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諺語】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人情世故是門高深的學問,與人交往、應對進退,要做到圓融與人和,確實不容易。既然不能離群索居,不能與世隔絕,那就要在人我團體中求得安身之道,因此這是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的功課。

不近人情的人,通常不願好好的經營人際關係,在他面前碰了釘子的人,久而久之就對他「視為畏途」了。

另外,不懂人情的人,因為處處得罪人、不得人緣,很容易在群眾中被孤立而失去了自信,也會因而凡事都「視為畏途」了。

而人生在世豈止是人情而已?天道運作、萬物滋息,都是老天饒富深意的創作,要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用細膩的心眼貼近觀察,用感恩的心情專注體會,自會發現別有意義的物外之趣。

生而為人應該別具慧眼,好好的感受這大地的一切,活得更精采、更超然、更清楚明瞭周遭世界的美好與感動。好好的與人為善,歡喜的體察物情,替自己創造一個有「品」的生命,可千萬別渾渾噩噩,如墮無垠無涯夢境呀!


人情面面觀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民族以講究人情為重,但也有一些國家以法治為重,也有的國家以講究文化、道理為重。

中國是一個講人情的社會,所謂「秀才人情紙半張」、「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於人情,從小就有父母教我們要懂得做人;及至長大,對於義理人情,如果不能通達,就不能為社會親友所接受。

關於人情的說法,講究人情的,如送禮、請客、報恩,總覺得自己要能不負他人的人情;如果欠下他人的人情債,日夜難安,總覺得心裡有愧。當然,也有一些人不顧人情、不近人情、不賣人情的帳,我行我素,這在社會上做人處事,就會給人批評為沒有品味了。

中國人過去認親,除了父系的內親,還有母系的外親,也就是所謂的「表親」;「一表三千里」,就是要講人情。人與人之間,為了建立人情關係,可以走後門,可以拉「裙帶關係」,都是為了建立人情關係。

同鄉、同學、同黨、同派、同業,凡是能「同」的關係,都要盡量的把他拉出來,有時自己沒有關係,還要借助別人的關係。甚至有說「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就有關係」,這就是人情在裡面作祟了。

傳統社會,講究人情,所謂「人不親土親」,就是以社會、人我、學習、門派等,拉近人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是因為難以擺脫人情的關係。

做人最容易患的毛病,就是怪你不近人情,怪你不合人情;但是自己有情沒有情,並不知道。所以經常有人慨歎:人情如流水,人情薄如紙,人情冷似霜;人在人情在,人去一場空。

人,要求別人,都講:看個交情、看個面子、看在往昔的關係。其實人情是有尺度的,是有深淺的,是有輕重的,人情是很難稱量的;人情之外,還是以道理、以法律,來得比情更容易訂立標準。

佛法講「依法不依人」,就是說,依道理不依人情,人情是有變化的,道理是比較公平的。所以講人情的社會,講人情的人生,如果能進而講道理、講法律,人生評價世間的標準,就容易有另外的一番境界了。

 

《人間福報》二○○二年九月二日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人的福報和命運中隱藏的秘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