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開示

 

如何消除虛榮心?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車;家裡用的是各種黃金製品,甚至連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和別人有多麼不一樣,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有人認為賺了錢就應該花光,因為財富如果不用,萬一哪天死了來不及享用,不就等於白賺了嗎?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這是刺激他繼續賺錢的一種原動力。還有人則是認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如果賺的錢自己沒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麼可惜、劃不來啊!所以,寧可自己把錢花掉,也不願留給別人。這雖然不算是虛榮心,卻是一種浪費。

像這兩種人,無論是站在佛法的立場或是環保的觀點來講,都不應該鼓勵,而應勸勉他們不要這樣浪費。因為他們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是屬於大家共有的,並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賺到的錢能節省就該節省,不該拼命花錢享受。

 

譬如車子其實沒有加長的必要,難道要把車當床睡覺?或是在車裡跳舞、喝酒?

而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黃金打造的嗎?

 

有的人就是為了與眾不同,反而表現出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如果樣樣都是金的,或用其他特殊的物質來製造成功的形象,不僅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對自己的身體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這種虛榮觀念,可以請他思考這樣做的快樂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卻招來別人的嫉妒,或被指責是浪費資源的人,這樣顯示闊氣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如果賺的錢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改善人的觀念,以及幫助人的品質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麼花錢就花得應該,花得有意義。

我曾經見過幾個很有錢也很會用錢的人,我到他們家拜訪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陳設非常樸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樸實。他們把賺來的錢都用在公司的經營和員工的福利,以及對社會的奉獻上,而不花在自己的個人享受上。因為他們認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簡樸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個有教養和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是不會有虛榮心的,因為他們明瞭不要因為財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脫掉虛有其表的外衣

虛榮心是我們的煩惱之一,它和自卑心有一點關係。

譬如自己的學問、技能等方面不是很好,卻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讓別人羨慕的地方,或希望給人一種很有地位的感覺,這種希望就是虛榮心。

像別人在正式場合穿好的服裝是為了開會、接待貴賓的需要,這是實至名歸;但是他明明不必花大錢買名牌衣服,只是因為覺得那些名人穿得很氣派,自己也想穿,這就是虛榮。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大陸曾有一股裝金牙的風潮。很多人的牙齒根本沒問題,但是為了顯示自己很有錢或是很時髦,也跑去裝個金牙。像這種虛榮心,並不能表示個人的經濟收入,或是增長多少智慧,只是在表相上,有一個東西讓人家看到而已,這就是所謂的虛有其表,也就是虛榮。

有時候虛榮會帶給自己很多痛苦,明明自己用不到,或者根本花費不起,為了面子,不得不費盡心思。

譬如和幾個朋友一起上館子,雖然自己身上沒什麼錢,為了虛榮,還是勉強點了很多菜請朋友們吃,這是打腫臉充胖子。

另外,有些人則是看到別人做好事而被稱讚,為了得到讚揚、肯定,才勉強去做一些好事,這也是一種虛榮。

而且,這種行為於人於己都是不好的,很可能因為自己沒有錢或能力幫助他人,不自量力的結果,不但讓自己就像一腳踩進老鼠夾的人,深陷其中而無法脫身;也會使得需要幫助的人希望落空,受到打擊。

所以,虛榮不一定是針對物質,有時心理上好名,或者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也算是一種虛榮。

譬如沽名釣譽的人,他想捐一筆錢,卻要你登廣告替他大肆宣傳,這雖然是虛榮,不過比起一般不實在的虛榮要好一些,因為他是真的捐錢,真有這樣的能力,並不完全是虛假的。

這讓我想起我在大陸看過的一部電影,電影裡有一個人穿了一套西裝,但裡面根本沒有衣服,他所謂的襯衫,只是一個領子再加一條領帶。虛榮的人就像是穿了這套西裝的空心大老官,雖然外貌堂堂,可是內在什麼都沒有。相信沒有一個人,會願意當一個虛有其表的人吧!

