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佛教是一種催人積極向上,追求完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闇,點燃智慧明燈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省自悟,自我淨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學習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寬厚仁慈,誠實、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無貪無嗔,平易近人,心胸廣如虛空的人格品德;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閱讀佛教不能光唸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在家的人學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於唸佛、坐禪,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佛法為準則。

文章標籤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過去有一位高僧在學法的時候曾經向他的師父請教:「法與非法的界限是什麼?」他的師父回答他說:「對治煩惱則為法,不治煩惱為非法。」意思是說,如果你所學的法能夠對治你自己心中的貪嗔痴等煩惱,這樣的法就是佛法;如果你所學的法不能對治內心的貪嗔痴煩惱,這樣的法就不是佛法。

這個簡短的對話非常值得我們現在的很多學佛人去深思。我們很多人,口裡能夠說出一大堆佛法的詞彙,但是卻對治不了內心的種種煩惱,這就說明,這個人所學不是佛法,即便開口閉口用了很多佛教的詞彙,這些法對於他自己的心來說,並沒有構成真正的佛法。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有種種戒律,強制性地防非止惡,其中在家男女教徒終身應當遵守的五戒之中,就有不妄語這一條,即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隨便亂說,要努力做到句句實言,誠實待人。

佛經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光大師

 

文章標籤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大師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大師

 

文章標籤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樣的責任?(達真堪布)

答:學佛修行不是必須要出家,也不是必須要在家,這要看緣分。成家生孩子,這是一種緣分;在廟裏誦經念佛,這也是一種緣分。

文章標籤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