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彭桑格仁波切:修行人,其實你可以生氣

很多人自從學佛修行後,就不敢生氣了,因為「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所以萬萬不可生氣。

麻煩的是,雖然他表面一團和氣,心底還是有氣,只是忍著不發作而已。長此以往,怒氣鬱結在身體中,就會造成各種不適乃至病痛。或者在某個本來不該生氣的時候,他會突然發好大的火,連自己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其實,正是以往一直被壓抑的火氣,在某個情境中被激發出來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派生情緒」。

學佛的人一生氣,就好像顯得修行不夠,也會被人說:「看看你,學佛了還和別人生氣!」就感覺自己很失敗、很沮喪。於是我們念著佛持著咒,念著「氣即是空,空即是氣」,再也不敢生氣。更有甚者,我們不知不覺養成了取悅他人的習氣,你好我好大家好。言談舉止中,都以他人的意見左右,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除了「附議」和「贊成票」,我們缺失了獨立的思想和人格。佛教說「直心是道場」,可我們卻委屈自己的心意,不敢直接表達情緒和意見,變成了「委屈是修行」。

在此想提醒您:其實你可以生氣。你去寺廟中看看,四大金剛怒目圓睜,和誰鬥氣呢?還有一些羅漢,也是一臉嗔怒之相,讓人不敢親近。為什麼會塑造這樣的形象,大家有沒有想過?

《信心銘》中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只要我們保持覺知之心,一切法都是佛法,都能成為善巧方便的妙用,這就是佛法中的「不二」。《圓覺經》中說,「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維摩詰經》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只要我們保持覺知之心,一切喜怒哀樂都是清淨之行;反之,如果我們缺乏覺知,那些表面的安詳喜悅,反而成為負累與壓抑的煩惱。

修行人,其實你可以生氣。但前提是要有兩顆心,一是覺知心,二是慈悲心。

通過四念處及禪坐的訓練,我們能夠在怒火生起的一剎那,甚至在怒火還未生起前就能覺知到,然後我們看著它生、住、異、滅,讓這個生氣的情緒從身心自然地流過。在帶著覺知的生氣過程中,怒火不會成為無明之火,讓我們失去理性,而是受控的、逐漸消解的。在更深入的觀照中,我們可以看到怒火來也無所來,去也無所去。就像大海的波浪,海面上波濤洶湧,在大海的深處,是無邊的寂靜。我們就能從「嗔怒」中悟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真如自性,而從「嗔怒」中獲得解脫。這就是「轉怒火為菩提」,而不是石頭壓草,越壓越長。

我們可以生氣,但同時要提起慈悲之心。我們要洞察到,用這個生氣的方式,是否可以更好地警醒他人、助人成長?關鍵的一點是,哪怕再生氣,我們的發心也是為了他人,而不是自我宣洩或傷害他人。

這在以棒喝聞名的禪宗中特別多見。據弟子回憶,雲門宗的泰斗佛源老和尚生前喜歡拄個拐棍,在寺中四處走動。看到什麼東西沒放好、什麼事沒做完的,開口便罵,有時火氣還挺大。弟子如果有犯錯的,少則罵你一頓,重則一拐棍打上來。弟子們對老和尚是又愛又怕,有的人還特別盼望能吃老和尚一棍,因為打過之後雜念少了許多,還睡得特別香。佛法不是講慈悲的嗎,老和尚為什麼對弟子又打又罵呢?弟子們又為何不以此為苦呢?因為弟子們從老和尚的打罵中,感受的是一片慈悲愛護之心啊。 


【大寶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氣,要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大寶法王:修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

修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情緒,當我們能歡喜的與情緒溝通,降服煩惱時,才是真正的修行。

當談到「修心」、「調伏自心」時,很多人會帶有誤解,認為「修持」代表就是放棄俗務、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

