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解: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06/24 悟慧法師 早課開示

『與眾生和、與同參和、與萬法和』。

講的是大家都要「和」,不然不能修行。在齋內要跟同參和,在家跟家人和,否則到處都是冤親債主,到處都是對立。而內部不和,外部一定也不和的,這都是自己本身不和,有太多的衝突、矛盾、想法,自然產生對立。

盡虛空徧法界,都只有一個『自』,要常把佛陀教導的道理放在腦海裡,時常提醒自己,與眾生和、與同參和、與萬法和。「法」就是跟諸佛如來真實的法意相和。而法又在哪裡?法是一個形容詞,到最後無一法可說。

 

『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愛慾」就是情愛,親情、友情…等,也是貪愛、貪慾。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我的東西、我的房子、兒子、太太……這些極度的貪婪愛慾,佔有,都是我們痛苦的根本,無始劫來都跳不出來。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何我們早晚課都會念開經偈?百千萬劫很難聽聞佛法,就算讓你聽聞了,還是會忘記,因為眾生,生生死死都在愛慾裡頭,無法擺脫痛苦的根源,與無始劫來的惡習。

《無量壽經》裡頭有說,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沒辦法帶著誰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終究會「死」。不要怕死,無常隨時都在,無常就是業因果報,苦樂自當。

如果前世修的好,乃至今世跟家人處的好,也不要太依戀親情,最終還是會生、老、病、死、分離。佛陀也示現給我們看,捨兜率、降王宮,富貴、榮華,又有嬌妻,全都捨掉,出家修行。提這個例子,是要讓你學習佛陀的精神,必不是一定要你出家修行。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

善因也是善道,做善就有善報,就能到「三善道」,人、天神、阿修羅。做惡就到「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牲。

 

『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念佛脫離三惡道,念佛提升品位,也不做三善道,直接拉高品位做『佛』,了脫生死,到西方極樂世界。若沉淪下去,至少要五千劫在地獄受苦。像我們現在,五十歲就很難熬了,可想而知,五千劫是多麼的痛苦難熬!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大家身體健康清醒,都不會每天來佛堂精進了,更別說老了或生病躺在病床了,怎麼還會精進?所以該在強健時,努力修善,為自己及祖先、冤親債主、無緣子女…等,積功累德給他們,也做為回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

千萬不要休息、不要懈怠,若有人跟你說「沒關係啦!休息二、三天。」錯了,這是大邪見,壞人梵行,必遭業因果報。佛祖會休息兩、三天再來度眾嗎?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強健時,好好修行。

感恩佛恩,讓我們身體健康,能為自己祖先、冤親債主及今世父母積功累德。也感恩冤親債主,給予我們機會積功累德。隨時隨地都要提起正念,每天發大勇猛精進心,修六度萬行,要學會佈施、持戒、忍辱。

我們也不要太在乎自己的身體,一點點疲勞要熬過去,不要懈怠。一旦鬆懈就會退轉,乃至不願來道場了,這就糟了。而我們誦經時,要把道理融入生活的自性般若。佛法就是世間法,用在日常生活中,業障才能消。聽道理要去行,才能和合,每天學佛都法喜充滿,法露流串在心法裡。

 

願大家每天都能法喜充滿,業障盡除,同證西方淨土。

阿彌陀佛!
 
祝福大眾 智慧頓開  同證菩提

釋悟慧合十


佛說人生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來源:慧淨法師(《三經一論大意》)

往生極樂世界,自然沒有生離死別,也就沒有愛別離苦。

而且,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顆心都超越了,不會執著種種愛恨情仇、得失成敗,而且也根本沒有這些現象,所以,自然沒有愛別離苦。不僅如此,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與諸上善人同聚一處,即使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也好像並沒有離開一樣,所以沒有愛別離苦。

因此,如果說夫妻恩愛、父子義重的話,我們就要告訴對方: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永遠相處,這種親情才能夠永恆長存。不然的話,都是各自隨業流轉,沒辦法永遠在一起,因為每個人過去的業不一樣,現在的業也不一樣,一旦離開這個世間,就永遠不可能再回頭、再過世間的生活了;家庭再溫暖,社會地位再高,人際關系再好,都不可能再回來了,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永遠地離開了,毫無關系了。就好像夢,既然是醒了,夢中的苦樂都已經沒有了。夢是幻化的,回想起來,世間也是一場大夢,也是幻化的。

