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成佛的一個途徑、一個過程,所以今天來學禪,應該要做成佛的打算。 

學禪即是要做成佛的打算

  禪是在佛的基本架構下來講。換句話說,從廣義的定義來講,學禪就是學佛,學佛是要成佛。成佛它有一個方程式,它是一個生命改造的工程,為了完成生命的改造--轉凡成聖。大家都可以成佛,因此,這個過程我們叫做「禪」。

  禪是成佛的一個途徑、一個過程,所以今天來學禪,應該要做成佛的打算。

學禪的第一步 先找到交流道上去

  成佛是最後的一個終點站,那麼終點站之前有哪些事要做?這一切的一切統稱為「禪」。今天來學的是第一步、第一件事、第一個工作,這個工作就是找到你的交流道,假如靠近內湖,由內湖交流道上;靠近士林,要找建國交流道,或是重慶交流道,才能夠上高速公路這菩提大道。

  每個人找的交流道不一定一樣,但第一步就是找交流道上去,這是共通的目標。你從南向北走,可能由東走向北,也可能由西走向北,同一個交流道,方向就不一樣,每個人轉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找交流道是第一步。

禪法技術面的基礎—數法

  禪法裡,技術面的基礎,也就是「數法」,一到十怎麼數的住?在數的過程裡,有很多困難要克服—數不住,1、2、3就跑掉了,怎麼樣克服這個困難?那是修行的第一步!就好像找交流道一樣,看到交流道但繞好久就是進不去。看在那裡,從其他橋孔過來,還是沒辦法到交流道,即使碰到交流道也慌了,因為沒上過。劃了好多箭頭,到底是哪個?對一個不曾開車的人,看到交流道會有那種狀況。同樣的,現在我們在摸索也一樣,一到十要怎樣心不亂,跑不掉,這就是功夫了,所以這個我們叫「摸索」。

摸索就是修行,就是解決擺在眼前的困難—如何把心降伏

  摸索就是修行,修行其實很簡單,就是解決擺在眼前的困難。現在一數到十有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它。問沒用,別人的方法他很清楚,弄到自己身上來,照樣犯那個毛病--心還是跑掉。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降伏你的心,《金剛經》第一句話講:「雲何降伏其心?」,現在怎麼降伏你的心?讓它安住一個鐘頭或兩個鐘頭,就是一到十不會跑掉,這一步功夫大了。就像小孩子剛學寫字一樣,「寫字」兩個字很簡單,寫到所有的字都懂,那就不簡單,所以他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現在我們下功夫也一樣,先看清楚這個問題,一到十怎麼解決?這裡頭有很多問題。

要從「怎樣讓心不跑掉」的地方下手

  第一個問題是:坐下去開始數就睡著了,但不知道睡著了,這是第一個。怎麼克服這個問題?不必從「如何不睡」的地方下手,只要從「怎樣讓心不跑掉」的地方下手就好。那就簡單,可以單純化,而且對於修行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謂「看得很清楚」,就是可以知道如何著手?因為這裡頭有一些問題,是心理因素內在層次很深的東西,所以數息法,從一開始訓練,只要抓住這要領,去解決心會跑掉、會睡著的這個困難的時候,命運就開始轉變,命運可以百分之百轉變,包括身體的病、事業、家庭,可以同時改。這個改在於用心能夠抓的到,若抓不到那個用心,就沒辦法改。不要用大腦想,修行是不能用大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心會跑掉的原因,去克服它、解決它,這就是「修行」!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沒有辦法copy,每個人不一樣,有的容易昏沈,有的容易掉舉;有的是生理現象造成的昏沈,有的是心理現象造成的昏沈;到底是屬於哪一部份,沒人知道,自己也不知道,若知道早就成就了,就是不知道,因此自己要去摸索,只有自己才能克服這個問題,外人都不可能。不要相信有人跟你加持會成就,若是如此厲害,佛陀加持就好了,我們不必修得那麼困難,那是宗教野心家做廣告的。

如何把「數法」做好

  現在面對的是真實的,要克服虛幻的生命,要轉凡成聖,第一個就是找到交流道,就是把數法做好。有些人會弄錯,他可以用某種技巧一到十沒問題,好像一支香下來都沒跑掉,但是方法弄錯,弄錯會很緊張。有沒有弄錯,現在不知道,現在去試,弄錯也不要緊,一定要自己去做,做了以後有什麼情況一定要做紀錄,提出來我才能作答。

  因為現在沒有辦法證明對錯,只有去做,不要怕錯。例如要向高雄走應該向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上了交流道,但是向北走,交流道入錯匝道了,用了方法上了交流道沒錯,但是卻向基隆跑。弄錯怎麼辦?不要緊,但必須拿出來,才能告訴你怎麼錯了,從下一個交流道下來,然後再找個號誌上來,就很清楚。

  不怕弄錯,就怕不知道,搞什麼都講不清楚,那也不要緊,只要把問題提出來,我幫你釐清要怎樣看問題,你的盲點在哪裡?我們無法很快幫你點出盲點來,可能要碰好幾次,才會知道盲點在哪裡。

  很多人開車,人在車上心卻不在車上,他只要能衝過去就好,應該要注意安全或者什麼號誌,他根本沒看到,為何會如此?這是他的個性、人生觀的問題。同樣的,每個人都有人性的盲點,人性的盲點透過修行讓它浮現,可以度過那種難關。這個時候,所有的難關都是有驚無險;但是假如這些難關讓它在生活中出現,那就是業障,必須去兌現它。

