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法門其相互關係如何?

淨界法師:這兩項都具足,恭喜你,上路了!

我們打開講義第九十八面,當我們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不管你是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法門,總而言之你的操作,你在生命當中是要把兩種力量,在你的身口意中表現出來。一個是來自於內在的心靈的力量,一個是外在的法門的力量,這兩個力量要同時現前。

我們修行當中很忌諱的就是一種單向的修學,什麼叫單向呢,有些人他只有事修沒有理觀,所以他生命當中,只有一種法門的力量在運轉,但是他心力薄弱,他走不出過去的業力跟妄想,這個就不好,單向修學,很難進步。

第二種,只有理觀沒有事修,他道理學得很清楚,但是他不去拜忏,不去拜佛念佛,只有心靈的力量也不好。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去把心靈的力量,把它從過去的妄想執著中走出來,你要怎麼樣善調其心,讓心力從過去的包袱中走出來,這第一個。

不要把自己的心力,弄得這樣沉重,你可以走出過去的,你有選擇的,釋不釋放業力它說了算,接不接受我說了算。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把自己的心力表現出來以後呢,你一定要依止法力,很多事情我們自己做不到,不要高估了自己。

禅宗很多人容易執理廢事,只有理觀沒有事修,我們要在三寶面前當中,至誠的皈依。所以一個正常的修學,你必須要心力法力同時具足,心力帶動法力,法力加持心力,缺一不可。如果你是在生命當中,心力、法力、理觀、事修都具足了,我恭喜你,你上路了。

如果你只是單方向的力量,只有心力跟法力,你還沒上路,你只是跟三寶結緣。所以在六度當中,前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個都是一種法門的操作。其實智慧的理觀,它本身不能講法門,它是一種心力,調整自己的心靈力量,指這個地方。

所以這個前五度是事修,第六個度是理觀,我們把這個問答的地方解釋一下,我們把問答念一遍,請合掌:

問:以上六度法門其相互關系雲何?

答:如《成唯識論》雲:前前引生後後,後後持淨前前。

那麼六度法門,它們是不是有什麼關系呢,有兩個關系,第一個,前前引生後後,從引生的角度,它前面引生後面。比方說,你經常布施,你就很容易去持戒,你經常持戒,你這個人相對也容易控制你的情緒,就容易忍辱。所以它前面的法,在操作過程當中,除了創造它自己這個法的功德以外,它會容易去引導你,去修第二個法,它會為第二個法的修學,創造一個有力的力量出來,這是第一個,它有引生的作用。

第二個,他有持淨的作用,後後持淨前前,比方說你本來布施不太圓滿,但是你一持戒以後,會加強你的布施的力量,會讓它做得更好,比方說你持戒持得不是很圓滿,你只要忍辱修得好,忍辱會加持你的持戒更圓滿。所以後後會使令前前更加的功德圓滿。

所以它們的確前後是有關系的,有引生的關系,有加持的關系,持淨的關系,這個是做一個總結。


隨智者見智,思維甚深六度意

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

六度展開,就是十度。對於這十度,密勒日巴尊者說:

「斷除我執外,無餘佈施度」:因為斷了我執以後,就沒有不能施捨的東西,圓滿了佈施度。

「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因為有狡詐心,才會導致不如法、違犯戒律的念頭和行為。

「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除了不畏懼甚深空性之義以外,再沒有其他的安忍度。

「不離修行外,無餘精進度」:行住坐臥都住於修行狀態,就圓滿了精進度,沒有什麼比這更精進的了。

「安住本性外,無餘禪定度」:除了安住在如如不動的境界中,再沒有其他禪定度。

「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除了證悟一切萬法的實相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智慧度。

