的,由前世所造業推動的變化身。 

像學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須有一個依次排名的順序。如果想超越,就必須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必須一步步超越。

“短暫體悟”不是“真正開悟”!

很多人在品茶賞月中也會吟誦幾句“我有明珠一顆……”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來和別人辯論,或滿口的佛教詞彙“解脫” 、“菩提心”或者安詳、自在等一些覺受。他們也許就會認為——“這就是佛法”。然後覺得自己悟了。但其實在真實的生活面前,我們這樣的“證悟”是不堪一擊的!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可以做到如如不動,而我們呢,哪怕一句話語都可讓我們暴跳如雷?品茶賞月也可能開悟,但絕不能說品茶賞月就是禪;佛法不離日常生活,但也絕不能說日常生活就是佛法。

有句話說“愚誦千偈,不解一句,智誦一偈,解百千義。”我們在聞法過程中,如果產生'易懂'或是'自己已經輕易通達'的念頭,這是一個大魔障。一般來說,稍有智慧的人,比較容易滋生這類傲慢。與真正的修行人相比,自己佛學水平淺得可憐,還需要老老實實地聞思。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古來大德都是這樣,就如六祖大師,開悟後尚隱居獵人隊中十五年潛修。不然一盲引眾盲,相續入火坑。修行人一定要韜光晦跡,仔細熏修,一番大修,方有一番大悟。方便抵制,自勸自心,即是自己估計自己,不要冒失,自以為了不起,古人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則自傷也。有句著名的西藏諺語說:“ 不要把了解當開悟;不要把開悟當解脫。”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師,早年在五台山打坐時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認為“證悟”了。後來他被人陷害,充軍流放嶺南,其間經歷了種種苦難艱險,而就在這九死一生之中,他才發覺他原先所“證悟”的那些東西僅僅是浮光掠影,絲毫派不上用場。於是,他開始了銘心刻骨的反省,繼而在修行上獲得了重大的突破。憨山大師在給友人的書信中說到,他非常感謝這一段苦難的經歷,這段經歷就好像天地間巨大的鉗錘,將他內心中蘊藏的我執煩惱錘打得一干二淨,使他獲益匪淺。

縱觀古今高僧大德,幾乎各個都是具足剛骨的硬漢,有著斬釘截鐵的性格。“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他們的灑脫、自在,是經歷了千錘百煉的艱苦磨礪之後展現出來的智慧,絕非輕輕飄飄、浮浮泛泛所能得到的。否則,那所謂的“灑脫自在”僅僅是古人所呵斥的“軟暖習氣”而已。

詠給仁波切曾講述一個故事:“短暫體悟”和“真正開悟”——

雖然“湖泊經驗”被視為“止”禪修的最高境界,但並非真正的開悟或完全證悟。它是修持道上重要的一步,卻不是終極目標。所謂的“開悟”,是完全證悟自己的佛性。佛性是輪迴與涅槃的基礎,它超越一切念頭、情緒,以及感官識(根識)和意識的感受經驗,也遠離了“自與他”與“主體與客體”的二元體驗。它是浩瀚無際的,是智慧,是悲心,也是大成就。

我父親曾經說過一則他在西藏時發生的故事。他的一個出家弟子在山洞中禪修,有一天,這個弟子捎了一個緊急口信給我父親,請父親務必到山洞中看他。我父親抵達時,這位僧人興奮地告訴他:“我已經完全證悟了,我知道我能飛了。但是,因為您是我的老師,我還是需要得到您的許可。”

父親知道這個僧人只是短暫地體驗到自心本性而已,於是坦白告訴他:“別傻了,你飛不起來的。”

“不,不,”僧人興奮地答道,“假如我從山洞頂端跳下去……”

“不可以!”父親打斷他。

他們就這樣來回爭辯了好一會兒,最後這位僧人終於讓步了,說道:“好吧!既然您這麼說,我就不去試了。”

這時已接近中午時分,於是僧人便供養我父親午餐。服侍我父親用完午餐之後,這位僧人便離開了山洞。但過了沒多久,我父親就听到“砰!”的一聲,隨後,深邃的山洞底下便傳來哀嚎聲:“救救我,我的腿斷了!”

我父親於是爬下去,到了那個僧人橫躺的地方,說道:“你不是說你已經證悟了嗎?現在你的證悟在哪兒啊?”

“請別再提我的證悟了,”僧人哭喊道,“我快痛死了!”

慈悲如昔地,我父親把這位僧人背到山洞中,用木板固定住他的腿,並給了他幫助傷口癒合的藏藥。然而,這肯定是這位僧人永難忘懷的一課。

就像我父親一樣,我的諸位老師總是審慎地指出“短暫體悟”和“真正開悟”之間的不同。體悟隨時都在變化,就像天空中云朵的飄浮移動般,而開悟,即自心本性的穩定覺性則如天空本身,是襯托各種變動體驗生起的一個不變背景。

想要達到開悟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修持逐步開展,並以每天多次的短時間禪修作為開始。從短時間禪修中逐漸增長的安定、平靜或清明等體驗,很自然而然地就會激勵你延長修持的時間。太疲倦或太散亂的時候,別強迫自己一定要禪修。但是,當你心中有個微弱卻堅定的聲音告訴你,現在是專注禪修的好時機時,那就千萬要把握機會做禪修。。。

一些學佛人,參閱了許多經論及祖師語錄。可謂皓首窮經,博聞強記,但卻只停留在文字上,於消除煩惱無有絲毫助益,這無異於說食數寶。本可用來解脫自他的佛法於這類人,只起到了滿足虛榮心的功效而已。過去有位祖師曾說了一個譬喻:“蒼蠅在紙窗前一直飛鑽,再怎麼飛鑽,也無法飛過那層薄薄的紙。”所以一個人若只在紙上的理論下功夫,是絕對無法突破現狀,解脫自在的。  未得一地(初地)之前,千萬不要生起傲慢心,覺得自己不用發願了、不用出家了,什麼都很隨便。

嘴上說得再動聽,若沒有將之融入自己的行動,即使你會講再殊勝的法,如果沒有通過修行品味到其真實的味道,到死時只是種下一些善根,還是繼續墮入輪迴。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蘇東坡的前世因緣 

很多人只知道蘇東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前世是個出家人。“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就是蘇東坡寫又說“溪聲盡是廣長舌”,他的詩、他的文都寫得非常好! 東坡聰明蓋世,而不拘小節,  妓館淫坊,亦常出入。 祖戒悟處雖高,但還是不免一念之差墮入輪迴。其實他自己也在《南華寺》中提過:“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意即我本來是個修行人,曾於三世中一直積累資糧,但因一念之差落入塵世,招來了這一生的憂患。

據說他的前世是五戒和尚,一目失明,為某寺院住持。有次他在山門外發現一丟棄的女嬰,就帶回寺中讓一名和尚養大,取名紅蓮。紅蓮長大後清秀動人,五戒見到生了一念貪心,並因此而破了戒。他有一個師弟叫明悟,在定中察覺此事後,藉機作詩點醒了他。羞愧之下,五戒坐化而去。明悟見後心想:“師兄錯走這一步,下世可能會毀謗佛法,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這就是後來的佛印禪師。

蘇東坡的前世為五戒和尚原本道行清淨,修行不錯,但因為那段孽緣,以至於不得不感受輪迴的痛苦,並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當然也正由於他出家修行過,故而後世不同於常人,不管在詩學方面,還是佛教研究,都有相當深的造詣。所以,善惡有報、因果不爽的道理,在他一人身上全都體現了。

對比一下我們跟以上兩位主人公比修持也許更差,就更不能掉以輕心以為自己懂點佛學知識,嘴上能作些理論,真的悟了。。。  佛法的偉大也不在於停留在語言上,必須通過親修實證,才可品出其真正的涵義。

密勒日巴尊者也說:“不要期望開悟,只要終身修行。”

修行不能獲得成就之因:
(1)福薄慧淺二資少,不求金剛最勝乘。
(2)不念無常深妙理,斷修本尊常散逸。
(3)未經聞思攀高法,生圓次第顛倒修。
(4)未得上師竅訣故,錯將寂止當成就。
(5)未獲勝觀見解時,離聞思修而說法。
~密勒日巴尊者


星雲大師:人證悟之後的生活怎麼樣?

