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寺院出普坡,溈山靈祐禪師和弟子仰山慧寂禪師隨眾上山採茶。

溈山禪師對仰山說:「為什麼一整天的採茶,只聽到你的聲音,卻看不到你的形體呢?」

仰山聽了,馬上用手搖動茶樹,表示他對禪的體悟。

溈山禪師對仰山的舉動,不以為然:「你只得其用,不得其體。」

仰山很不服氣,反問:「師父,您的境界是如何呢?」

溈山禪師當下寂然不語。

靜默了好一陣子後,仰山不甘示弱地說:「只得其體,不得其用。」

溈山禪師說:「打你三十棒!」

仰山立即說:「師父的棒打我,我的棒該打誰呢?」

溈山禪師即刻說:「再給你三十棒!」



仰山以搖動茶樹,顯示禪的妙用;溈山默然不語,表示禪的本體是無形無相、不可言說的,既是不可言說,仰山卻硬要將它說破,自然要吃三十棒。

仰山認為師父既然說出他是有「用」無「體」,為什麼自己不能說師父有「體」無「用」呢?如果說出來是錯的,那師父是不是也應該受棒呢?因此,以「師父的棒打我,我的棒該打誰呢?」向師父暗喻,當然免不了又是三十棒,殊不知動態的「用」說出來無妨,但非靜非動的「體」一說出來便錯,因為當體便是,動念即乖。

禪門師徒間的機鋒往來,有時機智活潑,有時冷峻嚴厲,有時親切妙用,有時「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但不管如何,都蘊含了為師者愛護弟子的深刻慈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