《無量壽經》就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幾句話很簡短,但說明了世間的實相。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人與人之間,誰沒有那種執著的愛欲呢?所以說“人在愛欲之中”,心有愛欲,面對的也是五欲的環境。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古德解釋這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分開固然是孤獨的,即使相聚一處也是孤獨的。這個很有意思、很奧妙。人即使同處一堂、住在一個家裡,但是彼此都是各自孤獨的。因為我的心意,對方不能理解;對方的心意,我們也不能理解,不能與他感同身受。所以,從生到死,沒有不孤獨的。死了之後,當然又各個隨業流轉去了,就更加孤獨了。所謂的一時相聚,只不過是一時的因緣聚合而已。因緣總有離開的時侯,因緣離開,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所以,從根本來講,這個世間是一種空相,所謂“有”也是空相,因為這個“有”是一時的因緣;一時因緣,就不是本來就有的東西,就不可能在這期間不會變化,就不可能永恆存在。

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沒有這一切掛礙。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愛別離苦。


慧淨法師: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必須知道的人生真相

(一)一切無可樂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世間的恩愛再深,擁有再多的榮華富貴,也都只是一時因緣和合,不能長久保留,時間一到,都會各自離散而去。人愈是享樂,因緣離散時愈是痛苦。 所以,我們要了解世間本來如此,唯有極樂世界才是究竟可樂的。

(二)身獨不相代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幾段話是從《無量壽經》摘錄出來的。

人在這個世間,因為貪圖五欲,所以都在「愛欲之中」。 但其實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並不表示我們死的時候才是獨死、才是獨去,連我們生的時候,也是獨生獨來。「獨生獨來」是指我們即使有六親眷屬,恩愛、和合在一起,但其實也是孤獨的,因為往往我們的心事,很難有一個知交能讓我們傾訴,所以台語有一句話說「心事誰人知」,這個大家都有同感吧! 所以,即使與眾相處也是「獨」。 更何況: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當我們臨終受果報的時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還是到樂的地方,是善道還是惡道,都要自己去承擔,沒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除非是阿彌陀佛來承擔我們罪業的重擔、救度我們免於輪迴。 所以,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彌陀救度的法門能夠使我們脫離生死輪迴之外,沒有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人能夠代替我們的生死輪迴。

(三)至親路各別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這段法語是從《地藏經》摘錄的。

「父子至親」:父子的親情是天性,在人世間,自然會互相恩義,父慈子孝,可是一旦死了,到了地獄之後,就各走各的路,因為每個人今生三業行為都各不一樣,即使夫妻、母女、父子,也各有不同的業,所以死的時候,就隨各自的業去受果報,不能夠相逢的,所謂「歧路各別」。 即使有百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相逢了,也「無肯代受」,為什麼? 地獄的痛苦實在難以忍受,而且,自己的痛苦都忍受不了了,怎麼有能力為人代受? 想要代受也絕不可能的。

(四)萬般皆成空

人生在世,物質方面的金銀財寶會離開我們,即使恩愛的親人,也會離開我們;而且,每一個人各自受報,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也難得再度相見。 所謂: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又說: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五)客居不可久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
圖久遠者,莫如西歸。

這段話是從一個典故來的。 有一對父子,他們沒有家,四處流浪,今天乞討到這個地方,明天又乞討到另一個地方。好不容易有個地方安頓下來,父親就告訴兒子:「這也不是我們的地方,到了這裡還是作客,不能長久。」
當初看到這段典故時,內心有著深度的傷悲。 我們在娑婆世界,是旅客而已。 能夠長久的,只有極樂世界,所以「圖久遠者,莫如西歸」。

(六)圖久當生西

世間眷屬,緣盡則離;
圖久遠者,當結佛緣,
同念彌陀,同生極樂。

這段法語也很容易理解。 世間眷屬雖然恩愛相處,但也不過是這幾十年的和合,幾十年過了,緣盡了,就彼此各自離開,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再相聚,所以人生都很可悲。

有可能再相聚的,就是要結佛緣。 結什麼佛緣? 就是彼此都「專稱彌陀佛名」,彼此都「願生彌陀淨土」,這樣,不只現世六親眷屬和樂相處,未來也能再度團聚,永不相離。

修行用功,原為了生死,故凡學佛,必須先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險太大,輪迴未出,難免墮落,努力今生,以了生死。

這些都是很淺顯的法語,目的是要促使我們提升強烈的願生之心。

南無阿彌陀佛


【孤獨是人生的真相:為何孤獨?如何免除?】

淨宗法師

其實如果以我來說,我們不應該是有時候覺得很孤獨,而是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感受到孤獨,這才是健康的人生、理性的人生、覺悟生命的人生。

「哇!每個時候都覺得很孤獨,那豈不是太難過了?」是的。所以大家都在熱熱鬧鬧、紛紛囂囂當中逃離孤獨的場景。

孤獨其實是人生的實相。就是說他孤孤單單,無人傾吐心聲,沒有第二個人瞭解他的心思。即使是同床共枕的夫妻之間,仍然有不可溝通的孤獨感;即使是父子、親朋、關係至親的人,在對方內心深處仍然有不可探知的地方,對方也無法慰藉我們這顆孤獨的心。《無量壽經》就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孤獨是人生的實相,每一個人都是隨各人的業力獨自展現他的生命,沒有第二個人能夠為他負責。

