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悟法師

 人們對於「淨土」一詞的瞭解,尤其是有關它的處所方面,含攝甚廣,早期的梵文典籍,並不把淨土當成處所,而是「清淨國土」的菩薩行為,這個影響力所及的土地,自然包含婆娑世界。

    「淨土」一語,如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中的「我淨土不毀(大正九˙四三○)敘述其意是國土、剎土,即指的地方或世界。「淨」的內容是含有積極性的,所以淨是一塵不染,也就是功德莊嚴,而該卷四(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偈頌中「當得斯淨土」(大正九˙二八)是指殊勝的國土,也就是清淨的國土。

    『般若經』的譯論『大智度論』對「淨佛國土」又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該論卷九二稱:「何等是『淨佛國土』?答曰……是故諸菩薩莊嚴佛土,為令眾生易度,故國土中無所乏少,無我心故,則不生慳貪、瞋恚等煩惱,有佛國土,一切樹木常出諸法實相聲音,所謂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等,眾生但聞是妙音,不聞異聲,眾生利根故,便得諸法實相,如是等佛土莊嚴。名為淨佛國土,如阿彌陀諸經中說。」(大正二五˙七○八)

    所謂淨土,有兩種含義,一是「清淨國土」,一即是「淨佛國土」;一方面是大乘菩薩的自利利他的淨化國土之行,他方面則是藉由自他的實踐所開展出來的清靜國土。因此,「淨土」也可說是大乘菩薩精神的具體表現。

「彌勒」淨土的萌芽期

    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佛教在印度流傳與發展的過程,一般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三個時期」很多佛教經典都講到彌勒成就佛國「淨土」事蹟,原始經典『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說:「彌勒成後,人民大眾富足無比,五穀豐登,其樂無窮。」這是屬於淨佛國土。(大正一˙四二)

    『增一阿含經』又說:「彌勒下生人間成佛時,國王叫儴佉,彌勒三次說法,第一次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次度九十四億,第三次度九十二億。」(大正二˙七五七)『中阿含經』卷十三(說本經)和卷十五(轉輪王經)記載:「佛告訴諸比丘,未來久遠人壽八萬壽時,有佛名彌勒如來」。「尊者彌勒即從座起,向佛說我於未來人壽八萬時,可得成佛,名彌勒如來。」佛讚嘆彌勒並予以受記說:「善哉善哉彌勒,汝發心極妙,謂頌大眾,所以者何?如汝作是念。世尊!我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可得成佛,名彌勒如來。」(大正一˙五一○、五一一)至於到『華嚴經』中說:「佛身安做一國土……或現住於兜率,或現下生入母胎,若現住胎或出胎,悉令無量國中見。」(大正一○˙二○五)

    彌勒未成佛以前,在釋尊時代是以未來佛的身份出現,後過十六是位於兜率天內院,這就是淨土思想的萌芽,其重點是──淨土思想實際上就是天生思想,念佛實際上是對佛陀的懷念。

    念佛本來和禪觀一樣,乃為統一精神的方法,是『阿含經』中本來就有的,與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合稱為六念。(大正一˙一二)具梵文的「念」意為憶念不忘,並非出聲口之意,根據佛教教意,眾生居住的婆娑世界是充滿痛苦的,要想擺脫就要脫離污濁世界,到清淨的佛國去。

    「淨土」,是大乘佛教認為涅槃有積極之作用,得涅槃之諸佛,各在其淨土教化眾生。而「人間淨土」的大乘菩薩行,其思想是後起的,但就思想的脈絡來說,可以說是淵源於部派佛教。

    淨土是大乘佛教獨特的產物,它和西方宗教的天國說並不相同,西方宗教的天國是神的世界,且是唯一無二的;但大乘佛教則有各種的淨土,也就是十方淨土說。淨土思想的產生,自然是來自於印度佛教的根本精神,它不只是橫超五濁惡世的具體表現,也是拋棄熱惱世界,實踐大乘菩薩道的境界。

淨土種類

    淨土種類,據『西方合論』所載也有十種不同(大正四七˙三九○):
(一) 毗慮遮那淨土:毗慮遮那為諸佛法身,譯遍為一切處,故化佛無量,十蓮華      藏世界海,一一蓮華藏,最下世界,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廣大剎,清淨莊嚴,今此淨土亦即諸佛本報國土。

(二) 唯心淨土:土隨心現,故心穢則土穢,心淨則土淨,如『維摩詰經』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大正一四˙五三八)此是唯淨土義。

(三) 恆真淨土:即靈山會上所指淨土,佛引三乘權教菩薩,令知此土,即穢即淨是也。諸眾信而未見,夫穢性本寂,俗相恆空。

(四) 變現淨土:為如來加威所變現如(大般若經)中:「釋迦以神力令此大千世 界,地平如掌琉璃所成,眾寶莊嚴,蓮花遍地,此雖如來暫今顯現,然亦可見穢土之本來面目,即是淨土。」(大正七˙九四二)

(五) 寄報淨土:如『起信論』云:「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大正四四˙二八○)此是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此是補處菩薩將次成寄報其間故云寄報淨土。

(六) 分身淨土:如『西方合論』云:「佛謂央崛,我住無生際,而汝不覺知,東方有佛,汝往問之,被佛答言『釋迦者即是我身』,可知佛之法身,住無生際,而東方為分身佛矣。」(大正四七˙三九○)

(七) 依他淨土:如『梵網經』云:「我今慮舍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等,為是依他受用身示報境,入地乃見,非如蓮池會上,十念眾生,頓見淨佛國土故。」(大正二四˙一○○三)

(八) 諸方淨土:如南方日月燈佛、十方香積佛、東方藥師佛,佛佛各有淨土,諸經所述不可具載,皆是諸佛實報莊嚴,經中或有以佛神力,暫令顯現,或諸大菩薩,詣彼供養。又如藥師如來,以十二大願,度諸有情,經中亦言有信心者,應當來生,稽彼願力,多是解脫一切憂苦,究竟安樂。阿彌如來,純以念佛、攝一切人往生彼土,如是等諸佛各有淨土,悉皆恢廓莊嚴,絕塵離垢。

(九) 一心四種淨土:土依心現各有不同功力所證分為四種:

1. 凡聖同淨土:二乘人及人天同居之國土,為凡聖同居聲,此有穢淨二種,如婆娑為同居穢土,極樂為同居淨土。
2. 方便有餘土:斷見思煩惱,出三界之小乘人所生處,因修方便道,斷見思惑,故名方便;因未斷塵沙無明二惑,故名有餘。
3. 實報無障礙土:無
4. 長寂國土:指諸佛如來法身所居淨土。佛所住之世界為真如本性,無生滅變化(常)與煩惱之擾亂(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稱長寂國土。

(十)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因同是攝受十方有情,即阿彌陀佛西方      淨土,其實十方諸佛都可以稱之,其作用不可思議故。

    以上十種異亦同因,其皆為一心所顯現故,例如諸方淨土,也即是攝受有情不可思議淨土,也即是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土,也即是依他淨土等等,此皆隨義立名不宜拘泥其中,僅是將所有淨土類別作此介紹與認識。淨土、穢土雖似外境,其實皆一心所變,諸佛以淨妙識用變現淨土,因作用故,淨土之名義亦隨之而異。

出自圓光佛學文選  第一輯     P33~P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