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見有些學佛的朋友,看見有人批評附佛外道和邪教,就很誠懇地勸阻:普賢十大願裡說要「恆順眾生」;「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甚至有附佛外道、邪教的痴迷者,也常常拿「不見世間過」為武器,污蔑批評者:若見世間過,即非修行人。

果真如此嗎?

末學以為,這種現象出現在學佛人身上,是典型的「鴕鳥政策」;而出現在附佛外道、邪教痴迷者身上,恰好應了那句古語「君子可欺之以方」,他們抓住了某些迂腐學佛人的弱點。

現對以上問題加以簡要分析:

《普賢行願品》關於「恆順眾生」的經文如下: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看看這段經文,主要說發此願的菩薩要饒益眾生——「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從經文中根本找不出要菩薩隨順眾生「作惡」的意思啊。

 

注意「隨順而轉」,可以有如下理解:

 

一是順著眾生正當的欲望、愛好、習氣,滿足他們、饒益他們,而非協助、放任眾生作惡。試想儒家的君子尚且「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難道大慈大悲的佛菩薩,反而會放任、縱容眾生作惡嗎? 

 

二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即使菩薩化身妓女出入煙花之地,也是為了讓眾生斷除淫欲,而不是讓其增長淫欲。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普能積集菩提力,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

如果佛魔不分、善惡不分、正邪不分,《普賢行願品》大談懺悔惡業、降服諸魔,豈不是多此一舉?此外,七佛通戒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豈不是也成了大妄語?佛教千經萬論讓人止惡行善、斷惑證真,豈不是也是諸佛菩薩閒著沒事、蠱惑眾生? 

「不見世間過」,原文出自六祖《壇經•般若品》。 

以下是原文: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為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生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是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這個偈子講了修行的大原則,也可以說是根本心法,具體意思不再多說,網上高僧大德講的很多。單看偈子內容,裡面正邪、善惡、真妄之別很多啊,難道六祖也起了分別心、是非心,在騙大家?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末學的理解是,真正的修道人,不是渾渾噩噩、是非不分,而是不被是非迷了心性,不去故意招惹是非。注意,這裡可以與儒家「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對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本來意思在此。後來,「為己」「為人」的意思發生變化,甚至走到各自的反面,所以認識這兩個詞的意思,一定要分清具體語境,否則即是顛倒黑白、善惡)。

「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有人解釋為如果你看見他人錯了,說明你起了是非之心,因此你也錯了。末學認為,如果這樣理解,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豈非大錯特錯、大惡特惡?所以,正確的理解應該是:看見別人錯了,自己也(以此為借口)犯同樣的錯誤,是與修行目的相左的、背道而馳的。

後邊兩句「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就可以證明前面的意思:他犯錯誤可以,我不能這樣,我如果(以此為借口)也犯這樣的錯誤,就是大過錯。

把上面的意思綜合起來,就是:普通人可以犯錯誤,但是修行人你要超越世間,決不能向下看齊、向後看齊,你自己也找借口去犯錯,就沒有資格做個修行人。

總結一下,「恆順眾生」不是縱容眾生犯錯,而是真正去利益眾生、誘導眾生向善(有些經典講:菩薩必要時甚至可以殺死那些將要造無間地獄罪業的眾生,避免其下到無間地獄受無量劫苦刑。當然,這種說法一旦被濫用和歪曲,後果很可怕);「不見世間過」,是讓修行人時刻警醒,不要眼睛向外光看別人,更不要給自己找犯錯誤的借口。這兩種說法,絕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學佛人推行「鴕鳥政策」的借口。

當然,佛法圓融,如果從理上、體上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眾生住地無明,即諸佛不動智」,有人說「無是無非、無正無邪、無佛無魔、無對無錯」,可以講得通(與「離四句、絕百非」是同是別?有緣人可以參參看),等等;如果從事上、相上、用上講,則因果歷然、善惡分明,南山高、北山低,僧是僧、俗是俗,屁是臭的、花是香的,降妖除魔就是降妖除魔,不是談情說愛,大糞不能吃,毒藥不能喝,得了艾滋病,肯定要死,摸一下通電的十萬伏高壓線,估計自吹「阿難轉世」「人天之師」的騙子,照樣也會燒焦。

所以,如果誰不分場合地鼓吹「無是無非、無正無邪、無佛無魔、無對無錯」,則多少有點「貴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這樣「不見世間過」(說句粗話,把大糞當作米飯吃),肯定是腦袋出了毛病!進一步講,在需要明辨是非、正邪、佛魔、對錯的場合,如果有人這樣和稀泥,甚至指責別人不該批評邪魔外道,此人要麼是心懷鬼胎、助紂為虐,要麼是迂腐無知、傻得可愛,這種人最受附佛外道、附佛邪教歡迎了。 


