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無常的旅行

有些老年人,擔心自己的孩子學佛後,對親情變得麻木不仁,對父母不再像以前那麼親了。這當然不會,孝順父母,是佛弟子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否則談什麼利益眾 生呢?事實上,我們學習佛菩薩“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的平等舍,是讓我們對一切眾生都平等視之,不再有敵友親疏的分別之心。人們往往因為貪戀親友、憎 恨怨敵,而造作數不清的惡業,所以才會一直在輪回中漂泊,受苦受難。

如果為人父母,每天都要求並等待著兒女對自己百依百順,那一定會陷入痛苦之中。就像有些老人家覺得自己的孩子以前很孝順,但是長大之後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就不再那麼聽話了,于是每天痛苦得要死要活,甚至經常詛咒、謾罵自己的兒女,而這樣做不過是自己造業而已,對緩解家庭關系又有什麼作用呢?

如果是一個學佛的人,他會明白這一切都是因果業力造就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們覺得好就行了,我自己好好修行,以後不要再有這麼多的煩惱和痛苦……” 這樣不是很好嗎?很快就能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只剩下快樂了。願力就是這樣,學佛之後,你有很多“化煩惱為菩提”的機會。

現在很多人不了解因果,社會上為了情感要死要活的人,為了兒女要死要活的人,到處都是。當你明白所有一切都是前世帶來的業力和願力,就不會那麼衝動了。今 生,不管是你的配偶、愛人也好,你的父母、孩子也好,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能與你相遇的一切生命,都不是偶然的。當業力和願力成熟了,就會有一個又 一個的相逢。“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等俗語告訴我們,人們往往是靠“願”彼此結伴同行的。當業力成熟,你該給誰還債就要還債,很多都是你發願 求來的,只不過自己忘記了。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卻不是所有的重逢你都會珍惜,並感到快樂。

就像一批人報了散團去旅游,大家本來彼此陌生不認識,卻一起坐上同一架飛機、同一輛大巴,住進同一家旅店,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卻要各奔東西了。人生就是 這樣一場無常的旅行。我們在輪回中,就是一個過客,每到一站,都有人下車,又有人上車,在這一路上,有些人從頭到尾陪在我們身邊,很多人卻在中途下車,也 許這一生再也見不到了。到了屬于你的最後一站,你的生命將走到終點,有些人還在車上繼續著旅行,而你已經不能和他們一起經歷了。

學佛,可以讓我們真真切切領悟很多。我們學的這個“佛”,釋迦牟尼佛,他一生下來就是王子,有足夠的財富、權利,妻妾成群,這一切擁有並未使他感到快樂, 所以他六年難行苦行,終于發現獲得究竟快樂的原因,不是外在的物質,不是財富和權力,也不是親情、愛情、友情,這些你越執著,越眷戀,越會受到傷害。我們 一直講“冤親債主”這個詞兒,很多冤親債主正是我們最親的家人,如果你非常在乎、眷戀他們,他們將給你帶來很多傷害。因為你付出的期望很多,如果得不到他 們的回饋,就會因感到對方的付出很少,而陷入痛苦之中。

現在很多孩子沒有幾個願意為父母多想一點點,沒有。打個電話,來看父母幾次,塞點小錢,就開始不耐煩長輩的嘮叨講話了。如果是一個外人,你可能沒法釋懷。 但對于自己的孩子,卻願意付出無盡的愛。“傷在子女身,痛在父母心”,如果父母非常眷戀兒女,怕他生病、怕他挨餓、怕他淋雨、怕他著涼等等,每天都在心里 惦記著這個小孩,一直惦記到孩子長大,孩子也為人父母,還在那兒眷戀著。如果是希望獲得回報的付出,那麼當孩子不孝順的時候,父母就會陷入痛苦。

父母、兒女、愛人等等親朋好友都會離你遠去,可能因為你講出的一句無心之語,或者因為你的生意失敗了,這些都會造成你與他們之間的矛盾,親仇也會因此發生變化,而最終誰都逃不開的死亡,會將這一切帶走。所有的無常時刻,你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恢複平靜呢?這就需要一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自己堅定的信仰。

 
Angela Ney 的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