人為什麼會覺得孤獨呢?是因為他離開了佛性之家,離開了生命的本體和本源。如同一個遊子,離開了溫暖的家,如同一個浪子,孤苦飄零,好像一片樹葉離開了支撐它的大樹,獨自被風吹向遠處,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地上,這當然孤獨了。我們只有回歸到佛性之家,回歸到生命的本體、生命的源頭,回歸到真實的自我,才可以消除一切孤獨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覺得孤獨,有時又覺得不孤獨。其實覺得孤獨的時候,反而是清醒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人生的真相會浮現出來。當我們不覺得孤獨的時候,反而是迷茫的時候,因為我們害怕孤獨,需要熱鬧,在熱鬧場中迷失了自己,就好像一個人喝醉了酒,他當然也無所謂孤獨不孤獨。也有的人為了逃避孤獨感,所謂「借酒澆愁」。人要去合群,人要隨大眾,人要去結社,成立種種社會團體,所以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一切都說明瞭人要逃避孤獨感。因為孤獨是難熬、難耐、難以容忍、難過的。人借助於冒險、運動、藥物麻醉等種種刺激,旅遊、婚姻、愛情、家庭等種種社會活動,以此擺脫孤獨。但這些都只是一時的緩兵之計,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孤獨的問題。

所謂「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你的生命走向盡頭的時候,你會非常無奈,毫無旁人,唯有一個人獨自遠去。去向哪裡?不知道。你必須一個人上路,來送的人也不可能真正送到你,這是一種巨大的孤獨和恐懼。面臨一無所知的未來,告別暫時熟悉的花花世界,這種孤獨和恐懼,一般人是難以抵抗的。很多人抵抗不了這種孤獨,犯抑鬱症,犯種種精神毛病,其實也是孤獨感的壓迫,讓他的精神作出一種反應,通過犯這種病來遺忘它。如果他仍然保持清醒,又沒有辦法戰勝孤獨,那很可能會自殺。像有些非常敏感的詩人、作家、藝術家,就是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剝離、人生的孤獨感,又沒有排遣解決的辦法,最後結束了生命。

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會依託他所信仰的對象,但在我們看來是假托的神和主,他假想回到神和主的懷抱,以擺脫孤獨感。應該說,這在人類一切的文明文化中,相對來講是比較久遠一點的解決孤獨的辦法。但這個並非究竟。所以剛才說到,「要回到佛性之都」,就是你完全覺悟佛性、成佛,與宇宙萬法一體,這種大自在、大安穩才能徹底消除孤獨感。如果仍然有主客二元的對立,那都不是究竟的。

而以淨土宗來說,我們念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旦到達淨土,就究竟成佛,這當然就徹底免除孤獨。雖然還在這個世間,但也能體會到佛凡一體。雖然是凡夫,但是跟阿彌陀佛一體,這樣心中也就掃除了孤獨的陰影。

人生的幸福、人生的品質、人生的尊嚴和價值,在專修念佛人那裡,他雖然講不出來,也寫不出漂亮的文章,但是他的生命是豐富圓滿的,是喜樂的,告別了生命分離的孤獨所帶來的痛苦。因為歸命南無阿彌陀佛這尊無量光壽的佛,我們孤獨、痛苦、分離、飄零的生命有了一種回歸無量光壽佛性生命的回家感覺、精神安慰。所以,當我們內心感受到孤獨的時候,倒是值得歡喜的時候,這體現了佛性的招喚;當我們在熱鬧場中忘記孤獨的時候,反而是迷茫和麻醉最深的時候。

所謂「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正在戲台下看戲,整個人的精神埋沒在劇情當中,演員也在那裡演,都覺得挺好。「梆!」這個戲總要終場,收場的鑼鼓一敲響,你就要卸妝了。你還在那裡演皇上,演大臣,演什麼,這鑼鼓一敲,你在哪兒呢?我們在世間扮演妻子,扮演丈夫,扮演兒子,扮演成功者,扮演精英,即使扮演一個販夫走卒,你也有一個身份在扮演,還覺得挺熱鬧。可是無常來了,「下台了,某某人,你不要在這演了,現在閻羅王要請你去了」,這就是「頃刻一聲鑼鼓歇」。請問你要回到哪裡去呢?「不知何處是家鄉」。

願一切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回歸佛性之都,回歸生命的本源。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明‧憨山德清

有人說「人生如戲」,在人生的過程裡,不管是得意失意、上台下台,都像是一場戲,戲停了,一切都化為烏有;所以說「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在這短暫如戲的人生裡,太過計較、太與人爭強鬥勝,互不相讓,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

