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人際交往最重要的事。

你要去面對眾生,你遲早要跟有情接觸的,你要是修阿羅漢,那不用跟有情接觸。面對有情,你怎麼度化有情?這個是一個很高很高的世俗諦的學問。佛陀就告訴我們一個消息「成熟有情」。

成熟這二個字很重要,我們要度化有情,第一個條件要跟有情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關係,人際關係要好。人際關係有十種因緣會好,經常面帶微笑,你能夠保持真誠的心情,保持有信用等等,有十種。

但是最重要是什麼?人際關係要好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刻意的改變對方。所有人際關係的障礙,都是你要刻意的改變對方,結果造成了爭執、對立。我們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改變。他自己想要改變的因緣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讓他改變的,不要說是凡夫。就是說,他要改變一定是他自己要改變。

那這樣子講,你說:誒,我做師父的,收了一個徒弟,我不要去改變對方,那我做什麼呢?你只要盡心盡力的去教育對方,但是不要刻意去改變對方。這二句話沒有衝突的。

你要創造一個讓他反省的因緣,創造一個讓他改變的因緣,讓他自己去改變。你看佛陀度化眾生,他講「成熟有情」,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是說法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你自己去自己覺悟,佛陀從沒有說過「改變有情」。

你不要去刻意改變對方,然後你又盡心盡力的教育對方,這二句話要參透,你就有資格收徒弟了。要不然,你如果不能參透,你收徒弟,多一個徒弟等於多一個怨家,沒有效果。因為你要改變他,他不讓你改變,二個就吵起來。所以智慧永遠是整個行動的因,我們要懂它的因緣。

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你自己反省你自己,你自己是因為別人而改變的嗎?我們都是在自我反省當中改變,別人是告訴你一個道理,你吸收這個道理以後,你自己反省,自己改變。


因緣沒成熟,不要硬去度化

佛祖一再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要修心,攀緣是修心的障礙,隨緣是事事無礙,攀緣是事事有礙。學佛的人不能沒有願,要有大願;學佛的人,不能有心。譬如我們真正有度眾生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確實有這個大願,這個願是念念不失的,但不能有這個心,「我要趕緊度眾生,這個眾生好可憐,我要趕快去幫他」,不能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妄念。你所發的大願,願心,那是真心,從真心里生的。發這個願時,因緣成熟了,一定要度他,你不度他就與你的本願相違背。 因緣沒有成熟,你硬要去度他,那就是障礙你自己的修行,障礙你的性修。

修行人是以無事為最高,萬萬不能去找事,找事就是攀緣。因為我們自己淨業沒成就,所以不能找事。自己真正成就了,佛菩薩再來,佛菩薩也不找事。

蓮池大師的道場是大叢林,怎麼來的?不是向人化緣來的,他老人家也是「好事不如無事」,他在雲棲山看到這個地方風景很美,自己搭個小茅蓬在那里修行,也沒有人知道。他也不到處通知人,到以後被人發現了,這個法師很有學問、很有道行,于是人家知道的時候就去親近他,他們再搭個茅蓬,以後茅蓬愈搭愈多,人愈來愈多,就有施主發心給他蓋大殿、蓋寮房,這麼成就的。他自己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隨緣成了一個叢林。到以後住上幾百人幾千人,隨緣而來的,沒有到外面打著旗號去招生、去找人,隨緣成就的。這樣子他自始至終,他的心是清淨。即使到晚年,他叢林那麼多大眾,他心還是清淨的,絕不被外境所擾。

弘法利生也是隨緣,我們是盡心盡力在做,有這個機緣就做,沒有這個機會不去找,這樣才能夠保持我們的清淨心。清淨心里生智慧,智慧觀察世間一切因緣果報, 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但眼前,過去未來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心一亂,不要說過去未來不知道,眼前的事情都一塌糊塗,清淨心要緊!


