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其實是建立在許多無法當控的因素中,如果能透徹了解當中無常的本質,就能積極面對各種因愛而生的覺受。

莎士比亞曾經如此形容:「當愛情發言的時候,就像諸神的合唱般,使整個世界陶醉於仙樂之中。」

大多數人看待愛情,也覺得是如此美妙而重要,因此它向來就是詩、詞、小說、電影,甚至歌曲中備受眷顧且不退流行的主題,尤其是帶有缺憾的愛情悲劇,更常成為著墨的重點。因此,古代有梁山伯祝英台、羅密歐茱麗葉的纏綿悱惻、為愛殉情讓人傳誦不已;現代則有鐵達尼號因以悲劇收場而讓人惋歎。

而真實生活中,相似的情節與畫面也不停的反覆上演,面對愛情不被祝福,或是情人要求分手時,選擇自殺行為的人不算少,而生起這樣的念頭的人更為數不少。

 

直教人生死相許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分手?」

「他離開後,我覺得好累,無依無靠,生活中再也沒有歡笑,未來的日子是不是都會這樣?每天晚上我總希望黎明不要來,就不用面對沒有他的一天;但到了白天,又恐懼漫漫長夜裡的孤單。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

張雨湘(化名)在失戀一星期後吞食大量安眠藥自殺,經送醫搶救後,面對前來進行輔導的社工人員,雖然願意講出自己的心事,但依消極而哀傷,她沉痛的說:「失去他,我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像張雨湘一樣失去信心、感覺挫敗、害怕未來等心理狀態,正是情場失意人典型寫照。淡江大學心理輔導中心督導蔡英玲說,由於受困在這些瓶頸中無法突破,許多人選擇以自殺了結,但不管出發點是為了表達抗議、報復,或無法承受挫折而失去生存的勇氣,其實都是不健康的心態。

 

愛別離苦

為什麼會「為愛自殺」?或生起這樣的想法?

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在二千餘年前就已告訴世人答案:因為愛別離苦。

蔡英玲試著以佛法與心理學來詮釋,佛法指出人生有八苦,「愛別離苦」就是其中的一種,這是指面臨與所愛的人別離所感受的苦,又稱恩愛別苦;雖然愛別離苦所指並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情愛,但若不具備洞澈對「愛」本質的智慧,不論以何種形態出現的愛別離,總是讓眾生覺受到苦。

而就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因為愛情中親密的屬性,讓原本獨立的個體感覺疲需要,進而有了共生的依存感,因此也建立起安全感及價值感,讓人的生命彷彿也因此更充實圓滿。「正因為對多數人而言,愛情具備了強大的建設力量,相對地,一旦力量消失,便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蔡英玲說,有人形容這是一種被扯裂的痛楚,可以將人一分為二,因此有人選擇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應對,也是不難理解的。

 

窗外依然有藍天

她以多年輔導經驗指出,遭逢愛別離,多數人總是受困或沉溺於苦境中,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再圓滿,其實產生這種情緒的緣由,多半只是因為希望的幻滅、或對對方過於依賴所致。從中,其實正透露出當事者忽略到自己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愛其實應該源於自身,而不是向外求的。

「以愛別離苦來說,佛法中的因緣法可以做很好的詮釋。」蔡英玲表示,十二因緣法中指出「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的部分環節,就是告訴眾笪有關「愛」的生成與緣由。

一般人在對於感情有了接「觸」後,多半會相對地生出對這分感情的美好覺「受」,並因為這樣的覺受而累積成「愛」,而產生愛之後就會想要得到更多「取」;並進而生出想要擁「有」的念頭,便形成一種執著。

她說,若能真正體悟到「愛」的本質,其實是建立在許多無法掌控的因素中,而透徹到無常的本質時,就不會在無法順遂擁有時,還一味地執著於「為什麼要離開我?」、「為什麼會是我?」反而能藉此思考這分感情最根本的來源只是一己的覺受,也就不會只感歎世事無常,而能更積極的面對。

例如張雨湘,她所需要的是尋找出生存的勇氣,讓生活更有意義,一如之前尚未與男朋友交往時的狀態。自殺,是一種逃避的作法,決不是真正的解脫,反而只是徒留遺憾。這時候,周遭的親人、朋友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她強調,「陪伴、傾聽是必需的工夫,從中導引他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來對症下藥,可以預防悲劇發生。」

蔡英玲說,心理諮商有助於疏導心中的哀痛;而藉由佛法思考「愛別離苦」的本質,才能從中成長,相信在打開心窗之後,將會發現,窗外依然有藍天。

(出自人生雜誌191期)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