有時候別人碰我們一下,「哎喲!好痛!」肚子餓了,「啊!好餓哦!」知道痛、知道餓,雖然不是悟,但也是一種明白。日常生活裡,我們感覺到快樂、悲傷,能辨別好事、壞事,瞭解善的、惡的,這種分辨、知道,雖不是覺悟,總也是體會。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頓看見蘋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蘭克林放風箏時發現了電……這些發現雖不是大徹大悟,但也是先由「我知道」、「我懂了」,發展出一套貢獻世人的學問理論。 

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正覺,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就是一種修行的體悟,在證悟真理之後,為大地眾生的不能覺悟而惋惜而低嘆! 

覺悟的路是一條怎樣的路?覺悟之後的生活又是怎樣的生活?證悟後的大德禪師們的行徑如何?以下分四點來說明: 

一、悟是什麼? 
「悟」,是語言表達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很好吃,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說破了嘴皮,沒有吃的人還是不能體會。「悟」就像這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自證自覺境界,所以禪宗說「悟」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 

雖然「悟」不容易藉語言文字傳達,但「悟」是絕對可以體驗的一種境界。由悟中可以體驗到「生命的奧秘」,生命是無限偉大,無限喜悅的。由悟中可以領略出「時間的永恆」,一剎那、一轉瞬,都可以通往永恆的瀚海。悟,可以使我們體會「空間的無邊」,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悟,更可以使我們體認「人我一如」,原來你和我不是兩個人,你和我是一體一如的。「悟」是有聲音的,是「崩」的一聲,震破混沌矇昧。「悟」也有速度,用「電光石火」來形容還不及萬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虛空,消滅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實光明。 悟的內容是「有無一體」,不是先「有」後「無」,或先「無」後「有」,而是有無同時俱在,悟是沒有先後的。悟的境界使我們可以隨順這個世間,覺得跟世間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們與世間違背,覺得方枘圓鑿,格格不入。悟是一種「通達的茫然」,也是一種「茫然的通達」。悟的那一刻,豁然通達了,回頭看看以往執著虛妄的世界,覺得茫然;這是「通達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無際裡面,突然電光一閃,照破無明迷霧,頓見光明燦爛的世界,這就是「茫然的通達」。 

悟是什麼?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頭,有時忽然靈光一現,「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好像瞬息間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了睽違的爹娘,「忽然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悟了之後,可以讓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來都是親人,千峰萬仞也視同故友。悟了之後,也可以讓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別倦歸的遊子,回到慈母懷抱,感激涕零再無一言。 

悟是什麼?悟是認識之後再進一步的識破、勘透,好比百尺竿頭往虛空處再上一步,這一步跨出便能捨掉百尺竿頭的依靠,遍歷虛空,來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後更深刻、更透徹的洞悉,對生命再深思、再參透的體悟。 

悟是什麼?悟是親證的體會,悟是明確的觀念,悟是透視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覺醒,悟是明白的領會。悟是「生死一體」,悟後覺得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悟是「動靜一如」;浮動的世界裡有一個涅槃寂靜,在寂靜的世界裡,又有無數生命在欣欣向榮的活躍著。悟更是「有無一般」,有固然很好,無也非常豐富,從「無」之中,還可以生出千千萬萬個「有」。悟的時候,「來去一致」,來也未嘗來,去也未嘗去,親朋相聚,好友離散,在悟的境界裡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們從矛盾中得到統一,從複雜中發現單純,從障礙中找到通達,從枷鎖中獲得解脫。 
 

二、如何開悟? 

古來能證悟的高僧大德很多,開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樣,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遞興衰的現象而開悟的。譬如,靈雲志勤禪師看到桃花落地而開悟,並且做了一首詩偈來表達他的心境:「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參之後,回來見到庭院的梅花而開悟,說道:「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古德禪師多以日常生活為機緣而開悟,如永明延壽禪師聽到柴薪落地的聲音,豁然大悟:「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香嚴智閒禪師在鋤田時偶然拾起一塊瓦片,往後一丟,瓦片擊到竹子,「空!」地一聲,他便悟了,脫口說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南宋時的張九成,夜半聽到青蛙鳴叫的聲音,恍然大悟,寫了一首偈子:「春天月下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與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這就是聞天籟而啟開了智慧。 

有的禪師看到花綻花落開悟了,聽到泉流蛙鳴開悟了,有的禪師打破了杯盤碗碟而開悟,有的禪師摔了一跤而開悟。譬如有名的柴陵郁禪師騎驢過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見到自性說:「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也有禪師見到衣服上的一根布毛而開悟。唐朝鳥窠禪師,有個弟子跟隨他學習十六年之久。有一天,這個弟子向鳥窠禪師告假回家,禪師問他: 

「你在我這裡不是很好嗎?你要到那裡去呢?」 

「我要去參學。」 

「為什麼要去參學?」 

「我要去研究佛法。」學生說。 

「我這裡也有佛法呀,你何必走呢?」 

「可是,師父,我跟隨你十六年了,你從來沒有講過佛法。」 

鳥窠禪師聽他這麼說,不疾不徐地從破爛的衣服上抽出一根布毛,對他說: 

「你看,這不是佛法嗎?」 

弟子一看,當下就豁然開悟了。他因為這一根布毛而領悟到佛法大意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所以後人就稱他「布毛侍者」。 

收音機要調準頻率,照相要對好焦距,才能聲音清晰,影像鮮明。悟也要機緣和合,針鋒相對,才能參透消息。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針見血。如何才能開悟呢?以下略舉幾點說明: 

(一)身心俱放 

有時候我們不僅對自己內心的慾望放不下,甚至連外在的身體也很執著,為了這身心的桎梏,我們受了種種的辛苦,如果能把身心統統放下,自然能得到解脫。 

在印度,有位五通梵志的婆羅門外道,由於他只證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種神通,少了一個漏盡通,煩惱未盡,不能解脫。有人勸他說: 

「你應該去向佛陀請教問道,他可以幫助你證得漏盡通。」 

五通梵志接受勸告,捧著兩盆鮮花要供養佛陀並向他請益。佛陀看到五通梵志迤邐走來,對他說道: 

「梵志,放下!」 

梵志一聽佛陀如此說,趕快把左手上的一盆花放下。佛陀看了,還是說: 

「梵志,放下!」 

梵志又把右手上的花放在地上。沒想到佛陀還是說: 

「放下!梵志,放下!」 

梵志一聽,心想:「我全都放下了,再沒有東西可以放下了啊!」 

佛陀還是說:「梵志,放下啊!」 

這時候,梵志豁然大悟,原來佛陀是要他把身心放下。 

人們老是在身心欲求上、人我是非上、功名利祿上貪求執著,不能俱放,一日不放下這些五欲塵勞,就一日不能灑脫自在,與道相應。 

(二)勘破生死 

能勘破生死,就能悟道;執著生死,則無法開悟。 

過去,有一位美麗的小姐決心要參禪,她向老禪師請教: 

「禪師,我要怎樣參禪悟道呢?」 

禪師看了看她,心裡想:這麼漂亮的小姐,塵世裡的羈絆紛擾一定很多,就教她:「隨他去,不管他!」禪師教她這一句訣,無非是要她止息心外的紛紛擾擾,得以明心見性,證悟佛法。這位小姐求道心切,緊緊記住這句訣,努力地參

究。 

有一天,她的男朋友來找她,有人告訴她: 

「小姐,你男朋友來看你了!」 

「隨他去,不管他!」小姐頭也不抬,繼續再參。 

過了不久,從美國寄來一張入學通知書,她看不也看,說: 

「隨他去,不管他!」 

這位小姐當初為了準備出國,曾經去碰運氣,買了一張愛國獎券,家裡人打電話來說:「中第一特獎了!」 

有人把好消息轉告她,一心參禪的小姐還是一句:「隨他去,不管他!」 

經過了這麼多次「隨他去,不管他!」衝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卡。有一天,無意之中她看到童年時候與老祖母合照的相片,發黃的相片中那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如今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頭髮蒼蒼的老祖母也已過逝了。她心裡想:

「再過幾十年,我不是也一樣要埋骨黃泉嗎?人生無常,生死一瞬,我還執著什麼呢?」 

一個轉念,她衝破了最後一道「生死執著」的關卡,對她來說生死不再是那麼可怕的事,透過無常生死,她悟到了無生無滅的究竟安樂。

(三)不近人情 

有時候,為了悟道,禪師們的作法是不近人情的。例如:有一天,臨濟禪師在田裡工作,他的師父黃檗禪師到田裡去看他,黃檗禪師看到滿頭大汗的徒弟,安慰他說: 

「你辛苦了!」 

臨濟禪師對師父的慰問,不但不感謝,反而撲上去打了他幾拳。臨濟禪師的徒弟在一旁,看到師父無緣無故打師公,很不服氣,就湊上去打師父幾拳。黃檗禪師看到了,反而抓住徒孫的手說: 

「小子!你怎麼可以打他?」說著,一巴掌打過去。於是,三個人打成一團,難分難解。 

一般人也許會認為: 

「這些出家人比我們還不如,我們在家人跟朋友碰面了也不會打架啊!」 

乍看之下,幾個互有師徒關係的禪師大打出手,的確有悖常情;但是在他們三人你一拳、我一掌之中,卻蘊涵彼此之間無比親密的道情法愛。這一拳打散了彼此的差別對待,這一掌溝通了彼此的心靈;這是心心相印的一拳,是惺惺相惜的

一掌。在打架中,他們的慧命交流在一起;在打架中,他們體悟禪的妙趣。假如我們也能和他們一樣,從打架中悟出禪機,打架也會變成喜悅的事。因此,表面上悟道者的一些行徑,看起來很不近人情,但是事實上這裡面卻有更通達的道

情。 

雲門禪師去參訪汾陽無業禪師,到了無業禪師的道場,正是薄暮冥冥的時分。雲門使勁地敲著深鎖的兩扇大門,半天過去了,知客師父來應門,雲門道明來意之後,抬起一腳正要跨入門檻的時候,知客師父出其不意用力把門一關,把他的

這只腳壓在裡面了。 

「哎喲!好痛喲!」雲門禪師痛徹心肺地叫著。 

「誰在喊痛呀?」知客師父佯裝不知地問。 

「是我啦!」 

「你在那裡呢?」 

「我在外面。」 

「你人在外面,怎麼會痛呢?」 

「因為你把我的腳關在裡面了。」 

知客師父一聽,大喝一聲說: 

「你還有裡面、外面啊!」 

雲門禪師雖然被壓斷了一條腿,但是這一關一闔卻截斷了虛妄紛紜的世界,證悟了內外一如、平等無二的道理。 

有一次百丈禪師和他的師父馬祖禪師出外,半路上,看到天空迎面飛來一群野鴨子,馬祖禪師問他: 

「那是什麼?」 

「野鴨子。」百丈禪師說。 

「飛到那裡去了?」 

「飛走了啊!」 

馬祖禪師一聽,馬上用力捏著百丈禪師的鼻子,百丈禪師大叫: 

「好痛哦!」 

馬祖禪師說:「既然飛過去了,怎麼還會痛呢?」 

百丈禪師言下大悟。這一捏把一切的愛憎無明、物我彼此,都捏除得無影無蹤。禪師們種種悟道的方法,看似乖逆違悖、不近人情,唯有透過不近「凡情」的大轉化、再提升之後,才能體悟超乎俗情常理的真理真情。 

(四)專精忘我 

求道要秉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專心精進以至於忘我,才能開悟。 

太虛大師在普陀山閉關靜修,有一天晚上打坐的時候,耳畔聽到鐘聲「噹!當!」低沉雄壯的響著,原來是寺院開大靜養息的時刻。由於他放下眾緣,專心一致,一直坐到第二天早上敲鐘做早課的時候才出定。大師聽著悠揚嘹喨的鐘聲,還以為是晚上睡覺的鐘聲。 

虛雲老和尚七十多歲那年,駐錫於陝西翠微山,一日清晨,淘米下鍋,盤起腿來等飯煮熟,那裡知道這一入定,就整整經過一百八十天後才出定。剛出定時還不知道時間,翻開埋在雪堆的鍋蓋一看,半年前煮的飯早已發霉腐爛了。如此心無罣礙,專心一致,才能深入禪定,證悟菩提。 

唐朝的馬祖道一禪師證道後回到故鄉,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為師表,要跟他求道。 

馬祖道一禪師教她:「你把一個雞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聽,只要聽到雞蛋發出聲音的時候,你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為真,每天專注傾聽雞蛋的聲音,從不懈怠,多少年過去了,還是沒有聽到雞蛋的聲音。漸漸地,吊著雞蛋的線終因朽爛而斷裂,雞蛋從半空中掉了下來,發出「ㄅㄥ」的一聲,嫂嫂一聽,悟到了物我合一,心外更無一個真實世界。這一聲打破了裡外、人我,而臻於如如。可見,只要思想統一、精神專注,就是無情也能說法悟道了。 

 

三、悟後觀念 

開悟之前,世界是一片迷濛渾沌,開悟之後,又是一番怎樣的氣象呢?開悟之前,人生是一場貪嗔痴愛,開悟之後,將是一段如何的風光?悟後的觀念,與未證悟之前會有什麼不同的轉變呢? 

古人說:「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萬般可忘,難忘者閒名一段。」世間上的人執迷於塵勞五欲,一面繫縛自己,一面又要別人幫助他解脫。悟,是觀念的改變,智慧的體現:未悟之前,心裡種種執著,貪戀功名富貴,計較人我是非,沉溺虛幻情愛,放不下也解脫不了;開悟之後,能掙出名韁利鎖的捆綁,衝破情關慾海的迷離,朗朗觀看世間,頂天立地生活於宇宙。 

有人以參禪前後的不同感受來說明悟後的心境;沒有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開悟後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為我們內心貪求執著,不能體會山水的清明,因此看山是山,與我無關;看水是水,於我何益?但是經過一番歷練提升之後,再來看看山水萬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鳥樹林都是我的朋友,溪聲流水都是我的知音。 

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無非真理法身;一沙一石、一山一水,無不是如來妙諦,山河大地、宇宙虛空乃至一切眾生,都是從我清淨自性所湧現出來的。山水不再是心外的山水,而是我心內所流露的智慧活泉。 
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曾經做了三首詩偈來表明他參禪悟道的三個過程。第一階段是尚未參禪的情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的是心被光怪陸離的假相所迷惑,不能認清真正的自己,彷彿置身於虛無飄渺的山巒之間,卻看不清廬山峻峭的面目。 

第二階段是參禪而尚未開悟的心情:「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物,廬山煙雨浙江潮。」雖然千般尋覓,卻被迷濛的山嵐雲氣遮斷了去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沒有悟道,實在心有不甘。驀然回首,才知道廬山就在那煙霧江潮之中。放下思慮,才知道吃飯還是吃飯,睡覺還是睡覺,只是滋味不一樣了。 

第三階段即是悟道之後的境界:「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涓涓的溪流、青青的山巒,都是如來的真理化身了。 

開悟之前看一切萬法,如翳在眼,霧裡觀花,不能瞭解事物的真相;開悟之後再反觀世間諸有,如盲重光,煙霧盡散,可以如實看清山河大地的本來面目。悟前、悟後的看法,宛如天壤之別。 

那麼悟道之後的觀念,究竟有什麼不同? 