"不要參與他人的因果,人各有命,不要擾動他人的氣數,否則,損耗的是自身,你渡不盡天下人,故醫不叩門,師不順路,法不輕傳;不問不說,記住,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篩選,沒有教育,只有選擇,沒有改變。

人生之中,特別是成年人的世界,思想都是一路經歷總結而來,每一個人經歷不同,造就不同的觀點。世界是一個龐大複雜,每一個人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古語有言:“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

人與人的區別,其實真正在於從小到大的經歷不同,你沒有參與他人的世界,你永遠無法體會他人的感受。你參與他的世界,未必有他那麼善良。

人生其實就是大海航行的船,各人有各自的渡口,有各自要達到的終點。一路上遇見即是有緣,緣深緣淺,一切都是緣分。

就如弘一法師說:“相逢的意義在於照亮彼此,不然的話,一個人喝茶也很浪漫,一個人吹風也很清醒。緣分本來就稀薄寡淡,相伴一程已是萬分感激,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沒有誰能一直陪著誰,只要同行的時候是快樂的,就是好的相遇,至於怎麼走散的並不重要。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人生遇見實屬不易,陪伴一程已經萬分感恩,彼此走進彼此世界,曾經照亮過生命中最美的時光。

人生的每一個人,不是用來改變的,而是彼此成就對方。無論遇見什麼人,都會對人生有啟發和覺悟,愛你的人給予溫暖,不愛你的人懂得保護自己,恨你的人懂得自我反思。

莊子有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人與人的交往淺淺的,淡淡的,像湖面的水一樣清澈,維持一個風平浪靜就好。小人的交往功利心強,看起來甘之如飴,實則渾濁不堪。

做人尚且如此,人與人保持一個度,不要輕易改變他人,改變別人是瘋子,改變自己是神仙。


隨緣助人才是正道

不參與他人因果不擾動他人氣數,強行渡人損耗的是自身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因緣,也都有自己的宿命,就像易學研究的八字一樣,靠著出生的年、月、日、時就排出一個終身卦,然後以此推斷你今生的命運,了凡四訓上講的孔先生推算了凡的人生就是這樣的道理,所以了凡才有了“進退有命,遲速有時”的自我定論。但是這一切有辦法改變嗎,當然有,了凡四訓上也講了改命之法。

其實命運的改變都是從內到外的破殼,就像網絡上經常說的話,雞蛋從內打破是新生,從外打破就是荷包蛋。只有在內心真正升起對善惡的正確價值判斷,以高度的價值認同來自淨心意,然後以勇猛之心懺悔過往,從當下這一刻開始一心去行善積德,謙恭而行,人生命運才有可能得以逆轉,否則一切皆為命運使然。道理聽上去好像很簡單,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深意卻是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走,特別是末法時代的我們這些愚鈍眾生。

當我們一旦多少悟得其中深意,可能很多人的思維就是要救度眾生,特別是自己的近親或身邊人,這就是標題所要給所有人的警戒——不參與他人因果不擾動他人氣數,強行渡人損耗的是自身。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兩個現實中稍稍極端點的例子:你和朋友一起,結果你的朋友犯錯被人追打,這時候你就出來干涉,是不是你也會被人追打;當一群債主向你身邊的朋友討債,忽然你站出來說你們向他討債沒道理,他不欠你們,這時候你是不是會成為眾矢之的。其實參與、擾動他人因果的情況就像上面第一個例子一樣,而強行渡人就像第二個例子,兩者的結果都是惹禍上身。那可能有人會說,要是這樣的話誰還敢幫人呢,幫人本來是好事結果還幫出事了,的確是,可能真的會幫出事,但並不是不能幫,要隨緣而行。何為隨緣,這其實是一門大學問,不過既然行走世間,就以世間人的認知略說下個人陋見:

一是千萬不要拔苗助長,就是不要強行去幫。緣分到了就是到了,沒到就是沒到。就像果木一樣,開花結果是需要經歷四季風霜雨露的,不經歷這些,直接就想吃果子吃的來嗎,搞不好樹也搞死了,自己吃的還是青瓜蛋。很多寺廟都有兩句話“雨露雖廣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當緣分到了,自然一切水到渠成,人要走到這個緣分,是需要一些經歷、磨難和積累的,當經過這些之後也就是緣分成熟了,這時候輕輕一點就是幫,而且還會很有成效,這就是隨緣而行。

