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禪門第一課》,《心在哪裡?》

【接觸自己‧接觸世界:真愛的功課】禪修主題展

禪與佛教是一體的。自有佛教以來,大師們便將自身智慧「傳承」給已有足夠經驗且通達佛法的弟子們。釋迦牟尼並不是神話人物,他生於二千六百多年前,是位於現今尼泊爾的小國王子。身為王子的他也面臨了人生必然的老、病與死亡,「為何人類有這些與生俱來的苦難?」他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卻無法得到答案,於是他離開家人,成為印度傳統的靈修者。釋迦牟尼希望能開悟,並且經由他的開悟,來解決眾生共同的課題——生、老、病、死。

接下來的六年期間,釋迦牟尼主要用二種方法修行:第一種是入定,第二種是苦行。六年後,他放棄了這二種方法,因為即使能在心靈上達到玄妙的境界,並不能大徹大悟;他發現極端的苦行只是苦上加苦,與智慧無關,於是後來提倡「中道」。釋迦牟尼繼續打坐,有一天當他自然而然出定時,抬頭看著星空,在那一刻他悟入了心、佛、眾生的本性,超越了煩惱與禪定的分別,體證諸法實相。

佛法的領悟,並不是一種思辨或哲學上的追求,佛法非常強調「個人實踐」。釋迦牟尼的弟子們來自社會各階層,有聰明絕頂的弟子,也有資質平庸的弟子,有學識豐富的弟子,也有無知愚昧的弟子……但是他們全都有能力覺醒,都能通往開悟之路。因此,佛法不是只為睿智的人而存在,而是平等為所有人而存在。

禪修,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事物,而是去發覺個性和行為的缺失。我們的問題黏著「我」,即使你想要丟掉這個「我」,那個想要丟掉自我的「我」,依然存在著。就如同身體還在,卻想要影子消失。希望去除自己的缺點或許是件好事,但是修行不是只有離惡斷惡,因為自我才是煩惱、生死、業力的核心。正確的方法是:減輕自我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一直減輕,最後缺點自然會消失。

◎ 延伸閱讀:【慢】——禪修的自尊陷阱

◇資料來源:《禪的世界》,《虛空粉碎》

「我慢」是六大根本煩惱之一。名人狂妄驕傲是很自然的,但一直透過自卑來過濾經驗的人,雖然看似謙虛,卻也有著強烈的我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大者是一樣堅硬的。處於這二種極端的人,很難修禪。唯有以平常心認清自己煩惱熾盛,認清自己需要修行的人,最好修禪。

有些修行者習慣戴上面具,他們表面上謙和,卻維持著封閉的心靈,彷彿不願意與人分享生活與生命,因為害怕丟臉或失去安全感,寧可永遠守著自己的祕密。另一種修行者的自我一樣強烈,但很外向;他們並不隱藏自己,而隨時向任何人敞開,他們滔滔不絕,不在乎別人是否在聽,甚至在不必要的場合這麼做。

真正的禪修者固然擁有開放的心靈,也與他人建立適當的關係,卻沒必要不斷地表達自己。修行即是放下煩惱、放下自我。很多人希望能由開悟而得解脫自在,但開悟是什麼呢?必須了悟自我是虛妄的,只有五蘊和合的身心及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我疑、我見等心理活動,除了這些現象,就無處可尋「我」了。

進入禪堂,如果不能放下身心世界,至少應該放鬆身心,試著用放鬆的態度來修行。有些人妄念很多,他們覺得:不能在外表上顯得這麼散亂,那會很難為情!因而一開始便強迫自己儘量坐著靜止不動。還有些人則是帶著觀光客的心態,與其說他們來參加禪七,不如說他們是來參觀其他人修行。

禪的體驗,必須親自投入。只要腳踏實地、真心誠意地運用方法,就能減輕煩惱心,與佛法相應。會不會開悟是依個人善根而定的,善業成熟意味著:當你放下自我中心,愈來愈熟悉開悟的過程,愈來愈接近無我的狀態;那是為了令自己與他人同時放下煩惱和痛苦,智慧與慈悲是密不可分的。

http://www.ddc.com.tw/reading/2012/issue/20120927.htm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