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殊勝哦!人家李太太竟然捐了伍拾萬元來蓋廟,我一定要捐得比她多,功德比她大!」



「哇!這位師父好厲害哦!他懂得好多,又能言善道,聽得大家如痴如醉的,好殊勝哦!我一定要努力用功,懂得比他多,以後一定能夠度比他更多的眾生,得到更多的尊敬。」





 





「哇!‧‧‧」唉!您每天學佛也是這樣學的嗎?您在興奮什麼呢?您在比什麼呢?





 





學佛、布施,確實是功德無量無邊,但真正的功德、真正的修行是這樣子的嗎?還是您在作功德當中,一邊大量的在減損自己的功德呢? 





 





您布施的錢再多,能夠比古代的皇帝還多嗎?西元五二0年左右,那時的中國正值南北朝時代,而且跟台灣目前相似,也是寺廟四處林立,學佛的人非常多,甚至於當朝皇帝~梁武帝,還大力建寺、齋僧、推展佛教,使佛教在當時盛極一時。您或許會在想:「哇!好殊勝哦!梁武帝的功德好大哦!」





 





沒錯,梁武帝的心情正跟您一樣,認為自己建佛寺、度僧尼、抄寫佛經等,以一國之君,大量的在作布施,而且自己率先勤修佛法,並將佛教普傳到全國各地,功德應該很大吧!但結果在有名的「達梁會談」當中,梁武帝竟然被徹悟如來心印的禪宗大成就者達摩大師一口咬定:「無功德!」這下子,真是給一天到晚在追求功德的梁武帝一記重重的當頭棒喝了。





 





「什麼?花那麼多錢、作那麼多佛事,怎麼竟然連一點功德都沒有?那我以前也布施了不少錢幫忙作了不少的佛事,豈不是也沒什麼功德了嗎?」不!不一定!有沒有「真功德」並不是由花錢多少、作事多寡等事相上來評斷的。讓我們先來看一段真事的故事,或許您就比較明白了。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之時,有一位「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以「頭陀第一」著稱,後來在靈山法會上,受佛陀正法眼藏之付囑,傳佛心印,成為禪宗的初祖。在當時,尊者身上常放金光,能蓋過其他任何光芒,使之隱蔽不現,因此人家又稱他為「飲光」。但迦葉尊者為何會感召得到相好莊嚴、身放金光的果報呢?這可是有一段「千古佳話」的。





 





話說在本師 釋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之前,我們這世界就已經成就過好幾尊如來了,而距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尊如來(包括釋迦佛),我們習慣稱祂們為「過去七佛」。就在過去久遠的第七尊佛~毗婆尸佛~入滅之後,四眾弟子將祂的舍利子以七寶塔恭敬的禮供了起來,整座寶塔裏裏外外非常莊嚴。





 





後來,寶塔裏毗婆尸佛的佛像金身,臉部脫落、缺了一小塊,此時有一位貧女沿途在行乞,得到了一顆金珠,心裏非常高興,就想要發心將佛像的臉部補好。而迦葉尊者在久遠以前這時候的前身是個鍛金師,於是貧女便將金珠帶過去,想要請迦葉尊者的前身為佛像金身修補。





 





迦葉尊者的前身在聽到貧女的這種發心之後,也很歡喜的答應要將佛像補好,而且在恭敬的將佛像金身修補好後,二人更共同發願說:「願我倆生生世世都能結為夫妻,而且全身真金色,恒受無上殊勝的妙樂!」





 





就是由於這樣的因緣,他們二人在往後九十一劫當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樂無比,而且每一世身上還真的都散發真金色的光芒來,一直到本師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都還是這樣子,並於這一世徹悟成就。





 





看到這裏,您是不是能夠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布施作佛事,梁武帝花費這麼大的去作,反而被達摩祖評為「無功德」,但迦葉尊者與貧女只是用一小顆金珠去作,卻能得到這麼大的果報呢?沒錯,重點就在於一個「發心」!梁武帝雖然作了很多佛事,但卻經常計較、在意著自己所作的功德多少,就是因為著於這樣的一個「功德相」,而著相布施與著相修行,因此都不是真功德與真修行。而迦葉尊者夫妻倆,卻是基於一片真心,想要把破損的佛像補好,是真心、恭敬的在作布施,因此「捨一得萬報」,而得到了很大的功德!





 





所以,當您在布施蓋寺廟、齋僧或贊助法會等時,如果您是因為如此贊助有大功德,而來發心布施的話,那麼您不管花再多的錢,多少都會被您的「著功德相」布施所抵消,故非「真功德」。甚至於,如果您是因為不想捐得比別人少,在「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的偏差心態作祟之下,而想布施得比別人多,想要把別人比下去時,那您真正布施的功德不僅很小,而且由於您想把別人比下去、好勝、爭功德的錯誤心理,還可能使自己死後墮入阿修羅界而無法升天呢!