二是一定要依道而行,就是不要背道去幫。緣分這東西無處不在,但其背後是因果律在主宰,你看似做的一件普通的事情,根本不起眼,但背後究竟什麼的邏輯我們是看不懂的,除非你是聖人智者。不過別輕看你做的這些事情,或許就是你今天出門的向左、向右走都意味著一些事情的結果,所以凡事都要站在道理上去思、行、說,這個道理一定是多方的,不是個人的道理。比如之前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前者讓人更生貪慾和惰性,後者讓人獲得生存技能;還有別人去偷雞摸狗,你幫著把風等等,這些都是背道而馳的行為。既然背道,那就不是幫人,而是在害人,可能會說哥們兄弟親人等等措辭,但不論如何,把情凌駕於道之上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道就是道,不能拿來做人情。所以依道行幫人之舉才是隨緣而幫。

三是務必要心底無私,就是不要有為去幫。當今有為行善的事情太多了,有多少人多少企業做廣告式的慈善,就是舉著高高的捐款牌子然後以宣傳自己為目的,當落到實處時又耍賴,好像之前就有這樣的報導,這就是有私心的幫人,既然有私心怎麼能稱得上隨緣助人呢。曾經有個故事,說一個小和尚只有三天的壽命了,師父讓他下山看父母了卻今生緣分,結果三天后他又回來了,師父詢問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和尚說路上看到水中有團螞蟻,他就用樹葉把螞蟻引導到岸邊,結果命運就發生了改變。無私的利益眾生之舉獲得無量的人生福報。所以無為而行助人之舉就是隨緣。


不渡無緣之人

就算你「道法高深」也不要輕易的去渡人,哪怕是你的父母或是子女。

不要強迫別人覺醒,因為每個人的功課與業力都是不同的。

強行的干涉,實際上是讓對方失去體驗人生的意義。甚至影響到他人的因果,讓他少了一個學會教訓的機會。

除非是對方有強烈主動的意願請求你幫忙,不然我們都只需要靜靜的看著別人做他自己即可。

人生最大的挫折其中一個就是總是妄想想要成為別人的「救世主」。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自己的功課,而我們這一生唯一能渡的或許也只有自己。

講到這裡,也請記得把事情反過來看。

沒有人有必要對你好,世界上也沒有人可以渡你。能夠讓你變得越來越好的,不是你的人脈與金錢,而是你自身的修養與品格。

「引路靠貴人、走路靠自己」

不要總想著去渡化眾生,渡化自己才是你今生最重要的功課。


醫易道須知:醫不叩門,師不順路,法不輕傳,道不送卦,易不空出 

「醫不叩門」,主動的敲門問要不要治病的醫生很被動,搞得像做生意一樣。上門推銷醫術,好像希望別人都是病人一樣。即使送人仙丹,別人也不會相信。

重點是不符合本心,允許結緣,但不會去攀緣!請風水師傅算命看風水與請醫生一樣,都是有規矩的。各命各受,都是承負。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善易者不佔」的意思。

精通為善,易經的宇宙人生規則為易。

占卜預測之道,以易理為依據。

善易就是通曉易理大道的人,準確的說是精通易理,通曉大道,又德行高尚,懂得運用的人。

古語講:公而無私謂之聖,因公廢私謂之賢,公私兼顧謂凡人,因私廢公稱庸愚,私而無公是蠢人。

占卜有佔與不占之分。「善易者不佔」這句話首先關係到的是出於為人闡釋,還是私心目的。

君子立易以佔,為人為公者,可求諸於神而設卦占卜;為己為私者,則不佔不問卜。比如,預測師不應該占卜這個求測者會給多少紅包,每天會有多少業務量,這就狹隘了。

易者當如醫者般仁心,「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說到這,還有「醫不叩門,道不送卦,師不順路,易不空出」這樣的規矩。

