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祖古顏班:佛眼里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

佛陀在佛經里,告訴了我們他覺悟後看到和感受到的境界。《華嚴經》里,佛陀告訴我們什麼是華嚴世界。“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華嚴世界的這種概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微觀世界。比如,我們認為自己居住的這個地球很大,人類很了不起,總喜歡講一大堆“人定勝天”這樣的豪言壯語,但如果你用谷歌的衛星定位去看看你住的房子,你的城市,你的國家乃至你的星球,最後都是銀河系里的一粒沙。但在浩瀚宇宙里的這粒“地球沙”,里面卻可以容納無數的生命,每個生命體內還有無數的細菌、細胞存活,我們只是漂浮在宇宙里的一粒微塵而已。

法本中告訴我們“真實善逝三寶三根本,脈氣明點清淨菩提心。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乃至勝義菩提恆皈依。”密法中,把自身叫做“壇城”,就是一尊佛淨化了的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壇城。只不過我們是還沒有淨化的佛國淨土,而且自己的身體里也會有和佛國淨土同等量的眾生。

以前沒有顯微鏡我們不知道,現在有了顯微鏡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並相信了,你只不過是這個身體里比較有福報的眾生而已。自從你這個靈魂進入母親的胎中開始,就吸納著不同的靈魂一直不斷進來,把“我”這個房子一直做大,做成今天這個樣子。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靈魂不願意跟你住在一起了,我們叫做細胞,它們開始不願和平共處,在里面互相發動戰爭,很多靈魂就這樣死掉了,我們就說這邊出現了癌細胞,那邊出現了腫瘤,你以為那里面全是惡性的細胞,其實那也都是生命啊。人類的身體內就這樣也會到處發生戰爭,人們就說這個病變了,那個病變了。

其實,當你進入老年的時候,很多的靈魂都開始無常而無法和你住在一起了,一個個死亡,,最後你這個領導也掌控不了你的軀殼王國,也許你就自己先走了。你的靈魂走了以後,剩在軀殼里面的,自然也都四分五裂地走掉了,人們就說:你死了。從生到死就是這樣一個概念。

佛陀偉大浩瀚的智慧,體現在我們能感知與不能感知的方方面面,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他全部了如指掌。自從人類有了哈勃望遠鏡,才開始了解外太空,發現新的星球,會讓人類興奮不已,想著怎麼命名它,它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等等,將它們作為人類的重大發現。其實,偉大的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告訴我們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已經把所有的一切包含在里面了。

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梵天等等加在一起算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二千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一尊佛以化身來教化的世界,所謂的大千世界正是佛陀要利益眾生的地方,絕對不是我們說的地球或南瞻部洲這麼簡單。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只不過是其中多麼小的一粒微塵啊。

佛陀時代沒有哈勃望遠鏡去看外太空,他怎麼會知道三千大千世界呢?佛陀時代沒有顯微鏡,他怎麼知道每個眾生身體里居住著數不清的生命呢?這就是佛陀遍知一切的智慧。而他在2500多年前就把他所領悟到的一切保存了下來,通過佛經講給我們聽。

因此,當你念經的時候,就是在聽佛陀為你講解他所証悟的一切境界,就是聽佛陀告訴你,那麼多我們還不能徹知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家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對眾生無私地奉獻出他全部的慈悲與智慧,感恩他指引我們走上究竟解脫的道路。


佛教的宇宙觀

(佛學與科學論文集,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一、前言   

佛教對宇宙現象的描述,散見於大小乘的經論中,小乘的經典有西晉法立及法炬譯的《大樓炭經》、後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譯的《長阿含經》卷十八、隋阇那崛多等人譯的《起世經》、隋達摩笈多譯的《起世因本經》等;小乘的論典有《大毘婆沙論》、《俱舍論》等;大乘的經典有唐實叉難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等;大乘的論典有玄奘譯的《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等等,由這些經論使我們知道佛教對宇宙現象的重視。以下依次依據經論來分析佛典中有關數字、時間、長度的計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及其成、住、壞、空,並對物質世界及有情世界的成滅詳細闡述。  

二、數字   

為了描述大幅度的宇宙現象,佛經中定出許多大的數字,如「阿庾多」、「阿僧企」。今依《俱舍論》卷十二的記載:   

「一十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中略)……十跋邏攙為大跋邏攙,十大跋邏攙為阿僧企耶。」(註一)   

依此說法,「洛叉」為105,「俱胝」為107,「阿庾多」為109,「那庾多」為1011,「阿僧企耶」(或略為「阿僧企」,意譯為「無數」)為1051。這些大的數字常用來記述長的時間、距離等。只是在大小乘的不同經論中,所記敘的數值大小常有不同,一方面可能是佛經經過長期背誦下傳而有所出入,一方面可能是釋尊因材施教,適應聽眾的根機而有不同的權說與實說。佛典中經常出現很大的數字,不外反應出佛教的眼光不是只拘限在一小範圍內,而是放眼在廣大的時空,使心胸能含攝整個宇宙。   

三、時間   

佛典中的短時間,用「剎那」、「一彈指頃」來敘述。今依《俱舍論》卷十二:   

「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   

「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即「須臾」)。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此晝夜有時增、有時減、有時等。三十晝夜為一月。總十二月為一年」(註二)   

依此記載來推算,一須臾(一牟呼栗多)為48分鐘。一剎那為0.0133秒。一彈指頃約為0.86秒。   

佛典中的長時間則用「劫」來表達。「一大劫」由「成劫」、「住劫」、「壞劫」及「空劫」等四劫所合成,此四劫各由「二十中劫」所合成。因此「一大劫」共含有八十中劫,每「二十中劫」是由一減劫、十八中劫及一增劫所合成。所謂「一增劫」是由人壽十歲時算起,每經過百年,人壽增一歲,一直增至人壽八萬歲為止,如此一段時間,為一「增劫」,共計 7,990,000年;反之,則為「減劫」。十八中劫皆由一增一減所合成,故又稱「增減劫」。若將增劫及減劫各近似為八百萬年,則「二十中劫」約為三億年,「一大劫」約為十二億年。依此可以推算出佛經上的「三大阿僧企劫」約為3.6×1060年。以上主要依小乘經論來計算,若依大乘經論(如《華嚴經》、《瑜伽師地論》)則其數值更大。目前太陽及地球的形成年齡,科學上認為不超過二百億年,此點可相互比較。   

四、長度   

佛典中的長度單位常用「極微」及「逾繕那」(「由旬」)來表達。《俱舍論》卷十二的頌文說:   

「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俱盧舍,此八逾繕那。」(註三)   

此頌文是說:由「極微」開始,依次以七倍來增加,則成為「微」、「金塵」、「水塵」、「兔毛塵」、「羊毛塵」、「牛毛塵」、「隙塵」、「蟣」、「蝨」、「面麥」、「指節」的長度。三個指節合成一「指」,二十四指橫排即合成一「肘」的長度,四肘成為一「弓」,五百弓成為一「俱盧舍」,八俱盧舍為一「逾繕那」(一由旬)。此中「指節」及「指」的長度較為習知。今設一指節的長度為2.5公分,寬為三分之五公分,如此可估計出:  

一極微(的長度)為 0.05A(埃);

一俱盧舍為 800 公尺;

一踰繕那為 6.4 公里;

一千踰繕那為一地球半徑。

由於一個波爾半徑為 0.5A,故知極微本身近乎原子的大小。

五、三界與三千大千世界   

佛經中的一個小世界,由「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等三界所構成。三界內各有相關的眾生,《長阿含經》卷二十的《世記經》中記載著:

「佛告比丘:『欲界眾生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人,五者阿須倫,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色界眾生有二十二種: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輔天,三者梵眾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無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淨天,十者少淨天,十一者無量淨天,十二者遍淨天,十三者嚴飾天,十四者小嚴飾天,十五者無量嚴飾天,十六者嚴飾果天,十七者無想天,十八者無造天,十九者無熱天,二十者善見天,二十一者大善見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無色界眾生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識智天,三者無所有智天,四者有想無想智天。』」(註四)   

以上共標出三界的眾生有三十八種。《世記經》又記載著:   

「閻浮提人身長三肘半……四天王身長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衣重半兩。忉利天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旬,衣重六銖……兜率天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由旬,衣重一銖半……他化自在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廣十六由旬,衣重半銖……」(註五)   

以上顯示出愈往上層的天,其身長愈大,密度愈稀;而另一方面壽命卻愈長,《世記經》說:   

「閻浮提人壽命百歲,……四天王壽天五百歲,……忉利天壽天千歲,……焰摩天壽天二千歲,……兜率天壽天四千歲,……化自在天壽天八千歲,……他化自在天壽天萬六千歲,……梵迦夷天壽命一劫,……光音天壽命二劫,……遍淨天壽命三劫,……果實天壽命四劫,……無想天壽命五百劫,……色究竟天壽命五千劫,……空處天壽命萬劫,……識處天壽命二萬一千劫,……不用處天壽命四萬二千劫,……有想無想天壽命八萬四千劫,或有減者。齊此為眾生,齊此為壽命,齊此為世界,齊此名為生、老、病、死往來所趣。……」(註六)   

以上標示出「天」的壽命甚長,但仍不能超越生、老、病、死。今回過頭來,看此大地,《世記經》說:   

「佛告比丘:『今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際。地止於水,水深三千三十由旬,其邊無際。水止於風,風深六千四十由旬,其邊無際。』」(註七)   

此處的數據,在不同經論上並不相同,但都表示此大地(地球)下方是水(大海),再下就是風(大氣)。若再把宇宙的範圍,由此世界往外看,依《世記經》的記載:  

「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註八)   

此處指出一個小千世界含一千個太陽系;中千世界含一百萬個太陽系;一個大千世界含十億個太陽系,如是為一佛剎。《世記經》的〈地獄品〉記述著:

「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繞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於彼,彼有八大地獄。」(註九)   

依此段經文所述,八大地獄是在太陽系的外圍二大金剛山(即「鐵圍山」)之間。「大海水」似指星際介質,「金剛山」似指不同星際介質間的不連續交界區。   

至於地球上的四大洲,依《世記經》的〈閻浮提洲品〉及〈世本緣品〉的記載:   

「佛告比丘:『須彌山北有天下,名鬱單曰(即「北俱盧洲」)。……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於逮(即「東勝身洲」)。……須彌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即「西牛貨洲」)。……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即「南贍部洲」),其土南狹北廣。……』」(註十)   

「此閻浮提日中時,弗於逮日沒。拘耶尼日出,鬱單曰夜半。……閻浮提東方,弗於逮為西方。閻浮提為西方,拘耶尼為東方。拘耶尼為西方,鬱單曰為東方。鬱單曰為西方,弗於逮為東方。」(註十一)   

依以上二段經文的記述,此處的須彌山代表地球自轉的軸心;地面分成東、南、西、北四個大洲,依次為弗於逮、閻浮提、俱耶尼及鬱單曰,如此可符合各洲的日出、日中、日沒及夜半。四大洲及人皆在地球上,容易用肉眼見到,而「天」則有不同。《世記經》的〈忉利天品〉記述著:   

「天有十法,何等為十?一者飛去無限數,二者飛來無限數,三者去無礙,四者來無礙,五者天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六者身無不淨大小便利,七者身無疲極,八者天女不產,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隨意色,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眾色隨意而現。」(註十二)   

故知佛經中的諸天,並不是像人類的肉身易於見到。至於他方的佛土,《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有如下的記述: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所謂或圓或方,或非方圓,無量差別。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這表示在大乘佛法中,有千差萬別的宇宙形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三千大千世界」。今日的天文學,已明顯知道太陽系中的天體有盤狀的分佈,由1011個恆星所構成的銀河係也是旋轉的盤狀。銀河系外的「旋渦星系」也是如此。由許多星系所構成的「星系團」,則有的不再是盤狀;更大尺度的「超星系團」則旋轉不顯著。   

六、世界的成壞   

依《世記經》的〈三災品〉所述:   

「佛告比丘:『世有三災,云何為三?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有三災上際,云何為三?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三者果實天。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   

云何為火災?火災始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此世間人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禪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是時,地獄眾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梵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梵天皆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餘。人盡無餘已,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其後天不降雨,百穀草木自然枯死。……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汱澮、渠流皆悉幹竭。……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悉洞然,……一時四天王宮、忉利天宮、焰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註十三)   

