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很多人搞不清楚「隨緣」和「隨便」的差別 

 

好人不代表做的都是好事

經常聽到有人講「他是一個好人」。所謂的好人,一是不會傷害別人;二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願意奉獻。那為什麼又有人說「好人沒有好報」呢?

好人不代表做的都是好事,好人有時也因為自認為做的是好事而犯錯。

我的一個弟子得了不治之症,他老是跟我講:「我心地很善良,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報應呢?」我說:「你不要光看你現在生病很痛苦,更要看看你生病後有多少人花錢幫你治療、有多少人關心愛護你;跟你不甚熟悉的師兄師姐們天天在關心你、幫助你,這是從哪兒得來的福報?說明你以前做過很多好事,是個好人,才有現在這些機緣。要知道,有些人生病了,可能連個照顧看管的人都沒有。」

因此,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會有很多的善報成熟。

 

要「隨緣」,不要「隨便」

我們在付出努力的過程中,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論是哪種結果都要坦然接受它,這才是佛教講的「隨緣」。

人有形形色色的慾望,也願意為慾望付出很多,但不一定都能得到回報。而當你付出了以後,一定要享受付出的過程;最後這件事情即使沒成功,也應該歡歡喜喜讓它隨風而去。能夠做到這點,就是放下。

在佛教裡,這種放下很重要,也叫「隨緣」。很多人搞不清楚「隨緣」和「隨便」的差別,以為佛陀說隨緣就是不用努力了:那好好地工作也好,不好好工作也罷,就是這個樣子;讀書也是這樣,我每天去讀就行了,用功也好,不用功也好,它就是這樣的,就隨緣;生活也是,我現在的生活貧困潦倒,我也不想努力改善它,以後會變成怎麼樣就隨它去,隨緣。

實際上,這樣做是「隨便」,隨便地對待自己的生命,隨便地對待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也是從這裡產生出來的。

其實,佛教裡講的「隨緣」是非常積極的,因為很多不同力量綜合起來才叫做一個「緣」。植物要長出一個果實來,需要很多條件——良好的土壤、水分、陽光、肥料,有人的呵護,最後才可能長出好的果實。這一切條件具備,才是緣分成熟。

但是有些是我們掌控不了的,比如氣候就是我們掌控不了的。有些是外在的力量,我們有沒有這個時間去照顧也是一種外在的力量。

如果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老天爺不給你面子,不下雨會乾旱,下雨過多會發生洪澇,最後沒有收成了。也就是說,認真努力了,但外界條件不配合,這個緣分不具足,果實沒有長出來,也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就要坦然面對,因為這是改變不了的,不是沒有努力,已經努力了,結果是這樣。如果老天爺給面子,下了雨,陽光也充足,最後果實纍纍,得到豐收,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在付出努力的過程中,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論是哪種結果都要坦然接受它,這才是佛教講的「隨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