「所做如法外,無餘方便度」:除了行事如法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方便度。

「摧伏四魔外,無其餘力度」:除了摧毀死亡魔、天子魔、煩惱魔、蘊魔等四魔之外,沒有其他的大力度。

「成辦二利外,無其餘願度」:除了成辦自利、利他之外,沒有其他的大願度。

「知惑自過外,無其餘智度」:除了了知煩惱的過患以外,沒有其他的大智度。

阿底峽尊者的三位弟子問尊者:「所有正法中,哪些最殊勝呢?」尊者回答:

「最殊勝的了達:是證悟無我。

最殊勝的敦厚恭敬:是調柔自相續。

最殊勝的功德:是廣大利益眾生的心。

最殊勝的教言:是長時間內觀自心。

最殊勝的對治力:是了知一切無自性,通達所有諸法,本來無實有。

最殊勝的行為:是不隨順世間,和世間法背道而馳。

最殊勝的成就:是煩惱日漸減少。

最殊勝的修道成就徵相:是貪念欲望越來越少。

最殊勝的佈施:是心中毫無貪著。

最殊勝的持戒:是心安,寂靜,調伏自心。

最殊勝的安忍:是身居卑位。

最殊勝的精進:是放棄世間瑣事。

最殊勝的禪定:是自心不改造、不作意,安住在本來面目。

最殊勝的智慧:是不執著一切」。

吉美林巴大師開示六度說:

「知足是佈施度,彼之本體乃捨心」:知足、不貪的本體都是捨心,所以知足是佈施度。

「無愧三寶持戒度」:一個人在三寶前面發誓,所受的菩薩戒等一切戒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約束自己,因此無愧於三寶,就表示沒有破戒,是持戒度。

「不失慧念勝安忍」:心中持守正知正念,是最殊勝的安忍忍辱,因為隨時觀察自己在做什麼,不會被煩惱業力牽引。

「一切助伴需精進」:修行人修持任何善行時,都需靠精進來推展。

「執現觀聖禪定度」:把現實中所執著的一切顯現,觀想成遍滿法界的上師、本尊或諸佛菩薩,就是禪定度。

「貪執自解智慧度」:對任何事物生起貪執時,只要觀其本性,貪執便會自解自脫,這就是智慧度。

「無有能思所思境,並非俗念離定解,乃為涅槃勝寂滅」:究竟的勝義實相,沒有能思之心,也沒有所思之境,也不是世俗的分別意念,又遠離了定解與非定解之相,這就是真正的涅槃解脫、殊勝寂滅。

「此等一切不可說,願汝銘記於心中」:而以上的道理,無法以文字語言表達,需靠自心去實證體會,因此大師希望弟子們能夠牢記在心中。


大安法師: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面說,無量的諸菩薩眾,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動經恆河沙劫,來修六度萬行,都很難滿足。現在聞信凈土法門,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蜜;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推而及之,不出一心,萬行具足。

一般的通途學人對蓮池大師的這段話,是會有種種質疑的,因為他是不了解一心念佛的功德,就認為你念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站在通途的立場來看,實際上並不了解凈土法門的神妙之處和圓頓的道理。

蓮池大師不是一般人,這段開示是非常精闢的。如果不具足六度萬行,何能說是萬德洪名呢?而在宗教實踐、修行當中,也確實就是這個道理。當我們一心一意地執持這句名號之時,心就清凈了。曾讓我們系緣的外面之五欲六塵,乃至世間出世間的一些善行,都舍掉了。那可真是布施到家了,連布施也給布施了。

禪宗有位大德龐居士,他將家裡的萬貫家財都裝到船上,然後到江中心把這個船鑿穿,整個沉到江底。那有人就問,你為什麼不拿這麼多財產去做善事呢?那這龐居士可是一個開悟了的人,他就覺得「好事不如無事」,連布施也給它布施掉,那就清凈至極。他全家人都是修行很到位的,就是種點地,妻子女兒織點鞋子去換點生存物品,就夠了,萬貫家財都不要了。