這段經文詳述火災起時,下界眾生都生往光音天,整個大地、須彌山王及梵天宮等,皆成灰燼,此時有「七日」出現,《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說:   

「有說世界將欲壞時,即一日輪分為七日,由彼勢力,世界便壞。有說即一日輪,至劫將末,成七倍熱,焚燒世界。……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火生,乃至梵宮,皆被焚燎。」(註十四)   

此處解釋劫末「七日」的不同意義,可供參考;其推動力,則歸之於「業力」。至於世界如何再形成?此論卷一三三說:  

「如是世界,壞經久時,於下空中,有微風起,二十空劫,此時已度。二十成劫,從此為初,所起微風,漸廣漸厚,時經久遠,盤結成輪,厚十六億逾繕那量,廣則無數,其體堅密。……次有云起,雨風輪上,滴如車軸,積水成輪。如是水輪,此未凝結位,深十一億二萬逾繕那。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徑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圍量三倍,謂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逾繕那。此不傍流,由有情業力;有餘師說:由風力所摶。次於水輪,有別風起,摶擊此水,上結成金,此即金輪,厚三億二萬,水輪遂減,唯深八洛叉;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复說少廣水輪。   

次有云起,雨金輪上,滴如車軸,經於久時,積水浩然,深過八萬,猛風攢擊,寶等變生。復有異風,析令區別,謂分寶土,成諸山洲;分水甘咸,為內、外海。初四妙寶成蘇迷盧,挺出海中,處金輪上。……此山出水八萬逾繕那,水中亦然,端嚴可愛。次以金寶成七金山,繞蘇迷盧,住金輪上,在水中量同蘇迷盧,出水相望,各半半減。次以土等成四洲,下據金輪,繞金山外,最後以鐵成輪圍山,在四洲外,如牆圍繞。……七金山間,有七內海,八功德水盈滿其中。七金山外,有鹹外海。……蘇迷盧山有四層級,……四層四面如妙高山,四寶所成,莊嚴殊妙,四層如次:堅手、持鬘、恆憍、四王天眾居止。持雙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四王所部村邑。七山、四級、日月等天,皆是四大王眾天攝,故欲天中,此天最廣。從第四層級,復有四萬逾繕那,至蘇迷盧頂,是三十三天住處。」(註十五)   

以上這一段描述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先由風(氣體)盤結成輪狀,而後收縮成液狀的水輪。其中一個說法是徑與圍量成一比三的長度比,故為盤形結構。而後水輪中間凝成金輪,此代表太陽及其赤道面所成的圓盤。再經由風(氣體)的攢擊,形成山、洲、內海及外海等。此處的「蘇迷盧」代表太陽的旋轉軸心(今不指地球軸心),「七金山」 則代表七大行星,「四大洲」代表地球。「七內海」,指「太陽風」 吹及的區域,「咸外海」 指星際間的介質,「輪圍山」指太陽風與星際介質交接面的不連續區域。此段文字並指出七金山及日、月等,都是屬於「天」,都是「有情」,而不是無生命的物質類!至於為何形成輪狀而不散開,文中指出是由於「有情業力」或「風力所摶」。在《世記經》的〈三災品〉中也記載著:   

「云何火災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在虛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滴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歲雨,其水漸長,高無數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時,有四大風起,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百千由旬,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盪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註十六)   

此段經文指出以風(氣體)持住水(液體),依次形成天宮等。在《世記經》的〈世本緣品〉中又記述著:   

「佛告比丘:『火災過已,此世天地還欲成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於光音天命終,生空梵處,於彼生染著心,愛樂彼處,願餘眾生共生彼處。發此念已,有餘眾生福、行、命盡,於光音天身壞命終,生空梵處。時,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無造我者,我自然有,無所承受,於千世界最得自在,善諸義趣,富有豐饒,能造化萬物,我即是一切眾生父母。其後來諸梵復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自然有,無造彼者,……能造萬物,是眾生父母,我從彼有。……   

或有是時,此世還成世間,眾生多有生光音天者。……其後此世還欲變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皆悉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久住此間。爾時,無有男女、尊卑、上下。……是時,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於地,猶如ML;醍醐。……其後眾生以手試嘗,知為何味。初嘗覺好,遂生味著,如是展轉嘗之不已。……此眾生身體粗澀,光明轉滅,無復神足,不能飛行。……』」(註十七)   

「佛告比丘:『劫初眾生,食地味已,久住於世,其食多者顏色粗悴,其食少者顏色光潤,然後乃知眾生顏色形貌優劣,互相是非。……其後復有自然粳米,……其後眾生便共取粳米食之,其身粗醜,有男女形,互相瞻視,遂生欲想。……其後眾生淫逸轉增,遂成夫妻。有餘眾生,壽行福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世間有處胎名。……時眾生競積餘糧故,是時粳米便生糠糊,收已不生,有枯稈現。……即共分田,以異疆畔,計有彼我。其後遂自藏己米,盜他田谷。……我等今者寧可立一平等主,善護人民,賞善罰惡。……』」(註十八)   

以上一方面說明大梵天王何以自認為是「造化萬物者」,一方面說明人間如何由「化生」演變至「胎生」,以及「部落主」的產生。可知佛教的宇宙觀中,除了「物質世界」的變化外,時時強調與「有情世界」的關連,也就是說:眾生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一體,不可孤立。   

七、時間的相對   

三界眾生的壽命,長短不同外,相互間的時間間距也不相同。《俱舍論》卷十一說:   

「要先建立天上晝夜,方可計算天壽短長。天上云何建立晝夜?人五十歲為六天中最在下天一晝一夜。……上五欲天,漸俱增倍,謂人百歲為第二天一晝夜。……夜摩等四,隨次如人二、四、八百、千六百歲為一晝夜。……持雙以上,日月並無,彼天云何建立晝夜及光明事依何得成?依花開合,建立晝夜;……又依諸鳥,鳴靜差別,或依天眾寤寐不同;依自身光明,成外光明事。……」(註十九)   

此中指出「六欲天」中的最下天(指四大王眾天),其一晝夜為人間五十年,其它諸天一併列之如下:   

四大王眾天一日:人間五十年。   

三十三天(忉利天)一日:人間一百年。   

夜摩天(焰摩天)一日:人間二百年。   

睹史多天(兜率天)一日:人間四百年。   

樂變化天(化自在天)一日:人間八百年。   

他化自在天一日:人間一千六百年。   

玄奘所譯的《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中,則記述著:   

「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訶世界釋迦牟尼佛土一劫,於極樂世界無量光佛土為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固歡喜佛土為一晝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輪音世界極妙圓滿紅蓮敷身佛土為一晝夜。……』」   

依上列經論,可看出「人天之間」與「佛國之間」都有時間的相對性質。但要注意的是:這些時間長短的差異,不是來自「物質世界」間的相對速度,而是來自「心理」的相對變化而形成(例如禪定者入定時,其時間會變慢)。(註二十)   

八、業力與宇宙的緣起性空 

由前述的宇宙生滅,可看出其推動力量,來自「業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說:   

「諸國土海種種別,種種莊嚴種種住,   

殊形共美遍十方,汝等咸應共觀察;   

其狀或圓或有方,或複三維及八隅,   

摩尼輪狀蓮華等,一切皆由業令異。」   

此中明顯指出各世界的變化不同,皆來自「業力」。然而「業力」為何?《俱舍論》卷十三說:   

「世別由業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其解釋為:   

「此所由業,其體是何?謂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經說:『有二種業,一者思業,二思已業。思已業者,謂思所作。如是二業,分別為三,謂即有情身、語、意業。……然心所思即是意業。思所作業,分為身、語二業。……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註二十一)   

此處指出「業」有二種,一種是「思業」,為「心所思」的一種力量,屬精神造作力。另一種是「思已業」,為「思所作的業」,此又分成身業與語業二種,各有表業及無表業二類。「說一切有部」認為「無表業」屬於「法處所攝色」,是一種物質性質的作用力(註二十二)。因此,我們可以說業力有二種,一種是屬於精神的作用力,一種是屬於物質的作用力。今日物理學所提出的四種作用力,屬於第二種。在佛教的觀點,推動宇宙的生滅,來自精神與物質的二種作用力,並且傾向於認為第一種最為重要。至於物質粒子與精神主體,則來自何處?佛典中認為色法(物質類)與心法(精神類)都是「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化著,但皆有其產因,因此,物質與精神都有其前因,往上追溯,可至「無始」。所以,無始時,即有物質與精神所構成的宇宙,只是往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在業力的作用下,物質世間(器世間)與眾生(有情世間)都不斷變化;在不同的因素條件下,呈現不同的宇宙現象,這便是一種「緣起」。然而,這些變化是否從自方客觀地存在?從小的「微塵」一直到巨大的「世界」,在了義的佛經中,否認其內裡的實在性以及自方存在的獨立性,因此在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佛陀曾開示: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若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段經文,明顯指出「微塵眾」並非實有:並不是有內裡的實在性,而是以自性空,所以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同樣,由微塵所聚集的「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以自性有,而是以自性空,皆非純客觀地存在著,因此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此處否定微塵及世界的實有性質,與今日近代物理所闡述的物質現象的不具有「確定性」,可說是同一旨趣。佛教更提及心理現像也是以自性空,《心經》記述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中的「受」、「想」、「識」,以及「行」中所包含的「心相應行」都是屬於心理現象,這些心理現象皆以自性空,皆非從自方客觀地存在。《金剛經》也記述著: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這也表示心不是「以自性有」,故說「心為非心」;而在世俗上,由因緣聚合而有「心」的存在,所以說「是名為心」。所以佛教的觀點,除了認為「微塵」、「世界」不實在之外,「心」也同樣不實在;另一方面,雖無內裡的實在性,但並不妨礙「微塵」、「世界」、「心」的「緣起有」這一面。《華嚴經》所述的種種世界海,《長阿含經》所述情器世界的成、住、壞、空,這一切現象,都是因緣聚合下的「緣起有」。    

所以,整個宇宙的變化,其基本原理不外是「以自性空」及「緣起有」而已。此二原理,簡稱為「性空」及「緣起」,便是整個佛法的二大基柱。   

九、世界的有邊無邊與「四記問」   

在佛經中,常有沙門或婆羅門主張世界「有邊」或「無邊」等,例如《長阿含經》卷十四的《梵動經》中記載著: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邊想,彼作是說:『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謂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彼作是言:『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於觀察,彼以捷疾觀察智,以己智辯言:『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   

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註二十三)   

此處指出佛陀對世界的「有邊」、「無邊」、「又有邊又無邊」及「非有邊非無邊」的四種見解都不贊同,因為他們所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偏見。在《長阿含經》卷十九《世記經》中,佛陀先提出沙門、婆羅門的「有邊、無邊」、「常、無常」等的錯誤見解後,接著以「瞎子摸象」來形容這些人對真理的偏執:   

「其諸盲子,得像鼻者,言像如曲轅;得像牙者,言像如杵;得像耳者,言像如箕;得像頭者,言像如鼎;得像背者,言像如丘阜;得像腹者,言像如壁;……各各共諍,互相是非。此言如是,彼言不爾,云云不已,遂至鬥諍。」(註二十四)   

由上述引述可知,佛陀對世界透徹了解而不執著,所以能解脫自在。如果沙門、婆羅門以偏執的見解來質問佛陀:「世界是有邊?無邊?」佛陀便以沉默舍置之。《俱舍論》卷十九引用大眾部的契經來說明「四記問」:   

「苾芻當知問記有四。何等為四?謂或有問,應一向說,乃至有問,但應舍置。云何有問,應一向記?謂問:『諸行皆無常耶?』此問名為:應一向記。   

云何有問,應分別記?謂若有問:『諸有故思造作業已,為受何果?』此問名為:應分別記。   

云何有問,應反詰記?謂若有問:『士夫想與我,為一為異耶?』應反詰言:『汝依何我,作如是言?』若言:『依麤我。』應記:『與想異。』此問名為:應反詰記。   

云何有問,但應舍置?謂若有問:『世為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為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為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為命者即身?為命者異身?』此問名為:但應舍置。」(註二十五)   