  在修行中,這個盲點過去,是有驚但不必恐懼,它不會危險,因為在修行中,等於地圖已經調整好了。在地圖上看,掉進去,但那是在地圖上,不是真掉進去,已經轉了,知道該改了;但是在現實生活裡掉進懸崖,就真的掉進去了。我們現在等於在地圖上看,修行的時候把命運這樣改了,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命運會改變的。

  因為我們人生的藍圖會浮現,按照藍圖走向止於至善的目標,這是做修行訓練時的一個基本認識。

數法的用意是「放輕鬆、把心守在那裡」

  現在第一步—數法,一到十的數法,它有幾種算法?一種是一到十,這是中文才有的,其他世界的語言沒有。

  一到十沒有意義,它只是單音節,因為中國字都是單音節。零到九也可以,零到十也可以,不要十一,因為十一是兩音,0、1、2、3、4、5、6、7、8、9、10都是單音,所以習慣上我們叫一到十,因為單音,在數的時候,只是輕輕點一下,讓心不跑掉而已,不要數的很用力,它不在累積數字,這個音只有中文系統才有,北京話、河洛語都可以,都是單音,用英文、用日語都不行,它會出現雙音,英文one、two;three(雙音節);four(單音節)five、six、seven(雙音節)……,雙音對心靈頻率會有震盪,就不能專一,能夠用國語、用單音是最好的,它是這個用意。

  所以是0到十、或一到十、或0到九,都無所謂;正數、反數無所謂,所謂正數是1、2、3、4、5、6、7、8、9、10,然後10倒算回來,有時10算兩次,有時10算一次,算到10就開始9、8、7、6、5、4、3、2、1,那都無所謂,習慣就好了,它主要是輕輕一點讓心不跑掉。一個呼吸一,再一個呼吸二,把心守在那裡。守在那裡的用意是要放輕鬆,這是第一個。

先「攝心」、「置心一處」然後才「將六根門頭打開」

  第二個就是完全放輕鬆,包括意志的輕鬆與非意志的輕鬆。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莫名其妙緊張起來,包括在工作、生活,很簡單的炒菜都會緊張,為了煮得好吃,炒菜就緊張了,隨便炒都不要緊,那就不會緊張。為了達到目標,就會開始緊張,這個緊張叫做潛意識、非意志的緊張。不是你要緊張,它自然會緊張,這些全部要放輕鬆,要放開。

  放開以後,它有第三個東西叫六根門頭全部開放,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要全部開放,在訓練這個部分。可是剛開始不會,因此必須要先攝心,心散亂六根就到處奔波、亂跑,現在要攝住,就是用數息法把散亂心收回來,透過數息全部集中,集中本身就會緊張,所以先透過這個會緊張的訓練把它收回來,安住在一個地方,在鼻息上,然後慢慢進入狀況以後,習慣、熟了,才能由這個習慣去訓練完全放鬆,這叫做「生處轉熟」—禪宗的一個術語。

  因為現在「置心一處」的部分不熟,很陌生,所以叫生,生處要轉熟;六根門頭隨著外緣到處去鑽,這叫熟處,熟處要轉生,逐漸放下它。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所以要透過數息法這個部分,先攝心、置心一處,然後才將六根門頭打開。

「攝心」的人,精神是很旺盛的,是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

  那種意興闌珊、精神不能集中的樣子,那是沒有在修行,假相上顯現出好像在修行,那只是好像而已,因為一個真正在修行、攝心的人,精神是很旺盛的,是有責任感的,是有使命感的;他的精神、生命是很活潑的。實際上的行為、思維、思考與行為,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二十歲以上,這才叫修行人。

  有沒有修行,看他的處事行為跟思考事情的狀況,假如沒有比他實際年齡年輕二十歲以上的話,會發現他的行為跟思考可能會比實際年齡還老,那這不叫修行,是逃避社會責任,不是真的要改造生命。所以看一個人是不是在修行,這是很簡單的判斷法。一個四十歲的人,如果真的掌握到修行的要領,他應該有二十歲年輕人的那種想法跟衝勁;假如是五十歲的人,加上社會年齡的成熟,他應該是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五十歲,社會年齡的歷練有了,成熟了,又有三十歲左右的衝勁的話,既有歷練又有幹勁,在辦理世間事應該是很容易的。

  因為五、六十歲的人通常比較沈著,比較意興闌珊,很多事不想做,因為已經到退休年齡了,事實上也可以不必做。可是當開始做數息訓練的時候,生命能量會開始反彈起來,這時候會覺得人生很精彩,好像充滿了朝氣,有好多的理想要去兌現,其實那不是理想,是一種使命感要去完成。所以修行以後能量會起來,回覆到年輕的狀況,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情形。

  假如沒有抓到要領,那只有像修行的樣子,所以逼他的時候,他能回到眼觀鼻,鼻觀心,其實他是一種對社會的逃避,尤其進入道場,他會覺得我修得很好,在數息,在觀心,在做什麼….,透過這樣子得到心裡的安慰,所以這是逃避的。

  修行人不能逃避,第一個不能逃避社會責任,包括家庭責任。第二個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自己的法身慧命、自己的因果。假如不認識這一點,修行是假的,所以跟各位講,禪由廣義的定義來講,其實跟佛是一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