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擁有理想婚姻伴侶的四項法則

本文摘自大願法師《玉耶女經學記》

 

第一法則:理想伴侶不是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不是你到外面去找過來的,而是你自己的心開放了,有智慧了。他能夠吸引過來。理想的婚姻伴侶是一隻蝴蝶。你拼命去抓它的時候,你會累得氣喘吁籲,就算抓到了它也會掙扎,不會甘心被你抓住。而如果你不會抓它,你只是去種一盆花呢,聞到花的芬芳,蝴蝶會自己飛過來,翩翩起舞。所以花香吸引蝴蝶。同樣的,你的心開了智慧花、般若花,伴侶就來了。

怎麼樣子讓自己的心開花呢?首先要有自信,其實就是我們昨天講的那十大幸福規律了:自信、自在、自由。有這些你的心就會開花,開般若花。怎樣子才能夠有自信呢?你要完整地接受自己,你要深信自己本自具足,本自完美。這是從性德上說了。完整地接納自己、認識自己。不要只接納自己一部分,把自己認為不好的那一部分,想把它隱藏起來,其實一切都是你生命力的顯現,哪裡有好和不好呢。要完整地接受自己,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

這樣,你的心就能自在,就能自由。你的心能自由,當然你就顯得神采飛揚,你就很有自信,你就會很有智慧,當然理想的伴侶就會吸引過來,他就會自動地向你靠攏。其實財富也是如此,大的財富不是你向外求來的,而是你的智慧心開了以後,四面八方向你飛過來的。

所以我們愛的強度,取決於我們的誠實度。我們越誠實,我們越自信,越敢於面對自己的心,不掩藏、不隱瞞,那麼就越加能夠與人心心相應,沒有隔閡。只有愛才能夠戰勝所有的邊界和對立,才能夠消除我執。這樣就知道原來修菩提心,是最好的破我執的方法。

如果在婚姻家庭裡面修的話,先在夫妻之間修菩提心。菩提是覺,修覺悟的心。那麼有真正的大愛能夠化解自與他的衝突對立,凡夫心他是迷的,他執著於這個軀殼是我,所以就產生了人我對立。

你要讓這個人我對立能夠消融。你要能夠有大愛,你完全地願意無我利他,這樣人我的衝突對立就消融了,才能夠消融生與死的對立、種族與種族的對立等等,都可以在這個大愛之中消融。這是第一法則。

 

第二法則:是向內走,而不是向外尋找,才能遇到真愛。離自心越近,離你的理想伴侶也越近

向內走遇到真愛。你一直向內走,一直去照亮自己。把你的朋友看作是一面鏡子,每一次他勾起、激起了你的情緒波動,你就把他看作是一次修行的機會來了。好好地用它,好好地去覺照。

這樣你就離你真心越來越近了,當然也就是離你的理想伴侶越來越近。離自心越近,越有自信、越自在、越自由,對他人的這種感召力、吸引力就越大。所以先要有自信,先要愛自己,才能真正有愛他人的能力。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愛,你說你會對男朋友愛得死去活來,那是騙人的,那是你自己自欺欺人的。因為你不自愛,所以你就不自信。你不愛自己,你認為自己不夠好,所以你一直想到外面去找個靠山,一旦被你抓住了某一個,你就死死地像蜘蛛結網一樣,牢牢地想粘住他。

那個不是真正的愛,那個叫蜘蛛精。(眾笑)是不是?你是佔有欲、控制欲啊,你並沒有真正的愛的能力啊。

一個人真正的愛別人的話,一定要先自己有自愛,愛自己才能夠真正有愛的能力。真愛就是走向自己,不是走向別人,讓自己在婚姻中覺醒,讓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覺悟的人。這是第二法則。 

 

第三法則:戀愛和婚姻是重要的學習機會

淨化業力是學習因果法則,優化生命是學習空性智慧,在最執著的地方學習放下。

學習什麼東西呢?就學習兩樣。作為在家居士來說,在婚姻關係裡面修行是你很重要的修行。如果你把這一塊置之不理,視若無睹,那麼你的修行就缺失了一大塊,很可能變成葉公好龍式的假修行。

