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平常的習慣,不管在什麼地方,很少給他人佈置功課。因為進入佛門之後,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因緣修學著不同的傳承。釋迦牟尼佛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機而傳講八萬四千法門,目的都是為了調伏自心,證悟實相,所以不管修學什麼樣的法門都是一如的。

修法總分共同和不共同修法,可以根據個人信心和多方面條件來定奪。比如,剛入門期間,念誦一些咒語,學習一些理論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在對佛法有所瞭解之後,我相信你對解脫的興趣會越來越強,這時候可以修更高更圓滿一些的法。但無論如何,根據自己目前的狀況,還是建議盡量多修一點法。

平常在行為當中,所有戒律都應該一一守持。尤其作為初入佛門的修行者,無論修學顯宗還是密宗,都應該從不殺生開始入手,然後再擴大多做一些善事。

今生無論遭遇怎樣的狀況我們都熬得過去,即便一貧如洗,我們也能像乞丐一樣熬過殘生。如果有不圓滿的地方,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可以幫助我們。但當臨終降臨之際,可能一切都結束了。即便你有成千上萬的眷屬,也沒一人幫得了你。那時唯一能幫助我們靈魂獲得自在解脫的就是生前所修的法。所以,不要與他人對比,不要看到他人懈怠就心安理得地得過且過,還是要咬緊牙,盡量多修點法。

這個世界上信仰佛教的人很少,不信仰佛教的人很多。為什麼?因為哪怕對佛法生起一善之念,也需要修善積福千年萬年。我們現在能對佛法生起信心並將身心投入修法之中,這是多麼大的福報。所以,我們的人身與世間人是不同的,我們稱為暇滿人身,世間人稱為無利益之身。擁有暇滿人身不是終極目標,利用暇滿人身追求究竟解脫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今生對佛法生起信心並投入修行,說明我們前世決定是一個修行者。那為什麼我們前世沒有成就?恐怕就如今生這般,今天不修,明天再說;這個月不修,下個月再說;現在我很年輕,還要從事我的事業,等我老的時候再說。雖然對三寶的信心沒有退轉,但又輪迴到今生,不得不重新開始修法。若我們今生也如前世般懈怠,未來能不能獲得人身真不敢說。所以,大家一定從今天起多精進一些,多修修法,這也是我最大的心願。


行持善法不能只走一個過程

當今我們行持一切善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走個過程,也不是為了湊個熱鬧,更不是為了躲避世間當中太過沉重的煩惱,而選擇到寺院或者到高原等清淨地方求學一些佛法,期許能讓自己的心得到暫時的平靜。也許通過行持這些善法,心靈能夠得到暫時的平靜,可是當死亡到來時,我們又有什麼力量去面對呢?如果彼時還如同一個凡夫般,帶著痛苦和恐懼去面對這個事實,那當今我們具備這麼好的緣起修學佛法,可沒有絲毫之利益。因此這些都不是行持善法該有的目的。

修學佛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以及眾多藏漢歷代高僧大德所示現修學佛法的艱苦過程,都是要告誡後一代弟子,修學佛法並不是 一兩 天的事情,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想在這個漫長的路途之上不間斷地精進修學佛法,共同前行之基礎非常重要。因此不管你長時間居留在清淨處,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中,都要將這些時時銘記心中,人身難得與壽命無常更是必須天天都要觀想。若沒有共同前行之基礎,即便你現前能通達多少理論,對於解脫還是無濟於事。怎麼說呢?

無垢光尊者曰:「胸中雖持十萬之多法函,臨終之時亦難獲真實利益。」也就是說,即便你今生能通達多少理論,無論藏傳佛教五大門派,還是漢傳佛教中淨土與禪宗等等諸多宗派的理論,你都能全部通達,但是由於沒有進入實際修學狀態之中,乃至沒有調伏自己內心的緣故,今生成辦解脫仍舊是不可得的。正如無垢光尊者在《精要明鏡》之中曰:「口頭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勝果。」

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曰:「善知識,世人終日口誦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現前也有很多人都在說,我平常一天可以念誦多少多少遍《般若心經》,多少多少遍《金剛經》等等。當然這些經典裡面傳授的都是般若波羅蜜,功德不可思議。但要記住的是,若僅僅把般若波羅蜜樹立在口誦之上,而不去心行的話,那你現前所從事的這些善法仍舊不圓滿。

惠能大師曰:「凡夫口誦,聖者心行。」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由於是次第根機的緣故,我們不得不依靠口誦來成辦心行。但隨著自己的見地增長,若修行仍舊時時都停頓在口誦之上,那是遠遠不圓滿的。

以上的傳講,都要銘記於心,因為當你面對臨終之時,唯一能幫助你的,就是你所修學的法,因此我們現前行持一切善法絕不能只是走個過程,要更加實在、更加精進一些。


行持善法的標誌

想知道當前我們所行持的善法功德如何,只需要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自己的煩惱是否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增上。我們自己的內心可以欺騙所有人,但是永遠不會欺騙自己,因此現前自己具有多少功德,在自己的真實內心之上是永遠不會有所隱藏的。

我們天天都在傳講,調伏內心乃至行持一切善法的功德並不僅僅在於外表之上,也不在於往昔所行持善法的數量之中。如《功德藏》之中曰:「只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所以,即便我們所從事的善法數量有多麼多,但若沒有調伏自己的內心,就如同達摩祖師和梁武帝的公案所講解般,我們也只能說你行持的善法沒有功德。因為行持善法的標誌就在於自己內心的貪嗔癡煩惱有所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有所增長。

回顧一下,我們現前行持善法的時間可一點都不短。比如,從你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直到現在,無論你是從淨土開始還是從禪宗開始,我們所成辦的善事應該算是不少了。但現前要知道自己行持善法有沒有功德,就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煩惱有沒有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有沒有增上。若要是具備這兩個特點,那就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近在眼前。若以前已經從事過很多善法,但是從內心的煩惱調伏乃至個人的性格改變之上,仍舊與往昔沒有多大區別,那即便平常行持善法的過程中,身語之上有多麼殊勝的感覺,你自己覺得有多麼滿足,距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極其遙遠。

禪宗第六祖惠能大師曰:「一心向善者,西方極樂世界近在眼前。」這裡所說的一心向善,就是內心與一切善法相應的時候,此時西方極樂世界並不在遙遠的地方而近在眼前。若要是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束縛的時候,即便你從事過多少善法,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在十萬八千里外,離你非常遙遠。

因此我們要知道行持善法有沒有功德的判斷標準,並常常反觀自己的內心,調伏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越來越趨近真正的善法。


文章轉自:藥師佛大光明論壇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