以上所舉出的「應一向記」、「應分別記」、「應反詰記」及「應舍置記」合稱「四記問」(註二十六),將問者的問題區分為四種,而給予不同的答复。其中第四種,就是捨置不答。佛陀對沙門、婆羅門不回答世界的有邊無邊,是因為他們所執的「世界」並不正確,猶如問:「石女兒是白色或是黑色?」應予舍置。此處佛陀的沉默,並不代表佛陀對真正的世界有所不知,也不是表示佛陀只注重實踐而不談宇宙。由佛經上處處提及三千大千世界及其成、住、壞、空,可看出佛陀重視眾生所居住的宇宙,認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物質世界)是息息相關的一個「緣起」。   

十、結語   

以上依據經論來說明佛教的宇宙觀,並指出「緣起」與「性空」是心物種種現象的基本原則;唯在細節的陳述上,大小乘的佛典有所不同,故今後在有關佛教的宇宙論的研究上,首先要進一步將不同的說法分析比較,而後與今日科學的看法相印證,同時要避免過分的牽強附會。    

後記:   

有關人類從「光音天」而來,與生物的演化論是否矛盾?今探討如下:   

(一)初至地球的「光音天人」,其密度甚小,無有血肉筋骨(見本文第五節),故死後不會留下骨骸,必須多食人間「地味」後,才漸形成骨骸。唯初期之骨,仍易蝕化,必須非常多代後,演化至一定的密度,才能留下來,此即今日原始人的遺骨。   

(二)「光音天人」初至人間,猶如小孩,只知玩樂,因而下傳多代後,智力日減,終於退化成「原始人」。其後,為了生存,日漸演進,終成今日之人類。   

(三)另一方面,地球初成時,密度甚稀的「龍」、「大翅鳥」等也至地球,同樣食了「地味」,密度漸增,終至形成恐龍等古代動物。   

註釋

註一:見《佛教大藏經》44冊,851頁。
註二:同註一,849及850頁。
註三:同註一,849頁。
註四:見《佛光阿含藏》《長阿含經》2,780頁。
註五:同註四,768頁。
註六:同註四,769頁。
註七:同註四,677頁。
註八:同註四,676頁。
註九:同註四,713頁。
註十:同註四,682頁。
註十一:同註四,838頁。
註十二:同註四,766頁。
註十三:同註四,787頁。
註十四:見《佛教大藏經》44冊,55頁。
註十五:同註十四,57頁。
註十六:同註四,794頁。
註十七:同註四,825頁。
註十八:同註四,839頁。
註十九:見《佛教大藏經》44冊,847頁。
註二十:見拙作〈佛法與現代科學〉,《1990佛光山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482-498頁,佛光出版社,1992年。
註二十一:同註十九,858頁。
註二十二:見拙作《佛教教理的探討》第四章〈惑業苦的探討〉,慧炬出版社,1990年。
註二十三:同註四,542頁。
註二十四:同註四,748頁。
註二十五:見《佛教大藏經》44冊,921頁。
註二十六:見拙著《佛教因明的探討》第二章〈印度佛教因明傳承的探討〉第26頁起,慧炬出版社,1991年。


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帶您認識這個世界的真實!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輪回的原動力,是障礙佛道的病本,眾生在六道輪回,根本的原動力就是情欲所牽纏,眾生要上升與墮落,都被情欲所束縛而不得自在;鸠摩羅什舊譯的譯為眾生,玄奘大師新譯的譯為有情,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為伴侶,以情欲為歸宿,以情欲為生活的資糧,以情欲為精神的寄托處,以情欲為人生的規范,所以眾生又翻譯為有情,因此可見有情不能沒有情欲,沒有情欲不是有情,那麼有情一旦沒有情欲的話,生死當下就解脫啦!輪回就消除啦!無奈的就是有情都是以情欲過活,如膠如漆,越粘越深,難以自拔,有情假使一旦失去了情欲,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樣,生活沒有方向,失去了依靠,茫然失措,身心覺得乏昧,失去了情欲比死更痛苦,真是要他的老命,可見有情就是以情欲為生活,以情欲為命。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引發,是永遠要受情欲的支配而帶來輪回的。 

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眾生,依苦樂業報,居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其中欲界,為六道眾生的雜居地。此中居住的眾生,皆因貪著五欲享樂,造善惡業而感生於此。其中人、天人、阿修羅類,是在人間修善多、造惡少而感生於此受報。一期果報盡,入六道輪回;畜生、餓鬼、地獄眾生,是在人間造惡多、修善少而感生於此受報。一期苦報盡,入六道輪回。色界、無色界是純天人居住的地方。色界與無色界天人,是修善業得於禅定,命終感生到這裡來。有限的天福享盡,也要重入六道輪回。娑婆界眾生,無始劫來囚禁於此,輪回生死。故佛稱娑婆世界為“三界獄”。 

六道業因:人道是主要造業地,是六道“源頭”。人一生能造百千萬億生死業因業果。人生一世,為一期因果告一段落。下一期因果如何開始,取決於此生造作及命終時起於何心。人一生持守五戒,沒有大善大惡,命終依不善不惡心生於人道。人若貪心重,命終依貪心則入鬼道;人一生愚癡,命終依愚癡心則感生畜生道;人一生多造罪惡,命終為罪業所牽則入地獄。人一生行十善業,命終依於善業則升天道;人一生行善,但善中夾雜驕慢心、嫉妒心、瞋恨心、爭斗心,命終則感生阿修羅道。                                

六道輪回 —— 三善道之一 —— 天道

天界共有二十八層,欲界有六層,色界有十八層,無色界有四層。天人所修福善大小不同,感生到不同層次的天界,享受福報。天界越高,壽命越長,福報越大。

天人與人類的身體有種種不同,一大千世界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概況大略如下:

1.欲界天,因共有六層,故稱“六欲天”。最下層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中國土幅員最廣者。此天分東南西北四大天區,每天區各有一天王,故稱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即佛寺中天王殿內的四位威武天神,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領乾闼婆、毗捨阇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東勝身洲;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領鸠盤荼、薛荔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即我人所居);西方廣目天王,手上纏龍,領龍及富單那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右手持傘,左持銀鼠,領夜*、羅剎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北俱盧洲。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將、九十一子,其職責是守護四大部洲,管理各種鬼神,不令侵損人類,維持天下太平。《金光明經》等說,若四天王失馭,鬼神作亂,則日月星宿失度,風雨不調,人間必有戰亂災荒。四天王所統人民眾多,除本天國土外,還散居於須彌山周圍的諸小山。四天王所居城池,莊嚴富麗,《長阿含經·四天王品》描述東方增長天王所居賢上城:”縱廣六千由旬(一由旬當10—15公裡),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幣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四天王天的天眾,身高半裡,衣重半兩,壽五百歲,其天中一日當於人間五十年,其天壽五百歲,合人間912.5萬年。

第二忉利天意譯“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個天國而得名。居須彌上頂巅,中央為主國帝釋天,為三十三天之主釋提桓因(帝釋)所居,八方各有八個天國,四角四峰,有帝釋天保護神金剛手居止。帝釋所居善現城,周長一萬由旬,中有殊勝宮殿,周千由旬,外有眾車、雜林、粗惡、喜林四苑,城外東北有圓生樹,花香熏百由旬,西南有善現堂。為帝釋之禮堂、會議廳。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衣重六铢(約合2.4錢),壽一千歲,一日當人間百年,其天壽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此天天主帝釋,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國佛教徒多說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 

第三夜摩天,意譯“善分”、“時分”、“妙善”,在忉利天之上十六萬由旬的虛空中,該處“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楞嚴經》卷八)《正法念處經》說此天天人女多男少,《佛地經論》卷五說:“夜摩天者,謂此天中隨時受樂”,此天人身高一裡半,衣重三铢(約合1.2錢),壽二千歲,一日當於人間二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一億四千六百萬年。 

第四兜率天亦譯“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譯“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億二萬由旬處。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裡,衣重二铢(約合0.8錢),壽四千歲,一日等於人間四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五億八千四百萬年。此天宮殿分內、外兩院,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候補佛)所居淨土,現由彌勒菩薩住持;外院為欲界天。佛教認為對修道者來說,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內院,為不少佛教徒向往的歸宿。《涅盤經》說:“兜率陀天,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諸根暗鈍”,皆不及此天眾生清淨少欲,自在無為。上下界諸天,皆來此天聽佛菩薩說法。《楞嚴經》卷八稱此天“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是個清靜安全的去處。 

第五化樂天,亦譯“樂變化天”、“化自樂天”、“妙變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億四萬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二裡半,衣重一铢(約合0.4錢),壽八千歲,一日當人間八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年。名“化樂”者,謂此天人能隨意變化出種種悅意器物,隨意娛樂。 

第六他化自在天,略稱“他化天”,在化樂天之上十二億八千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三裡,衣重半铢(約合0.2錢),壽一萬六千歲,一日合人間一千六百年,其天壽共合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大智度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別人變化的東西。其天主為常與佛作對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論》卷五六說,波旬雖有福德,而懷諸邪見,“見欲界人皆往趣佛,不來歸已,失供養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薩名為怨家”,又說波旬為六欲天之主。《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則說此天中別有魔天,處所高勝,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人,不僅壽數甚長,而且享受諸樂,無病無苦,衣食自然,不勞而得,不憂生計。其相貌皆端嚴美麗,世人常喻美女美如天仙,佛經中則說人中最上佳麗,比起天女,猶如猕猴與人相比。欲天的宮殿園林器物,率皆清潔典麗。佛經中所描述的欲天勝妙五欲(色、聲、香、味、觸),完全是人間富貴者物質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師地論》卷四說欲天們游戲娛樂於雅潔可意的園林池館,“常聞種種歌舞音樂、鼓噪之聲、調戲言笑談谑之聲,常見種種可意之色,常嗅種種微妙之香,恆嘗種種美好之味,恆觸種種天諸菜女最勝之觸,恆為如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這確是許多人,尤其是現代人艷羨的幸福生活。欲天還有凡人所無法企及的諸多自在,如《長阿含經》卷二十說欲天有十事:一飛去無限數,二飛來無限數,三去無礙,四來無礙,五其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六身無臭穢的大小便,七身無疲累,八天女不產,九其目不眴(眨眼),十身色隨意,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等色,隨意而現。 

六欲天的社會制度,大略也是人間階級社會的翻版。《大吉義經》說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龍、象、孔雀等為其坐騎。《正法念處經》說忉利天以下,有貧富之別,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諸天,貧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體制,諸經論皆說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現象,據稱帝釋的姬妾多達億數。然其性生活的方式,與人間有別。《俱捨論》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執手、笑、視淫”。意謂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與凡人無別,只不過不洩精液,只洩“風氣”而已,用道家丹功術語來講,這是“體交氣交”了。夜摩天男女擁抱即得性滿足、兜率天僅行握手、化樂天唯相對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遞秋波便成欲事,這可謂“體隔神交”了。 

六欲天的生育,與凡人不同,無懷胎接生之事,“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火+欠)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捨論》卷十一)比人類胎生是要簡便干淨多了。初生時的形貌,從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歲孩童,生後不久即迅速長大成人。 

六欲天的業因,共同者是行十善業、守戒、布施。《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級而有上下天之別。其次是不同程度地節欲禁欲,如《楞嚴經》卷八說,人若未能離妻妾恩愛,只是“於邪淫中心不流逸”'一點也不想有婚外性關系,則能生四王天”;於已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獨居禁欲時還不能完全沒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處經·觀天品》也說:“若能離婦女,則生夜摩天”);更進一步,“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雖堅持禁欲生活,但對送上門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臘”,能生化樂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另外,兜率天以上,還須修禅達初級定,方得往生。《涅盤經》說:“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2.色界天。色界十八天的共同業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禅入定。《業報差別經》說,“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禅定的深淺,有初二三四禅天之階差。因以禅定伏欲界之欲,故雖有身體,而無男女之欲,無家庭,恆處於禅定中享受“禅悅”,可以想象,那是一個清淨離欲的禅定、瑜伽修行者們各自坐禅的社會,自然是安靜異常,超然世外,沒有人間和欲天的各種紛擾,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初禅三天,為成就初禅者所生。第一梵眾天,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該天身高半由旬,壽命以中劫計算(一中劫略當三十二億年),為半劫。第二梵輔天,為大梵天王的輔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壽一中劫。第三大梵天,所居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壽一中劫半。《楞嚴經》卷九說,修禅定者“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戒律)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業因,除增上十善、禅定外,還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此王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淨仁慈,但因生於天地萬物之先,自以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造,以眾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經》卷六說:“所謂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認為天父創造萬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虛法師《真現實論》說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陰陽,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二禅三天,為成就二禅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禅定“喜”樂,超離了一切由外而來的感覺經驗,其壽數以大劫計算(一大劫略當一百二十八億年)。第一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第二無量光天,身高四由旬,壽四大劫。第三光音天,身高八由旬,壽八大劫。《楞嚴經》卷九說:“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請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是則二禅天特以光明為著。光音天,即已離語言,以放光代音聲以交流信息之意,此天天王,為一小千世界主。三禅三天,為成就三禅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禅“樂”,此樂自內源源而出,綿綿寂靜,被稱為三界中最上之樂。第一少淨天,身高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第二無量淨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第三遍淨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此天天王,為一中千世界主。三禅天蓋由身心清淨為著,《楞嚴經》卷九稱此天眾生“身心安隱,得無量樂”。 

