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從量子糾纏看念經回向的深刻奧秘

  有些佛教徒,對念經超度的作用一點都不信。眾生的根基各種各樣,有人經常這樣認為:“佛學的理論我很喜歡,但出家人在這麼遠的地方給我念經,能不能起到作用啊?”

  這個問題我想給大家解釋一下。

  在藏傳佛教裡面,如果要給他人念經或儀軌做回向,念誦者最好有這部經或這個儀軌的傳承。對念誦者,尤其是出家人,我們平時對他做供養,請他念經或超度,完全是符合佛法教義的。在我們學院,很多堪布、堪姆手裡都有一些他人請求超度的亡人姓名。漢地似乎沒有這個習慣,但藏地歷來有這樣的傳統,比如我的母親死了,我把她的名字寫好,每一年交給一位出家人,請他念經超度。其實這樣做非常有用,不僅對亡人有用,對活著的人也有用,能消除對方的業障。我自己也經常這樣做,遇到事情不順、身體不好、做了噩夢的時候,我就馬上交一點錢請僧眾念經。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出現的狀況,寫要念誦的經咒,比如藥師佛心咒、蓮師心咒、金剛薩埵心咒等等。多年以來一直是這樣。

  現在我們學院僧眾集體念誦比較如法,念經的時候都是止語。多芒寺那邊雖然僧人不多,只有幾百人,但一方面我是在那裡出家的,另一方面,以前德巴堪布在世時也特別重視念經,經常讓僧眾一下午非常認真地念兩三個小時經,所以有時候我也在那邊交錢請僧眾念經。

  我那天問了多芒寺的管家,他們說現在每次念誦也是兩個小時左右。我跟他們說,念經的時間不要太長,不然出家人心生厭煩也不太好。

  不論是小寺院還是大寺院,出家人如理如法給施主或亡者念經回向,是會起作用的。從佛法的角度講,這叫“緣起不可思議”。

  比如說我今天生病,要麼是跟我前世的業力有關,要麼是暫時的違緣造成的,如果是後者,我請僧眾念經,必定會起作用。當然,並不是說念經之後我的業障就立即全部消除了。畢竟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不是通過一兩次佛事就能全部清淨的。就像生了病吃藥一樣,有些病能治好,對有些病則不見得起作用。再好的醫生也不敢向你保證包治百病。

  同樣,我們的一些業力通過請僧眾念經不一定能遣除,但有些的確就像吃藥一樣會起作用。所以,如果你身邊有人去世,或者事業不順利、身體不健康,可以嘗試請僧眾念經。前段時間有人身體不好突然生病了,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念個經應該會好的。後來他說:“真的起作用啊!我原來不太相信,但真的起作用!真是奇跡,真是稀有啊!”

  緣起的作用是真實不虛的。比如說,你身在美國,我在中國給你念經,那你能不能獲益呢?其實,從佛教的角度講,這是完全可以的。現代科學中也有相關的理論依據。

  大家都知道,現代物理學的基本支柱之一是“量子力學”。美國谷歌公司在研制量子計算機,據說明年年底建成。在量子科學研究方面,美國排在第一,其次是加拿大、日本、英國等。不過現在量子科學技術還不是非常成熟,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基本上運用在軍事方面,比如用於測准時間。

  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量子糾纏”。我們在這裡念經,對方在遙遠的地方能得到感應,這用“量子糾纏”原理可以進行解釋。比如說兩個粒子,一個在火星,一個在地球,其中一個進行某種運動時,另一個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能感應到。因此有人稱它為“遠距離瞬間感應”。再比如兒子在某個地方死了,而他的父親正在北極或南極,他馬上得到感應。同樣的道理,我在這裡念經的話,這是一種善業,會對他方病人相續中的惡業產生作用。這兩種業,實際上有同等影響的一種糾纏關系。

  當然,現代物理學也還沒能完全解釋清楚量子糾纏,為什麼會同等影響、互相管控,而且這個速度比光速還要快,是光速的2.5倍。現在很多科學家都覺得非常稀有,雖然知道起作用,但原理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們有必要探測心靈的作用。有些人說:“我剛想給你電話,你就打電話過來了,怎麼會這樣?你是不是有神通啊?其實,這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不同維次量子的相互其溝通與作用。現在多科學家,包括一些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科學家都認為,“量子糾纏”理論完全能解釋“萬法唯心造”,不同業力現前,不同業力感召,同一時間內可以彼此感應很,彼此起作用。

  這個問題,希望佛教徒中的科學家結合佛法與科學進行研究。佛教徒中有很多人在高端科學方面有所研究,你們可以觀察我說得對不對,不對的話,你們可以用一些科學依據來說明。

  我們為他人念經、加持、回向,雖然中間隔著千山萬水,但對方的確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什麼原因?用傳統物理學的理論,不一定能說得清楚。如果你說這是迷信,但它的的確確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是現量感知的,並不是一句“迷信”就能輕易否認的。因此在這些問題上,希望大家能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大乘經莊嚴論》第63課開示


索達吉堪布:量子科學幫我們理解空性

  不要說是佛教界,包括現代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在空性的問題上往前邁了一大步,已經比經典物理學的觀念更接近於空性。

  愛因斯坦就首先提出了質能轉換原理:所有的物質,如瓶子、柱子等等,都可以轉換成沒有任何阻礙的能量。也就是說,包括我們生存所依賴的地球、我們的這個肉體等等,全都可以轉換成通徹無礙的能量。