實則,為學求道之人,並不重視自身功名利祿。

古人以公為天下,以私為狹愚。在預測行業,同樣有此道德規範。

有句話說:雖力不從心,心嚮往之。

善易者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通曉天地規則,也知凡人命理,只存在可為和可不為的講究。

所以,真正精通易經的人,也即通曉宇宙人生大道的人,可以為公設卦而不會為了自己私利而輕易占卜。

「善易者」本人都是根據易理來行事,「道法自然」對於一般人做不到,對於善易者卻是要去盡量做到的。

「善易者」在水平到達一定高度,不需要起卦,就可以鐵口直斷,其實用的是外應之術。

而常把這句話掛嘴邊以示學問高深,恰恰是缺少專業技能和文言常識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曲解這句話的本義於常人不打緊,於易學工作者,則要反省了。忽略上面的解釋,簡單來說,在不符合規矩的前提下,不隨便洩露天機。

不佔有一個很重要的涵義:不主動為別人占卜!

這與下文有關,有興趣的可以繼續了解一下,講究的是一個「緣」字。

醫不叩門,道不送卦

師不順路,易不空出

「醫不叩門」,主動的敲門問要不要治病的醫生很被動,搞得像做生意一樣。上門推銷醫術,好像希望別人都是病人一樣。即使送人仙丹,別人也不會相信。

重點是不符合本心,允許結緣,但不會去攀緣!請道長做法,請師傅算命看風水與請醫生一樣,有規矩的。各命各受,都是承負。

一、不問不說

一般情況下,真正的風水師是不會主動為你指點風水的,你有問題,需要請教,否則即便你和風水師傅相互熟悉,師傅也不會主動告訴你,你風水的缺點。即使是親戚也一樣,你必須得請他去為你看風水。

因為你所居住的風水,和自己要走的運,都是自己的承負因果,風水師傅不會主動解你的因果,要師傅幫你需要有「 緣」的前提。你主動請教問了,才說明機緣來了,福報到了!

二、主動請法

風水師傅在指點你時,只會告訴你命運趨勢,至於如何破解與趨吉,你必須要問,也就是請法,那樣師傅才會告訴你。

任何法的公開,必須是要有人主動請法的,而不是等著師傅隨時隨地的指點你。

三、易不空出

一旦師傅告訴你趨吉避凶的方法,那麼一定要準備紅包,這叫「捨得」,不捨難得,這也是能量守恆定律。

如果一個人不付出就想得到,那麼基本運氣就開始衰敗了,因為他的心性(根、本)風水破敗了。

這是心根問題,會損自己運氣,從這兒主動得到了便宜,在別的地方可能會失去更多。所以風水收費是必須的,不論親疏朋友,親兒子也得收費,不收費對主家和風水師傅都是不好的。古人云:“陰陽不能空,空了兩不公!”

四、師不順路

請風水師的時候千萬不要問:“師父什麼時候來某地,請順便幫我看看風水。” 那你就等吧,哪有順便的?

說這樣話的人,這種態度內心大都不太誠敬,就是熟人面子壓力,得到的也是敷衍了事。

五、 只看大半

人的命運是承負所致,現代社會中人的"好運"除了先天造化,靠居住、辦公的環境風水,還有部分靠心性風水,不注重心性修行的人,風水師傅都是敬而遠之的。

風水師對你負責的,也最多給你看一半風水,還有另外一半他是不敢完全指點的,因為他不知道你的品德是否可以承擔。

成功= 努力+ 運氣,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不努力肯定沒有收穫;風水促進運勢,其實就是為你的努力找到方向,然後為你的努力加上槓桿。

選擇大於努力,方向對了,努力才有意義。那些很努力但是一直收穫較小的人,可能不是你努力不夠,只是時運和風水不濟,建議堅持努力等待好運勢的到來,也可以主動追求改變運勢,然後讓努力得到應有的收穫。