四禅九天,分凡、聖二級,皆為成就四禅者所生。此天恆處於“捨”的定心中,苦樂雙亡,心如明鏡止水,無絲毫擾動。其中凡夫天有四:一無雲天,身高125由旬,壽125大劫;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壽250大劫。第三層並列二天,一廣果天,是由三禅無量淨天中福德圓明而上升者所居;二名無想天,乃外道人雙厭苦樂,力捨一切念想,“身心俱滅,心虛灰凝”,生於此天,雖如廣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壽500大劫,但因“既已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楞嚴經》卷九),被佛教斥為因地不正的“無想外道”,其所入定稱“無想定”。 

廣果天以上五重,為佛教中修證到第三“不還果”(阿那含),已斷欲界煩惱的聖者所居,稱“五不還天”(再不復返欲界受生),其名目為:無煩天,身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無熱天,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善見天,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善現天,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身高一萬六千由旬,壽一萬六千大劫。此天為色界之頂巅,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羅天,意譯“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羅),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為八臂三目,騎白牛,即婆羅門教信仰的至上神濕婆。佛經說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亦居色究竟天,為諸十地菩薩恆常說法。3.無色界。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區分,皆恆處禅定中,連固定的形體亦消失,壽命甚為綿永。說無色,也非完全沒有物質身體,只不過其形質極為微細,如《俱捨論》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據說此界眾生只有佛才能看見。第一空處,住“空無邊處定”,定中唯見一無邊虛空,壽二萬大劫;第二識處,住“識無邊處定”,定中唯見心識無量無邊,“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楞嚴經》卷九),壽長四萬大劫;第三無所有處,住“無所有處定”中,“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楞嚴經》卷九),唯見一無所有,壽長六萬大劫;第四非想非非想處,住“非想非非想定”,“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楞嚴經》卷九),沒有任何觀念,但還有分別無念無想的微細心存在(非非想),壽長八萬大劫,為三界中的長壽冠軍。非想非非想處為三界之頂顛,故名“有頂”。《楞嚴經》卷九說生四無色界天者有兩種人:一是從無想天等外道天繼續深入禅定而入,為凡夫,二是從五不還天上升,多住於超越三界的“受想滅盡定”中,而寄居於非想非非想處,為不回向大乘的鈍根阿羅漢。關於四無色界天的住處,有二說:一說在色究竟天之上;一說無別住處,如元代帕思巴《彰所知論》說:“無色界者無別處所,若有生者,何處命終即彼生處,作無色定,故名無色。” 

佛經中述說,人生之時。也有天神隨生。如《華嚴經》說:“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恆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此蓋即所謂記人善惡的善惡童子之類。 

諸天雖然長壽快樂,神通自在,為世人艷羨,但也仍有其苦惱,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對貧窮者,或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羅作亂的戰禍威脅;而且不管壽命多長,福報多大,即貴為天主,也終有一死。六欲天臨死前有五種預兆出現:身光消失、不樂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壞、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戲玩樂的天女們,見到這種“五衰相現”,便皆遠離。又以天眼觀見將生何處,若是墮落,則更是淒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獄苦。《正法念處經》偈雲:“如蜜和毒藥,是則不可食,天樂亦如是,退沒時大苦”。規誡眾生不可貪著天界之樂,應思出離三界。   

非想非非想處天,是世間修行者修行極處。修學到此,修行者再無所修,皆認為自己修到了究竟涅槃。修行者安住於此,如冰蟲蜇魚凍在那裡,享八萬四千大劫天福。八萬四千大劫後,天福享盡,將墮落時,便誹謗沒有究竟涅槃。一念謗法心起,直墮地獄,重入輪回。 

六道輪回 —— 三善道之二 —— 阿修羅道

 “阿修羅”為梵語,譯成漢語為“非天”。什麼是非天?就是有天人之福,而無有天人之德。什麼樣的人轉生阿修羅道呢?人在世間修行善業,能行大布施、積大福德。但在修福中夾雜了谄曲心、驕慢心、妒嫉心、瞋恨心、爭強斗勝心。這些不善心是惡道之因,應下墮惡道。但由於修福大,不能下墮。故感生大海水之下的阿修羅城中。阿修羅由於修福,故福報享樂如天人。有天人一樣的宮殿,自然飲食、自然衣服,不用辛苦織衣、耕田勞作,所需五欲享樂自然化現。

阿修羅享樂如天,有神通力,由於修福不圓滿,感得每日三時空中有刑具自然出現,日日受刑;阿修羅雖食美味,最後一口總要化為青泥,難食難咽。阿修羅道眾生優劣懸殊。修羅王福報最大,居住宮殿縱廣八萬由旬,皆是七寶所成。內有園、池、花樹,眾鳥合鳴,自然飲食應念即至,百味食品自然化現。

阿修羅王爭斗心盛,見諸天天人居其頭頂天上,嫉妒諸天優於自己,便常常與諸天爭斗。如果世間修善的人少,做惡的人多,世間人命終不能升天,天兵天將就要減少,阿修羅王便尋找機會與諸天爭斗。這時人間災禍不斷,日月無光,天昏地暗。但是邪不壓正,最終總是諸天勝,阿修羅敗。另有一類阿修羅,佛在世時見佛聞法,發願護佛正法,護佛禁戒、護持修道人。這種阿修羅屬“天龍八部”護法眾之一。阿修羅道從福報上看優於人道,但是由於一生驕慢、瞋嫉心重,故命終多墮地獄。

六道輪回 —— 三善道之三 —— 人道

六道眾生中,人道最容易接受佛法教化,最容易生覺悟心。故而諸佛、菩薩多在人道度生。連精靈妖怪也都想得個人身修成正果。天道是享樂消福之地,日日享樂,沒有苦痛逼迫,便忘記了修道;三惡道眾生每日身受劇苦,難得修道。唯人道居苦樂中間,苦樂參半。苦可激發人的出離心,樂可使人生起向往心,苦樂對比最容易生起覺悟心。人道善於思惟,智慧易開,易受佛法教化。

人類居住在鹹水海中的四大洲、八中洲、八千小陸洲上。須彌山東面的東勝神洲,所居人類壽命不定,中壽一百五十歲,有增有減;西面西牛賀洲,所居人類壽命不定,中壽二百五十歲,有增有減;北面北俱盧洲,人類定壽一千歲,不增不減。

須彌山南面,閻浮提大陸洲,為我們現在所居。有兩個中洲、三千小洲,皆有人類居住。大洲上有三十六大國與二千五百小國。其余各中、小洲有的二、三百國,有的一、二百國,三十、五十國不等。現居人類壽命不定,上壽一百二十歲,中壽一百歲,下壽八十歲,有增有減。

南閻浮提人造業猛烈,敢造五逆十惡,轉而忍苦精進修學,又能放下屠刀立修佛道。北俱盧洲是人道受善報之地。北俱盧洲大地平坦,陰陽調和,氣溫不涼不熱,無有四季分別,草木常生,眾鳥合鳴。大樹生果,果熟自裂,流出種種衣裳、種種食物果品,種種樂器玩具。大地自然出生粳(jīng)米,朝割暮長。又有自然炊具“焰光珠”,不用柴木,飯熟火滅。人民生活不用耕織,無需勞作。北俱盧洲人無有家庭、房屋。枝葉垂合為屋。女人懷孕,七日即產嬰兒。產嬰放於道邊,眾人喂養,七日即長大成人。是男則隨男眾游玩,是女則隨女眾游玩。從生到死,玩耍娛樂。北俱盧洲人不造惡、不造善,無有病苦,無有衰老,命終皆生天上。北俱盧洲人命終有大鳥啄屍別處。北俱盧洲人大、小便時,土地自行裂開,大、小便後乃合,大地不見污穢。這種享樂的生活,使北俱盧洲人只享人間福報,不能修行佛法,故無佛住世。得人身最難,人生一世如造惡則墮惡道,修善則升入天道。一次佛弟子問佛:來世再轉人者能有幾何?佛用指甲搓地上土,放掌中說:“得人身如掌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六道輪回 —— 三惡道之一 —— 畜生道

畜生種類眾多,不下三十四億種。畜生類有空中飛的,有地上走的,有水裡游的;有懷胎而生,有卵中孵化而生,有濕生的,有化生的。龍、蛇、鳳、鴉,魚、鱉、蝦、蟹,豺、狼、虎、豹,牛、馬、駝、驢,雞、鴨、鵝、狗,蚊、蠅、蛆、虱等,都屬畜生類。

依《正法念處經》中說,若人在世愚昧不明事理,命終則入畜生道。由於為人時逆理背天,所以畜生不能直立行走。四肢朝地、背朝天。故畜生又稱為橫生類,或傍生類。

雖然同屬畜生,由於造業不同,果報也各不相同。故畜生類福報差別懸殊,身體有大有小,壽命有長有短。體型大者如金翅鳥,身長三十二萬裡。摩竭大魚身長一萬二千裡。體小者如鹪鹩鳥,在蚊子須毛上產卵,人肉眼見不到。龍,壽命長,有一劫。壽命短者,朝生暮死。或瞬間即生即逝,如細蟲之類。

畜生福報大者,可生在天界,享受自然美食。福報小者,如糞廁蛆蟲,以糞尿為食。天龍,神通變化可興風行雨;蚊蟲,敵不住一場秋霜。《首楞嚴經》中說,為人在世罪業深重,地獄罪盡不足酬償者則轉生鬼道;鬼道不足酬償者則轉生畜生類。

若人以貪物為罪入地獄者,地獄罪盡不足酬償,轉生鬼道則為“怪鬼”。鬼道罪盡不足酬償,轉生畜生類,多為枭鳥。

若人以淫欲習氣貪色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魃鬼”。鬼道罪業不足酬償,轉畜生類,多為淫獸色禽之類。

若人以诳習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魅鬼”。入畜生道,則為狐狸類。

若人以嗔習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蠱毒鬼”。入畜生道,多為螈蛇、蠍子、毒蟲類。

若人仇怨心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厲鬼”。入畜生道,為蛔蟲類。

若人傲慢心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餓鬼”。入畜生道則為虎、豹、豺狼等獸。若人誣枉心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魇鬼”。入畜生道為禍鳥。

若人邪見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魍魑鬼”。入畜生道,多為候鳥。

若人訟習造罪,從地獄出,轉生鬼道則為“傳送鬼”。入畜生道多為貓、狗家畜類。牛、馬、駝、驢、雞、鴨、鵝、狗等畜類,來償前世業債,如殺彼身命或食其肉,經歷多劫相殺相食不停。故殺報恩而來的禽畜類眾生,罪業則重。

六道輪回 —— 三惡道之二 —— 餓鬼道 

人在世間行惡,悭貪吝啬,邪佞谄曲、虛偽不實,或貪錢財,或貪妻兒、女色,或貪名聲、地位、名譽、權力,或貪種種吃喝玩樂、種種安逸,臨命終時,為此貪心所牽則入鬼道。貪戀錢財妻兒,悭貪吝啬入於鬼道。但許多忠良義士、帝王將相,也不在少數入於鬼道。他們雖做許多轟轟烈烈利益他人之事,不貪財、不貪色,但好貪名聲、權力、地位,命終時因貪心起,也墮落鬼道。

鬼道眾生依業報差別分有三類。一類是人間修福者,能利益他人,命終貪心起而墮落鬼道。此種鬼稱名為“鬼神”。如山神、海神、河神、湖神、閻羅王、大鬼王、土地、城隍等。大福德鬼有神通力,可於空中飛行往來,享受五欲如同天人。有自然宮殿、自然飲食,常在人間護持一方。有修佛法者,成為護持佛法的護法善神、護戒善神,護持人間修道者。

