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附佛外道,大體有以下幾個特徵,仁者若能多閱讀佛典,親近三寶,自己將很容易就能判斷邪正:

一、宗教狂熱,自命聖人,個人崇拜。

二、師承不明,假附他宗。

三、自揚己德,謗毀他師,裝點禪相。

四、雜以神、鬼通,迷惑大眾。

五、無有戒律,貪圖利養、女色,三毒熾盛。

六、強調世俗利益,缺乏出離心。

七、邪解經論,教理錯亂,自創教典,雜以外道(氣功之類屬之)。

八、修無次第,大違傳統。

當然,光憑以上幾點原則,有時仍不 一定能「完全」判別附佛外道,尤其有一些道場或組織,他們也資源、事業龐大,信眾、徒弟眾多,政經、媒體關係很好,甚至很有「名氣」等等。就思想上看,他們或許還稱得上「佛教的」,但在行事作風上,似乎加了很多「方便」法門,總給人感到與傳統「不太一樣」(傳統對佛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怪怪的」。 對於這類的情形,我們或許還不能稱之為「外道」,但他們將俗化佛教,混淆世人對純正(依於戒律及三法印為標準)佛法的認知則是肯定的。就長遠的立場上看,這樣的做法終究有損佛法的長久住世(這正是所謂的「末法」),一個正信而不貪圖近利(不究竟,增長貪心及投機心理)的佛弟子,最好亦選擇遠離。

世尊即將涅槃時,阿難提出四各問題,另外世尊也提出三法印,這些都是吾等判斷正邪的一個準據,希望各位善知識善思念之:

.佛陀住世時,我們依佛陀為師,佛陀涅槃後,我們依誰為師?

.佛陀住世時,我們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後,我們依甚麼安住?

.佛陀住世時,惡性的比丘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後,惡性的比丘,如何調伏?

.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說:「我答覆你們的四個問題,你們好好記著:

.我涅槃後,應依戒律為師。

.我涅槃後,應依四念處安住。

.我涅槃後,惡性比丘,應「默擯」(不與之往來談話)置之。

.我涅槃後,一切經典首句應安「如是我聞」等證信的句子。」

 

三法印:

所謂三法印,是可作為佛教特徵之三種法門。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經典若有此「無常、無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否則即是魔說。此語未見於巴利語系經典,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則有類似之說法。

一、諸行無常

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意謂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佛法中的無常,絕對不是斷滅,而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的情況,這就是人生和宇 宙中,一切現象的真理。

 

二、諸法無我

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剎那不息,找不出有一個永恆和常住的主體;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不僅有情眾生之五蘊中無我,實則無情之萬物中 亦無有真實之我(主宰)

 

三、涅槃寂靜

又作涅槃寂滅印、 寂滅涅槃印,略稱涅槃印。涅槃,譯為圓寂,亦譯為滅。大乘義章云:「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譯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一切眾生有我執之故,不知生死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並無任何永恆的實體存在,祇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也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為根本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

 

每個能夠經受住三法印檢驗的法就是佛法。佛陀教我們以無常作為深入觀察的工具,但是如果我們被無常束縛住了,他就提供我們無我這個工具;如果我們又被無我束縛住了,他就教給我們涅磐 滅除一切苦惱和名相概念。《百喻經》中佛陀講了一個故事:有個人很渴,人們叫他到河邊去喝水,可是他看到浩浩蕩蕩的河水,卻煩惱起來,說:"我怎麼能喝得 完這麼多的水呢?"他拒不飲水,最後死在河岸上。我們當中有很多人也是這樣死的。如果我們把佛法當名相概念來接受,那我們就會死於因誤會事物本質而產生的 痛苦中。但是如果我們依佛法修行,運用我們自己的智慧,我們就有機會喝到水,並且渡過河流、到達彼岸。

 

至於如何分辨善知識的真偽?則提出下列意見:

一、從他平時的生活習慣上看,如果 他的貪心、瞋心、痴心還是和凡夫一樣,他說他是成道了,那就是騙人。證得阿羅漢果,貪、瞋、痴、慢、疑、邪見這些根本煩惱就斷了;如果是聖人,是沒有凡夫種種的習氣。凡夫的心散亂,聖人的心不會散亂;凡夫心顛倒,很多事情看不清楚,開悟的人就明白,起心動念都會有因有果,所以他不會亂動念。

二、要知道佛的身、口、意三業都不會有過失。佛講任何話都不會有過失,心中起心動念都是善念,舉手投足絕不會有失禮的地方。一般人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真正的善知識是不會有這種知見的。

三、看一個人有沒有成道證果很簡單,看他愛不愛名?愛不愛利?既愛名又愛利,被人家稱讚就高興,被人家批評不好就生氣,那是個標準的大凡夫,因為有名利心就有貪、瞋、痴。

四、不要從神通去判別善知識;神仙 也有五種神通,但他還沒有成道。證到初禪的人還沒有證到初果,因為神通是由「定」生出來的,「定」不能代表證果。佛法修定是為了伏惑、斷煩惱,才能證到聖位。由「慧」證到初果,悟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才能去除邪思、邪見。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知正見,錯用神通反而會害人,這點要特別注意。


淨空法師法語:四依法,這是佛的遺教,我們一定要守住!

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弟子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義不依語;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第四、依智不依識。

 

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諸位要曉得,法是性德、是圓滿的,如來證到究竟極果,從圓滿果德當中流露出來的。

為什麼不能依人?人修得再好,性德未能全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圓滿,道理是在此地。

佛陀在世以音聲為教體,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把它記錄下來寫成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教科書。

經典是佛從性德里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依經典就是依性德,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依教奉行。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多佛少。魔有能力障礙正法,不能毀滅正法。所以只要你能接受正法,認真修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魔對你也無可奈何。

魔喜歡幫助那些迷惑顛倒的人、不能接受正法的人,增長貪嗔癡慢、增長自私自利,幫助他們造作惡業,看到他們墮阿鼻地獄,他很開心。

今天人業障深重,雖然學佛了,還是迷惑顛倒、依人不依法,這就壞了!一定要記住佛的話,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對經典要深信不疑。

經典裏面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要深信不疑,要依教修行。現在有很多人批評經典、譭謗經典,甚至還要改造經典,那些都是妖魔鬼怪,我們要認清楚,不能上他的當。

 

第二條是依義不依語。「義」是佛講的意思,「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

所以我們要依義,語沒有關係,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只要意思對就行了,這是重要的一個標準。

佛在經上說了很多名詞,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許多名詞?這是有用意的,這種說法的目的是破執著,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

 

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簡單的說,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回,了生死出三界,這叫了義;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回,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

法門也是如此,不能超越三界的,這個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回,這叫了義的法門。

我們今天看看所有的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就是了義的法門,這個經就是了義經典。

 

第四是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回!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時時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今天佛不在世了,我們能守住佛的遺教——四依法,就如同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所以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一定要守住佛的四依法。 

 

法的判斷:葛拉瑪經、四大教法、三法印

破邪顯正不違菩薩戒,菩薩有兩種因緣會失去戒體

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

魔不是青面獠牙,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

何謂附佛外道?如何辨認邪師?

附佛外道幾個特徵--用三法印跟四依法來辨別

自稱佛菩薩化身不是騙子就是天魔--揭穿假扮的佛菩薩

佛教界公認之附佛外道名單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