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師:學佛後,絕對不可以只顧自己而不顧家庭!

在學佛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單顧自己不顧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當我們了解到佛法以後,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也要培養自己怨親平等的心。

假如真的愛護妻與子,也要去愛護其他的人,因為我們與其他人生生世世也互為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所以要怨親平等,不要貪著。因為一有貪著,就有了苦惱。

學佛不是不顧家庭,學佛是讓人看破。

看破是不貪著,看破是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乃至於人,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我們現在的家庭也是因緣和合而來的,有過去的因,現在緣成熟了,聚集成這樣一個家庭。那麼也要知道,緣盡的時候,它也會散的。為什麼夫妻有半路離婚的,也有半路往生的?那就是因緣盡了,盡了自然就散了。

所以要懂得,雖然有個家,家是它的相,但性是空的。也就是說,有家要好好維持,這個家裡有父母、有妻、有子,但是實質上它的性是不實的,因為緣盡的時候要散的。如果家是真正的家,那它就不應該散。散,因為它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佛在世的時候,有人發心來出家,佛說:「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眾生在三界里流轉來流轉去,到底是什麼在導致流轉呢?恩恩愛愛。過去的緣了了,今生又結上新的緣。

因此,有了家庭,要能夠正確對待。

丈夫與妻子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忠誠、信任、包容……栽培教育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責任,對孩子應折伏攝受並用。教育孩子實在是一門大學問,為人父母要好好學習教育子女之道。


學佛越久,越要承擔起做人的責任

有些人在皈依佛門之後,非常迷戀學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歡唸佛、修法等等,對工作變得漠不關心了,對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說,有些居士只願意關在佛堂裡盤腿唸佛,媽媽生病也不知道,孩子下課也忘了去接,這是修行進步的表現嗎?不是,這是失去了責任心的表現,這時要好好反省自己。

學佛越久,越要承擔起做人的責任——關愛家人、努力工作。從家庭和工作的小範圍開始,訓練自己行菩薩道,帶著佛法的加持,讓周圍的人感到溫暖,然後慢慢擴大到團體、社會、國家、世界、宇宙,一直到無窮無盡的大法界。如果連家庭、工作的責任都不能承擔,還想要成佛、度眾生,這是不可能的。

修行必須要隨順自己的因緣。對於居士來說,修行不能脫離生活,該念佛的時候要念佛,該照顧家庭時要盡心盡力,該工作時要負好責任。在生活中不要忘記佛法,在修法時不要忘記責任,要把生活與佛法相結合,不能偏執。《六祖壇經》中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學佛不是逃避世俗責任的藉口。學佛以後,應該以行菩薩道的勇氣,擔負起更多更重的責任。俗務本身既不是惡,也不是善,善惡的走向完全取決於心態。如果以大公無私的利他之心做俗務,俗務也能成為修行;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來修行,修行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我們舉幾個生活中的小事作為例子,譬如早上起床後,如果有佛堂的話,可以先燃香、禮拜等等,然後就去給家人做早餐。當家人起床後,發現香噴噴的早餐已經擺在桌上,一定會感到歡喜。西藏俗語說:“令父母高興是報恩,使眾生歡喜是行善”。這樣,一大早你就做了一件善事,積累了福報。

當你準備早飯時,千萬不用擔心會耽誤你的早課,你一邊認真做飯,一邊專心唸佛,這就是早課,就是在修持“精進”;

做早餐時不傷害任何生命,就是修持“持戒”;

做早餐時心不散亂、保持正念,就是修持“禪定”;

你做早餐時,家人還在床上打呼嚕,你仍然不生煩惱,這就是修持“忍辱”;

你把早餐奉獻給家人,就是修持“佈施”;

你善巧地做好早餐,讓大家充滿歡喜,這就是修持“智慧”。

因此,在做一頓早餐的短短時間裡,你同時也修持了六度波羅密,這就是將佛法融入於生活了。

以此類推,生活中的各種俗事都可以成為修行。

譬如早上去上班時,不要悲觀地認為:“真煩人,又要去上班了……”而應保持樂觀的心態:“真高興,我又能去幫助別人,去行菩薩道了……”

當你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路邊盛開的桃花、迎春花,你可以觀想把這些美麗的花朵供養給諸佛菩薩,這就是修持“供養”。

你在地鐵或公交車上,把座位讓給老年人或孕婦,這就是修持“佈施”。

你遵守公司的制度,準時到達工作崗位,這就是修持“持戒”。

當老闆給了你難看的臉色,或同事不配合你的工作,你仍然能保持平靜,不發脾氣,這就是修持“忍辱”。

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做事、不偷懶,這就是修持“精進”。

做事時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保持清醒的頭腦,這就是修持“禪定”。

在工作中既不得罪人,又能不出差錯,做到善巧圓融,這就是修持“智慧”。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六度波羅密的修持融入於現實生活,通過服務家人和社會,逐漸提高自己的修證,培養自己博大的菩薩精神。

在人生的路途中,無論家庭還是工作,都是我們修行的對境;無論善緣還是惡緣,都是我們進步的助緣。所以,要發自內心地感恩——感恩善緣,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給予我們愉悅快樂;更要感恩惡緣,幫助我們消除罪業、去除障礙,令我們成長,讓我們堅強,提高我們的修證。實際上,惡緣對我們的恩德要遠遠超出善緣。

總之,要將佛法融入於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承擔好家庭和工作的責任,感恩一切善緣與惡緣,關愛他人,服務他人,然後把這種精神擴大到一切眾生,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乘行者。


定弘法師:什麼事業都不做一心念佛,這也是學佛嗎?

問:請問,什麼事業都不做,兒子靠別人養,一心念佛,這也是學佛嗎,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什麼事情都不做,當然這個自己要隨緣,古人講,隨緣消舊業,再莫造新殃。我現在在一個家裡面做父母,我有贍養孩子的義務、有教育孩子的義務,孩子沒長大,我就要盡父母養育的義務,敦倫盡分,這是印光大師,凈土宗十三祖教導我們的,要盡好自己的本分。如果孩子長大了,他已經工作、成家,你的責任完成了,你專心念佛這就好。孩子沒長大之前,你還有這個義務,那就要好好的把孩子養大,好好的教導他,讓他成為一個守法良民,這是無量的功德,把這個功德回向求生凈土,這是很好的。如果家里有責任沒有盡到,說老實話,也很難一心念佛,因為障礙會很多。所以現在我們處在這個角色,要盡好這個本分。

如果真是能夠什麼都不做,這裡講什麼事情都不做而能夠念佛,那是莫大的福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想想自己修了多大的福,有沒有這種福報,享受得起什麽事都不做而去專心念佛?這種人真有,確實是很大的福報,所以我們也要真修福。不修福,想念佛的因緣很難遇到,哪那麽容易的,冤親債主很多,他看你要念佛求生凈土,他才不讓你去,所以我們要積功累德。當然盡好本分就是修福,不用向外去修福,孝養父母就是修福,敦倫盡分,平時閑邪存誠,克制自己的邪念,斷惡修善,就是修福,不用到外面去修福。

每天保持自己的真誠心、慈悲心、愛心,這就是最大的福,這麽修法的。真能這麽做,把我的功德全部回向往生極樂世界,總有一天這個因緣到來,我該盡的責任盡好、盡到了,我娑婆的緣也能盡了,這個時候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往生的,要有決定的信心。千萬不要攀緣,要相信阿彌陀佛一定來接你的,你別擔心,阿彌陀佛是信守諾言的,你真心往生,他決定來,就怕你不是真心的。

摘自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第二集)2007/6/24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