(一)處在苦境中,卻能不自苦 

唐朝有一位禪師,住在山頂裡,由於沒有剃頭刀,因此頭髮髭鬚虯生;深山之間取水困難,無法時時沐浴,蓬頭垢面,衣衫不潔。有人看到了對他說: 

「禪師,你何必如此自苦呢?」 

禪師怡然自得地說:「你認為我的鬚髮未剃很骯髒嗎?但是我的煩惱早已斷絕了;你以為我的身體沒有洗滌很污穢嗎?但是我的身心早已清淨了;你覺得我沒有更換衣服很卑賤嗎?其實我早以佛法的無上法衣來莊嚴我的生命了。」 

物質生活的欠缺,在禪悟的人看來不是苦惱,反而是修道的逆增上緣,所謂「憂道不憂貧」。禪者所追求的是「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的灑脫生活。在悟者的心中,處苦境固然不覺得苦,處樂境也不以為樂。 

譬如宋朝的道楷禪師,皇帝屢詔不赴,最後皇帝降罪,派官審問他。官吏尊敬禪師年高德重,教他託疾免罪的方法,但是他卻寧願受罰也不肯欺騙詐誑。對禪師而言,榮辱苦樂是平等一如的,悟道者由於能夠勘破世間苦樂的虛妄性,泯除苦樂的差別見,因此處於任何環境、任何時空,都能悠然自在,放曠逍遙。 

(二)處在矛盾中,卻能不矛盾 

悟道的禪師們有些言行舉止及觀念,讓人覺得很怪異,譬如禪師們說:「益州的馬吃草,牧州的牛發脹。」這話好比是說:高雄的馬在吃草,台北的牛肚子脹了起來。這句話,乍看之下很不合常理。在我們的觀念裡,益州和牧州是南轅北轍的兩個地方,牛馬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如何能夠融合在一起?由於我們對事相總是抱持對待化、個別化的心態加以觀察,無法融合化、整體化地全局觀照,因此,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一個重重障礙、支離破碎的世界。但是悟者卻能把時空從矛盾障礙中調和起來,泯絕彼此、物我的對待差別,因此所看到的世界是重重無盡、圓融統一的世界。 

傅大士有一首詩,最能表現這種矛盾而統一的境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在禪悟者看來,空手不僅可以握住一柄鋤鍬,空手更能擁有整個宇宙虛空;也唯有「空」心,才能真正擁有宇宙而不貪著。對悟者而言,須彌固然能夠包容芥子,芥子也能夠納攝須彌;雨打花萎、風吹絮揚是自然現象,而「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也是平常稀鬆的事。透過禪悟的功夫,宇宙的本體與現象,現象與現象之間,不再是彼此矛盾隔礙的狀態,而是互相融攝調和的關係。但是悟者這種境界,並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亂猜度的,沒有禪悟的體證功夫,而隨意模仿禪者的言行,有時候反而會畫虎類犬,貽笑大方。 

有位年輕人打坐時,看到老禪師走過來卻不起身問訊,禪師數落他: 

「你這個年輕人,看到老人家來了,怎麼不站起來迎接呢?真是不懂禮貌!」 

年輕人回答:「我坐著迎接你,就是站著迎接你。」 

禪師一聽,上前打了年輕人一個耳光,年輕人憤憤地說: 

「你怎麼打我?」 

禪師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禪不是世智辯聰,禪更不是裝模作樣,禪悟之後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忖臆倣傚所能得到的。 

(三)處在妄心中,卻能無妄心 

有位信佛虔誠、嚴持戒律的王居士,平時謹言慎行,潔身自好,受到眾人的敬仰。後來有些同修發現,一到薄暮黃昏,王居士就獨自一人走向後街的煙花柳巷。難道一向自持嚴謹的王居士,也禁不起女色的誘惑,自毀清譽嗎?大家在背後議論紛紛。 

有一位好事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天尾隨在王居士的背後,想去探個虛實。兩人穿街走巷,來到了一家「翠花閣」的地方,裡面妍美俏麗的姑娘們,一看到王居士來了,紛紛鶯聲燕語地向王居士慇勤問好,然後簇擁著王居士上樓去了。這人愈發迷惑,也跟著偷偷上樓,霎時被一幅動人的景象震懾住了:原來剛才那群喧鬧嘻笑的姑娘們,個個正襟危坐地在莊嚴的佛堂前,凝神貫注,傾聽王居士說法。 

原來王居士是到生死海中轉法輪,處雜染而不污;在烈火堆中栽植淨蓮,化欲惱為清涼。王居士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畏精神,正是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慈悲胸懷,而王居士熱鬧場中做道場,處妄境而不動搖的定力,實為禪者隨緣放曠,任運逍遙的妙行。 

(四)處在分別中,卻能無分別 

藥山禪師有一次在山頂上散步,看到山邊有兩棵樹,一棵長得很茂盛,另一棵早已枯萎。這時,他的徒弟道吾禪師和雲岩禪師走過來,藥山禪師問他們: 

「你們說,那一棵樹好看呢?」 

道吾禪師說:「當然是榮的這棵好看!」藥山禪師點點頭。 

雲岩禪師卻說:「不,我倒覺得枯的那棵好看!」藥山禪師也點點頭。 

一旁的侍者不解地問藥山禪師:「師父,道吾說榮的好看,您點頭;雲岩說枯的好看,您也點頭,到底那一棵好看啊?」 

藥山禪師於是反問侍者說:「那麼,你認為那一棵好看呢?」 

「枝葉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氣勃勃,枝葉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侍者回答。 

萬有諸法自性平等一如,沒有善惡、美醜、高下、貴賤的分別,因此,在禪者的眼中,榮茂的樹木和枯萎的樹木都一樣美好。 

《維摩詰經》裡,諸天菩薩和二乘羅漢海會雲集在維摩丈室,聆聽維摩詰菩薩講說「不二法門」,天女們從天上紛紛飄灑五彩繽紛的花朵,供養菩薩,表達心中的讚歎。這些絢麗的花朵飄在菩薩的身上即自然掉落,但是落在二乘羅漢身上,卻好像黏住一樣,無論如何用力也取不下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二乘人的心中還有紫嫣紅的「花」相,起了差別虛妄的念頭,執著不放,花因此附著而不掉。大乘菩薩證悟諸法性空的道理,泯除一切假相,縱然是「百花叢裡過」,也能「片葉不沾身」,何況是朵朵的天花,自然隨身飄落無礙了。 

四、悟後的生活 

悟前、悟後的生活有什麼不同?開悟之後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風光? 

開悟後天地還是天地,日月依舊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內涵、品味不一樣了。未開悟前,「吃時不肯吃,百種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開悟之後,「飢來吃飯困來眠」,一樣的吃飯,一樣的睡覺,灑脫自如,任性逍遙;開悟前時時難過,步步維艱,開悟後日日是好日,處處通大道。開悟之後的生活,是精神重於物質的生活,是掙脫了物慾的牽繫,住於塵勞五欲,卻不被污染,追求無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懶融禪師煮石充飢,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驚異的提醒他說: 

「師父,那是石頭啊!你怎麼吃石頭呢?」 

懶融禪師一看說:「喲!是石頭,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禪師的口中,堅硬的石頭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凍的嚴冬,禪師凍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說:「師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裡了,把它擦一擦吧!」 

禪師非但不以為忤,還悠然自得地說: 

「我才沒有時間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只注重環境的清掃,身體的沐浴,卻忽略了心靈的淨化。 

窗明几淨的環境,光鮮潔淨的身體,固然能讓我們生活得舒適,但是一顆清淨的心,更能使我們的人生別有不同的新氣象。擁有清淨的心,五濁的惡世也是安樂的國土;沒有清淨的心,縱然置身極樂淨土也是污穢的娑婆。潔身固然重要,我們更要學習懶融禪師節省有限的生命,去從事心靈的淨化。 

近代的弘一律師,淡泊物質,隨緣生活。一條毛巾用了十八年;一件衣服穿了幾載,縫補再縫補,有人勸他說:「法師,該換新的了。」

他卻說:「還可以穿用,還可以穿用。」 

出外行腳,住在小旅館裡,髒亂窄小,臭蟲又多,有人建議說:「換一間吧!臭蟲那麼多。」 

他如如不動地說:「沒有關係,只有幾隻。」 

日常吃飯佐菜的只有一碟蘿蔔乾,有人不忍心地說:「法師,太鹹了吧!」 

弘一大師恬淡知足地說:「咸有鹹的味道。」 

一個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會受到物質的豐足或缺乏所繫縛,貧窮不以為苦,富裕也不以為樂,覺得這樣也好,那樣也不錯,如同慈航法師所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質好壞,境遇順逆,精神一樣愉快輕安。 

開悟後的生活是智慧重於感情的生活,是淨化私情私愛,充滿睿智靈慧的生活。是掃蕩迷情,直透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因寒風刺骨,丹霞禪師便拿起木雕的佛像,生火烤暖冰冷的手,寺裡的香燈師父看了,驚叫: 

「你怎麼可以燒佛像?」 

禪師說:「我在燒舍利子啊!」 

香燈師父說:「佛像哪有舍利子?」 

「既然佛像沒有舍利子,那麼多拿幾尊來燒吧!」 

一般人認為燒佛像是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後的丹霞禪師,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滿宇宙虛空,充塞無量沙界,佛與眾生如如平等,唯有證悟自性如來,才是真正見佛、敬佛的人。禪師不像世俗人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禮的行止中,有著智慧的真情。 