另一類鬼,在人間時做了些利益親族的事。入鬼道中,生在親族的祠堂裡,為守祠堂鬼。此鬼可得親族們的祭祀供養。最苦一類的鬼是餓鬼,有從地獄道余報未盡入鬼道者,有因於人間悭貪吝啬、自私自利不肯施捨濟人,又行種種不善業,臨終貪心重,入於鬼道。這類鬼,純苦無樂,如地獄眾生。

經中說:有的鬼咽喉細如針尖,腹大如山,滴水難進,日夜奔走,求食求水;有的鬼頭發蓬亂,身毛甚長,唯皮包骨,爪甲長利、淚流滿面;有的鬼遍身毛孔自出火焰,燒炙自身,奔走曠野,呼叫求水;有的鬼口出臭氣,臭氣自薰,恆空逆嘔;有的鬼身毛堅如鐵針,日日刺身;有的鬼常有熱鐵丸入口,燒爛口腹……餓鬼受苦,日日盼望早死,然而業報不盡,雖百千萬歲不得飲食,終不能死。有鬼壽命長者,七萬歲或八萬歲;有鬼壽命短者,萬歲、千歲、百歲不等。世間大多數人看不見鬼,但是鬼神無處不在,有人所居處,就有鬼神在。所有山林、川澤、國邑城隍、村塢聚落,一切街衢四交道口,屈曲巷陌、屠脍之坊,及諸巖窟,森林、冢間、丘壑,一切惡獸所行之道,皆有鬼神在中居住。一切林樹,高至一尋,圍滿一尺,即有鬼神以為捨宅在上依止。

世間若有男子、女人出生,依其前世所修福德,即有眾鬼神相隨守護。大福德人,則有百千諸神隨行守護。若世間人習行非法,心有邪見,行不善法,說不善法,以作不善護生諸神則漸漸捨離。

六道輪回 —— 三惡道之三 —— 地獄道

地獄是世間人造惡死後受苦報之處。世間人在佛門中造罪,是造第一大重罪;在父母身上造罪,是造第二大重罪;在恩人身上造罪,是造第三大重罪。地獄雖是懲治罪惡人之處,但是世間人,若不思苦,則難發菩提心。多有世間人因畏懼地獄苦,而發出離心者。

地獄苦報,皆是自心造惡所感。比如:心中瞋恨起,殺氣發動,死後即感得地獄中的刀山、劍樹、斧钺(yuè)槍鋸,割斬剉刺;心中陰毒诳詐,則感得地獄中的飛石投礫、鈕械鎖杖、塵土屎尿、骯髒穢污不淨;心中邪淫,則感得地獄鐵床、銅柱,大猛火燒;心中覆藏罪惡,則死入地獄感得業鏡、火珠照一生罪惡,使人不能覆藏。地獄罪報皆是自心反饋,於人間造什麼惡,墮入地獄即受什麼苦。

最苦的地獄名阿鼻地獄,又稱五無間地獄。何為無間?一、日夜受苦無暫停時間。二、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無閒余空間。三、地獄刑具遍受無間。四、無論龍、神、天、鬼、人,入此地獄所受苦報平等無間。五、墮此地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日日時時受苦不停,此世界壞時寄生他方世界,他方世界壞時再轉寄他方世界,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出此地獄無有時間,除非業盡。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惡意破壞佛像、毀佛經書),毀謗三寶,不敬佛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包括侵占大眾供三寶的財物飲食),玷污僧尼(與出家男女行淫),或伽藍(寺廟)內咨行淫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雖身出家而心不出家,不行佛事,信奉鬼神,占寺為家的偽出家人)破用常住,欺诳白衣(俗人),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即偷竊),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無間地獄易入難出。無間地獄周圍八萬余裡,高一萬裡。其城純鐵,上面火聚而下燃,下面火焰上燃,四周赤熱。鐵蛇、鐵狗吐火驅逐罪人,百千惡鬼夜叉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如銅爪,拖拽罪人。有夜叉拿大鐵叉叉刺罪人身,拋空翻接置大鐵床上。床上火燃,皮肉燒爛。又有鐵蛇絞罪人頸,鐵鷹啄罪人眼。五百億鐵嘴蟲爬滿罪人身,從鼻孔爬入從眼爬出,從眼孔爬入從耳孔爬出,從耳孔爬入從口爬出,從口爬入於肺腹,透肉入骨吸食骨髓、腦汁。又身體百肢節內釘入長釘,熔銅灌口,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一日之中萬死萬生,無一念暫停,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又有十八冰寒地獄、十八黑暗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獲(huò)湯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又有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如是等眾多地獄。

冰寒地獄:八萬冰山合圍罪人體,寒冰從毛孔入,通身上下凍起瘡泡,寒苦之狀難以言說,歷時八千萬年,一日一夜如人間五十年。沸屎地獄:城牆四壁有百萬億劍林,樹間蒺藜生諸鐵蟲,其數無量。鐵蟲口吐熱屎,沸騰如熔銅,罪人墮沸屎河中,遍身糜爛,群蟲食肉咬骨,罪人痛苦大叫,沸屎、鐵蟲一齊湧入口中,蟲咬舌根,沸屎順口入腹,燙爛胃腸,其苦難當。

銅柱地獄:有大銅柱高六百由旬,猛火燒紅,下有鐵床,罪人於銅柱頂,抱熱銅柱,燒爛皮肉,痛苦萬狀;驚怖下視,見鐵床上有美女,心生愛染,從銅柱上滑下,上烈火床,俱時六根火起。有鐵嘴蟲從眼咬入,又從男女陰根咬出,痛癢鑽心徹骨,另有九百億小蟲,遍咬罪人體,欲躲不能,欲動不得,死去活來。

又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馬地獄、火狗地獄、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床地獄、剝皮地獄、鋸牙地獄、飲血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如是等地獄,其中各個復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或三乃至百千,此等皆是行惡眾生罪業所感。地獄罪畢,若有余罪未盡,則轉生餓鬼、畜生中受苦。

佛教的宇宙觀及世界觀


以科學的譬喻來看佛法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內觀雜誌,71 期,pp.2-13,2010.03) 

一、總說眾生的心靈世界

在三界中輪迴的眾生,從心靈世界這一面來看,每一眾生猶如一「精神質點」。以一太陽系內的眾生為例,地球上的幾十億人類便是幾十億個獨立的「精神質點」,另有更多的昆蟲、螞蟻等等,加上肉眼看不到的天神、餓鬼、地獄的眾生,每一眾生也都各是一「精神質點」。這些「精神質點」在「業煩惱力」的束縛下,眾生的精神境界是量子化的,呈現出不同的層次,眾生投生到不同層次的三界中,有時處在欲界,有時處在色界,有時處在無色界。三界內的眾生都受到各自「業煩惱力」的束縛。什麼是「業煩惱力」呢?眾生遇到喜歡的就生起貪心,遇到不喜歡的就生起瞋心,這種習性的力量就是「業煩惱力」,所構成的「心靈位能」便是凹槽型,精神質點因而被拘束在凹槽內,除非經由修行破除貪瞋的執著,否則就一直陷在凹槽內。所以,任何眾生只要有「業煩惱力」的存在,就會被拘束在三界內。佛經上所說的「業力」,包括物質質點間的重力等四種力以及精神的「業煩惱力」。投生到欲界、色界時,此時「精神質點」與「色身」結合,因而又受到物質質點的重力等四種力的束縛。投生到無色界時,此時「精神質點」不與色身結合,因而只有「業煩惱力」的束縛。

三界內眾生的感性、理性和覺性有所不同。此處精神質點的感性猶如物質質點的動量,理性猶如坐標上的位置,覺性猶如能量。三界內眾生的精神境界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說,覺性是量子化的,因而開悟是一種覺性的躍遷。物質質點具有波粒雙象性,動量與位置不能同時確定,同樣的,在心靈世界上,眾生內心的感性與理性是遵守「測不准原理」,也就是說,感性與理性二者不能同時精確,依此可知眾生的心是自性空,是不能從自方獨存,是無我的。在心靈世界上,同樣有心理行為方程式(猶如薛丁格方程式),精神質點在「業煩惱力」的作用下,依據此心理方程式而有種種行為的呈現(得出心理波函數),因而眾生的未來不是遵循「定命論」的模式。

三界內眾生的「理性的變化率」即是心靈速率,此值有其上限。在心靈世界上,同樣有心靈的相對論,三界內時間的相對不同(如,天上一日=人間五百年),便是來自心靈相對速率的不同,而不是來自物質相對速率的不同;禪修時坐了很久,感覺只是一下子,也是由於心靈相對速率的提升,所以心靈速率與禪定、覺性相關。眾生都有佛性,此處佛性就是精神質點的「心靈質量」。在心靈世界上,「質能互變」就是「佛性、覺性互變」。

二、以譬得解

佛經上常說:「智者以譬得解」,這意思是說,有些甚深的道理要透過譬喻來了解。佛法所說的三界、輪迴和解脫等等,就隱含著甚深的道理。以下先引經來解說這些佛法的術語,而後舉出科學的譬喻,最後將法與譬喻結合來說明其道理。

(一)三界

A經文所說

首先,佛經上所說的三界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於一面坐,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云何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大四六一)

在《起世經》中,佛說:

諸比丘!於三界中,有三十八種眾生種類。何等名為三十八種?諸比丘!欲界中有十二種。色界中有二十二種。無色界中復有四種。諸比丘!何者欲界十二種類?謂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此名十二。何者色界二十二種?謂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阿迦膩吒天等,此等名為二十二種。無色界中,有四種者,謂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名四種。

此中欲界的眾生有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以及欲界六天(1四天王天、2三十三天、3夜摩天、4兜率陀天、5化樂天、6a他化自在天、6b魔身天)。色界則分別處在初禪(1a梵身天、1b梵輔天、2梵眾天、3大梵天)、二禪(1a光天、1b少光天、2無量光天、3光音天)、三禪(1a淨天、1b少淨天、2無量淨天、3遍淨天)以及四禪(異生所住之1a廣天、1b少廣天、2無量廣天、3a廣果天、3b無想天;諸聖所住之1無煩天、2無惱天、3善見天、4善現天、5阿迦膩吒天)。以上所引用的經文,只靜態地描寫眾生生存的地方,為何有這些不同層次的存在?這些地方真的存在嗎?以下透過科學的譬喻來解說。

B科學譬喻

依據量子力學的原理,氫原子中的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電子的能量不是任意值,而是量子化的。電子是處在不同的能階中,有時處在第一能階,有時處在第二能階,有時處在第三能階,有時處在更高的能階。

當電子處在第一能階時,主量子數是1 ,軌道量子數只能是0 。當軌道量子數是0 ,則磁量子數只能是0 。再考慮自旋後,處在第一能階的波函數有二種。

當電子處在第二能階時,主量子數是2 ,軌道量子數可以是0 ,1二種。當軌道量子數是1 ,則磁量子數可以是-1 ,0 ,+1三種。再考慮自旋後,處在第二能階的波函數共有八種。

當電子處在第三能階時,主量子數是3 ,軌道量子數可以是0 ,1 ,2三種。當軌道量子數是2 ,則磁量子數可以是-2 ,-1 ,0 ,+1 ,+2五種。再考慮自旋後,處在第三能階的波函數共有十八種。

利由波函數,可以求得電子存在於空間的或然率,所以電子處在第一能階、第二能階、第三能階時,分別各有二種、八種、十八種的存在狀態。

C法喻配合

氫原子中的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電子只能處在不同的能階中。以此為譬喻來看三界:在三界中輪迴的眾生也是如此,每一眾生猶如一「精神質點」,在「業煩惱力」的束縛下,眾生的精神境界是量子化的,眾生只能處在不同層次的三界中,有時處在欲界,有時處在色界,有時處在無色界。處在欲界時,又分別處在地獄、畜生、餓鬼、人、欲界天之一。有的經典又將地獄分成八大地獄(1等活,2黑繩,3眾合,4號叫,5大號叫,6燒熱,7極燒熱,8無間)以及八寒地獄(1皰那落迦,2皰裂那落迦,3喝哳詀那落迦,4郝郝凡那落迦,5虎虎凡那落迦,6青蓮那落迦,7紅蓮那落迦,8大紅蓮那落迦),基本上,這些地獄是屬於冷、熱的兩種狀態。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宗教上所說的地獄與天堂,不出上述這些存在的範圍。佛經上又將地獄、畜生、餓鬼、人和天,合稱「五趣」或「五道」,加上阿修羅(非天),就稱「六趣」或「六道」。所以三界內的眾生不出「五趣」或「六趣」。這些不同層次的出現,代表眾生所處的不同精神境界,三界內的眾生都受到各自「業煩惱力」的束縛。