  學過物理學,或者有一點量子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所有眼睛能看到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所組成的;分子再往下分,就是原子;原子再往下分,就是電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可以分出質子和中子;然後,又可以分成更小的誇克;在誇克的後面,還有亞誇克;目前物理學所研究出來的最新成果表明,在亞誇克的下面,是一種場。

  所謂的“場”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根本看不見、摸不著,沒有任何物質性質的,像虛空一樣的能量。也就是說,在一切物質的表象背後,只是一種場而已,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比如說,當我們看見這個杯子的時候,這個杯子卻是由能量所組成的,並不存在什麼有質礙的、實實在在的物質本體。這種能量不是通過轉換而得到的,而是在物質存在的當下就是能量。

  當然,從佛教的角度而言,這種觀點並不究竟,因為量子物理學家還執著一個“場”的實有,所以離佛陀的境界還差得很遠。不要說遠離一切戲論的大中觀境界,就是小乘阿羅漢的無我境界,他們都沒有通達。

  而釋迦牟尼卻在很早以前,就證悟、通達了比這更深入、更究竟得多的終極境界,並把這些證悟境界告知了後人,稍微學過一點佛教唯識宗或者中觀宗的人,對量子力學的觀點不但不會感到驚奇,而且還會覺得這只是很粗大的分解物質的層面,遠遠沒有將物質分透、分徹底。

  佛教超勝於科學的地方還在於,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的,都是常人既無法親身體會,也不能親自推導的科研成果,而佛陀卻不是讓世人盲目地接受他的證悟“成果”,還進一步用通俗易懂的邏輯推理方式,讓每一個凡人都能親自推斷出空性的結論。如果願意進一步往前走,還可以親身體會到佛陀所證的空性境界。

  大家可以試著依照量子力學的觀點來想象一下,我們所在的這個房子,只是一大堆的能量,並沒有什麼實在的物質。當意識到這些以後,你們有沒有一種懸在空中、無所依托的感覺?要知道,這些牆壁、地板、桌子、凳子等等,都是不存在的啊!你們會感到恐慌嗎?反正很多量子物理學家都感到恐慌過。正因為如此,量子力學的創始人玻爾才會深有感觸地說道:“誰不為量子力學感到震驚,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物質是由於人類的錯覺。”又說,“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場。”

  當科學家發現這種現象時,他們也很驚訝,但可惜這些科學家們不懂佛教中觀的道理,否則他們也就不會如此驚訝了。

  西方的哲學家也有過這方面的探索。比如,作為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兼物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的笛卡爾就認為:“我怎麼知道我不是在做夢,而我又憑什麼將夢境和現實區分開呢?完全可能有一個魔鬼,一直在欺騙我,讓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真的,什麼時候是假的。那什麼是真的呢?”

  英國唯心主義經驗論的主要代表貝克萊,也從物理學中驅走了實體概念,他認為,事實上並不存在“自我”這種印象,因此也沒有“自我”這種觀念(第一卷,第四編,第六節)——“當我極密切地體察我稱之為我自己的時候,總要碰上一種什麼特別的知覺——冷或熱、明或暗、愛或憎、苦或樂的知覺。在任何時候我從不曾離了知覺而把握住我自己,除知覺而外,我從不能觀察到任何東西。”他含著譏諷的意味承認,也許有些哲學家能感知他們的自我,“但是撇開若干這類的形而上學家不談,對人類中其余的人我可以大膽斷言,自我無非是一簇或一組不同的知覺,以不可思議的快速彼此接替,而且處於不絕的流變和運動中。”

  經驗論的另一位代表休谟,也對人的知覺、觀念之外的任何存在都持懷疑態度。他認為,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至於感覺之外,不管是物質實體還是像上帝這樣的精神實體,都無法確定其是否存在。休谟把自己的這個觀點稱為懷疑論。

  中國的道家也有“壺中日月”、“耳視目聽”、“莊周夢蝶”等打破世人固有觀念的說法,但道家的見解卻偏向於消極無為,他們否認緣起現象,沒有積累資糧、忏悔罪業等方便,只是追求一種“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吾喪我”的“坐忘”等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至於道教的天尊信仰、修內外丹、屍解成仙等等,就更是與佛教相去甚遠了。

  總的說來,雖然主觀唯心主義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等之類的主張,量子力學也將物質的概念抉擇到了“場”的境界,世間的任何一個哲學家或科學家,無論是東、西方哲學還是現代科學,都無法證實事物的真實存在,但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真正通達這個問題。他們的理解和結論,與佛教的見解還有著天淵之別。

  由此可知,即便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剖析,也可以得出,任何微塵許的法,不論瓶子、原子還是誇克,到最後都不可能實有存在。既然事物的本體不存在,又怎能不是空性呢?這個觀點,就與佛教比較接近了。

  以前台灣有個佛學人士對物理學特別精通,他專門將天文學、量子力學、《心經》、《寶積經》、《華嚴經》中的很多道理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清楚地論證了佛教與現代科學的相似之處,以及很多現在科學尚未探索到的佛教境界,十分值得我們借鑒,但可能是他還沒有精通佛教中觀和因明理論的原因,所以沒有將佛教與物理或其他學科相沖突的一些問題解釋得很清楚。

  作為修行人,若能將世間的有些問題和佛教的道理結合起來,也能幫助自己進一步理解和通達很多往常無法理解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