萬緣俱舍,這個世間真正都是夢幻泡影的事情,不要有太「有為」的心。真的,你要想布施清凈,三輪體空,這在「真為生死,一心念佛」當中才能得到。

一心念佛,攝心念佛,妄念、惡念都沒有,那身口七支也不會造惡,這可不是持戒波羅蜜嗎?一心念佛,佛號當中的慈悲光、歡喜光,使我們能念的心日益地柔軟。心柔軟了,別人罵幾句,侮辱幾句,就不會生氣了,這不是忍辱波羅蜜嗎?一心念佛,制心一處,這可不是禪定波羅蜜嗎?一心念佛,這就正念分明,孤明歷歷,念清楚聽清楚,這可不是般若波羅蜜嗎?無住生心。所以為什麼念佛能夠具足六度萬行?就是當下這能念的心就具足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的功德,這叫不出一心,萬行具足。

 

一切隨緣,不要攀緣。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虛雲老和尚: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

佛七將終開示

蓋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昔世尊住世四十九年說法,皆因時而化,對機而教,亦不離六種波羅蜜門。故而見貪心眾生,教之以布施;見惡心眾生,教之以持戒;見嗔心眾生者,教之忍辱;見懈怠眾生,教之精進;見亂心眾生,教之以禪定;見癡心眾生,教之以般若。所以,布施度慳貪,持戒度邪惡,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此乃六度對治法門之義也。

今念單此一句阿彌陀佛,即能包藏此六種波羅蜜門,何也?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萬緣放下,取舍兩忘,是布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消滅,萬善從生,即是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自心柔軟,嗔恚不起,即是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不休不息,永不退轉,即是精進波羅蜜;一心念佛,無諸亂想,流念散盡,即是禪定波羅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不受邪惑,即是般若波羅蜜。

今時有人不識念佛功能,反視為淺近法門者,卻是錯會不少,自陷陷人。一句佛不念,單單參個“誰”字話頭。殊不知念佛法門,興于禪宗之前,因時人但知口念,不識其心,故教以念佛帶參禪。

夫用心之人,貴在參究、追尋、問討。若是上根利智之師,便能直下承當。倘或鈍根漸次之人,必須先要念佛,待念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再向無念之中起一參究,且看這個念佛是誰。要看“誰”字話頭者,先當以念佛為緣起,後以參禪為究竟,緣念佛而參禪,是故名曰禪淨並修。

古人曾有譬喻雲:念佛之人,如母子相憶,自然相近親。母喻所念佛,子喻能念人。能念之人,即有情身心;所念之佛,即是自性彌陀。自性彌陀並有情身心,不隔絲毫。能念之人與所念之佛,無二無別。須要長久用心,精練純熟,打成一片。或口念,或心念,或有念,或無念,念至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向這里參究,若能得個入處,通一消息,始知禪淨不二,庶幾念佛有益,方不負一七辛苦。即今佛七將終,諸位還有得入處、通消息者麼?如其有者,須要自己承任的當;其或未然,還要認真念佛。(摘自虛老所輯《垂語大體略要》)


六度四攝

自利與利他

六度四攝是菩薩修行的法門,而其中六度可算是自利兼且利他,而四攝則是以利他為主。

六度,是梵語六波羅蜜多的意譯。波羅蜜多,簡稱波羅蜜,解作"到彼岸",也就是"度"的意思,亦有圓滿成就的含意。六度就是指菩薩能夠憑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修行法門,得以從生死煩惱的此岸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證得圓滿的成就。

四攝是菩薩攝受眾生的四種方法。菩薩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令得離生死苦,便要攝受眾生歸向正覺的道路。但是,一般凡夫沉迷於生死欲樂,無明障重,受著種種業報的牽纏,若無善巧方便,很難喚醒人心,使之步上菩提大道。所以菩薩就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法門來攝受眾生。

 

六度

(一) 布施 ── 即是將自己所擁有的捨予他人的行為,是菩薩修行的重要法門。布施能幫助我們破除慳貪,消除"我"、"我所"的執著,亦是培養福德的門徑。以恭敬心供養三寶、父母、師長謂之敬田;以悲憫心施予貧窮困苦的眾生謂之悲田。敬田、悲田都是福田,都是能長養福德,有所收穫的良田。

