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懺,歡喜掃心地

拜懺──千年流轉的慈悲法門

拜懺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藉著行懺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拜懺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懺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而是要將禮懺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懺」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

禮懺壇場上,香煙裊裊,聲聲梵唄,行者隨著大眾讚誦諸佛、禮拜懺悔文、稱念佛號,清淨的修行氛圍感染著每一個禮佛懺悔的人。然而,在一禮一懺的當下,除了感受法會的殊勝莊嚴之外,我們是否了解禮懺的意義,將懺悔的精神融入身心?還是抱持參加廟會趕集的心態,盤算著拜懺之後消災解厄的效益?

懺悔法門的起源

追溯現行拜懺法門的根源與發展,有助於釐清拜懺的真正意涵,才能讓拜懺儀式回歸修行的意義。

懺悔法門,源起於佛陀時代,僧團每半個月所舉行的「布薩(posadha)」儀式,由熟悉戒律的比丘僧誦戒,讓僧眾反省這半個月中的行為是否合乎戒律,如有犯過者,便於佛陀或大眾前發露懺悔,藉此長養善法,並維繫僧團的清淨。

到了大乘佛教階段,懺悔法因所依經典的不同,而開展出不同的修持方式,例如事相懺悔從「發露懺悔」發展為稱念佛名、禮拜、誦 經、持咒等,有關懺悔思想的經典中,也開始出現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四法或五法懺悔的儀節。

在《天台懺法之研究》一書中,大睿法師綜覽懺悔法門 的發展軌跡指出,從原始佛教發展至大乘佛法,儘管修持方式有所轉變,但懺悔的根本仍以懺罪清淨、增長善法為主,此外,修定證三昧、得解脫也成了大乘佛法重 要的行懺目的,可見懺悔與修行之間息息相關。

拜懺精神的定位與轉變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當時的社會,除了傳統儒家修身自省的精神,民間也盛行道教祈禳滅罪、拔苦救度的觀念,加上連年戰禍,從王公 貴族到一般平民百姓都冀望能尋得心靈上的寄託與庇佑,希望能以懺過來祈福、免難,因此,佛教經典中的因果業報及「功德」思想很容易被中國社會接受,也帶動 了佛教禮懺儀軌的興起。

拜懺儀軌是漢傳佛教所獨有的修行方式,一般認為最早創制懺儀的是晉代的道安法師(西元312~385年)而智者大師 (538~597年)所制定的天台懺法,對後代懺法影響深遠。

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禮懺流行於王室之間,雖然經典中禮讚和懺悔的內容已被應用來制懺、行懺,不過,空觀的修持並未納入行儀,而且拜懺目的也以消災免難、祈求國土平安為主,一直要到智者大師制懺,才發展為一套事理雙運、承先啟後的懺儀。

智者大師將懺悔六根及五悔等儀節,融入天台禪觀的修證,提出五法、十科的組織,創制了事修、理觀並具的《法華三昧懺 儀》(註)。

專研天台懺儀的大睿法師指出,這不僅將漢傳懺法重新定位為懺罪清淨乃至修觀發慧的行門,更奠定了往後祖師大德制懺的基礎;例如我們現在所禮拜 的《大悲懺》、《淨土懺》、《地藏懺》等懺儀,便是根據智者大師所訂定的懺悔理則與儀軌組織而來。

然而,隨著懺法普行於社會各階層,為了適應一般世俗傳統的需求,及眾生根器的不同,拜懺儀軌漸漸忽略禪觀修行的內涵,徒具行儀。

明朝以後,佛教義理不彰之外,甚至出現了延請僧人禮懺議價的現象,拜懺也逐漸從修行證悟的法門,淪為超薦度亡、祈福延壽的經懺佛事。

註:五法分別是:勸修、前方便、一心精進、正修行方法、修證相;其中「正修行方法」又細分為十科:

嚴淨道場、淨身、修三業供養、請三寶、讚歎三寶、禮佛、懺悔(懺悔六根、勸請、隨喜、發願、迴向)、行道法、誦經、坐禪實相正觀。

摘自 人生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