 





此外,當您學佛之後,一心想變得比別人聰明、有智慧,或懂得比別人多、辯論時能辯贏別人,乃至於因為您有在學佛、吃素、持戒或者修持無上密法、殊勝大法等,便產生大我慢之心,有意、無意的看不起別人,好像別人是次等人種,而自己特別優秀一樣。如此學佛修行,也不是「真修行」,而是「在功德中摻毒」為自己死後種下墮入阿修羅界的因種。





 





進一步來說,如果您打坐、修行當中,身心產生了一此異於常態的變化,心裏就興奮無比;或者每拉一個人信佛、求道,每幫助一個人一些忙,心裏就興奮、欣喜一次;也或者當您一提到您的師父、宗派或修法時,您就會整個人興奮起來,滔滔不絕、無法自己的停不下來,這時候,您就應該當下警覺到這種「興奮莫名」的背後,是不是夾雜著源源不斷的「貪毒」在滋長著?也就是說,當您每興奮一次,您就「中毒」一次,因此,不管您修行得有多精進,也不管您修行的境界有多殊勝,您都是一邊在修行累積功德中在一邊摻毒,故亦非「真修行」。





 





「那麼,我到底應該怎樣作,才是『真功德』與『真修行』呢?」也許您會這麼問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佛陀在「像法決疑經」中所告訴我們一些依循的準則吧!這部經典是佛陀臨涅槃前所宣說的,經中對「真布施」、「真功德」闡述得非常清楚,因此在此介紹部分相關的法要,以供參考。





 





佛陀說,祂老人家入滅之後一千年,眾生開始進入像法時期,但從這時期以後的眾生,就都很可憐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雖然勤苦修行,但不懂如來正理,因此所作甚多,卻獲報甚少。許多人雖然也是在作各種善事,但卻大多不是求名、求利,不然就是要勝過他人(種「修羅」因),因此不是真心想要修行求解脫、出三界。





 





像法時期以後,不管出家眾或在家眾,競相到處建寺蓋廟,因此寺廟、佛像處處都有,不僅山林曠野或城中馬路上有,就連巷子旁、髒臭穢惡之處,也都有寺廟、佛像的蹤影。但寺廟雖多,有很多卻任其老舊頹廢,無人管理。這時候大家雖花錢蓋廟、供養三寶,但對三寶卻不生敬重。也就是說,大家雖然花了很多錢在蓋廟、齋僧,但卻著於功德相,求名、求利、求勝他,貪念布施之功德大小。





 





佛陀又告誡我們,與其蓋了一大堆的新廟,又任其毀壞不管,獲罪無量,倒不如將一些老舊而破落毀壞的塔廟、佛像與經典,重新加以整治、修補,反而功德更大,其福甚多。這一點告誡,對已處末法時代的我們,真是一針見血,實在是值得我們深自警惕的啊!





 





此外,也有眾生看到別人布施作功德,為了名聲、為了面子,就是傾家蕩產也要花大錢來布施,但是當他看到一些貧窮孤苦的人,卻對他們百般刁難與呵罵,還把人家趕走,連一分錢都不給他們,佛陀說這種布施的人,叫做「顛倒作善」、「痴狂修福」,是「不正修福」,這樣的人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們花費了大筆錢財,卻獲福甚少。





 





佛陀進一步的說,如果有人以無量之身供養十方佛菩薩及聲聞聖眾,不如有人布施畜生一口之食,後者的功德比前者大了百千萬倍以上,無量無邊。佛陀他老人家更明白指出「布施」的真義,祂說,祂在許多經典裏面說到的布施,主要是希望出家、在家人,能修慈悲心,以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但是很多弟子卻不解佛意,而專施「敬田」佛法僧三寶,不施「悲田」貧窮孤老乃至動物。在這兩種福田當中,以布施悲田功德最大。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布施,不是去貪求功德有多少,主要還是在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因為貪求的「貪」就是我們墮落之因,而慈悲心卻是我們成佛的資糧啊!不次,當您又要布施蓋廟、齋僧、贊助法會、打齋時,應該也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裏,有沒有過多的興奮?有沒有要把別人比下去的心?是不是因為別人說這樣作功德很大,所以您才肯掏出錢來布施?





 





還是說,您是真心出於虔誠與恭敬,希望因為您的發心,使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幫助與利益而得到解脫!





 





雖然從外觀上看起來,布施的表相都只是把錢拿出來,但隨著您發心不一樣,其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您已經有了這些智慧去分辨,相信下次當您發心想要布施的時候,便不會只挑一些看起來功德較大的項目去布施(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斥、不去布施這些項目),反而可能更樂意去贊助孤苦貧病,或者那些社會上較弱勢的慈善機構了。這樣也不會造成一窩蜂贊助少數大型慈善團體,卻讓更多較小的慈善機構缺乏經費而幾乎撐不下去了。





 





當然,您更可以打開自己布施的領域,除了布施、幫助許多人的色身生命,讓他們能吃飽、穿暖、生活安適、減輕病痛之外,您還可以布施給更多的正信弘法團體,贊助弘法或助印佛書、經典,以救更多人的法身慧命,超脫煩惱、痛苦。





 





現代人學佛、修行很奇怪,常常要攀緣一些奇特或殊勝的無上大法,讓他修起來覺得很興奮、很有意義,認為自己也是在度人、吃素、修行、作好事,但究其背後的力量,還是一股強大的「無明」在推動,致使他越修越增長貪心與慢心,難怪會覺得很興奮,或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您在精進學佛之餘,是不是也應該常常讓自己好好冷靜下來,放鬆身心,仔細看看自己背後推動您修行的那股動力,到底是貪與慢,還是一心求解脫痛苦無明以及一心為利益天下蒼生的所謂「智慧」與「慈悲」?因為只有悲與智雙運,才有可能讓您真正超脫三界之苦,究竟解脫的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