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寶珠的顏色

—《指月錄》—

世尊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

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

世尊藏珠,復擡手曰:「此珠而作何色?」

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

世尊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

時,五方天王悉自悟道。

 

—白話解說—

世尊拿出一顆摩尼珠,問五方天王:「這一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五方天王各自依自己所見之顏色而說之。

世尊把寶珠收起,再伸出手來,說:「這顆寶珠是什麼摩顏色?」

天王回答:「佛陀!您手裡無珠啊!那裏有顏色可說?」

世尊說:「你們真是顛倒啊!看到世間的寶珠硬說是青黃紅白色;我把真正的寶珠展示給你們,你們卻不知、不見。」

此時,五方天王受到世尊之震撼,個個當下都悟了道!

有一次,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中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說:「你們過來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呢?」

四方天王仔細地觀看一番之後,有的天王說是青色的,有的天王說是黃色的,有的天王則說是赤色的,有的天王卻說是白色的。同樣的一顆摩尼珠,在四位天王眼中,卻顯現出不同的色澤。

此時,佛陀將摩尼珠收了回去,然後張開手掌,再問四位天王:「現在,我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天王們詫異的互相對看了一眼,他們不明白佛陀指的是什麼,於是都不約而同地回答說:「佛陀!現在您的手中根本就沒有東西,那有什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緩緩地說:「我拿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能分辨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放在你們面前,你們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呀!」

四方天王們聽了,都若有所悟。


摩尼寶珠,比喻的就是我們的真心佛性。世間上大部分的人,終日營求忙碌,總是希求榮華富貴。

其實世間的財寶,珍珠瑪瑙,金銀鑽石,都是虛而不實的,所謂「富貴如同三更夢,榮華好比九月霜」,人為財死者,比比皆是。

人若能以追求世間虛而不實財富的精神,轉而用來開採內心的寶藏,則光華不變的摩尼寶珠,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禪不必外求,只需向自己心內去尋找。


摩尼寶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有摩尼寶、摩尼寶珠,看到這些詞。

這個翻譯是梵華合譯,摩尼是梵語­,寶是中國字,意思相同,所以把摩尼,寶也放在後面,稱摩尼寶。

「《仁王經良賁疏》曰­:梵云摩尼,此翻為寶。會意翻云,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滿足故。」如果你得如意寶珠,­一切所求都能滿你的願。

世間有沒有如意寶珠?未必真有,佛法裡面所稱的如意寶珠都是形­容妙法的,你要得到妙法,就像得到摩尼寶珠一樣,尤其是大乘法,真正得到,確實。一個­人修學得三昧,開悟了,摩尼寶珠就得到,開悟是什麼?開發自性本有的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是自性,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而且是無盡的,成語裡面­所說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真的寶,用摩尼寶珠來形容它、來比喻它。

這個寶只­有諸佛如來知道,所以他們能將一生的精力、一生的時間認真學習,依照古聖先賢的道路。­

一切菩薩成佛的道路叫戒定慧,依戒得定,因定開慧,摩尼寶藏就出現了,這是佛門修學真­正的目標。

開智慧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成佛了,這上品;中品是­菩薩,也可以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習氣還沒斷掉;再其次的,得定,也開悟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沒有超越四聖法界。

這是佛法修學在果德上來講上中下三等,都能­稱之為摩尼寶。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六七集)2011/2/6 檔名:02-039-0267


釋迦牟尼求龍珠,不求名利,爲衆生離苦

釋迦牟尼佛本身,是一位大醫王,爲所有的人治療而不求名利,對衆生充滿了憐愍。但因爲病人非常多不能周遍救治,憂念所有的衆生而力不從心,因此懊惱而死而生在忉利天上。

菩薩在天上獨自思惟道:「我現在生在天上,只享受福報而沒有長進。」於是以方便法滅了自身,舍掉天上福報而生在婆迦陀龍王宮而爲龍王太子。等到太子長大後,他的父母非常愛他,但太子卻自取死路而靠近金翅鳥王。鳥王抓住了太子,並在舍摩利樹上把他吞到肚裡,太子的父母嗥啕大哭,非常懊喪。   

太子死後,便投身到閻浮提,而成爲大國的王太子,取名叫能施,並且太子一生下來就會說話,問左右人:「現在國中都有些什麼財物,都拿來布施衆人。」周圍的人都很奇怪,並且感到害怕,於是都丟棄小王子跑掉了,只剩下他的母新愛憐著守護著他。小王子對他的母親說:「我不象衆多的羅剎,那些人爲什麼走了呢?我過去宿世中常常喜好布施,我爲一切人施行檀越。」母親聽了後就告訴衆人事情原委,衆人聽後就回來好好撫育小王子。

等小王子長大了,自身所擁有的都已經施捨盡了,就到父王那裡求索財物用來布施,父王就分給他財物,最後也都施捨盡了。他看到閻浮提的人生活貧窮又勞累,想要施捨但是財物不足,便獨自啼哭著問衆人說:「有什麼辦法可以使所有的人滿足於財物呢?」一些故舊之人說:「我們曾聽說有種叫如意寶珠的,如果能得到這珠就能隨心索取,沒有什麼不能得到的。」王子聽到此話就稟告父母,要去大海中求取龍王頭上的如意寶珠。」父母聽後說:「我只有你一個兒子,如果要進入大海會有很多困難難以度過,一旦失去了你,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要去了,我現在庫藏中還有些財物給你。」王子說:「庫藏財物是有限的,可是我布施的心卻是無量,我要以財物使這裡的衆人都感到充足而沒有缺乏,希望您能聽取,使我能遂心愿而使閻浮提人感到一切滿足。」父母知道他的志向很大,不敢止制他,就發下旨諭讓他離去。