最後總結一下上述的看法:為何氫原子中的電子有不同的能階?為何氫原子中的電子處在不同的能階中?因為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電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所以電子處在不同的能階中。

以此為譬喻來看三界:為何有三界?為何有五趣、六趣?因為眾生在「業煩惱力」的束縛下,眾生的精神境界是量子化的,所以眾生處在不同層次的三界中。

(二)輪迴

A經文所說

首先,佛經上所說的生死輪迴是什麼意思呢?釋尊對弟子們說:

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如是眾生轉五趣輪,或墮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趣,常轉不息。(大九五五)

釋尊指出,每個個體處在生命的長流中,不停地生死於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趣之中,這種動態的過程就是輪迴。為什麼會一直生死輪迴呢?為什麼三界內一直有眾生存在著?釋尊對弟子們又說: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係其頸,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大九三九)

無始以來,眾生一直生死輪迴著,這是由於心中存在著「無明」,看不清身心無我的事實,反而執著身心為我,生起了貪愛與瞋恨而有「業煩惱力」的束縛,一直造作出無知的行為而在三界內一直輪迴受苦。所以生死輪迴的根本是來自「無明」,然而什麼是無明呢?《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如。」

此處指出,無明就是錯誤的認識,就是不如實知到自己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也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身心是無常、是磨滅法、是生滅法、是無我的,反而執著身心為「我」,生起無明與貪愛、瞋恨,因而受縛於「業煩惱力」而不斷生死輪迴。貪愛世間種種的妙欲,就會生到欲界;貪愛於禪定的安靜,就會生到色界、無色界。只要受縛於「業煩惱力」,每一眾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會由一界生到另一界,形成生死輪迴。

B科學譬喻

例如,氫原子中的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電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電子處在不同的能階中,有時處在第一能階,有時處在第二能階,有時處在第三能階,有時處在更高的能階。低能階的電子吸收光量子後上升到高的能階;高能階的電子釋放光量子而下降到低的能階。眾多氫原子中的電子不斷上升、下降,所釋放出的光量子可以呈現在光譜中。只要所吸收的能量沒有超過束縛能,這一電子就永遠受到束縛而不能「自由」。

C法喻配合

氫原子中的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在不同的能階上升、下降著。輪迴中的眾生也是如此,每一眾生猶如一「精神質點」,在「業煩惱力」的束縛下,眾生的精神境界是量子化的,所以眾生是處在不同層次的三界中,由於尚未超越「業煩惱力」的束縛,所以仍無法自在。處在欲界的眾生,猶如處在低能階的電子,此中,處在地獄的眾生,猶如處在最低能階的電子。處在色界的眾生,猶如處在中能階的電子;處在無色界的眾生,猶如處在高能階的電子。宗教家所說的行善升天堂,就像低能階的電子吸收光量子後上升到高的能階。作惡下地獄,就像高能階的電子釋放光量子而下降到最低的能階。

氫原子中的電子在不同的能階升降著,可以用科學實驗測知,眾生在生前死後生天堂或墮地獄,就難以用科學儀器檢驗,但是即使人在活著的時候,也是可以親自體驗天堂與地獄的:一個人內心充滿喜悅時,當下便是處在天堂;一個人籠罩在貪瞋的當下,便是處在地獄。從這角度來看,一個人在一天內就不時在親身體驗輪迴了。一個人若透過禪定的訓練,時時保持內心平靜,那麼這一個人已是處在色界的精神境界了,他如果想要超越色界的境界,那就尚須般若的結合。

(三)解脫

A經文所說

首先,佛經上所說的「解脫」是什麼意思呢?《雜阿含經》中記載著:

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轉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大七一○ )

此處指出,心解脫是從「貪欲」脫離出來;慧解脫是從「無明」脫離出來。也就是說,佛法的解脫是指從「業煩惱力」的束縛中,脫離出來。一旦達成解脫,修行者就斷除了貪愛的束縛(斷愛縛)、化解了煩惱結(轉結)、看清了內心深處微細的我慢並將之去除(慢無間等)、也拔除隨眠而不再有生死之苦了(究竟苦邊)。也可以說,解脫是佛弟子們修行的一個目標。但是要如何達成解脫呢?釋尊說:

「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a何等為信根?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是名信根。b何等為精進根?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是名精進根。c何等為念根?若比丘內身身觀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念根。d何等為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定根。e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慧根。…若比丘於此五根如實觀察已,得盡諸漏,離欲解脫,是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大六四七,六四九)【S5,9-10】

此處指出,要解脫,就要依次培養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的能力,最後以正智(final knowledge )得到完全的解脫。

B科學譬喻

例如,氫原子中的電子,在庫倫作用力的束縛下,電子處在不同的能階中,有時處在第一能階,有時處在第二能階,有時處在第三能階,有時處在更高的能階。低能階的電子吸收光量子後上升到高的能階。只要所吸收的能量超過「束縛能」,這一電子就解脫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

C法喻配合

證悟者在證悟那一個剎那,是精神的量子躍遷,此時吸收一「精神量子」。要不斷培養出足夠的五力才能發生躍遷,最後從「業煩惱力」的束縛中,脫離出來,進入涅槃。猶如束縛電子要得到足夠的能量,才能變成自由電子。

問:解脫後會不會再退轉,猶如自由電子受撞後又被捕?

答:今因心靈的束縛力已完全沒有了,修行者所培養的覺性也不再減,所以不會再退轉,也可以說,已沒有心靈位能的凹槽,因而不再受拘束,這是不可逆的現象,猶如繩索斷了,不同以往,所以稱作大死一番。

問:既然無我,誰得到解脫?豈不是矛盾?

答:這一疑問可以用譬喻來了解:每一輪迴中上升的眾生,猶如氫原子中的電子由第一能階上升到第二能階後,前後的能量有所不同,所以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唯有前後完全相同而不變的電子,才稱作電子的「我」,站在這角度來看,這一上升的電子是無我的。另一方面,升到第二能階的電子是來自第一能階的電子吸收一光子所成,所以不是完全無關的「異」,站在世俗的角度來看,是同一個電子的延續,是依於緣起而存在的。所以這上升(或下降)的電子是緣起而無我的。輪迴中上升或下降的任一眾生也是如此,都是剎那變化而無常、無我的!

問:如何培養出足夠的五力以發生躍升?

答:尋找答案的方式,是經由聞、思、修三個階段:(a )親近善知識以多聞;(b )經過多聞後的「思」,可以事半功倍,並避免歧途。不經過多聞的「思」,難免閉門造車;(c )禪修:提升觀察的能力,以更穩定的心(止)、更多的觀察(觀)培養出足夠的五力。經過聞、思後的「修」,才易得到心靈的躍升。


濟群法師:佛教的世界觀

第一屆夏令營我曾經來這裡做過講座,時隔三年的今天,又再次到柏林寺參加夏令營,來和大家共結法緣,我感到非常高興。這次我講的題目是《佛教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我們學佛主要是為了求解脫。所謂解脫,就是解脫煩惱痛苦,這種解脫首先要從有情自身著手,也就是從我們人自身著手。我們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我們不能夠正確認識世界而產生的。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要想解脫煩惱和痛苦,就要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我才提出世界觀的問題來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通過這種探討、學習,希望大家能夠樹立一種正確的世界觀。用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樹立正見

一、世界者何

我們講世界觀,首先就應該對「世界」這個術語有個正確的認識。世界這一概念出自佛教。佛教裡有一部《楞嚴經》講到世界的意義。「世」是遷流的意思,指時間。因為時間就像流水似的從過去流到現在,又從現在流到未來。所以孔老夫子看到奔流的河水,感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界」是空間的意思,指方位,方位有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還有上下十個方位。所以,世界的含義不外乎時間和空間。

世界在佛教中有時也稱為世間,所以世間的概念也是出自佛教。「間」就是間隔的意思,也是指空間和方位。在中國和世界文化中有一個與此相同的概念, 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在中國古代,有部書叫《淮南子注》。在書中有這樣的解釋:「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實際上宇宙與世界的概念一樣都是指時間和空間。

二、佛世時人們對世界的看法

佛在世時,印度的民族是一個非常富於冥想的民族,他們的宗教和哲學都非常發達。他們對宇宙的探討有很多種解釋和看法,在佛經中把它們歸納為六十二種,也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六十二見。我現在只把最有代表性的三種介紹給大家。

1. 宿命

宿命論這種思想我們都比較熟悉,但是很多人經常把宿命論與佛教的因果觀念相混淆。其實宿命論與因果觀念是截然不同的,只是它們有相似的地方。宿命論認為我們現生的一切都是前生定下來的。比如說胖痩、高矮、富貴、貧窮、美醜等等,這些全是前生注定的,你這一生努力是沒有用的。所以,宿命論的特徵就是否定現生的行為價值,認為現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更改的。佛教也認為我們現生的一切都有前生的因,但佛教在講因果的同時又講因緣。就是說我們這一生的結果固然取決於前生的因,這個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還需要有現生的因緣。也就是說現生的努力現生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條件,舉例來說,前生的因就像一粒種子,現生的條件就像陽光和水土,如果光有種子,沒有陽光和水土,這粒種子就不可能發芽生長。佛教非常強調這種現生因緣的重要性,這就是佛教的因緣觀念與宿命論最根本的不同。

2. 神祐論

印度有很多傳統的宗教,比如印度教婆羅門教,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的創造、神的安排,人間的一切禍福都是神決定的。這種思想在世界宗教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像基督教、伊斯蘭教基本上都是這種思想。佛教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業力決定的,每個人一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的行為造成的。所以,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與神祐論是截然不同的。

3. 偶然論

偶然論就是沒有因,沒有緣,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發生的。比如說大家為什麼能到柏林寺參加夏令營?你們為什麼能夠考上大學?偶然論認為這些都是偶然的。這與佛教的緣起學說是截然不同的。佛經上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也要由條件決定它的消失。

三、世界的安立及結構

對世界結果的研究,古希臘最早有宇宙地心說,認為整個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到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的日心說又認為宇宙是以太陽為中心。而佛教認為宇宙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是無邊無際的。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1. 三界

平常我們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個「三界」就是佛教中所說的一個世界最基本的結構。佛經中講,這個世界的內部以須彌山為中心,有太陽、有月亮還有許多別的星球;合起來統稱一個世界。用現在天文學的概念來說, 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太陽系。在這個世界裡,佛教根據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層次,把它們分為三界。

三界的第一界為欲界。也就是說居住在這一層的眾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慾望中。佛教把慾望歸為五欲:財慾、色慾、名欲、食慾、睡欲。另外,根據人的感官,佛教又有另一種五欲:色慾,眼睛喜歡看漂亮的顏色的東西;聲欲,耳朵喜歡聽悅耳的聲音;香欲,鼻子喜歡聞美妙的香氣;味欲,舌頭喜歡品嚐可口的味道;觸欲,身體喜歡接觸舒適的環境。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的生活很少能脫離這種種慾望的追求。所以說欲界眾生的快樂是建立在慾望的追求上, 以慾望的滿足為快樂,以慾望不能滿足為痛苦。

欲界的眾生又分為六種類型,就是佛教講的六道輪迴的六道。這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天、人、阿修羅屬於高級層次,稱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的眾生是受罪的,稱為三惡道。同是欲界眾生,但慾望的程度卻不一樣,生命層次越高,其慾望淡泊;生命層次越低,其慾望越強烈。我們同是人類,若看一個人生命層次的高低,只要看這個人的慾望是強是弱就可以衡量。

六道中天道的層次最高,而天道又分為六重天。這六重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就是說六重天中每一層次的眾生其慾望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人類最強烈的男女之間的性慾,在天道中人們是怎麼滿足的呢?根據佛經記載,六重天中最低的兩層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人們,他們滿足性慾的方式與我們人類是一樣的。其他層次的人們,生命層次越高,其滿足慾望的方式越簡單。比如夜摩天的人只要兩個擁抱一下,兜率天的人只要兩人手拉手,化樂天的人只要兩人笑一笑,他化自在天的人只要兩人互相看一眼,他們的慾望也就都能得到很大的滿足。