悟後的生活是大眾重於個人的生活;是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悲生活;是「有一眾生未度,豈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為眾生施捨無量的方便,引導眾生趨入菩提。 

悟,是從觀念的改變到生活品味的轉換。禪師們悟道的生活是怎樣的情況?以下提出三種供大家參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機用,隨緣放曠的自在生活,是超絕較量計度,絕對純真純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長,柳綠花紅;日照則溫,風吹則涼」。山川草木,大地山河無不蘊藏著無限的禪機;煦日照耀,微風吹拂莫不透露著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都充滿真的純淨、善的純德、美的純情。連最簡單的飲食,在禪師們悟道的生活裡,也有一份自然灑脫的境界。 

有人請教趙州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禪師回答:「喫茶去!」 

這人又問:「什麼是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面目?」 

禪師回答:「洗缽去!」 

喫茶、洗缽和參禪悟道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的吃飯、喝茶之中,品嚐出般若妙味,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與三世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遠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這顆「平常心」中體證。 

(二)無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自由自在的無住生活,住於生死塵勞之中,卻不被五欲所牽繫;住於涅槃無漏的世界,卻不耽著涅槃的安樂。彷彿出淤泥而不染的淨蓮,植根於污濁的現實世界,而成就莊嚴清淨的國土。 

悟道的生活是參透凡情、無牽無絆的生活,住於喧嘩的十里紅塵,常懷遁世歸隱的出離心;住於清幽的林邊水下,恆發度眾濟世的大悲願,宛如行雲流水,隨緣度化,舒捲自如。 

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說:「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雲頭」真是一種以無住為安住、因無得而真得,灑脫自在、逍遙悠遊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絕對大慈大悲,擔負眾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為出家人勘破紅塵,過著青燈古佛的生活,是消極避世的悲觀作法,其實出家人是勘破塵囂的虛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爭利奪,而積極追求更超脫真實的生命。勘破、放下

不是退縮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積極投入真理之旅的壯舉。唯有勘得破,看得徹,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懷,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業。 

趙州禪師問南泉禪師:「你往生後要到哪裡去?」 

南泉回答:「投生員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說來生要為眾生作牛作馬,解決眾生調養色身所需,並且為眾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謂「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是學習菩薩道,必須抱持慈悲救世熱忱的最佳說明。 

臨濟禪師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樹木,黃檗禪師問他: 

「山上樹木已經這麼多了,何必又去種樹呢?」 

臨濟禪師回答:「那些大樹是前人種的,我也來種一些,留給後代子孫做榜樣。」 

禪師這種不求自利,與天下人作蔭涼的胸懷,是崇高無上救世精神的顯露。 

有位參禪的人說:「我每天從窗子看出去,送報的報童踩著腳踏車,挨家挨戶把當天的報紙送給每一戶人家,不管風雨寒霜,日復一日。那份小小的報紙裡,有多少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那份小小的報紙,讓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閱讀新知識的快樂。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東西給每一個人的心……。」 

我們這一生,要送一份什麼樣的東西給每一個人的心呢?開悟的境界需要自己親自實證,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實際體驗。好比較想要學會游泳,縱然遍覽游泳指南的書籍,具備一切游泳常識,如果不下水一試,終究是旱鴨子一隻,不能成功的。 


人開悟後是什麼樣子?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開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依然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樣,表面上洶湧澎湃,變化萬端,但裡面卻是渾厚、寧靜與無限的寬廣。

開悟的人不會搞個人崇拜,搞個人崇拜的都是沒有開悟的人。一個通達“無我”的人,一個覺悟到“萬物與我為一”的人,一個認識了平等真相的人,怎麼會又怎麼可能搞個人崇拜呢?他只能樹立​​道,樹立整體,樹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樹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釋迦牟尼曾如是說:“以色拜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是什麼?如來如去,不來不去—如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如來是生,如去是滅,不來不去就是不生不滅,如來如去是現象,不生不滅是本質。如來是什麼?如來就是道。

道是修出來的嗎?道是本自具足、本來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動、獨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改變,只能被認識。

所以佛的本意是覺者,即悟道的人。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是通過修行而悟道的,正如黃檗禪師所說:“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修行是一種境界,是變化的、是無常的、是有為法、是生滅法,是永無止境的,“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來立功課?”。修行沒有出期,覺悟只在一念,“萬般神通皆小技,惟有空空是大道”。

不悟道,如何修道?修的是什麼?不認識自己,如何修自己?修的是誰?道是究竟的、徹底的​​,本自圓滿的,道是悟的不是修的。所謂先修行而後悟道,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是建立在“我執”上的“法執”。

誰在修?我是誰?這才是作為修行者首要解決的問題。覺悟為本,修行為末,本末不分是謂顛倒;覺悟為體,修行為用,體用一如,是謂自然。覺悟是解決“我是誰”,修行是解決有所作為。 “為學日益”是磨磚成鏡,“為道日損”是悟後修行;磨磚成鏡是夢幻泡影,悟後修行是“守一、抱一”穿衣吃飯。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縛,結果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悟道之後修行,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鷹擊長空、魚翔潛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開悟的人心不離身,身心合一,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寵辱不驚,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觀,“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開悟前是“我在活著”,開悟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開悟前是當局者迷,開悟後是旁觀者清;開悟前是為成功而拼命,開悟後是“無事以取天下”;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以現像看現象,開悟後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看現象;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開悟後“我”在圓滿中存在,“以道蒞天下...抱一為天下式”。

開悟的人是真實的活在圓滿裡的人。圓滿不是沒有缺點,圓滿不是“拍腦袋”,不是想當然,圓滿是優點與缺點、對與錯、善與惡、是與非的統一體。

放下曾教導,幫助別人的念頭,別人若因自己的話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好為人師者,很多時候看到的是別人的錯處,欣賞的是自己的“才智”。

放下自己做的種種功德和好事,一切都是過去,今天的善良,不代表明天的善良。盡量每天都懷慈悲善良心,懺悔每個今天做的錯事,錯念頭。

老師的成就不代表個人的成就。放下自己曾經拜哪位大德為師的經歷,放下與多少位法師結了善緣的經歷,老師的智慧和成就,不代表自己能成就能覺悟啊。光環是人家的,我們藉光沾了老師的名,可是自己若不認真修行,也是枉然!

放下想讓別人認可自己的心,心若為外物所牽,心就有恐怖有擔憂。勸自己不要老想做最好的,凡事盡心努力。

圓滿是真實的,圓滿是事實本身。再豪華的宮殿,也有衛生間和垃圾;再美麗的女人,也有口痰和屎尿;污泥能生出蓮花也是好泥土,圓滿的本身就是這樣—“不垢也不淨”。認識圓滿就是覺悟,覺悟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對事物真相的認識與把握。當一個人不再妄想,以一顆圓滿的心看待自己和一切的時候,他的心是平靜的,在平靜中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佛行,就是順天行道,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開悟的人會很自信,因為他找到了生命的根。所謂自信,就是對自我生命的本體認識與毫無疑惑的確信。自信不是給別人看的,自信不需要被證明,自信與外在無關,用禪宗六祖慧能的話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開悟的人就是點燃自己生命的人,這生命是光,自照照人,在光裡沒有黑暗,無論什麼時候、什麼環境他的思想都是正面的、積極的,他有無畏的勇氣面對一切,沒有牢騷,沒有抱怨,他真實的活在每一個當下。


如何知道一個人已開悟

開悟分三種情況: ­

一、自己開悟了,自己即時就明白自己已經開悟。如虛雲和尚56歲在高旻寺打禅七時,開水燙手,茶杯落地粉碎,“當下大悟”;六祖在袈裟遮圍下聽五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楞伽經》稱此為“自宗通”和“悟通”。我們把它們統稱為“自明悟”。 ­

 二、自己沒有立刻明白,但有禪師在旁邊,他知道你已經開悟,於是問你一句:“你知道如來真性是什麼嗎?”你立刻就明白剛才那種情況就是知道了如來真性,就是入了無分別境界--無我、無人、無內、無外......,證到了空性,當然也就明白自己已經開悟。這種情況稱為“他點悟”。 ­

