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說,現在找不到好的法師,找不到善知識,聽不到好的法!是,這個是一個原因,但是裡邊更重要的原因自己沒有準備好,自己一片荒田。我為了證明這一件事情,說二個公案給你們聽聽。

  這個在佛世在雜寶藏經上面有一個老比丘,他是老年以後出家,修學佛法,年紀大了比較困難,年輕的時候就容易,為什麼?真正修行要拿出全部精神,不是說老了什麼都沒有了。平常我們世間都說等退休了,那時候修學佛法來不及,年輕的時候全部精神放下去都不一定,等到你年老了還有希望嗎?但是這個老比丘真是,他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有機會,有善根,到了晚年才進入佛門當中。但是他雖然晚進去,這個意志倒是好樂之心非常強。跑到佛門當中,佛世的時候那個僧團也是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有很多人固然看見老年出家,很憐憫他同情他,但是就有年輕人,常常看見這個傢伙老朽了,怎麼樣都不行,總歡喜開他玩笑。可是這老比丘本身卻是非常認真非常恭敬,非常虔誠,他一點不會說像我們普通世間往往倚老賣老,這是非常壞的大毛病,他沒有。他也沒有普通人年紀大了以後,有很多老的習慣,他總覺得修學佛法了,世間的用不上,全部精神像年輕人一樣,跟著他去學。但是儘管你心理有這樣的準備,體力不行,他處處地方總不如人家。

  年輕人常常開他玩笑,他總歸逆來順受,人家雖然故意開他玩笑,他還誠誠心心的聽人家去做。有一次年輕的比丘在一起,年輕人看見這個老傢伙來,給他開開玩笑,經常歡喜這樣。本來幾個年輕人在開玩笑,看見這個老比丘來了以後,大家故意裝的很莊嚴的在那裡講法,這個老比丘過去了,看見他們聽法好歡喜的過去。過去了以後,他很恭敬仔細,很羨慕這些年輕人講法。這些年輕人都是調皮搗蛋的,看見來了說你那個老上座來!來!這個上座有幾種,僧年也是個上座,換句話說年紀大或者戒臘上座,或者智慧上座,就是說他年紀雖然輕,出家雖然晚,但是他智慧很高,或者開悟了,這叫智慧上座。因為人家開他玩笑,所以他出家雖然晚,年紀大了,說你這個老上座來!來!歡迎!然後坐在這裡,就給他講法,他聽得歡喜、高興!那些年輕人肚子裡都在笑,這個老傢伙老上當。然後有一位年輕人就說來!告訴你!讓你證得四果,佛告訴我們法要證果的!他好高興,好歡喜。你坐在那個角落裡邊,然後這個老比丘就非常恭敬的坐在這個角落裡邊,有一個年輕人拿了一個鞭子,就是我們現在禪堂裡面,用的那個香板給他頭上面叭一下,好,這個加持你,使你得須陀洹果─初果。

  這完全是開玩笑,但是這老年人卻是至誠恭敬的、一心一意的聽他們,結果一棒下去,他真的開悟了,證了個初果。他歡喜,年輕人覺得開他玩笑而高興,這個老比丘因為開悟了,非常恭敬,非常歡喜的,高興的下座感謝他們,結果大家一般的歡喜,但是內心完全不一樣。你不要急,這只是初果還有二果,好!好!跑到這個角落裡面,然後那個年輕人是後面笑得笑壞了,覺得這個老傢伙就這麼糊塗會上那個當,這麼高興。這老比丘心裡面真歡喜,證了果怎麼不歡喜?把生死了脫了,見到這個道相,一心恭敬從這個角落跑到那裡去。然後另外換了一個人,拿著香板頭上又吭一下說加持你,給你二果。

  就這樣,如此這般四個角上面敲了四下,證了四果羅漢,你們去看看,真實故事。這個說明什麼?很重要,很重要!他心裡上面已經自己成熟了。佛法這裡處處告訴我們,內學,內學,你學了法,自己內淨心意。我們現在真正最大的毛病,學了法是專門當照妖鏡看別人,看所有的人都是妖怪。除了這個以外,自己我慢心是越學越大,那個大得不得了,跑到任何地方,看看他不對,只有一個地方沒看見,應該看的地方就是沒看見,大家就是這個,就是錯的準備,真正的問題在這上面。換句話說,一開頭我們並不瞭解佛法的特質是什麼,這是很可憐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說非常可笑的事情。所以在這地方特別告訴我們,我們不要急著受什麼大法,如果這個地方你能夠轉化過來的話,下面的法一一受用,而且馬上受用。」

  「現在你們那些人對善知識你看起來把他看成平庸的凡夫,請問功德從那裡生?不要說大乘,小乘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常常都要看看那個經典,反省反省那個經典。
  
