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回向發願。除此之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好念。但於潔凈處,恭敬時,或出聲,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潔凈處,(如登廁等)或不恭敬時,(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聲。非此時處不可念也。睡出聲念,不但不恭敬,又且傷氣,久則成病。默念功德,與常時一樣。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

為什麼佛會讚嘆苦行?每個人都知道,我們自己業障習氣很重,哪個不希望自己消業障、長智慧?這個大家提起來,沒有一個人不願意的。可是諸位要知道,甘心過艱苦的生活,業障­消得最快、消得最徹底。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

問:底下一個問題,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弟子可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婚姻嗎?姻緣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嗎?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

問:弟子有位親人長年在協會念佛,她本身希望家人同樣信佛、念佛,但因過分執著勸導,太囉嗦,反而與家人不和,使兄弟們不想回去用餐,每次弄得大家不歡而散。請問這樣的執­著會背因果嗎?我深怕因她的囉嗦,影響協會的名氣,錯誤引導恩師的理念。實際上,許多人都有類似的家庭問題,請老法師開示。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十五集)2010/5/10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有時卻會變成破壞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殺手,聽到流言之後,如果變得心浮氣躁,那麼,流言的殺傷力就會更大;如果能保持理智,才能好好地打開這個結。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我們在一剎那間就做大乘菩薩,是辦得到的,不過,大乘並非與小乘對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時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個層次:人、天、聲聞、獨覺、菩薩。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顯得高超, 乃在於發心的偉大,他們修行是為了度眾生,而非僅為自己求解脫。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