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見有些學佛的朋友,看見有人批評附佛外道和邪教,就很誠懇地勸阻:普賢十大願裡說要「恆順眾生」;「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甚至有附佛外道、邪教的痴迷者,也常常拿「不見世間過」為武器,污蔑批評者:若見世間過,即非修行人。
果真如此嗎?
常常見有些學佛的朋友,看見有人批評附佛外道和邪教,就很誠懇地勸阻:普賢十大願裡說要「恆順眾生」;「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甚至有附佛外道、邪教的痴迷者,也常常拿「不見世間過」為武器,污蔑批評者:若見世間過,即非修行人。
果真如此嗎?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中強調修行者達到阿惟越致( 不退轉)的必要性,以防墮入二乘或者以凡夫身在世間流轉。而菩薩道修持之路多樣,在〈易行品〉中講到:「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法門可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難行道」須「勤行精進」,就像在陸路行走,較為辛苦;而「易行道」以「信」為主,就像乘船行水路,較為安樂。那麼,易行道是什麼呢?「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在列出十方諸佛菩薩名號後,明白指出稱名念佛為易行之法。並在最初之長行中以「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畢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敘二道在自力則難行,他力則易行,並提出稱名念佛的方法,為「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艱苦的成佛之道,提供「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