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惠敏法師開示:





 





問:從事醫護工作者如何修行?

答:



【摘要】



1.保持最新鮮的心,全力以赴



2.對於例行公事亦應保持最佳的注意力





 





【內容】



  



護士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不過大家記得,我今天所要說的是:將來或許大家會繼續從事這個行業也不一定,其實這是一個很好修行的環境。因為它可以說是一個境界,一個培養智慧、慈悲很好的場所,你可以看到生老病死,很實在的、活生生的,就你眼前。你若能用心去體會,所謂佛門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這些道理每天都在熏習呀!就怕你不會用心而已,或許你去了就會感受得到。



  



可是一般人久而久之就麻痺了,因為天天看、天天看,就習以為常了,然後病人對你來講只是一個號碼,「東36」那個病房的號碼而已,他成為一個號碼、一個代號,或者一個工作的對象。麻痺以後就開始起煩惱了,自己也痛苦、病人也痛苦。



  



所以對於這種情形,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永遠保持一種新鮮感吧!或是說,把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遭遇,都當成第一次一樣,但也是最後一次。今天接觸到這個病人,在佛法上來說,這是有緣哪!因為他假使不是生病,怎麼會躺在這邊讓你照顧?你在馬路上隨便拉個人,跟他說:你來躺在那邊,我來幫你照顧。不太可能。為他生病,在這個因緣之下大家才認識,你把他當成一生就是這個機會而已,錯過以後很難再遇到。



  



所以有一句話,這句話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把任何一個遭遇、任何一個接觸,都當成是第一次,而且把它當成最後一次。」這樣才能提醒你用最新的心,而且會全力去應付。因為你把它當成第一次的話,心裡不會被過去的成見、習氣所拘束。



  



譬如今天看到這個病人,過去的習氣使你不禁想:「這個人這種臉、這種樣子,我就是討厭!」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因為過去有這種經驗,不曉得是什麼因緣,可能是過去的緣,反正就使你覺得看到就討厭,不想去照顧他。可是如果當成第一次去看待他,完全是一張白紙跟他接觸,過去的習氣、成見就不會被帶進來了。



  



其次你想:他就是最後一次了。就會全心照顧,不會想:這個病人我隨便照顧一下,下一個病人我再全心照顧,或是等他下次來的時候,我再給他百分之百的服務。或者想:這次是練習嘛!可以稍微保留實力一下,等到總決賽的時候再全力以赴。這是一種不太正確的心理。



  



所以把病人當成第一次那樣子的驚喜、歡迎,或者高興;同樣把他當成最後一次,比如想:這個病人我現在照顧他,下次會不會來,很難講,說不定就這樣去世了也不一定。所以用這種心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地做。



  



而且進一步也可以將這個心意,漸漸地用到其他方面。對我們的父母是不是也能用這種心情?我們常覺得父母親我們從小見到大,見了二十年了,覺得很平常,所以老是用過去的習氣去面對他們。吃飯時他多講幾句話,「你看,你又講了,老生常談。」可是你把父母當成第一次見面一樣,會覺得新鮮。你說他們講話是老生常談,可是老生常談裡面有沒有新說呢?這是我最喜歡用的一種心情。



 



對於每天固定的事情,比如刷牙的時候,你會覺得天天刷牙,有什麼稀奇?我們常常被這種心情騙了,這樣一騙的時候,妄想就來了,種種習氣、業障都跑進來了,注意力就分散了。



  



舉個例子,我每天刷牙的時候,都不會當作好像天天都做同樣的事情,而都把它當作第一次一樣。昨天的我和今天不一樣,昨天的牙齒、水、牙刷和今天也不一樣。所以我每天刷牙就這樣慢慢刷、慢慢刷,等待羅漫蒂克的故事發生,很多靈感都是這樣子產生的,就在這種每天很固定的所謂「routine」例行公事中,產生靈感。我刷牙時隨時把心張開,隨時捕捉靈感。如果你的心一閉起來,就會想:老是這回事嘛!就不可能得到靈感。所以我有時候刷牙時,很多靈感跑出來了,那怎麼辦?就咬著牙刷,趕快把它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上,因為有時候刷完牙就忘記了。



  



所以我很能體會古德任何時候都可以開悟的原因就是如此。有的人在耕田時、有的人在喝茶時、有的人在栽花時開悟,為什麼會這樣子?用心不同。他永遠就保持這很新鮮而期待的心情。這樣會覺得在一生裡面,每一剎那都有驚奇、都有故事。我覺得這種人才是會享受人生的人,他比較容易走上修行的真義。他不太容易犯錯,因為他的注意力永遠保持在一種最佳的狀態,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



  



在刷牙漱口時也是如此,不相信大家一定有這種經驗,一個修行人在打坐念佛時,你罵他,他心裡已有準備:「我現在在念佛,我不能生氣」。假如在他刷牙的時候,你罵他幾句看看……。我們發覺起煩惱的時候,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偷襲的。在毫無防備之下,被射了一個暗箭,一下就倒了。



  



可是真正有修行、懂得修行的人,他隨時隨刻保持最佳的注意力。保持注意力最佳的方法就是用跟一般不同的心情。對父母也是一樣,對他們每天所講的同樣的話中,你能不能看出不一樣的地方來?甚而言之,你的表情、反應,也會讓他們講出不同樣的話來。因為他看你不耐煩的樣子,他就慌了,他一慌,就把那套公式都搬出來。因為他怕你不喜歡聽,心裡一著急,只好講那些話出來,那些台詞就通通背出來了。他知道你聽得不耐煩,只好趕快把它講完。如果他看你張著眼睛,抱著很驚奇心去聽他講,他會想:哦?你這麼注意聽?好,我今天講點別的好了。所以這有互動的效果。



  



對父母也可以用另外一個心情,把今天的聚會,當成最後一次,因為我們老是一個想法,認為父母可以天天在。哪有這回事?曉得佛法的人不會麼想。今天這一次聚會,等一下離開以後,會不會再來,不一定哪!我們老是有這個心:現在隨便應付應付,等我以後再好好孝順你。大家曉得這句話吧!「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每天的遭遇亦是如此,我天走在路上,都抱著一個很新鮮的心情在經過,我希望每天跟我接觸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的滋潤。所以我永遠用最新鮮的臉去面對他們,不會覺得是天天見面的鄰居、朋友,久而久之,整個臉就固定變成撲克臉了。所以你可能「含情默默」地看他……,不過對異性要小心,否則有時候異性會誤會,表錯情那就糟糕了。要含著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那樣慈悲的臉,不要太複雜的臉,否則可能會引起誤會吧!



  



這點大家若能體會到的話,將來在工作及各方面都會很順利的。





 





(講於德育護專幹訓,淨苑,19921)





 





【關鍵字】醫護、無常觀、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注意力、四念處之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