  上一次已經說過這個老比丘,今天這個地方另外說一個公案:有一個女人,那一個女人她非常虔誠的供養這個三寶。佛世的時候那個供養都是請出家人到家裡邊應供。那麼她常常請一個老比丘,那個老比丘確實不懂得什麼,吃的時候是蠻好吃的,吃過了這個開示是講不出來的,但是那個女人對他是非常的恭敬,一再的請。要我們現在的話,你能夠開示都不一定恭敬你,何況你根本的啞羊的一個,要我們看見了;她不,她非常恭敬。那麼在這裡請完以後求他說法,可是因為這個老比丘自己都不懂,他總推三阻四,總是推掉,她是一面恭敬的請,一面老推;他是愈推,她是愈恭敬。

  有一次以最好的這樣恭敬請來,請來以後,請完了以後又請他說法,他這一下實在是難受得不得了,結果他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句話,不曉得要教他說什麼,結果看見那個女的,在那個地方下面跪在那聽,而那個女的呢,因為她心裡面沒有一點點慢,愈來愈恭敬,總覺得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她沒有一點點用反方向去想,所以她跪在那裡,頭都不敢抬起來,心裡面一直至誠恭敬的,一方面想自己那裡不對,一方面緣想佛法,結果那個老比丘看見那個人坐在那裡,那個優婆夷這麼虔誠的跪在那裡,正好趁她看不見,偷偷地、輕輕的座上下來溜掉了,溜掉了以後,這個女居士還沒注意到,她還是至誠恭敬的,只是覺得他為什麼還不講呀?總還有原因,她就是自己想,一再的想想,想的以前世間固然苦,現在求取佛法還是這麼苦,還是毫無意義,愈想愈想跟法深入,越想深入。本來佛告訴我們什麼?苦諦。平常是膚淺的一面,因為她的信心慢慢的清淨了,所以跟煩惱不相應,愈來愈自己淨化了內心,結果,開悟了!證了初果。

  她歡喜得不得了,再抬起頭來一看,那個老比丘跑掉了,她感激,然後她就跑到僧團裡面找那個老比丘,她要感謝他;結果那個老比丘根本不曉得這件事情,他逃回來了以後又見不得人,關起來就不願意出去,那個女人跑著去感謝他,他以為是他吃過以後不告而別有什麼問題,她愈找他愈害怕,結果這個女人卻是一定要找到他,結果後來找到了,找到了以後就說那個公案,那個老比丘聽了以後無比的慚愧,發了大慚愧,結果那個老比丘也證了。

  雜寶藏經上面有這段公案,你們仔細看看,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大乘,小乘也是這樣的,這是我們第一應該好好警惕反省的地方。不過現在說實在的,我們乃至於要想警惕反省這個程度還做不到,為什麼?我們心裡這樣煩惱非常重、非常粗猛,有的時候是聽見了很好,有的時候話都聽不進,那是為什麼?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粗猛煩惱,這是我們真正應該認識的。」


  ---日常法師廣論開示


《雜寶藏經》兩位老比丘公案原文。


(一一四)老比丘得四果緣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如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心生羨尚。語少比丘言。汝等聰慧。願以四果。以用與我。諸年少比丘。嗤而語言。我有四果。須得好食然後相與。時老比丘。聞其此語。歡喜發中。即解欽婆。用貿所須。尋即施
設種種餚饍。請少比丘。求乞四果。諸少比丘。食其食已。更相指摩。弄老比丘語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爾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如語而坐。諸少比丘。即以皮毱。打其頭上。而語之言。此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聞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向爾雖得須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當與爾斯陀含果。時老比丘。獲初果故。心轉增進。即復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頭。而語之言。與爾二果。時老比丘。益加專念。即證二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斯陀含果。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我當與爾阿那含果。時老比丘。如言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而語之言。我今與爾第三之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倍加至心。即時復證阿那含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不還之果。然故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壞。唸唸是苦。汝更移坐。次當與爾阿羅漢果。時老比丘。如語移坐。諸少比丘。復以皮毱。撩打其頭。而語之言。我今與爾彼第四果。時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羅漢。得四果已。甚大歡喜。設諸餚饍種種香花。請少比丘。報其恩德。與少比丘共論道品無漏功德。諸少比丘。發言滯塞。時老比丘。方語之言。我已證得羅漢果已。諸少比丘。聞其此言。咸皆謝悔先戲弄罪。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


(一一五)女人至誠得道果緣

  若人求道。要在精誠。精誠相感。能獲道果。如往昔時。有一女人。聰明智慧。深信三寶。常於僧次。請一比丘。就舍供養。時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老根鈍。素無知曉。時彼女人。齋食已訖。求老比丘為我說法。獨敷一座。閉目靜默。時老比丘。自知愚闇。不知說法。伺其泯眼。棄走還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有為之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觀察即獲初果。既得果已。求老比丘。欲報其恩。此老比丘。審己無知。棄他走避。倍更慚恥。復棄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現。女人於時。具論上來蒙得道果。故齎供養。用報大恩。時老比丘。以慚愧故。深自剋責。即復獲果。是故行者。應當至心。若至心者。所求必獲。


  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