佛經裡有個故事:一位富翁有四個太太,多少年後,富翁嫌大太太人老珠黃,很少關心她;二太太偶爾還會關照一下、疼惜一下;對三太太就比較關心,常買東西討好她;然而富翁最寵愛的,還是年輕貌美的四太太,總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有一天,富翁即將不久人世,心想:自己這麼寂寞地死去,實在不甘心,不如找個人來陪他,黃泉路上好有個伴。

富翁先找了自己最寵愛的四太太,沒想到四太太想都不想的一口回絕他:「哎喲!我還這麼年輕美貌,怎麼可以陪你死?」富翁退而求其次,去找三太太。誰知道三太太聽了,立刻白眼相向:「咦?你死了,我還年輕,可以改嫁,怎麼能陪你呢?」富翁萬般無奈,只好轉而求二太太相陪,二太太低頭想了想說:「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向來都是我在打點,你死後,我還要為你作告別式,處理身後事,怎能陪你死呢?這樣好了,念在我們夫妻一場,我會送你到墳場,跟你說『拜拜』!」富翁心灰意冷,最後去找大太太,想不到大太太一口就答應,說:「這半生都是你照顧我,也該我回報了,我願意跟你一起走!」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人生戲到了尾聲,曲終人散之後,哪裡才是我們最後的歸處呢?故事裡的四太太,指的是我們的身體,平時對它百般愛惜呵護,到最後身體還是會離棄我們。三太太好比富貴名利,平時愛它如己,大限來時一場空。二太太就像是我們的親人朋友,雖然相聚一世,大限來時各自飛,只能略表一下心意。而大太太指的是我們的心,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顆心,才是自始至終與我們相伴相隨的。

在人生舞台上,不管置身於多少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不過是人生舞台上旋起旋滅的角色而已。如果我們能體悟「人生如戲」的道理,任它人生的時空舞台如何變換,都能隨緣任運,自然能肩挑一切重任。因此,修好這顆心,是我們人生第一要緊的事。


追求美好的人生,不離念佛行十善

益西彭措堪布:一旦選定往生西方淨土,就應該把它看成極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選定這條道路,就應當一股勁往這上面使。專修的,當然一心阿彌陀佛,修什麼都歸在阿彌陀佛上,學什麼也歸在阿彌陀佛上。這樣主線是很分明的,一個心驅使的力量,沒有分成多種,以這種願力就容易契合。

如果是兼修,那也要一向專念。就像平常吃五穀糧食,雖然有幾種,但每一種都是主要的。同樣,所謂的兼修,並非把念阿彌陀佛或者求生西方看成次要,漠不關心,有口無心,那是不能往生的。就好比世間成家,意味著往後的一切將要同舟共濟,在緣起上有非常大的走向。

同樣,往生極樂世界的走向就是要到阿彌陀佛那邊去,此後,解脫在這個重點上,開悟在這個重點上,圓成普賢行願在這個重點上,迅速成佛在這個重點上,那麼還有比這更大的重點嗎?這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將像箭一樣投向西方,而攝持我們過去的正是阿彌陀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力量。

因此,一旦選定往生西方淨土,就應該把它看成極其重大的事,不要想成是很小的事,或者不必要關心、不必要用心,那就大錯特錯了。所謂的求往生,就意味著我們選擇的解脫和成佛的路是歸心於阿彌陀佛,如果是兼修,也要把所修淨業和其他修法功德回向到往生極樂世界上。總之,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往生的切願是不可缺少的,事事、時時,各種各樣的善根都要往那邊回向,這就成了真正的主題。

從一般人的情況來看,多次地參加念修一百萬佛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彌陀本願主要以名號來接引眾生、救度眾生,把全分的功德、力量攝在名號里,讓眾生和佛的心相合,以名號作救生圈,把眾生從生死裡救出,所以這非常關鍵。

從前也說過,名號即光明,名號即智慧,名號即佛力。這就是說,阿彌陀佛叫「無量光」,他的光明遍在法界一切處。他又叫「十二光佛」,光明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力量。光明在哪裡呢?光明就攝在名號里,當你念阿彌陀佛時,光明就在你心中起作用。一念名號,光明就在攝你,就在心上建立緣起,就在作加持、淨障等等。這就知道,彌陀願海以光明和名號救度眾生,我們要順應佛的願海,一心持佛的名號和佛作深度的聯繫。當名號持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和佛的聯絡就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這樣,我們將被佛救拔到殊勝的西方淨土,永遠脫離生死苦海,這是非常易行的。

 

你不往生極樂世界,永遠是孤單的,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永遠在一起

 

家人死後轉生為鬼,每回家看一次就會出一次事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