 

 

慚愧不是自卑

佛法要我們知慚愧、常懺悔,但是有的人似乎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這是錯解慚愧為自卑的緣故。

其實,慚愧和自卑是完全不一樣的。

自卑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看不起自己,或者是被別人看不起而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什麼都不想做,也不敢見人。

慚愧則是因為自己覺得做得不夠好,或者是做錯了,想要改進、彌補,即所謂的「亡羊補牢」。

因此,慚愧是知道錯誤之後,一種積極改正的反應。

譬如你說錯一句話而得罪了人,自己卻不知道,後來發現有人因為你無心所說的話而受傷,因此不想再見到你,就會覺得很慚愧。心想自己怎麼這麼不小心,連說錯話都不知道,下次一定要改進。所以慚愧心生起之後,一定會向人抱歉,然後心生警惕、希望下次能改進。

慚愧本來的意思,是對不起自己和愧對於他人。有人會覺得疑惑,認為對不起他人不一定會對不起自己,而對不起自己也不一定會對不起別人,其實這兩者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

譬如自己做錯事、說錯話,表面上只有傷害到別人,但實際上也傷害到自己的品德。

有時雖然沒做錯事、說錯話,並且受到很多人的讚嘆,甚至頒獎給你,可是你覺得這個獎勵或回饋,與自己付出的努力不相稱而有慚愧感,那你就應該要多付出一點。所以,即使沒有受到傷害,仍然要反省。

像我經常在主持禪七,或是上過一系列的課之後,都會對學員們說:「這次雖然為諸位上課,但是我的準備好像不夠周到,看到大家付出那麼多的時間來學習,我覺得對你們很抱歉、很慚愧。」

有時候學員們在上完我的課以後,會對我說謝謝,我總會講:「慚愧、慚愧,我應該感謝大家能夠接受我這樣的課,忍受我這樣的人。」

當我覺得慚愧時,下一次的課可能就會上得更好一些,也會讓我的學生、弟子們感覺到或許我講得不一定是最好的,應該還有更好的東西值得探究,於是自己就會主動再去研究,發現更好、更新、更有用的觀念和方法。由此可見,慚愧是非常正面的。

可是自卑就不一樣了,自卑是受人批評或是做完一件事情之後,覺得沒有自信心,覺得對不起人也對不起自己,而產生「干脆算了」的心態。心想這樣的事情再也不做了,反正做來做去都做不好,不但不能讓人滿意,連自己也不滿意,既然無能,最好還是別獻醜了。

因此,自卑感不但不能使自己成長,更不能為他人做更多的服務和奉獻,反而造成退縮,和慚愧是完全不同的。

 

 

發現不足,包容別人

謙虛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經》的六十四卦裡,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有「謙」卦沒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因為謙能夠讓,讓就能夠虛,虛才能夠容,也就是能夠包容所有的人。

一個人如果能夠懂得退讓、包容別人,也就是所謂的虛懷若谷,便能夠接納百川,得到各方面的好處。

所以,能夠虛心傾聽他人意見的人,一定也能夠尊重所有的人。

如果一個人沒有謙虛心,那就會自以為是,兩隻眼睛像長在頭頂上似的,怎能看得到別人呢?因為他看到的只有天,就會傲慢無禮。

傲慢無禮的人會因輕視而傷害到別人,但是同樣地,他也會不受歡迎而被孤立,因為他不接受人,別人自然也不會接受他。

謙虛的確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做到卻相當不容易。因為一般人通常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問題,看到別人對不起自己、別人不足的部分,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貢獻比別人多,常常都是在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對自己的要求也總是比較慈悲一些,像這樣的人怎麼會懂得謙虛呢?

基本上,人都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缺點。所以,我們要先檢討自己的缺點,再看看他人有沒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檢討自己過去有哪些應該做好卻沒做好的,或是不應該做錯卻做錯的,對這些事情都應該要心生慚愧,並且積極改進。

改進的方法,就是對未來要有悲願心,所謂悲願,就是希望自己從此以後要為家人、為眾生,奉獻服務,帶給他們利益,讓他們得到關懷照顧、得到幸福快樂。

有了悲願,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要學習、努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其實學習的機會俯拾皆是,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在一起時,另外兩個人一定有自己能學到的東西。何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對外的接觸面相當廣,接觸的人很多,一定有東西可以讓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表現如果是正面的,就學習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就算是負面的,也可以學習如何避免自己像他們一樣犯錯。

少批評他人,多檢討自己,發現不足,向他人學習,包容別人;對過去要有慚愧心,對未來要有悲願心。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我們就能成為一個非常謙虛的人。

 

 

不懂就說不懂

對於一般人來說,「慢」就是「驕傲」。但是,佛經將它分析得比較細。

例如「過慢」,過是超過的意思,自以為比他人強,覺得很驕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這就叫做過慢。