學習哪兩樣呢?第一個就是學習淨化業力,第二個是學習因果法則。 

教育很重要,學習很重要。儒家的教育是一生一世的為人處世的教育。佛家的教育是更透徹的三世因果的教育,三世的教育,不是一生一世,她是三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所以深信因果的人,她不會抱怨,她會歡喜地承受一切,她會把和伴侶相處作為學習的機會。因為兩個人夠近,如果伴侶激發了她的情緒,讓她很生氣,讓她很憤怒,或者讓她很貪婪。

這個時間她每一個念頭都不會錯過,就把這個看作是一個鏡子,哦,原來我顯得很有修行的樣子,原來在我的親人面前其實是不堪一擊。那些修行都是假修行,他一句話就搞得火冒三丈了。

我在人前還是一個彬彬淑女,但是在他面前我就變得不可理喻了,這就是假修行。所以就把對方看作是一個鏡子,照出自己的醜陋。在這個中間你去好好地修,這就對了。

所以這就是學習,容許我們心中存在的一切,完整地接納自己,並且也允許我們經歷一切。任何的情緒的波動,我都去經歷它,都去照亮它,都去穿透它。任何的誤會,任何的矛盾,我都不排斥,我都歡喜接受它,並且去穿透它,這樣就是修行。

在伴侶這面明鏡之中,照亮自己的盲點,並且穿透它。當夫妻之間這樣去修的時候,大家就會變得越來越透明,越來越簡單。這個簡單是大智慧的簡單,當然就能夠越來越心心相印。

要做到大智慧的簡單是不容易的,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會說大智若愚,但是就不曉得這個大智若愚是怎麼講,其實就是很有智慧的那種簡單。遇到這個事情就呈現這個事情的真實相,不會加上自己的觀點,不會把它弄得越來越複雜。

凡夫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加上自己的觀點。有智慧的人能夠穿透迷霧,刪繁就簡,然後就越來越心心印。生命很簡單,我們太造作。

我們已經不習慣接納事物原來的樣子了,發生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去跟我聯繫起來。然後用我的喜好,用我的情緒,去分別它們,去把它們複雜化,把它們想得很複雜很複雜,然後不能自拔,把自己陷在裡面去了,陷進去了,老是陷入這種情緒的旋渦。所以當你和你的伴侶能夠互相照亮,你們就會活得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自然。

夫妻一定要相處得很自然、很輕鬆才能長久。如果不輕鬆,不自然,那表示你一定戴了一個假面具在生活。如果你戴了一個假面具跟你丈夫生活幾十年,你累不累呀?

所以要活得很輕鬆、很自然,就一定要有智慧去穿透它,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發生一切都知道這是業力的顯現,好的我不會傲慢,不好的我也不會排斥,這樣就對了。

北宋時期,台州太守唐仲友在台州做官的時候,聽聞有一位官妓叫做嚴蕊很有才名。宋朝因為趙匡胤他是把人家皇帝的位子,自己搞兵變搶過來,他就很怕這個武官再奪權。所以他就“杯酒釋兵權”,並且後來他就成為一個祖訓。

整個的宋朝都是武將地位很低,文人地位很高。所以那個時候做文官,在宋朝是很舒服的。待遇又高,薪酬又好,工作又輕鬆,一切福利待遇都有了,甚至於還會有什麼?

每個州都會有官妓,那個官妓就是指那些犯了事情的那種官員,他的妻子,他的女兒就會被集中起來作為官妓。但是這種官妓是賣藝不賣身的,她是會奏音樂等等。

他聽說有個嚴蕊就很有才名,因此就把她召到府裡面來想考她一下。剛好春天桃花開了,紅紅白白的很漂亮,馬上就把她召過來,就叫她即席填詞,題目就是桃花。

嚴蕊確實就很有才氣,馬上就寫了一首詞《如夢令·桃花》。那個詞是唱的,我們現在只是念,那些宋詞是能唱的,一邊唱就一邊彈琴,把這個《如夢令》唱出來了: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琴聲歌喉都非常妙,詞和曲是雙絕。因此唐仲友就很讚賞她,但是唐仲友有一個政敵朱熹,我們的理學家朱熹。