三、自己已經開悟,但不屬自明悟,又無禪師在旁點撥,自己不明白自己已經開悟。此稱為“未明悟”。這種人過一段時間,就會達到自明悟,或者有緣遇到禪師,達到他點悟。這沒有什麼奇怪,因為這種開悟,畢竟只是人生的第一次,沒有經驗,致使某種根器的人不可能當即明白。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在未明白自己開悟時的開悟,不是開悟。恰如某人從未見過和吃過芒果,有一天朋友請他吃了,但不告訴他這就是芒果,他不知道自己吃了芒果,能說他沒有吃過芒果嗎? ­

自明悟、他點悟、未明悟,這三者的差別,是意對開悟這件事的認識的差別,決定這種差別的是悟前六根修行基礎的差別,與開悟本身的程度無關。 ­

四、悟證空的程度差別 ­

開悟是一個人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大過程。同樣是開悟這個詞、這件事,程度的差別非常大。為什麼呢? ­

我們知道,空是一種存在。但它不是物質,當然也不是意識。空有個體與總體之別。無數個空個體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組成空的總體。空的個體,其小無內。物質則不然,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無論多麼小,都有內。這是空之為非物質的原因之一,也是空與物質的本質區別之一。空的總體,其大無外。空處於不斷地運動之中,沒有不運動的空。 ­

只要想一想,物質的運動形式是多麼豐富,就可以推測空的運動形式更是多麼豐富。確實,空的運動形式,比物質運動形式更深邃、更玄妙。 ­

悟的證空,以眼的見形色來比方,就是開眼見到形色,雖只看見一個極小范圍內的形色,只看到一秒鐘甚至只1/10秒的形色,就算開眼見到形色;看到無限空間中的全部形色在無限時間內的全部運動情況,也稱為開眼見形色。想一想,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多少?同樣,一個人開悟證到一個空的個體,證到這個空個體在1秒鐘甚至1/10秒鐘內的運動情況,就叫做開悟證空。我們稱之為最初級悟。最初級悟是開悟的最初級階段,是最起碼的開悟水准。證到空的總體的全部運動情況,也叫做開悟證空。我們稱之為徹悟。徹悟是開悟的最高最終階段。 ­

對物質運動形式的認識,沒有窮盡。關於物質運動的絕對真理、終極真理,存在於無數的相對真理之中。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真理。人類永遠也達不到絕對真理,只能逐步地靠近它。人類對非物質空的運動的認識,是有窮盡的。徹悟就是達到了對空運動真理的終極認識,即達到了關於空的絕對真理。物質運動的真理是越認識越多、越復雜、越深奧,空運動真理是越證越少、越簡單、越淺顯。認識物質運動真理的工具是六根,證空運動真理的工具是悟。 ­

在最初級悟和徹悟之間的全過程中,可以劃分為好多階段。至於是劃為84000個階段,還是劃為108個、劃為55個、劃為3個,全依劃分的標准為轉移。譬如一個人讀小學六年時間,按年級分是6個階段,按學期分是12個,按周(每學期20周)分是240個,按天分是多少?按課時分是多少?一個階段就是證空的一種程度。一定階段、一定程度,又叫做一定果位。證到某個果位,就是證到空數量、空運動的一定階段、一定程度。六祖賣柴時聽人誦《金剛經》,“一聞經語,心即開悟”,是證到了一定程度。後來聽五祖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是又證到了一個更高的程度。 ­

證空的階段、程度、果位,就是開悟的階段、程度、果位。證到阿羅漢果位,就是開悟到阿羅漢階段;證到等覺菩薩果位,就是開悟到等覺菩薩程度;證到妙覺菩薩果位,就是開悟到究竟佛的程度,即徹悟的程度。 ­

在開悟的每一個階段上,都存在自明悟、他點悟、未明悟三種情況。只要是悟到某個果位上,無論是這三種悟中的哪一種悟,都不影響悟到那個果位上。 ­

五、初悟 ­

初悟,系指一個人身的第一次開悟。許多人的初悟只能達到最初級悟的程度,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修行,再一級一級開悟上去。有些人的初悟一下子就達到徹悟。目前地球的人類中離我們最近的一位在初悟時即徹悟的人是釋迦佛,後面將是彌勒佛。在此兩佛之間,沒有一名地球人能夠做到初悟即徹悟。其他初悟就直接達到最初級悟以上各級悟的人,就絕不止他們兩個了。 ­

然而有人往往不知不覺地用徹悟來衡量開悟。聽人說某人開悟了,就用釋迦佛的標准來看待他,見他沒有能“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就斷定他沒有開悟。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

問題在於,為什麼不同的人初悟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差別源於這些人在以前生中不同的修行基礎,或者說不同的悟證果位。 ­

眾所周知,六祖初悟時的程度就相當高了,已經基本達到能做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偈的水平了。待五祖用《金剛經》印心獲得大悟時,已經是菩薩的水平了。六祖在以前世已經達到什麼程度?六祖自己沒有說,也沒有別人說過他,我們無從知道。 ­

釋迦佛則清楚地介紹了自己在以前生中的修行證果水平。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中,釋迦佛說:“我從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我常在此娑婆世界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袛國,導利眾生。”正是有了這個基礎,釋迦佛作為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初悟即達到徹悟。 ­

一般來說,以前世達到什麼果位,今世的初悟就能達到那個或略低於那個果位。怎麼會略低呢?因為他前世在這個果位上的修行不夠堅固。釋迦佛的佛位極其堅固,所以他能初悟即達徹悟。如果初悟只達到略低於前世那個果位,那麼他很快就能達到前世那個果位的。然後依各人的進一步修行情況,決定他在以後能達到何種果位。 ­

然而,為什麼釋迦佛在徹悟前,還要經過那麼多的千辛萬苦呢?這是人身的障礙呵!對於從三惡道未得人身的情況說,真是人身難得,人身是學佛修行的有利條件。對於從佛菩薩、緣覺、聲聞為教化超度眾生化為人身的情況來說,人身是得道的大障礙。要擺脫人身的束縛,必須經過種種努力。相對來說,果位越高,人身的束縛越厲害,要擺脫就越困難,但他在這一生中必定擺脫得了。(信息來源:摘自《廣東佛教》) ­

恩師淨公上人慈悲答疑 08-11-10 10:21  ­

問:請問如何知道一個人已開悟?

答:一個人的開悟不必請他人印證,自己應該清楚明了。判斷標准是斷除了貪瞋癡煩惱,如果還有貪瞋癡,還有是非人我、種種分別執著的存在,決定沒開悟。是非人我、貪瞋癡慢斷除了,你的心地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見色聞聲,你能體會到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界;你對事物能觀察得非常深遠,清楚明了。所謂得「甚深的禅定、甚深的智慧」,明了過去、現在、未來,明了眾生的心念。此時你便開悟了。所以,覺悟的現象是恢復了我們自性中本來的能力、智慧。 ­ ­

附貼: ­

開悟後個人的內在特點 ­

平靜安穩,清醒澄明(本自清淨) ­

綿延不斷,用之不竭(本不生滅) ­

無欲無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

自信堅定,內外一致(本無動搖) ­

隨機應變,運用自如(能生萬法) ­ ­

開悟後個人的外在表現:   ­

影響巨大但不強加於人,剛毅果斷但不自以為是, ­

感恩慈愛但不姑息養奸,負責嚴謹但不求全責備, ­

追求卓越但不好高骛遠,持之以恆但不愚頑固執, ­

理解他人但不隨波逐流,正直誠實但不口無遮攔, ­

精力旺盛但不亢奮激越,通觀全局但不粗枝大葉。 ­ ­

開悟後,當事人獲取事業成就過程會更加精准高效與輕松快樂;小孩的簡單快樂,老人的智慧充盈,壯年的旺盛精力將同時具備;無論在生意場、社會交往中還是在家庭生活、親人共處中都更加自在釋然、游刃有余;工作和家庭不再是向左向右的兩個選擇,完全可以做到兼得與貫通,而且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自由快樂。­


