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對於毀謗正法不能往生的重要開示

1、念佛法門的宗旨

所不可稍有更張者,信、願、行之宗旨也。若用禪家參念佛的是誰,則是參禪求悟,殊失淨土宗旨,此極大極要之關係。人每欲冒禪淨雙修之名,而力主參究,則所得之利益有限,念到極處,也會開悟。)所失之利益無窮矣。以不注重信願求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縱令親見念佛的是誰,亦難蒙佛接引住生西方,以無信願求生之心故也。又未斷煩惑,不能仗自力了生脫死。好說大話者,均由不知此義。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願為前導,念佛為正修。有以專求一心,不講信願。及注重開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棄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誤誤人也,大矣。

2、淨土法門,唯信為本

至於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已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

淨土法門,唯信為本。信得及,五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

3、往生的關鍵不在一心不亂,而在真信切願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複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念佛一法,要緊在有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無信、願,縱能心無妄念,亦只是人天福報,以與佛不相應故。固當注重于信願求生西方也。往生淨土,固貴久修。然其所重,在乎決定不易之志願耳。彼終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報者,縱令精進,因其心願尚戀此娑婆,何得有生極樂之望乎。固知信願,實為吾人生西方大根據也。

無信願,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決不可以此為訓,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願而不從事。則芸芸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而其人猶洋洋得意,以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疑誤眾生之狂言也。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有信願決定往生,無信願決不得往生。

4、盲聾喑啞等殘疾人念佛皆可往生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喑啞不得往生。佛說八難中有盲聾喑啞,謂其難以入道而已。果能專精念佛,雖聾子不能聽經,及善知識開示。瞎子不能看經,究有何礙。喑者無聲,啞者不會說話,但能心中默念,亦可現生親得念佛三昧,臨終直登九品。何可雲此等人不得往生。此等人不認真念佛,則不得往生。非此等人雖念佛亦不得往生也。至於殘廢缺手缺腳者,與此盲聾喑啞者同。此之說話,蓋是誤會往生論偈之所致也。偈雲,大乘善根界,等無饑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乃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人所生之世界,絕無有可以譏毀可以厭嫌之名字耳。

下即列出議嫌之名數種,即女人六根不具足之人,及聲聞緣覺之二乘人。故曰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乃謂西方無有女人,與六根不完足人及小乘人,(西方雖有小乘人名字、然皆屬發大乘心者、絕無不發大心之聲聞緣覺人耳、)非指此世界之修行者說。無智慧人,認做此等人不得生西方,其錯大矣。

5、念佛可否同時參禪或用禪家開示?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願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淨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為慧察。如不以為然,請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執著也。

6、念佛不可自殺求往生

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若厭世心切,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

7、無量壽經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與觀經下下品並不矛盾

至於無量壽經,乃至十念,鹹皆攝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此約平時說,非約臨終說。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誆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

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阿鼻地獄相現時說。雖不說誹謗正法,而其既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必不能不謗正法。若絕無謗法之事,何得弑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乎。每有作此無謗法,彼有謗法解者,亦極有理。但既不謗法,何又行三種大逆乎。是知四十八願,系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是約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餘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願,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謂為衝突,則成鑿死卯子漢矣。

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約平時說。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滅乎。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往生論謂謗法者,決定不生。以既謗正法,自無正信,何能往生。此極勸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謂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卻修持準繩。與儒教尚不合,況佛以一切眾生同具佛性,皆當成佛乎。

8、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 

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