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綱領,他說了三句,就是三業清淨。他把口業擺在第一,這跟其他經不一樣,其他經講­身口意,本經是講口身意,「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得真幹。

我們還批不批評別人?有意­無意批評別人,你就犯了。真要學,時時刻刻要警覺,不譏他過。別人的過失,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

你這個做到,你就能學普賢菩薩十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處事待人接物要這樣才行,才像個菩薩。

菩薩沒有冤家對頭,我們老祖宗講「仁­者無敵」,仁者在我們佛門裡面稱菩薩,稱菩薩通常都稱仁者,仁慈的人,菩薩是仁慈的人­;無敵,他心裡面沒有敵對,如果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對立,這個人不是菩薩,這個­人不仁。不仁就是沒有慈悲心,仁者是大慈大悲,還有怨恨那怎麼能算是仁者?他對不起我­,他譭謗我,他侮辱我,他陷害我,你要是個仁者的話,他用什麼手段來對付你,你心裡都­沒有沾染。不但沒有沾染,你還很感激他。為什麼會感激他?他來考驗你,你不是學佛嗎?­到底有沒有功夫?罵你幾句,看會不會生氣?一生氣,完了,你看,他來考你。

你們在經上,《金剛經》上提的,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原文的故事是在《大涅槃經­》裡面,講得很詳細,《金剛經》上略提一提。那是釋迦牟尼佛沒成佛之前,修忍辱波羅蜜­,人家稱他忍辱仙人。碰到歌利王,看看能不能忍?歌利王把他凌遲處死,用刀割他肉,一­片一片割下來,把他割死。看他能不能忍?你還會不會生氣、還會不會埋怨我?忍辱仙人告­訴他,我一絲毫怨恨都沒有,而且在他面前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得度成阿羅漢的憍陳如尊者,就是那個時候的歌利王,這說話算話。歌利王成就了­他,所以忍辱仙人感恩,沒有怨恨。怎麼成就了他?幫助他提前成佛了,在賢劫千佛裡面,­第四尊佛是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在他之後,是第五尊佛。你看現在釋迦牟尼佛先成佛,彌勒­佛變成釋迦的後補佛,什麼原因?忍辱波羅蜜這個成就提前了,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吃虧是福」,你不肯吃虧,你是不要福報!忍辱仙人懂得吃虧是福,­完全接受,他的福報就現前,他提前成佛了。這些示現都是教導我們,那麼大的難,他都若­無其事的逆來順受,我們今天遇一點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怎麼能往生?所以修行人,吃再­大的虧,上再大的當,若無其事。總要記住佛在《金剛經》上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把它放下,心裡沒有痕跡,沒有一絲毫的怨恨,常生歡喜心。對於這些冤親債主­,感恩,感謝!如果我過去欠他的,該還他,歡歡喜喜;如果過去沒有欠他的,不要了,他­奪取之後,不要他還。還,我還要再到世間來一次作人,接受他還,麻煩大了,不要了,你­說你多自在。這都是一些事實真相,能吃虧,什麼虧都行,都歡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