另外的誤解,則是認為修行是在「壓抑痛苦」,當心中過於痛苦時,就以修行來壓抑等等,這些也都是對於「修行」的誤解。「壓抑」並是不正確的修行方式。

作為修行人,也還是會有生氣、嫉妒等情緒,會有貪心等等煩惱生起的。但旁人會說:「你都是修行人了,怎麼還會生氣呢?」這種問法,就如同認為「修行人不可以生氣」一樣,讓行者也會因此有「必須壓抑」的感覺,覺得「我不應該生氣,不可以煩惱」,並對於「自己還是有煩惱」的狀態,覺得很不好意思,或者覺得不可告人,只好裝模作樣,結果外在看起來很平靜,內心卻充滿煩惱。這種想法、做法都是不正確的,而且久而久之,是會憋出病來的,哪天爆發出來時,是會一發不可收拾的。因此,修行並非硬生生地去壓制住情緒,那樣是沒有用的。

我個人有一個經驗分享。由於我被認證為噶瑪巴,大家都會想說,我是噶瑪巴,覺得我好像是佛、是神,因此應該完全沒有情緒、煩惱,因此如果哪一天我生氣的話,他們大概會嚇壞的,甚至還可能自我解釋說:「喔!噶瑪巴其實不是真的生氣,只是示現給我們看而已,只是裝裝樣子、裝得很生氣而已。」以我自身為例,我覺得其實大家都一樣,很多人都對於我們修行人有所期待,覺得我們一開始修行,好像立刻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很好的修行者了,但事實上,修行沒有這麼簡單,是需要時間的。以我自己來說,是如何跟煩惱相處、處理煩惱的呢?

我其實也花了很多時間,例如「嗔恨」,我花了五、六年時間,學習如何去和情緒、和嗔恨溝通,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我發覺,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其實根本不認識自己的情緒,因為不認識,所以覺得煩惱很可怕,像是個強盜一樣。而「修行」,就是「練習和煩惱做朋友」。逐漸地,就不再需要壓抑情緒,而是自然而然地、甚至是很歡喜地就能控制住情緒,處理你的煩惱了,這時,你已經和「煩惱」成為朋友了。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這才是「修行」。


修行人發脾氣?

在大家的印象中,修行的人似乎就沒有發脾氣的權利,因為要看起來一副得道高人的樣子,要符合民眾心中期望,於是修行者所以必須仙風道骨、道貌岸然、飄飄出塵,不發脾氣不沾人間煙火,謙恭有禮,如果不如此,就不像得道高人了。

發不發脾氣,主要還是要看遇到的狀況,假設你是一名修行人,在路上與家人同行,旁邊忽然一輛冒失的車子撞過來,撞到你與家人,這時候你可以發脾氣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因為這本來就是該發脾氣的時候,如果說刻意去壓抑才是修行,這便近乎愚癡了,難道要跟對方說謝謝,感謝你前來一撞,了此宿世舊債,才是大徹大悟嗎?

道可以是無情道,也可以是有情道,這要看你自己心中的「道」是什麼道,你遵循一套自我處事行事的法則,這也是道。

有差別的是,真正的修行人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平復,並沉著冷靜的做出對應的決策,我們明白識神在衝擊事件發生時,會給人體一種情緒帶動生理的反饋,識神只是在做識神該做的事情,而我們(元神)才是真正主導的人,元神節制識神,卻不是完全抹煞。

修行人發脾氣便發脾氣,但是發脾氣有發脾氣的程序,脾氣一發,接下來元神就該接手了,識神其實是一種生物本能,存在便存在,去跟世界宣告,本人已經得道,所以不悲不喜,美其名回歸空性,其實是一種反智化的假掰。

話講回來,修行者也是要時刻告誡自己,時常琢磨發脾氣的定義,有些事情,本也不該發什麼脾氣呢。

 

佛陀會不會罵人或生氣?

菩薩低眉、金剛怒目--佛為什麼也會示現恐怖的忿怒相

禪堂裡的香板是怎麼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