布施的種類有三:

1.財施 ── 指物質、金錢的施予,以及身體力行的服務等。

2.法施 ── 指正知正見的傳授,善法的教化。

3.無畏施 ── 指幫助眾生面對恐懼,解決疑難,在困境中給予支持與安慰。例如以慈祥的容顏、關懷的態度、柔和的聲音,令眾生心得安樂,遠離怖畏。

三種布施中,以法施價值最高,因為得法的人,以後能自力更生,乃至再把所學到的善法轉授予其他人。財施最親切,因為能解決他人現前當務之急。無畏施最容易,因為只要耐心的聆聽、諒解的笑容,往往已能令他人得到很大的受用和安慰。

菩薩布施是應該做到"三輪體空",即不執著有能布施的我、所布施之物,乃至有一實在的受惠者。若菩薩能夠這樣以"平等心"、"無分別心"常行布施,便能招感無量功德,成就圓滿的布施波羅蜜多。

(二) 持戒 ── 即是遵守受持佛陀所制的戒條。菩薩所持的戒律,歸納起來不出三類,名為"菩薩三聚淨戒":

1.攝律儀戒 ── 禁制一切惡行的戒條,例如居士的五戒、八戒,和出家眾的比丘、比丘尼戒等;

2.攝善法戒 ── 一切增長善法的戒條。菩薩發了菩提心後,就要積累福德智慧資糧,所以凡是能夠促進道業、利益眾生的善法,都應勤加修學,以能早成佛道。

3.饒益有情戒 ── 菩薩發菩提心,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凡有利益於眾生的事,只要有能力,皆當義無反顧地去實踐。換言之,能利益眾生,教化有情的事,都屬饒益有情戒。

以上三種戒條,攝律儀戒乃是其後二者的基礎,因為若不捨離惡行,建立自己的德行,是不可能進一步攝善法和饒益有情的。

(三) 忍辱 ── 忍辱可以對治瞋恚。菩薩修忍辱,是透過智慧思維的抉擇,以清凈心、悲憫心,來面對、接受和安住於逆境,是有別於一般凡夫那種無耐地接受的苦忍。菩薩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過程中,是要經得起長時間磨練和面對種種困難的考驗;若不能安忍,布施與持戒的功德,都會因而被破壞,更不用說成就無上佛道,猶如世人所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亦可分為三類:

1.耐怨害忍 ── 即如有怨家以打罵、訶斥、毀謗、譏諷等事來損害自己,菩薩能以智慧和悲憫心作出抉擇,明白到對方為無明煩惱所驅使,心生憐憫,而生起教化救度之心。

2.安受苦忍 ── 乃能安心面對和忍受由於自身、大自然、人、畜等因素引起之各式各樣的痛苦和逆境。

3.諦察法忍 ── 即是在研究、觀察佛法真理時,不畏艱難、心無妄動,而能安住於其中。

(四) 精進 ── 精進可以對治懈怠。菩薩為了進取不止地去修學無量善法,以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應該生起勇悍向上、堅毅、不屈不撓的精進心。在修學的進程中,雖然菩薩在一期生命中的體力、智力等各種力量都有限,但是他堅固的長遠心、勇悍精進心,是無窮無盡,永無休止的。菩薩因為精進之故,能夠長久流轉生死,保持菩提心不失,究竟戰勝無常大鬼和魔王的誘惑。

精進波羅蜜的精神,可比喻為一個披甲勇士,統攝著所有善法,以利樂一切有情為本願,不懼艱辛,恆久奮發,勇往直前,所謂:"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轉,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