六、尊師受用

師者解惑,是能指引你人生的人。你尊師重道,風水師傅有好的風水,好的改運方法才願意告訴你。對不尊重的人,師者自然也是敷衍了事。

這不是師傅心眼小,而是講究「 德位相配」。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有些人對風水不認可,或者會比較排斥,這就屬於無緣之人,因此也不用強求了。

易學者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兼容並包”,八八六十四卦,有上上卦,有下下卦,卦卦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對應不同的卦象,隨緣即可。

七、莫重形象

真正有本事的風水明師,不是靠包裝,靠擺譜裝神秘的。

其實風水策劃是個專業性、綜合性很強的一個職業。風水師傅注重的是古法傳承。真正的風水明師收徒都是看人品,因為擔心徒弟品行不端,也就是這個風水可以往好了調,也可以往壞了調。有些庸易者沒有師門傳承,自學風水,自己都學的一知半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可能還會給主家帶來更嚴重的問題,所以不可不察。

先賢曰:“庸醫之誤,只誤一人;庸師之誤,覆人全家”,可見古人之謹慎!

風水師傅與醫師(醫生)相似,都是解決人們的疑難問題,術業有專攻,醫生解決的是疾病生理問題,風水師傅解決的是環境風水及運勢方面的問題。

八、風水屬於天地

風水分為陽宅和陰宅,人居住為陽宅,墓地屬陰宅。普通人看不到、摸不著的:比如每家都有的五方土地神、門神、灶神、祖先,要是土地、灶神不安,門神、祖先不管事,或者是地下有古墓、陰煞等等,要操作改善這些是專業人士才有辦法的,需要通曉天地陰陽,而這都屬於易道的能力範疇。

九、傳統五術

山、醫、命、相、卜,這其中的相,

是包括相天、相地、相人。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命由心造,福自我召。

相由心生,你的心境跟著改變;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多做好事善事積來的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所積福德!

十、收取報酬的尷尬

自古以來,風水師傅都好像應該是義務積善救貧者;卻不知風水師傅也是食人間煙火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大量的學習費用去研究驗證;

如果客戶來邀請,就開口說報酬,又卻礙於職業道德,難以出口。

【 孤燈苦詣,皓首窮經,登高涉險,萬里驗真,百萬學費,十年苦學,其中辛苦,主家能知多少?】

愛因斯坦認為,物質和能量是永遠守恆的,物質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付出=回報!

所謂有福之人遇明師,無福之人遇庸師!一切都是信息同步,一切都是福報的顯現!

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這四句話是什麼含義呢?聽我慢慢道來。

法不輕傳。中國古代但凡有謀生一技之長的人,大多會立下“傳媳不傳女,傳徒不傳婿”的規矩。這是因為,兒媳婦嫁過來,生兒育女,傳遞香火,就屬於自己家的人了;女兒遲早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自然就屬於外姓外戶了。

古人養家不易,好不容易掌握的一門手藝,輕易外傳,甚至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豈不是摔了自己的飯碗?因此,就是傳也要傳給能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人。

古代的學徒,大多稱教會自己謀生本領的老師為“師父”,而非“師傅”。“師傅”通常是指跟自己沒有太多情感聯繫的手藝人,“師父”則如同自己的再生父母。正如古人所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由此來看,門徒是和兒子相似的。相比較而言,女婿則屬於外姓外戶。正因為此,古人才有“傳徒不傳婿”的說法。

當然,上面的說法主要用於古代的環境,對於現在而言,已經有所發展變化,“兒女都是傳家人”,我們要在家庭內部有效溝通,正確處理家庭關係。

可見,“法不輕傳”是告誡我們,一個人謀生的方法,不要輕易外傳。

你謀生的方法,可以說是你琢磨出的一套“商業盈利模式”,如果“核心機密”外洩,你還怎麼玩?當然,如果迫不得已要外傳,就不能讓他人輕易獲得,比如收費授徒等。現在很多培訓機構遵循的正是“法不輕傳”的古訓。