我們人要想升到天道,只要修佈施、持五戒,將來就可以升到天道。但是佛教並不鼓勵人們升到天道,從究竟解脫的意義來看,佛教認為人道比天道更為重要。

三界的第二界為色界。色界的「色」不是指顏色,也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物質。就是說色界的人們已經擺脫了慾望的生活,但卻還沒有擺脫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色界天,就要修禪定,修到一定層次的禪定,將來就可以升到色界天。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色界天又分為四重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三界的最高層為無色界。就是說無色界的人們不但擺脫了慾望的束縛,同時也擺脫了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無色界天,也要修禪定。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無色界也分為四重天:空無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三界。色界和無色界都要靠修禪定才能達到,所以佛教有四禪八定法門。入禪入定的法門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印度的外道也修這個法門,修了之後能夠升到天道,他們就認為已經獲得瞭解脫。但在佛教來看,只要還在三界內,不管升到哪一重天,也還是在生死之中,沒有獲得根本解脫。要想真正獲得解脫,就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佛教修行的境界是超出三界的。

2.三千大千世界

三界是一個小世界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一千個小世界合起來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也稱三千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個大千世界裡面涵括著小、中、大三千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位佛陀教化的區域,比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他是在我們這個世界出家成道的,但是他的教化卻不僅僅侷限在我們這個世界,而是遍佈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3、十方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僅僅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區域,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世界呢? 佛陀告訴我們有微塵數世界,就像微塵一樣無有窮盡。關於這種道理,我們可以引用佛經加以說明。比如我們大家熟悉的《阿彌陀經》,經裡面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位和距離:「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就是說從我們這個世界往西要經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另外,大乘經典每部經的開頭,都要介紹佛陀在講經時有很多世界的諸佛菩薩都在為這件事情歡喜讚歎。比如《般若經》裡面說,佛陀在講這部經的時候,大地大放光明。這光明有多大多遠呢?有十方恆河沙數世界。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這十種方位。恆河,是印度的一條河流,它的沙質又白又細。大家想像一下,如恆河沙數般這麼多的世界該是多少呢?

另外,還有一部經叫《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是位大菩薩,有一天他為了度化更多的人,就示現自己生病。佛陀知道維摩詰的用意,於是就派弟子去探問病情。佛陀問弟子誰能到維摩詰那裡去問病情?一個一個地問下去,問了五百個大弟子,結果誰也不敢去。都說那位菩薩太厲害了,我們每個人都被他教訓過。說來說去,最後決定由文殊師利菩薩去。因為在佛陀的大弟子中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第一。大家一想,像文殊師利這樣大智慧的菩薩去問維摩詰大菩薩的病情,兩個人一定會說出甚深奧妙的佛法。於是很多人就跟著文殊師利菩薩一起去了維摩詰的家。大家到了維摩詰的家一看,維摩詰的家不大,長寬各有一丈(現在我們所說的方丈室就來源此)。室內空空的,只有一張床,維摩詰就躺在床上。所以,大家來到這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只好都站著。佛的弟子舍利弗就想:我們大家都來看你,怎麼也不給我們找個坐的地方?他這麼一動念,維摩詰馬上就知道了。維摩詰就問文殊師利菩薩:你周遊無量世界,去過那麼多的地方,你覺得哪個地方的獅子座最好呢?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從我們這個世界往東過三十六個恆河沙數世界,有一個叫須彌相的世界,那裡的佛叫須彌燈王佛,他的獅子座高達八萬四千由旬,沒有比這個獅子座更好的了。於是維摩詰就示現神通,把三萬二千個同樣大的獅子座放入家中,大家可以設想一下,每個獅子座差不多如喜馬拉雅山那麼大,維摩詰的家沒有變大,獅子座沒有變小,但三萬二千個獅子座全部放下了,而且房間不覺得擁擠。我們想想這是什麼道理?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從佛經的種種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宇宙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所以佛教的世界觀是非常發達的,不但遠遠地超越於地心說、日心說,而且遠遠地超越於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對宇宙的探討是借助儀器,隨著儀器的發達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不借助任何外在的東西,僅憑著心靈的智慧便洞徹了宇宙的一切。

四、世界的生成及演化

世界是怎樣產生、形成和變化的呢?佛教裡有三法印的學說。其中第一條就是諸行無常。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為現象都必然接受這種無常規律的支配,作為我們生存的世界必然也是無常的。佛教認為每個世界都要經歷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四個階段的演變,即所謂成、住、壞、空。「劫」是一種計算時間的單位,有小劫、中劫、大劫。小劫約為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小劫又有增劫和減劫兩種,一增劫與一減劫合起來為中劫。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合起來八十中劫為大劫。

1.成劫

世界的形成首先要經歷成劫的二十個中劫。成劫開始,虛空中先起風,風是由眾生的業力所發出的一種強大的信息力量,這種力量在虛空中形成了風輪, 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旋轉著。隨著風輪的旋轉,風起云湧,陰云密佈,就形成了雨水。雨水在風的作用下又形成了水輪。風輪、水輪不斷地旋轉,就把宇宙中的電子、原子以及許多的微塵都凝聚在一起。這樣經歷了二十個中劫,世界就形成了。

2.住劫

世界形成之後,就要經歷住劫的二十個中劫。所謂住,就是相對穩定的狀態。每一中劫由增劫與減劫合成。所謂增劫,就是這個世界往好的方面發展,越變越好,一直發展到頂點。然後,物極必反,進入減劫,開始往壞的方面發展,越變越壞,一直壞到頂點。然後又是增劫……循環不已。增劫和減劫又是隨著什麼力量而變化呢?佛教認為,隨著人類道德的昇華,世界就會越變越好; 隨著人類道德的敗壞,世界就會越變越壞。所以在每一劫的過程中,世界就會出現很多的災難,佛教稱之為小三災,也就是小的三種災難。首先是戰爭,我們這個世界戰爭非常頻繁,從古至今都在不停地打仗,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正處於戰爭之中。戰爭之後就是瘟疫,各種各樣的怪病都會出現。還有就是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種種這些災害都是隨著人類道德的敗壞相應出現的。在住劫人類道德相對穩定的時候,就會有佛出世。比如我們現在是處在住劫中的第九劫,有釋迦牟尼佛出世。等到第十一劫時,彌勒佛出世。彌勒佛是這個世界的下一任佛,這不是選出來的,而是釋迦牟尼佛給他授記,他自己功德圓滿時就能成佛了。

3.壞劫

住劫之後,就要進入壞劫的二十中劫。也就是世界開始進入毀壞階段。毀壞有兩種,一種是生命的不斷毀壞、不斷消失,漸漸地物種越來越少,最後人也消失了。另外,就是地球環境的不斷毀壞,最後地球也粉碎了,散發在虛空中。

4.空劫

最後是空劫的二十中劫,這時人類曾賴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復存在了。

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不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所要遵循的必然規律,也是整個宇宙每個世界都要遵循的必然規律。但是每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並不是都是同時的,而是此起彼伏的。也許這個世界正在形成的過程中,那個世界在住的階段,另一個世界卻正在毀滅,所以整個宇宙就是按照這種無常的規律無限地循環著。

五、世界的原理

中外人類在探討世界的時候,最感興趣的就是產生這個世界的根源問題。另外,就是這個世界產生之後,它又是遵循什麼樣的規律運轉呢?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古今中外的哲學或宗教有很多答案。比如像哲學上提出的本體論,就是回答世界本源的問題。本體論又分為唯物和唯心。唯物論認為物質是產生世界的根源,唯心論認為精神是產生世界的根源。大多數宗教則認為世界是神造的。所有這些回答都提出了第一因。這第一因有的是物質,有的是精神,有的是神。那麼佛教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要想瞭解佛教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首先就要瞭解佛教最根本的學說——緣起論。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緣起的,都是因緣生成。在《阿含經》中有這樣著名的句子:「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諸法,是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因緣,是指條件關係,也就是說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產生與消失都是條件關係的作用。在佛教中,有四句話充分說明了事物與條件之間的相互依賴的關係。這四句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夏令營這個講座為例,有營員來聽講,才會有法師來講座;同樣有法師來講座,才會有營員來聽講。這個講座的成立, 法師和營員缺一不可。整個夏令營也是這樣,首先有柏林寺的常住師父們發心主辦夏令營,有營員從四面八方趕到這裡來求法,還有很多法師發心到這裡來弘法,種種條件具備了,才有這個夏令營的存在。夏令營的存在與柏林寺的發心、營員的求法、法師們的弘法是互為存在的關係。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還是以夏令營講座為例,如果沒有營員來聽講,也就不會有法師們來講座。如果夏令營結束了,諸位各奔東西,夏令營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條件的存在決定了現象的存在,條件不具備了,現象也就消失了。

佛教的緣起有三個特徵:

1.果從因生

「果」就是一種結果或現象,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一種結果的產生或一種現象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必然的因緣條件。如果沒有因緣條件,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任何現象都不會出現。宇宙萬物一切現象無一不是因緣而生。儘管有些事情我們表面上看覺得發生得很偶然,其實其中有必然的因素,只不過我們沒有看透。

2.事待理成

也就是說事相的存在要依賴於法則,即任何事相的形成從因到果都要因循一定的規律,而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就像一個茶杯的形成,不是說有了一堆泥巴隨便一捏就是一個茶杯;一張桌子也是一樣,不是說有了木頭和油漆隨便一做就成一張桌子。任何東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則,這種法則有它的普遍性, 也有它的必然性。就像佛教講的十二因緣,其中講到生和老死。從生到老死就是一個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我們只要生下來,必然走向衰老,走向死亡,這是絕對不可變更的。我們一般人都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其實我們與其害怕衰老和死亡,不如害怕生。我們不怕生,反倒怕老怕死,豈不是本未倒置,很愚蠢嗎?

佛教講的這些因緣法則,無論佛出世也好,佛沒有出世也好,這些都是事物原本的規律,佛只是以他的大智慧看透了這些法則,並且告訴了我們,不管我們是否認可,我們必然都得因循這些法則。

3.有因空立

就是說有的存在是建立在沒有的基礎上。比如本來沒有夏令營,組織了才會有。但有的本身當下也是空,並非實在有。就像夏令營這種現象的存在,如果離開了這些法師、營員等種種條件,夏令營是什麼?只不過是一個假名而已。就像一張桌子,所謂桌子,不過是種種條件的組合,離開了條件,什麼是桌子? 所以桌子的有當下也是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都離不開這三大特徵。以茶杯為例,茶杯這種結果是從因緣條件產生,這就是果從因生;茶杯的產生又離不開規律,這就是事待理成;本來沒有茶杯,卻造出了茶杯,這就是有因空立。但茶杯的存在並不實在,只是一種假相而已。

佛教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在這種因緣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的。從緣起來看這個世界,首先沒有第一因。還是以夏令營為例,夏令營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因緣。但是我們能來到這裡、住在這裡,又需要眾多的因緣條件。比如來時需要乘車,住在這裡需要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覺等等。所有這些因緣條件又需要許多人來完成,需要許多東西來湊齊。而所有能參與到其中做事的人以及被用上的東西,又都各有許許多多的因緣條件。由此可見,世界是無限條件的總和,沒有第一因,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就說夏令營吧,我們能說清它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夏令營的存在是眾多因緣的組合,這眾多的因緣並不是因為要舉辦夏令營了才開始存在,也不會因為夏令營的結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夏令營的開始與結束,只是眾多因緣的聚合與離散,而並非實在的開始與結束。縱觀宇宙也是這樣,每一種現象有開始與結束,每一個世界有成、住、壞、空,但整個宇宙的演變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

六、存在的本質

平常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其實質呢?這也是古今中外哲學家、宗教家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一般人總以為我們所接觸的這個世界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因為人們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常常以自己的感官來衡量這個世界。比如問有沒有鬼呀?沒有,因為我沒有看見。有沒有菩薩呀?沒有,因為我沒有看見——這就是我們平常人的認識。我們的認識來源於我們的感覺, 但我們的感覺既有缺陷,又充滿了錯誤的概念,簡直太有限了。所以我們若跟著感覺走,就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太危險了!