(五) 禪定 ── 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含有"靜慮"、"思維修",以及把散亂的心收攝起來,專注於一處的意思。禪定所對治的是散亂。心能夠集中專注,不為內在煩惱和外境所干擾時,便可澄靜下來,讓正念和覺照生起,發揮智慧的光明作用。如《大智度論》中說:"譬如燃燈,燈雖能照,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 [註1]

(六) 般若 ── 梵語,意譯智慧,是用來對治愚癡的。般若智慧是建基於緣起法和八不中道的正見[註2],亦即是從明白和見到一切事物皆是由因緣和合而生,如夢如幻,繼而領會到事物不生不滅之空的特性──"空性"。所以,般若有別於一般世間智慧,是能斷除微細和根深蒂固的煩惱之智慧。菩薩亦因為修行般若而得大自在,能住生死而不畏生死苦,斷煩惱而不入於涅槃,隨其心願流轉生死,廣度無量眾生。

 

四攝

(一) 布施攝 ── 當一個人受著種種痛苦和饑渴時,是很難接受崇高的理想和教化的。菩薩行布施,能令眾生解決現前的困苦,從而得到滿足和安樂,更可令其生起親近之心,樂受引導。"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註3]便是這個意思了。

(二) 愛語攝 ── 愛語就是眾生喜愛聽到的語言。這可分為兩個層次。一、隨順世人喜愛的愛語:即以和樂的容顏,誠懇的態度向眾生講說讚歎隨喜、諒解關懷、慶賀慰問等的句語。二、隨順正法的愛語:菩薩順應眾生的根基和修行境界,作出適當的教導和指引,令其發菩提心,乃至在修行次第上能有所晉升,步向無上菩提。

(三) 利行攝 ── 能利益眾生的行為。這亦有兩個層次:一、菩薩以種種善巧方便的行為饒益眾生,使能獲得現在以至未來的利益;二、菩薩以愛語攝受眾生,教授正法後,應繼續以慈悲心、無愛染心,引導如法思維,隨法而起行,令其得到真正的利益。

(四) 同事攝 ── 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性和習氣,隨其所樂,與其共事或作修行助伴,使令生起親近心和信心,得入正法;即如觀世音菩薩的"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方便善巧。菩薩修行同事攝,不單要因應眾生根基同事而行,亦應與眾生同享自己所有之福慧,令皆共成佛道。

 

佛陀講對治五種心理煩惱的方法:五停心觀

 

省思

解脫乘的行者,修行八正道以正見為主;菩薩修行六波羅蜜,亦以般若為導,所以有"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之說。經過般若的引導和駕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才能與"緣起"、"空正見"相應,而達至圓滿成就的波羅蜜。例如,行布施時,若以般若智慧引導,便能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波羅蜜;若不與般若智慧相應,布施就只能成為人天乘的福業。所以菩薩必須修學般若波羅蜜,才能成就無上佛道,這也是般若被尊稱為"諸佛之母"的原因。

菩薩修行六度,便能累積福德和智慧資糧,以莊嚴無上菩提。其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偏重於利他的福德道;禪定與智慧是偏重於自利的智慧道;而精進則是通於二者。所以,上文雖說般若為六度之首,但是菩薩為了成就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應該六度並重,不應偏廢。因此,菩薩在由淺而入深的修行歷程中,雖然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偏重,但最後還是要六度萬行齊修,才能成就圓滿的佛果。

四攝法的目的,是要盡量增加眾生接觸和願意領受正法的機會。菩薩行者一方面要以身作則,讓眾生體會種種善法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則要智巧方便,隨緣契應,度化眾生。只有在這樣潛移默化的情況下,眾生才會心悅誠服,歸依正法,發菩提心而得解脫。四攝法是菩薩度眾的竅門,因而也是必要的修行。

 

註解

1. 《大智度論》第17卷,〈釋初品中禪波羅蜜〉。此外,依《瑜伽師地論》(第43卷,〈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靜慮品第十三〉)所言,禪定或靜慮可分為三個層次。

2.請參閱第二課〈緣起法的思想發展〉。

3.《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