實際上,人活一世,你越是輕易得到的,往往越是無價值的。

道不賤賣。人們走向社會,總需要工作,通過付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收入。古人說:“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也就是說,你學得的一身本領,最後是要像貨物一樣“出售”的,最好能賣給一個識貨的主,給你開個比較高的價錢。

這裡的“道”,是指掌握的一身本領。

有些人在求職時不夠自信,甚至還有曝出“0月薪”求職的。當你要去一家用人單位時,你要明白:公司不是養老院,也不是福利院,你有什麼能為公司盈利,促進公司發展的本領?如果你刻意降低自己的身價,希望“賤賣”自己達到就業,只能說明你的能力不行,你的“就業”只能稱為“入坑”。

韓信當年先是投靠項羽,不得志,便投靠劉邦,仍不被重用,便連夜離開劉邦準備他投。當時,劉邦倚重的蕭何知道韓信是軍事奇才,於是月下追韓信。對於之前毫無領兵打仗、只會“紙上談兵”的韓信,劉邦很是不屑一顧,打算隨便任用韓信做個將佐了事,誰知韓信張口就要做大將軍,統管劉邦的所有兵馬。礙於蕭何的力荐,51歲的劉邦只得拜26歲的韓信為大將軍。後來事實證明,“道不賤賣”的韓信果然不負眾望,幫助劉邦取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

醫不叩門。醫生是為人看病的,人在患病時,巴不得遇見扁鵲,華佗那樣的名醫,可在平時健康時,誰又喜歡讓醫生總是問自己有病沒病呢?再高明的醫生,假如不是病人求醫,“主動出診”的,總會被拒絕。還記得“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嗎?扁鵲見了蔡桓公,好心好意說對方“有病”,不治將很危險,結果蔡桓公沒好氣的說“寡人沒病”,就連扁鵲這樣的神醫,在對方沒有症狀時“主動出診”還被碰了一鼻子灰,可見醫生這個職業通常不便於主動直接說對方“有病”的。當然,對於現代人而言,一定要有積極預防的意識,不要等到大病來臨時才投醫。

師不順路。一個人要拜師學藝,就不要偷懶,更不要畏難,不要覺得老師距離遙遠,或者路途坎坷就放棄了求知,更不要總是“捎帶腳”地請教別人。在很多武俠小說裡,世外高人通常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鬼谷子培養的學生里,最出名的是四個,分別是軍事學上的龐涓和孫臏,口才學上的蘇秦與張儀。據說鬼穀子就隱居在雲蒙山,常人不經一番跋涉是很難見到鬼穀子的,更比說成為鬼谷子的學生。

再比如,禪宗二祖慧可拜師達摩老祖時,為達到無我境界,不惜斷臂求法,終得達摩心傳。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不辭辛苦拜師後,學習一定要專心。

因此,拜師要誠,學藝要專。

總之,“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古人總結出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千金不傳無義子,萬財不渡忘恩人。

醫逢信者但可救,道遇無明枉費心。

為人不必有傲氣,處事豈可無血性。

寧可街前饑餓死,不將道法作人情!

甘露不潤無根草,妙法只度有緣人。

有道無道,自己知道!

實踐檢驗,自有分曉!

 

隨緣不攀緣,少管閒事!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不能十全十美!否則物極必反!

人天感應是怎麼回事!感謝人,不用講太多,多念經!

《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老太太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總有些你幫不到的人

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夠活得深層一點,讓業力沉澱, 所以這個「都攝六根」很關鍵!

隨緣而不攀緣:只要有向外攀緣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善業,要在菩提心的引導下

什麼是攀緣?《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用攀緣心念佛拜佛,竟成了阿修羅!

大家要注意,隨緣是隨善緣,但不可隨惡緣

把你的觀念強加在別人的身上,保證你活得痛不欲生

做一個懂“風水”的人——念普門品得好風水人氣

佛法無邊,但佛亦有三不能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