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輩子不墮惡趣的關鍵!
索達吉堪布

現在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聞解脫”,動不動就是聞解脫的灌頂、聞解脫的修法。實際上,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就是聞解脫,《釋迦牟尼佛廣傳》也是聞解脫,如果你們不信,可以翻閱一下這本書的內容,看看里面的“聽聞功德”到底是怎麼說的。

當然,密法中確實也有專門的“聞解脫”修法,但這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就廣義而言,聽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是聞解脫,聽了觀音菩薩的心咒也是聞解脫,這一點完全基于每個人不同的信心。

如今很多淨土宗的修行人,我認為有偏于小乘的發展趨勢。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念佛時想的都是:“我一定要好好念佛,這樣等我死的時候,阿彌陀佛肯定來接我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一定很快樂,去了以後,我就不用天天受兒 媳婦的氣了……”這種想法類似于世間學生用功苦讀,就是為了到美國留學一樣,很多人念佛的目的,僅僅為了自己的快樂,除了這個之外,眾生的利益根本沒有想過。

其實,淨土宗是大乘法門,既然是大乘,就必定要有菩提心,否則往生的資糧就不可能圓滿。自私自利的淨土宗,與大乘佛法是格格不入的!

無論在漢傳佛教,還是在藏傳佛教,臨終的教法都多如牛毛、不勝枚舉,盡管如此,也沒有一個法門能比這個依靠菩提心而死的教法更殊勝的了。實際上,這是釋迦牟尼佛所有法門中最精粹的教言。

我們臨死時,如果修不來頗瓦等其他法,也不要緊,只要能在觀修空性大悲藏(兩種菩提心)的境界中離開人世,就必定不會墮入惡趣。將來再轉為人身,值遇到大乘佛法,就比較有把握斷絕整個輪回的相續了。

一個人在臨死時,心念會非常強烈,倘若這時對現世的東西執著不舍、不肯放下,那麼後果將極為悲慘。

《極樂願文 大疏》中就講過,有個比丘臨死時貪執自己的缽盂,結果來世轉為了一條毒蛇,專門守護這個缽盂;有些孩童死前貪戀自己的玩具,來世也變成了毒蛇,纏著這個玩具不放。同樣,如果我們也像他們一樣在臨死時貪著自己的某樣東西,來世就很有可能變成三惡趣的一個眾生,不僅無法解脫,而且還要感受無盡的痛苦。

所以,應在臨死前這樣思維:“現在我只剩下一口氣了,貪執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即使整個世界都變成了黃金,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我也帶不走其中的一分一厘……”如此反複思量,便不會對這些身外物產生貪念了。

(所以)在臨終時一定要斷除對“我”的執著。

每個人無始 以來,都執著于有一個“我”,正是由于對它的貪執不舍、呵護備至,才讓我們飽受了無量痛苦,一直沉溺在輪回當中無法解脫。如果臨死時還執迷不悟,始終耽著 于“我的安樂”、“我的解脫”、“我的成就”,不舍得扔掉這個“我”,這樣快樂不僅會離我們越來越遠,而且還將因此而遭受更大、更劇烈的痛苦。

如果我們死時病得不是很嚴重,就應該觀想上師三寶在自己的頭頂,並且在其前作七支供積累資糧;

倘若覺得修七支供實在太長,那也可以念《普賢行願品》中七支供的簡頌:“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如果連這個能力也沒有,那麼臨死前只要有一口氣,大家就千萬不要忘了發願。這時應該想:“死相已經現前了,我肯定會死的,但願我在中陰時能夠憶念起菩提心,生生世世不要離開菩提心,並能值遇傳授大乘教法的殊勝上師。”

這里的發願一共有兩個要點:一是願我生生世世能修習兩種菩提心,二是願我生生世世不要離開大乘上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看,自己臨死時有沒有把握發這兩種願。

臨死時的行為一般有兩種:

一、境界比較高的人,可以採用心性休息的手印,或是毗盧七法的坐勢,如一些高僧大德站著或坐著圓寂一樣,從古至今,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二、倘若無法達到那麼高的境界,我們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來修持:

身體右側而臥(如同佛陀涅槃時的獅子臥),右手平托右臉頰,右小指塞住右鼻孔,讓呼吸從左鼻孔進出。若能以這種姿勢死亡,即使你造了再大的惡業,也絕對不會墮入惡趣。這一點非常非常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