朱熹就听說這件事情,就抓住一個把柄馬上就給皇帝連送了六道奏章,來誣告唐仲友,說他跟這個官妓有兒女私情。其實沒有了,只是比較欣賞她的才華了。

然後朱熹親自又把嚴蕊抓起來放在監獄裡面,親自來審訊。一直打得她皮開肉綻,嚴蕊就一直不承認,一直兩個人是很清白的。那有人就勸嚴蕊說,哎呀,你就承認了也不過是受一受杖刑嘛,也就被棍棒打一下。但是這個嚴蕊說呢,我雖然地位很低下,但是我要有氣節,不可以誣告人。

一直審不出結果,後來岳飛的後人岳霖就任提點刑獄,他就來過問這件事情了。他就問嚴蕊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嚴蕊就寫了一首詞,叫做《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風主。

這個是上闕了。

去也終須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其實前面的兩句就是講因果“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因為過去生的因緣,所以被捆住了。

岳霖看了以後就很讚賞她的氣節,就從這個官妓的名錄裡面把嚴蕊的名字勾掉了,就釋放她,讓她獲得自由身了。因為唐仲友和朱熹的關係,嚴蕊就名聲大噪。登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是她還是很有主見,很淡定的,後來就嫁了一位宋公子,得其所。

也就是他們兩個的這種關係還是非常好,很相應的。也是因為說她後面的因果一直沒有錯亂,一直都還是很有氣節的。這是講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在因果裡面去學習,能夠歡喜承受一切。

展開來說,就可以用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以這四行來看待一切,這樣子是因果能夠清淨,學習因果的法則。

古德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所以這是要學的第一樣。

要學的第二樣,就是優化生命,是學習空性智慧,在最執著的地方學習放下執著。

你看,我們講《禪與幸福家庭》,簡單地提了一點,其實源頭就在《玉耶女經》裡面。怎麼樣子在婚姻裡面修行?就學習兩樣:一個是淨化業力,淨化業力修的是因果法則。第二就是優化生命,優化生命學的是空性智慧。其實淨化業力是世間正見,優化生命是出世間正見,然後就能夠生命覺醒。

凡夫眾生他對於感情是最執著的,就是要教他在凡夫最執著的地方去學習不執著。有很多榜樣,比如說:像勝鬘夫人,像維摩居士,這都是榜樣。愛是一種純然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大愛。

凡夫所講的那種,其實都是一種控制欲,或者說變質成為一種控制欲、佔有欲,變成那種蜘蛛精似的愛,就想綁住對方。這種其實不是真正的,它應該是一種純然的狀態。與有沒有對象無關。就像花一樣,花香,無論有沒有人聞到,都會釋放。空谷幽蘭,蘭花的清香不管你有沒有人到那森林裡面去聞到,它時節因緣一到它都會自然地釋放。

同樣的也是如此,當我們的心胸開放的時候,生命的芬芳自然會綻放,這是真正的大愛。

那麼這裡面學習不執著,其實就是我們描述幸福的十大定律裡面的自由。不執著就能自由,當你放下一個想法,放下什麼想法呢?放下必須抓牢對方的心這個想法的時候,你就從自心的牢籠中解脫出來了,能夠好好地享受自己的自由。而對方的自由也就不會傷害到你。

這樣子的沒有控制欲,沒有佔有欲的愛,才是健全的。否則的話就是互相折磨了。雙方的心都是自由的。這個時候大愛自然流動,是幸福的本源,是幸福的源泉,是幸福的本源狀態,是大愛的生生不息。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那些菩薩他們一直能夠去度眾生,累生累劫去度眾生,他們不疲不累呢?他們不覺得疲勞嗎?哦,原來原因在這裡。因為他的心自由了,所以生生不息的大愛,就一直一直地湧現出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淨化業力是學習因果律,優化生命是學習無我律。因果律是在法相上修,無我律是在法性上修。

所以就明白:原來真理就在戀愛和婚姻裡面就可以實現生命覺醒。這是第三法則。

 