佛教對世界的本質是怎麼看的呢?佛教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就是如實地認識世界。這在佛教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智慧的開發和產生都是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也稱為正見,八正道裡第一條就是正見。所謂正見,就是正確地認識宇宙、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還是要由緣起法來看。因為世界是按緣起的規律運行,所以我們認識世界的實質也就不能離開緣起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緣起法無常恆不變性

常恆不變是我們大家非常容易產生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總是願意把世界上的一切看得非常永恆。比如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永恆、家庭永恆、感情永恆、事業永恆,一天到晚都是生活在這種永恆的願望當中。因為這種永恆的概念是錯誤的,所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能如願的痛苦。佛教種講到一種痛苦叫行苦: 「行」就是遷流變化,是有為法的特徵。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壞、空, 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可是我們眾生很愚痴,總期望這一切都是實在的、永恆不變的,所以當看到無常變化時,就會感到痛苦。比如有的人執著於家庭永恆、愛情永恆,當夫妻鬧矛盾要離婚,或是親人病故的時候,就會覺得痛苦萬分。其實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人有生死病死,朋友之間有聚有散,我們的心情有喜、怒、哀、樂,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榮有枯,月亮有圓有缺,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恐怕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了。

無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是永恆不變的。

2.緣起法無獨存主宰性

我們平常總認為有許多東西是獨立存在的,或是獨自可以主宰的。基於這種見解,就會產生兩種錯誤認識。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這個世界有獨自主宰一切的神,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神創造的。人們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誤的認識,就是因為不瞭解事物的因緣和因果,不瞭解緣起法則。由於認識的錯誤,便導致人們行為上的偏差。一些人就會盲目地崇拜神,對神充滿了無限的期望和祈求,而不知道修行,不知道自我改造的重要性。自己不修行,只會祈求神的幫助,就像一個人把一塊石頭扔進了水池裡,一心祈求它能從水中浮上來一樣,這不是很愚昧嗎?

另一種錯誤認識,就是產生我的感覺。其實,我們人的生命從身體到心靈都是因緣所生。我們的身體是各種各樣元素的組合,我們的心靈是許許多多經驗、概念的組合,我們生命的形成是許多因緣的組合,我們生命的延續是依賴許多因緣的存在。哪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們一般人都執著有我,以自我為中心,由此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煩惱。比如我喜歡的,便貪心想得到。貪心一起,就可能造殺、盜、淫、妄的惡業。我不喜歡的,就產生瞋恨心。瞋恨心一起, 也可能造殺、盜、淫、妄的惡業。人類的許多煩惱、痛苦乃至罪惡,就是產生在這種虛妄我執我見的基礎上。世界的本質是無我的,這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無獨存主宰性。

3.緣起法無實在性

也就是有即是空。我們平常總是不能對有的一切正確認識。所謂有,就是一種存在的概念。以佛法來看,人生的一切煩惱和痛苦都是因為對存在不能夠正確認識而產生的。我們總是把有的一切與「實在」這種概念混在一起,就是把存在的一切都看成是實在的。比如我們看這張桌子,覺得桌子是實實在在的; 我們看自己的身體,覺得身體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實在的感覺佛教稱為自性見。所謂自性,即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我們看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的東西呢?比如茶杯,它是自己有的嗎?不是, 必須有條件才能有。緣起與自性見的不同就是認為一切的存在都是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因為我們一般人對緣起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就會產生自性見。

我們人類的自性見根深蒂固。比如原始時代,人們會把夢境看成是真實的存在。如果作了噩夢就會很害怕,還要祈禱三天。這就是一種自性見。又比如很小的嬰兒,你給他照鏡子,他就會對著鏡子亂抓,因為他以為鏡子裡的影像是真的。這也是一種自性見。作為我們現在一般人,已經能夠認識到夢境不是真實的,也不會把鏡子裡的影像當成實在的,但是我們卻會把平常所看到或感覺到的一切認為是真實的。比如以眼見為實,以耳聽為實。這同樣還是自性見。科學家也許比我們一般人更深入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明白許多事物都是由基本原素組成的,但他們卻把這些基本原素看成是真實的。這還是沒有擺脫自性見。哲學家似乎比科學家更高明一些,他們已經能夠認識到事物的現象是虛假的,但我們卻認為隱藏在現象的背後還有一個本體是實在的。這還是沒有超出自性見。自性見對我們人類來說實在是根深蒂固太難擺脫了。所以,我們人類的許多煩惱、痛苦就由此產生。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實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都是條件的組合。這種條件組合的實質當下是空。所謂空,空的是實在有。在我們的想像中,所謂實在的茶杯,實在的桌子,實在的房子,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這種實在性。雖然事物不存在實在性,但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條件上的組合。

中觀般若思想是讓我們以空的智慧去透視世界,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質無自性。但無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說空,只是為了讓我們擺脫對有的執著。

4.緣起法諸法唯識

唯識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主要揭示了心與境的關係,認為心境相依,境不離心。是說我們能認識的心與所認識的境是相互依賴的關係。我們這個世界由心和境兩部分組成,但我們一般人對心和境的關係不能夠正確認識。我們比較容易感覺到境,也就是物質部分。因為心是無形無相的,很容易被我們所忽視。但實際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根源。比如一個人拿刀殺了人,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責。我們能否認為刀是殺人凶器,罪責就在刀?不能。那麼我們會說罪責在行兇的人,認為這個人太兇殘了。我們是怎麼判斷這個人兇殘呢?我們一般人最容易看到的是表面現象,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已經殺了人,才能斷定這個人是兇殘的。如果一個人有殺人的動機,但還沒有付諸行動時,我們就難以判斷這個人是否兇殘了。所以判斷一個人的善惡,並不僅僅在於表面現象,最根本的還在於心。心地很善良的人才會有善行,心地很壞的人才會有惡行。但是人的內心活動又不是我們常人所能看到的,我們只能通過人的行為來粗略地加以判斷。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做好事,就認為這個人心地善良; 看到一個人在做壞事,就認為這個人心地很壞。但是,心才是最重要的,最能起主導作用。心的重要性,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心是行為的根源。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裡呢?是在於心。在行動上,我們許多方面比不了動物。比如鳥會飛,我們人不會,但是我們人可以創造出飛機,比鳥飛得還要高。另外,馬跑得比我們人快,但是我們人可以創造出汽車火車,比馬跑的更快。為什麼呢? 因為人的心智要比動物聰慧得多。學佛的人與不學佛的人區別在哪裡呢?也是在於心。因為一種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於思想上的認識和認同。佛教裡有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的層次分為十個層次。生命的最高層次就是佛,接下來是菩薩、緣覺、羅漢、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生命的這十個層次的區別在哪裡呢?都是在於心。成佛在於心,做人在於心,當牛作馬也是在於心。人在十法界中是很重要的,就像一個中轉站。佛教講人身難得,因為只有人道才具備最好的修行條件。但修行還是在於心。六祖慧能在《壇經》裡面講佛與眾生的區別:「前念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迷」 與「悟」所表現的正是心。人們通常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心沒有真正放下,只放下手中的刀成嗎?在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修行人拿著東西去見佛。佛叫他放下,他把左手的東西放下了,佛又叫他放下,他把右手的東西也放下,佛還叫他放下,他就疑惑了:我不是把手裡的東西都放下了嗎?佛告訴他:我不是讓你放下手中的東西,而是讓你放下你的心。

第二,境由心造。即境不離心。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對象都離不開我們能認識的心。這是唯識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一般人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覺得為我們所認識的一切都是客觀存在。比如我們看見這個茶杯很好看,就認為茶杯本來就好看;我們看見這朵花很漂亮,就認為花本來就漂亮; 我們看見那個人很討厭,就認為那個人本來就討厭。殊不知這一切的感覺都是境由心造,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的認識。我們誰能舉例說哪一種東西離開了我們心的認識?其實,舉例本身就不能離開我們的認識,如果離開了認識也就無法舉例了。

我們人類所認識的一切現象,其實都是我們人類自己給規定的。我們說這個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客觀上存在好看或不好看嗎?你覺得這個茶杯好看,另一個人或許會說不好看。《大智度論》中有一個比喻,說有一個漂亮的女人,在她丈夫眼中,她是一個賢慧的妻子形象;在她孩子眼中,她是一位善良的母親形象;在一個與他同樣漂亮的女人眼中,她簡直就是一個仇敵;而在鳥獸的眼中,她的出現,會把鳥獸給嚇跑了。所以說境由心造。世界上一切現象的美醜、價值,都是我們人自己給規定的。比如一隻古舊的碗,文物鑑賞家管它叫文物,覺得它很有價值;而在鄉下人的眼中,或許會認為這麼舊的碗還沒有他自己家吃飯的碗值錢呢。又比如饅頭和金子,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都會認為金子比饅頭更值錢,更有用。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就不一定會這麼看了。有一個故事,說有一艘船遇難了,大家都跳到海裡逃生。其中有一位富翁跳海時帶走了金子,有一位貧民跳海時帶走了饅頭。就這樣在海上漂流了幾天幾夜, 貧民因為有饅頭,而度過了生死關頭,富翁卻抱著金子慘死在海裡。由此可見, 饅頭有時比金子更重要。

又比如同樣是看天上的月亮,有人會懷傷哀嘆,有人卻覺得賞心悅目。同樣是在秋天,有人覺得「果然是秋日勝春潮」,倍感喜悅;有人卻覺得「秋風蕭瑟天氣涼」,不勝悲涼。境本是同樣的境,不同的心卻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說:「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以我們自己的心境看事物與別人不一樣,以我們自己不同的心境看同樣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感覺。所謂「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尺度就是我們的心。

第三,苦樂由心感受。一般人或許以為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一定活得很快樂,而一位很窮、吃住都很簡單的人一定活得很痛苦。事實並不一定如此。大多數有錢有勢的人,他們的快樂都容易建立在別人對他們表示羨慕的虛榮上。這種快樂並不是真實,也不會長久。而過得很窮的人,如果能夠安於現狀無憂無慮的話,或許比有錢有勢的人活得更快樂。所以苦樂與否並不在於外在環境如何,而是在於心境如何。但是現在許多人雖然說是在追求快樂和幸福,卻不知道快樂和幸福的根源在哪裡,只知道從外在環境中尋找。比如很多人為了掙錢絞盡了腦汁,為了掙錢不顧惜身體。一旦有很多錢了,一時或許會感到虛榮上的快樂,但這種快樂肯定不會長久。因為他們的快樂是建立在物質刺激的基礎上,離開了物質環境他們就會無所事事,覺得很無聊。於是就可能去尋求聲色的刺激,吃喝玩樂,唱歌跳舞。但是整日沉浸在聲色的長河中並不能使他們獲得根本的滿足,還是感到無聊,無聊又無奈呀。因為他們一味地向外在環境去尋求快樂和幸福,也就偏離幸福和快樂越來越遠了。所以,人從外在環境中尋求快樂,而不從內心去找,實在是捨本求末,只會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我把人生對幸福的追求排一個順序:第一是心靈的健康,第二是身體的健康,第三才是財富。幸福不能沒有財富,因為作為生命的存在不能夠離開物質條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質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就像一個生了重病的人,你讓他吃再好吃的東西,他也不會覺得好吃。哪怕是皇帝,權利、財富都到達了頂點,如果沒有好的心情、好的身體,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個人可以逃避環境, 但是卻不能逃避自己的心靈。比如有的人心中很煩惱,於是換個環境,時過境遷,或許煩惱會減輕一些。但是,也可能換了環境,煩惱還是不能擺脫。所以,人最不能逃避的就是自己的心靈。因為苦樂由心感受,所以我們要想擁有人生的幸福,就要首先擁有健康的心靈和健康的身體。

學佛的目的就是培養我們心靈和身體的健康,所以佛法指導人們對幸福的追求是從根本上著手。但是佛法並不排除物質條件,只是佛法不以物質條件為人生追求的根本。佛法認為人生的幸福起主導作用的就是心靈。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識的世界。

從以上所講我們可以看出,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有即是空的,也是諸法唯識的。我們如果掌握了這樣的世界觀,把握住這樣的正見, 我們也就能夠擺脫人生的種種煩惱、困惑和痛苦了。佛法以無明作為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以正見作為眾生解脫的根本。也就是說流轉生死輪迴在於我們的心,解脫生死輪迴也在於我們的心。

 

天界與地獄的時間如何計算?請問一劫到底有多少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