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如何感召如意伴侶?
(一) 問:我是南陽師範學院教育學專業的大四學生。我一個朋友今年31歲了,但是還沒有對象,她想建立一個佛化家庭,如何才能懺悔業障,感召一個如意的眷屬呢?
索達吉堪布:如何感召如意伴侶?
(一) 問:我是南陽師範學院教育學專業的大四學生。我一個朋友今年31歲了,但是還沒有對象,她想建立一個佛化家庭,如何才能懺悔業障,感召一個如意的眷屬呢?
問: 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修行來改變所謂的“命運”,那佛教徒應該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答: 作爲佛教徒,我們根本的、唯一的目標就是了知真理,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都是爲了接近真理。但我們有種持續的無明的習性,它根深蒂固。很久之前,我們沒有選擇希求真理或者被真理吸引,而選擇在不真實和幻覺中尋找舒適;所以現在,我們變得如此習慣于幻覺,以至于追求真理看上去痛苦、乏味而毫無益處。
淨界法師:小孩整天跟父母唱反調,怎麼辦?三種思考轉念!
諸位!反正我們一個三界凡夫,這一輩子是離不開污泥了,但是你有選擇。你要種一個牡丹花、玫瑰花的污泥,還是要種一朵蓮花的污泥?這就差很多了。諸位!你面對污泥是什麼態度,這很關鍵了!
學佛的人該如何面對「性」的欲求?
佛教的清淨行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斷除性慾。但是大家對這個問題有許多的誤解,那就是把斷除性慾理解為斷除性行為。其實,佛教本身並沒有把性慾的滿足看成是窮凶極惡的行為,和人道眾生相比,某些天道眾生也有性慾,他們也是要得到滿足的。而且欲界天的性行為,和我們人間的性行為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現在我看諸位,你們還是年輕人,都寄望兒女的教育好,記住我前面講過的話,不要只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們現在都只生一個,嬌慣得不得了,已經害了孩子。你們的孩子在這裏,你們是家長,我們等於一家人,我講句在外面不大好講的老實話,我寄望的是後一代能站起來,這一代是沒有希望了。但是我們這個願望是不是做得到,不知道。
所以我認為現在不單是孩子教育的問題,家長更要重新受教育。我講話很直,請大家深刻的瞭解,不要只是望子成龍,不要只是望女成鳳。你們每個人心裏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要好好培養。我不是講過嗎?做父母有個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的缺憾,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望在下一代身上,這是一個罪過,不可以的。
在家學佛,請一定牢記這四句話!
普南禪院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如孝法師
怎麼看一個女人的福報好不好
一個女人命好不好,從言行舉止就可以看出來。人的舉止、服裝、語言、動作都會暴露一個人的品位,身份。像禪師說的,不需要開口,走幾步就知道你的境界幾分。偽裝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