還有「卑劣慢」,這是說明知自己不行還覺得很驕傲,就像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裡的阿Q,他被人欺負、挨打,就說這是兒子打老子,認為自己是老子,而打他的人是兒子。此外,我們也常聽人講:「有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多讀一點書而已,他睡覺我也睡覺,他走路我也走路,他吃飯我也一樣吃飯,而且不見得比我吃得多。」像這樣,自己不行還看不起人家,就叫做卑劣慢,這種慢心也非常普遍。

另外還有一種慢,是自己並沒有比人高明,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總是虛撐架子,這叫做「虛驕」。因為虛,自己覺得不行,因此要先發制人,對任何人都表現出一副高傲、驕慢的模樣,好像自己多了不起,就怕別人看不起。像這種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任何地方都表現出這種態度,一旦被人拆穿,馬上又變成「卑劣慢」。如果他發現自己的確比人家高明一點的話,馬上又傲慢起來。

傲慢的人,一定是對上會頂、對下會壓、對同事計較和排斥。

所以,有慢心的人很不容易成為受歡迎的人;就算他表現得讓你可以接受他,但沒多久就會讓人害怕,因為和他相處時不是很舒服,總覺得他身上有刺。

我們要擺脫慢的習氣,首先要有自知之明。

所謂自知之明,就是自己不懂就說不懂,也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知道十分而說六、七分,那不算是什麼壞事;但是如果只知道六、七分,卻說知道十分,那就是「慢」了。

所以,當我們說大話的時候,要曉得已經脫離了真實的自己;但是謙虛的話也不要說得太虛偽,而要恰到好處。

因此,明白自己是半斤就當自己是半斤、是一兩就是一兩,不需要裝模作樣造假,也不需要跟人比較;一比較,兩種慢就一定會出現。

自己走自己的路,憑自己的心力、天資和福報盡心努力。他好,我們讚嘆;他不好,我們應該鼓勵,不需要在他面前表現驕傲。

對上要尊敬,對下要體諒,對同事要互相尊重,如果能這樣,這個慢就沒有了。

 

 

結恩不結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關,但兩者不太一樣。

嫉妒是覺得一樣東西本該屬於我,別人不該擁有,也就是見不得別人得到好處,例如:看到別人有轎車、洋房,而自己沒有,就會眼紅,心生嫉妒。

怨恨則是自認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饋,有明顯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業家以錢賺錢,轉眼間就賺進大把鈔票,甚至不必努力,就有源源不絕的財富進來,但自己辛苦賣命工作,卻發不了財。有些人會對這種現象感到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很委屈,怨恨心便由此產生。

所以,怨恨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現象,認為這個世界,或是某件事、某個特定對象,對自己很不公平。

例如,有些人認為老天爺對自己特別不公平:明明沒有做壞事,為什麼單單自己受苦?為什麼不幸的事發生在自己家裡,而不是發生在別人家裡?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逍遙法外,難道真的是老天瞎了眼嗎?

有這種怨言的人,總認為政府制度、社會環境、親戚朋友等,都和自己唱反調,好像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這種不平衡的心態,就是怨恨產生的原因,也會造成自身的痛苦與不幸。

有人認為「情到深處無怨尤」,關係親密的人理應相親相愛,不至於互相怨恨。可是從現實生活看來,親人間的接觸愈頻繁,產生的利害衝突與感情矛盾就愈多,如果不懂得化解之道,怨恨就會愈積愈深。

有時候對外人產生怨恨的機會比較少,反而是對關係親密的家族、親人,怨恨比較多。

例如,大多數的母親都是以平等心對待自己的小孩,可是只要對這個稍微好一點,另外一個就會吃味,覺得沒有得到應得的照顧,認為父母不公平,當孩子心理不平衡時,就會產生怨恨。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有些人不也暱稱自己的情人為「小冤家」嗎?這種「歡喜冤家」的聚合,正說明了怨恨與恩愛之間,是糾纏不清、曖昧模糊的。

這一生和我們相聚的人,彼此之間做親家也好,做冤家也罷,都是有恩有怨,不容易分別清楚,但是大體說來,通常是結怨的比較多,結恩的比較少,所以下輩子還會繼續來做彼此的親人或冤家。

西方有句諺語說:「當你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隸。」人與人相處,當然最好能結恩不結怨。

結恩不結怨的家庭、團體、社會,一定都能相處和諧、生活愉快,否則,只記怨而不記恩,彼此相處不會愉快,而變成一種折磨。

所以,在面對任何人、事、狀況時,心中只有包容,沒有敵人,只有慈悲,沒有怨恨,內心平安寧靜,就能達到自安而安人的目的。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