這是有五百個商人,因爲王子福德廣大都願意欣樂地跟從,他們得知行程日期,就紛紛來到碼頭聚集,王子以前聽說婆伽陀龍王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就問衆人:「誰知道通往龍宮的水道?「有一叫陀舍的盲人,曾經七次往返於大海而熟知海道,王子就讓他一起去,陀舍答道:「我現在年紀已經老了,並且雙目失明,雖然以前數次能進入,但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去了。」王子說:「我這次去龍宮不是爲自己,是爲一切衆生求得如意寶珠,要施與衆生讓他們滿足,使他們身上沒有缺乏,再用道法因緣老化他們,你是有智慧的人,爲什麼要相辭呢?我的願望能成,難道不是得你的力嗎?」陀舍聽了王子相邀之言,便欣然接受而對王子說:「我今天和你一起進入大海,一定不能保全性命,希望你把我的屍骸安放在大海之中的金沙洲上。」

事情都準備好後就斷去第七條繩子,船象駱駝一樣離去而到一有衆多藏寶小洲,這些商人們競相取得七寶,各自都心滿意足,並對王子說:「您爲什麼不取寶物呢?」王子對他們說:「我所求的是如意寶珠,這些有限的寶物我不需要。你們取寶應當知足知量,不要讓船過於承重而不能自免於災禍。」於是這些商人們對王子說:「大德,我們發誓祝願希望您能得到安樂。」就辭去王子。

陀舍這時對王子說:「不要在這裡停留船艇,應當從另外的海道出發,等待大風七天,會到大海的南岸一險道上,這裡有一絕崖峭壁,並且旁邊有一處棗林,樹枝都浸覆在水中,大風吹船,船一定會被摧毀覆沒,你應當抓住棗樹枝向上爬才可以自救,我因爲眼瞎一定死在那裡。通過了這個狹窄海岸會有一金沙灘,可以把我的屍骸埋在那裡的沙子中,金沙很潔淨,這樣就了我心愿了。」

就像預料的那樣,大風來了,船隨風而去,到了絕壁後,誠如陀舍說的,王子抓住棗樹枝向上爬才自救,並在金沙灘安葬了陀舍屍骸,接著按他的吩咐獨自前去。王子在深水中漂浮了七日,又在深達咽喉的水中行走七日,深達腰間的水中行走七日,淹至過膝的水中行走七日,在泥沼中又行走七日,最後見到美麗的蓮花鮮艷而柔軟潔白,便想到:「這些蓮花柔軟而脆弱,我應當進入虛空三昧。」便使身體輕下來,在蓮花上行走七日,又見到許多毒蛇而念想道:「這些毒蛇很可怕。」於是進入慈心三昧,在毒蛇的頭上行走七日,蛇都擡起頭讓王子踩在上面而通過。

這了這些難關,又見到有一座七層的寶城,有七道溝塹,每條溝塹中都布滿毒蛇,並有三條大龍守護大門。龍看到王子容貌端莊,舉止嚴謹,能度過這麼多的難關而來到此地就想,這一定不是凡夫而是有大功德的菩薩,於是放行讓他進入,直接到了宮中。

龍王夫婦失去孩子不久,還在悲哀哭泣,看到王子進來,龍王夫人有神通,知道這就是他們的兒子,便從兩乳房流出奶汁,並讓他坐下,問道:「你是我的兒了,丟棄我而命終,現在投身在哪裡?「王子也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是自己的父母而回答說」我生在閻浮提上,成爲一大國的王太子,因爲憐愍貧窮的人飢餓寒冷而又辛勞困苦,不能自在,所以來到這裡要求取如意寶珠。」母親說:「你父親頭上有這寶珠用來做首飾,很難得到,他一定會讓你進入寶藏庫中,隨你所希望的也一定會給你。你可以稟告說,其它的雜寶我都不需要,只希望大王頭上的寶珠,如果您憐愍我,希望您能把它贈給我,這樣才可以得到。」

於是前往見他的父王,父親又悲又喜,感到非常應幸而因此歡欣,憐愍他的兒子從遠道涉險而來到這裡,就指著許多奇妙珍寶隨王子心意任意索取。王子說:「我從很遠的地方來見大五,只求得到大王頭上的如意寶珠,如果您憐愍,應當把它送給我,如果不憐愍,我也不需要其它寶物。」龍王答道:「我只有這一顆珠子用作首飾,閻浮提的人福德薄,不應該見到這樣寶貝。」王子說:「我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從遠道涉險冒死來到這裡,因閻浮提人福德薄且貧賤,希望用如意寶珠救濟他們,使他們得償所願,然後再用佛道因緣教化他們。」龍王聽後就送給他寶珠,並約定說:「今天把寶珠送給你,你去世後當把寶珠還我。」王子答道:「謹遵大王所說的。」王子得到寶珠,騰飛到虛空中,象屈伸手臂這樣快一會就到閻浮提。

國王及母親看到兒子平安回來,歡喜踴躍並擁抱而問道:「你得到什麼寶物了?」王子答:「得到了如意寶珠。」父母問道:「現在在哪些里呢?「王子答:「在衣角內中。」父母說:「怎麼這麽小?」王子答:「它的神德不在於大小。應當敕諭城裡城外百姓掃地灑淨燒香,懸掛繒幡蓋,持齋受戒,明日早晨用長木作標杆,並把寶珠掛在上面。」王子這時獨自立下誓願,如果我能成就佛道,度脫一切衆生,寶珠應當如我所願,生出一切寶物,隨人所需要應有盡有。」於是,陰雲密布,種種寶物如雨一般降落,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以及人所需要的一切用物,一直到他命終時始終不絕。(信息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