對覺醒或開悟的重大誤解

我們接觸到的有關覺醒的大部分訊息,聽上去就像是關於開悟的促銷廣告。在促銷廣告裡,人們告訴我們開悟意味著愛與狂喜、慈悲與合一,開悟是一個充滿喜樂的體驗。

覺醒或許會帶來喜樂的感覺,但它事實上是覺醒的副產品,並不是覺醒本身。只要我們還在追逐覺醒的副產品,就會錯過真正的東西。我們需要了解覺醒不是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不會繼續追逐覺醒的副產品了。我們必須放棄通過修行來追求正面的情緒體驗這種心態。

覺醒的道路並不是為了獲得正面的情緒體驗。相反,開悟可能一點也不輕松或正面。我們或許會對看破幻覺產生極大的抗拒心理,哪怕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許多人剛踏上靈性覺醒的旅程時,並不知道自己將會面對這些狀況。尋求真理的過程或許並不是一個讓我們的感覺變得越來越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得誠實地面對一些事情——這或許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或許不是。

實相正在對自身發出想要覺醒的真誠召喚,這種召喚來自於我們的心靈深處。在那裡,心靈對真理的渴望超過了對感覺良好的渴望。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每時每刻讓自己感覺更好,那麼我們就會繼續欺騙自己,因為試圖讓自己每時每刻感覺更好,恰恰是我們用來欺騙自己的一種手段。

為了覺醒,我們必須擺脫總是尋求良好的感覺這一心理習慣。當然,我們想要感覺更好,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想感覺良好。尋求快樂、逃避痛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但是我們心中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沖動,也就是我所稱的覺醒沖動。

正是這個覺醒的沖動,使我們有勇氣面對種種自我欺騙的伎倆。這個沖動呼求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我們無法靠抓著一位已經覺醒的老師的衣角而獲得開悟,開悟不是這樣發生的。當我們試圖這麼做時,就會使自己變得盲目。它意味著我們不想獨立思考,意味著我們不想親自探究事理。

當我們盲目地對他人言聽計從時,僅僅因為某個教導是古老的或受人尊崇的,就盲目地追隨它,結果只會得到我們所要的東西——盲目。

對覺醒或開悟的另一個重大誤解是,認為它是某種神秘體驗。覺醒不是突然間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感覺,洞悉整個宇宙。靈性覺醒與神秘體驗有著很大的不同。神秘體驗非常美妙,從許多方面來說,它們是“我”所能獲得的最高、最快樂的體驗。這個“我”總是在尋求合一。

並不是說神秘體驗沒有任何價值,也不是說它們沒有轉變心靈的力量,神秘體驗能夠劇烈地改變我們的內在結構,並且通常是以非常正面的方式。但是當我們談到靈性覺醒時,我們所探討的並不是個人體驗。我們所探討的是從“我”中覺醒過來。我們所探討的是從一個存在模式進入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存在模式,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

當一個人真正覺醒時,當一個人已經超越了二元性的帷幕時,在其他人看來顯得迥然不同、相互分離的事物,在他眼中都是一樣的。我們看到椅子,與此同時,我們並不認為自己與椅子是相互分離的。我們看到的一切、我們感覺到的一切、我們聽到的一切,完全是同一樣東西的顯化。


紹雲長老:開了悟什麼境界,這個答案你想不到

紹雲長老,禪宗溈仰宗第九代傳人,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法名宣德,字紹雲。 著有《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雲居儀規》、《紹雲法師開示錄》等。⠀

又有人問:開了悟究竟是什麼境界呢? 這個問題我們在雲居山虛老在世時,也親自問過老和尚: “老和尚啊!您老人家當時開悟以後,那個境界究竟是怎樣的呢?”⠀

【悟後正是起修時】

他老人家嘆了一口氣,語意深長地說:“不開悟時還算好,開了悟事更多。”⠀

我們感到很詫異啊,怎麼開了悟還有那麼多事呢? 他老人家給我們說了一個比喻,他說: “好比一個人離開老家三十年了,而他老家還有三間蓋得很好的房子,三十年來那個門一直都是鎖著的。今天他 回家了,把門鎖打開,到屋子裡一看,三十年不住的房子,你看那灰塵垃圾很多呀,你不清除洗滌的話,你能住嗎? ”⠀

這是說開悟以後,這眼打開了,你能見到自己無始以來累計的習氣毛病在哪裡。 他就能依著他所悟的道理,慢慢來清除自己的習氣流識。 猶如三十年不住的房子, 必須要清除一番,才能在住一樣。 所以開了悟的人,多數都要到深山去住茅蓬,所謂“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直至把自己的習氣流識滌蕩清淨,然後才出來弘法利生。⠀

【不破本參,不入山】

但是現在有些人,自己道眼都還沒開,工夫也不是真正地得力,就想獨自一人在深山住茅蓬。 古人說: 不破本參,不入山;不過重關,不閉關。 就是說開了悟以後,你才有住山的本錢;你才能不被一切習氣、邪知邪見所迷惑。 你到那個時候,道眼已經打開了,你就能分辨邪正,你一個人住茅蓬才會有成就,才不會被魔障所魔。 如果你沒有破本參,沒有真實工夫,一個人到深山住茅蓬,遇到境界時就很難排除。⠀

【起心動念鬼神皆知】

老和尚曾把他的一次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當年他在終南山住茅蓬,有一天他動了一個念頭,想吃麵條。 到了下午,就有一個女子拿了一桶麵條,來送給老和尚,並催促他趕快吃。

老和尚說:“我好久沒有吃過面了,今天雖然過了午,但我還是要先供佛後才吃啊! ”在供佛中,當念至變食真言時,那個女子就跑掉 了。 老和尚出去施過食後,回來想吃麵條時,一看那個桶子裡面哪裡是麵條呢,根本完全是毛蟲。 老和尚嘆說: “唉呀! 今天險些兒便遭害了!”⠀

所以,住茅蓬並不容易啊!你動啥念頭,它就有什麼魔子到了。 又有山精妖怪,他們有神通的,你動念頭它便知道,它就跟著你的念頭,變現來供養你,實際上是想來害你。 這種事情到現在都還有的啊!⠀

【妙善師的經歷】

我們雲居山有位妙善師,今年才四十歲左右,前年在終南山住茅蓬,這位師父也是很久沒有吃過麵條了,有一天,他也是動了想吃麵條的念頭,到了中午,就有一個女子送麵條來了,好客氣地叫他吃。 他也是先供佛,念供養咒和變食真言,當他出食完回去一看,那個桶子裡面全都是蚯蚓;再回頭望時,那個女子也不見了。 他說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打妄想吃這個吃那個了。 這位師父,以後再也不敢住茅蓬,他又跑回來雲居山住禪堂了。⠀

今天把這些事告訴你們,希望你們不要打妄想住茅蓬。 茅蓬不好住啊! 這位妙善師在雲居山禪堂住了兩年,工夫用得很好啊!


如何適時疏解自己及他人心中郁結,簡單、快樂的過活?

30個安慰自己和別人的小技巧,適時疏解自己及他人心中郁結,簡單、快樂的過活。

第1個安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在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鍵在於自己心態的調整。過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不攀不比。

第2個安慰:不做欲望的奴隸

人們總歎息“飛蛾撲火”,人們總譏諷“魚兒上鉤”,人們總是笑話“自陷泥潭”。但是如果自己仔細想一想,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這種欲望的悲劇還少嗎?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縱自已靈魂的人,最終會失去真正的自由!必須時刻警惕不良欲望,善去不良欲望,不可放縱自己。

第3個安慰:要活得輕松和快樂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在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松松。活得太累就會痛苦不堪,知足常樂。

第4個安慰: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驕傲無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棄,是消極悲觀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困難,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擁有健康的恰當的自尊 心理,面對挫折會表現得格外堅強。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不為一時的挫折否定自己。時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每每樂觀中肯地贊賞自己。若連自己都不 愛,還能愛別人嗎?喜歡自己吧。

第5個安慰:多用善眼看世界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處處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那麼人人都變成“壞人”,也就無法和平相處。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自己多看別人的長處,就會越瞧越可愛。聖人都要“一日三省”,要相互寬容。

第6個安慰:不要追逐世俗的榮譽

終生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會永遠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湮滅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會使自己六親不認, 為權而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得到了媚俗,失去 了真實,要堅定信心,擁有自我。