第四法則:理想婚姻的見地是光明——無所求

理想婚姻的行持是覺知——無所住

理想婚姻的果是無我空——無所得

這就越說越靠近真心了。理想婚姻你把它當作修行的話,任何一個修行都需要什麼?都需要見、行、果。見地很重要。見地錯了,你修不上去。有了好見地,你還要有真正的行動,要有實現的路線圖。所以行持也很重要,最後你要能夠證得果位,這是見行果。

理想婚姻的見地就是無所求,就是光明心,無所求。不是向外去求一個人解決問題,你無所求。你要真正實現婚姻幸福,那麼你一定要離開什麼?一定要離開那個不太好的心態,這個很重要。你要離開的不是特定的人,不是說你覺得,哎呀,你現在男朋友不夠好,你要離開他,再找一個更優秀的。

只要你沒有離開你的那個不好的心,不太好的心態,那麼不管你怎麼找來找去,還是差不多的人。所以你要離開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你錯誤的戀情信念。

無所住是什麼?你要一直能夠保持覺知,見地是一直要保持心的光明,心的光明它啟用,就是能夠覺知,能夠照亮。

所以無所求是心的相,無所住是心的用。修行這個心的本體你是修不到的,你只能夠要么在相上修,要么在用上修。在用上修你就是要修覺知,修無所住。

在婚姻關係裡面,你遭遇任何外在的情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內在狀態是否能夠保持覺知,能夠保持覺知,那麼惡緣也會變成善緣,不能保持覺知,善緣也會變成惡緣。這是無所住,要能保持覺知。無所得,就是無我空,就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你在婚姻裡面並沒有從外在得到什麼,唯有把焦點重新對回自己的身心才是正確的。

你原來的焦點放在別人身上,後來你學了《玉耶女經》知道這個焦點放錯了,要放到自己身上來,要向內走不要向外走。你的焦點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你就失去重心了,你就變得不自信了。所以你要放回來,把焦點重新對回到自己的身心,對好焦,這才是正確的。

所有的療愈關係中都是為了什麼?都是為了讓自己痊癒,都是為了找回完整、獨立、自信、喜悅的狀態。讓自己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喜悅。內在是智慧相。外在就是快樂相。這種因愛而進行的自我療愈,才是根本之道,所以無所得。

第一法則是見地,第二第三法則是行持,第四法則就是總結,在婚姻關係裡面修行的見、行、果。一切一切的修行都是為了使這顆心明白,不管你念經、持咒、拜佛、禪修、一切一切的修行,最終目標都是使這顆心明白。

無所求是心的相,是光明相。無所住是心的用,有了光明一定能照亮,照亮就是覺知,所以它的用就是覺知。無所得是心的體性,體性是空啊。所以你說你證得空性了,究竟了嗎?不究竟。你一定要證得心的空、明、覺,這才是徹底的覺悟。

很多人好像嚐到一點點空性智慧的法味了,就以為自己大徹大悟了。其實不是了,你剛剛才進門,嚐了一點點而已。很多人說禪,他往往就把它說偏了,他自己沒有徹悟,他就講了一個空。

其實不是了,一定要同時具足講心的體、相、用,也就是空、明、覺。而心的空明覺,你在婚姻關係裡面都能呈現,在婚姻關係裡面修行,都能夠成就心的空、明、覺。

所以這部《玉耶女經》其實不淺。所有的修行也可以說,第一步是讓心安下來,不要那麼漂浮。這個是戒,戒無漏學。然後讓自己的心變得強大,變得有力量,這個是定,定無漏學。

然後有一天這個心它會覺醒,這是慧,智慧,慧無漏學。所以一切的修行無非就是什麼?安心、定心、慧心、讓心強大有力量,然後讓心覺醒。在婚姻關係裡面也是如此。這是第四個要點。

 

我們就說遇到理想婚姻伴侶的四項法則,當然現在聽起來好像有點深。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你一生一世的功課。豈是你那麼能夠容易理解的?豈是你那麼能夠一下子就答得出來?馬上能夠審好題,馬上能夠明白的,唰唰唰,五分鐘就寫完了,沒有那麼快,這個是你一生一世要做的作業。

只要你選擇在家修行,今生這個作業題目沒有達到六十分,來生還要做。所以趕緊修行,起碼做到及格吧。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