第7個安慰:極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為憂慮過度,而導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卻因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前者常為尋找理性而痛苦,因聰明過頭而衰亡, 愚蠢的根源在於什麼都懊悔。後者不知悔恨為何物,整天稀裡糊塗地生活,活著與死去沒有什麼區別。走極端總是慘遭失敗,尋找人生的智慧。

第8個安慰: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評價

沒有一副畫是不被別人評價的,沒有一個人是不被別人議論的。自己要是沉默寡言,有人會指責“城府很深”;自己要是善於健談,有人又會指責“誇誇其 談”;自己要是贊美別人,有人會指責“別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評,有人更會暴跳如雷,認為“多管閒事”。光看別人的臉色,自己還活不活,擁有自我,又 不囿於自我。

第9個安慰:惡念越多痛苦越深

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生活?關鍵是沒有及時驅趕心中的惡魔。因為心存邪惡的念頭,就不會理智地克制自己,經常會做出悔恨的蠢事。因為沒有及時清掃心 靈的灰塵,意志薄弱者就會不時掉進深潭。因為時常鬼迷心竅,就會讓愚蠢蒙蔽雙眼,進入錯誤的岔道還不知道。心中有惡,就會心神不寧,去惡念。

第10個安慰:注意不要活得太累

常有人感歎,活得真累。累,是精神上的壓力大;累,是心理上的負擔重。累與不累總是相對的,要想不累,就要學會放松;生活貴在有張有弛。心累,使人長期陷於亞健康狀態;心累,會使自己精神不振。心別太累,學會解脫自己。

第11個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喪失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怎麼悔恨也是無濟於事。未來的還是可望而不可及, 再怎麼憂慮也是會空悲傷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現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當然,過去的經驗要總結,未來的風險要預防,這才是智慧的。昨天已 經過去,而明天還沒有來到,今天是真實的。

第12個安慰: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療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喪失現在的心情。偶爾的抱怨發洩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只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 命的消極心態,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那麼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跟著也倒霉。抱怨沒有好處,樂觀才最重要。

第13個安慰:好心境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 裡,放棄我們的怨恨和歎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變別 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14個安慰: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有心思去浪費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特別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不要分心。

第15個安慰: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於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 己給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第16個安慰:“想得開”才有快樂的心情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融儒、道、釋三家精華的名言,叫人多一點開朗、開通與超然。“想不開”總與“瘋”字有染,其主要症結還在於鑽牛角 尖。“想得開”總與“智”字相關,其主要原因還在退一步海闊天空。道家的“以退為進”,老子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實是人生的大智慧!有什麼想不開的, 有退有進,能屈能伸。

第17個安慰:煩惱是跟自己過不去

人越煩惱,煩惱就越多,人越快樂,快樂就越多。如果光為煩惱而憂慮,那麼煩惱還是客觀存在的,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相反,因為煩惱的連鎖反應,心情 越加沉重,越發苦惱。要是自己不斷化苦為樂,改變“做一行、怨一行”的心態,就能獲取自身的快樂。煩惱中光陰也虛度了,笑對人生。

第18個安慰:自己的傷痛自己來療

不要期待別人能撫平自己的傷痛,只有自己把自己說服了,只有自己讓自己想通了,才能徹底地根治心病。受挫、失誤、不幸、磨難是對生活的理解更為深 入,是對人生的內涵更為認識的必由之路。唯有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去征服一切。治愈一次心靈的傷痛,就等於讓心靈升華一次,自勝者強。

第19個安慰:千萬不能絕望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自己一輩子不生病是奇跡,那麼平常的病痛,則極為正常。自己偶患疾病,又遇到庸醫,就疑為絕症,痛不欲生,病魔並沒有 把自己的性命奪走,恐嚇卻把自己弄個半死。對於疾病既要樂觀,又要謹慎對待,切不可聽風就是雨。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之理。不能自已嚇自己,千萬別對 號入座。

第20個安慰:人生總有可惜事

清人史震林在《西清散記》中說:“一生有可惜事:幼無名師,長無良友,壯無善事,老無令名。”“貧賤人可惜者二:面承唾為求列,膝生胝為求榮。” “富貴人可惜者二:臨大義沮於吝,荷重任敗於貪。”“聰明人可惜者三:妄譏議謂之薄,自炫獎謂之驕,懷憤激謂之躁”“豪俠人可惜者三:助凶人得暴名,揮泛 財得敗名,納庸客得濫名。”能否檢查一下自己的可惜事,遺憾總是難免的。

第21個安慰:“放下”就有好心情

心靈的負荷太重,就有太多的煩惱。見什麼愛什麼,看什麼要什麼,能不煩惱嗎?及時清掃心靈,別讓心靈的塵埃積得太厚。要知道人生苦短,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求的。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人都明白。煩惱的東西必須放棄,輕裝上路。

第22個安慰:多理性行事少意氣用事

做事不能只憑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憑自己的感覺,意氣用事必有麻煩。有時自己的知覺是錯的,事情並不是想象的這般簡單,表象總是容易迷惑人心。 理性做事不至於反復折騰,理性做事不會出現大的差錯,理性做事才不會使自己後悔莫及。切記:凡事都不能太沖動!不能只跟著感覺走,多思考才能不後悔。

第23個安慰:沉默能省去許多煩惱

越是當自己滔滔不絕的時候,自己的愚蠢越會暴露無遺。越是當自己洗耳恭聽的時候,自己的智慧越會快樂生長。聆聽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良方;聆聽是 溝通雙方、尊重對方的橋梁;聆聽是拋棄錯誤、遠離懊悔的法寶。切莫以為善言能辯是自己的本事,也許一不留神會刺傷別人的自尊,或許無意之中會埋下不幸的種 子。學會傾聽是最大的智慧,不要總是滔滔不絕。

第24個安慰:只有信賴的人才可放心交往

不能與無賴打交道,否則,會天天無寧日。不能與口是心非的人打交道,否則,時刻要提防被人出賣的危險。不能與沒有信用的人打交道,否則隨時會有煩惱 惹上身。不能與刻薄凶狠的人打交道,否則TA可能會攫取自己的性命。不能與聲名狼藉的人打交道,否則會時時玷污自己的聲譽。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交往的,慎交 朋友。

第25個安慰:不愛學習愚蠢多

聰明人總是謙遜好學,不恥下問,多多益善;愚蠢人總是驕傲示世,以嘴代心,時時訓人。聰明人在學習中成長,在智慧中享受生活,又在生活中學習生活;愚蠢人在不學無術中衰弱,在笨拙中煩惱生活,從不會主動吸取經驗教訓。聰明的人好學習,多聽多學長學問。

第26個安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身處順境必須格外謹慎,否則容易樂極生悲。人生得意的時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於是惡念和惡行就會趁隙而入。身處逆境必須格外忍 耐,否則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時候容易失態,一失態就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於是消極和絕望就會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第27個安慰:別人的恩澤要牢記

目光短淺的人總是“忘恩負義”,危機時到處求助,事成之後再不露面。求人時信誓旦旦,得逞後胡作非為。這種人最被人鄙視。“忘恩負義”讓朋友傷心,“忘恩負義”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忘恩負義”只得益於一時,卻會永遠失信於人。切忌過河拆橋過河拆橋,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第28個安慰:別說過頭話

說話必須留有余地,不要把話說“死”。凡事把話說絕了,就沒有了回旋余地。一旦陷入語言的“絕境”,其被動、尴尬之情可想而知。說話的藝術在於讓人進退有余。人在氣頭上切莫說過頭話,憤怒的話語實際上是一派胡言,平息心火之後會產生許多懊悔。想一想再說,別說絕情話。

第29個安慰:要善於消除誤會

輕信是誤會的媒介,疑心是誤會的土壤。疙瘩總在心中,何時才有輕松快樂的心情?一旦有誤會形成,就要正確予以剖析,切莫狹隘偏見,主觀武斷。以坦誠之心求得理解,以友好之情相互溝通。最好的還是面對面的交流。別讓誤會越來越深,善於化解。

第30個安慰:不可忽視別人

孤獨往往是忽視的產物。忽視別人,也易被別人忽視。切莫有驕傲心態,目空一切,為所欲為,必將令人厭惡。性格孤傲的人同樣易被別人拋棄。不要故意回避別人,也不要刻意接近別人,一切順其自然。注意別人、欣賞別人,別太孤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