「恆順眾生」和「爛好人」之間的差異

「恆順眾生」和「爛好人」是不同的。

「爛好人」是有善心,但是沒什麼智慧,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取捨,然後傻傻地到處幫忙。

所謂「恆順眾生」是要順著眾生的善處,不順著眾生的惡處。不跟著對方的情緒走,而是要生起慈悲心,並且讓對方感受到,進而安撫對方,讓他在心中種下善的習氣種子。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慈悲開示


什麼是恆順眾生?不要錯解了恆順眾生!

【1、宣化上人:恆順眾生】

「九者恆順眾生」:這「恆」當一個「常」字講,就是恆常不變;「順」就是依順,依著眾生的境界。眾生都是顛倒的,那麼你是不是恆順眾生的顛倒呢?眾生根本就沒有知識,你順著這些沒有知識的眾生,不也就走到愚痴的路上去了嗎?恆順眾生,是順著眾生的習慣,又要把他從逆流中救出來,這叫恆順。怎麼說從逆流裡頭把他救出來呢?因為眾生都是顛倒的,顛倒就是逆流。好像水往東流,你從東往西那麼擺這個船,這就叫逆流。你若是順著眾生就不能成佛,你若是想成佛就不能順眾生。普賢菩薩為什麼又要恆順眾生呢?就是要從逆流中,把眾生順過來,把他們從逆流裡邊救出來,所謂「逆凡夫六塵流,入聖人法性流」,這是恆順眾生。要不然,你順著眾生,他歡喜造業,難道你這個菩薩也要跟著造罪嗎?眾生有一種迷惑,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果報。你也跟著眾生去起惑、造業、受果報?那不也就變成眾生了。

恆順眾生,是常常不厭煩地去教化眾生,令眾生反迷歸覺,離開迷途得到覺悟。所以恆順眾生也就是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就是不厭煩造罪的眾生。眾生造很多罪業,佛也不厭棄他,不會說:「喔,你這個眾生造這麼多罪業,我不度你囉,由著你墮地獄去!」佛沒有這個心。就是眾生造罪業,佛也對眾生有一種慈悲心、喜舍心,來度這個眾生,這是真正精進波羅蜜。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生在山上修佈施精進波羅蜜。有一次,下了很多天的大雪,山上一切的東西都被雪給遮蓋上。有一隻母老虎帶著小老虎,出來找吃的東西也找不著。眼看小老虎就要餓死,母老虎也餓得走不動了。釋迦牟尼佛看見了,心想:「我願把我這個身體佈施給老虎吃,讓它們吃了之後,發菩提心,成無上道。」發了這個願後,他把衣服往頭上一蒙,就跳到老虎的身邊去,捨身喂老虎了。這是佈施波羅蜜,也是精進波羅蜜,也是恆順眾生的一部份。佛恆順眾生是這樣的,我們恆順眾生就要把眾生度過來,不是說:「普賢菩薩說要恆順眾生,有的眾生吃迷魂藥的,我也跟著他吃一點迷魂藥;有的喝迷魂酒的,我也跟著他喝一點迷魂酒;有的做迷魂事的,我也跟著他做一點迷魂事」,這不叫恆順眾生。恆順眾生是把眾生從迷途裡邊拉出來,叫眾生來順我,來跟著我修道,這叫恆順眾生。你不要誤解了「恆順眾生」,就跟著眾生跑,跑來跑去,把家都丟了!不知道那個地方是自己的家鄉了。

 

【2、不要錯解了恆順眾生,請看普賢行願品怎麼說】

關於吃素有違緣的問題,有人說:「如果堅決不吃肉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這是不孝,學佛人應該恆順眾生,客觀條件不允許時,可以吃肉」。這種說法對嗎?也就是說吃素包括學佛修行有違緣有障礙,特別是遭到家人的反對時,這是何因果,如何對治?

確實各地都有很多人看過此書後開始斷肉素食,這是明白了因果佛理的自然結果。戒殺素食是對一個大乘佛弟子的基本要求,若有人說:「如果堅決不吃肉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這是不孝,學佛人應該恆順眾生,客觀條件不允許時,可以吃肉」,這種說法當然不對的。

試想一下,如果此人的父母分別是屠夫、小偷、淫女、騙子,我們是否可以說:

「如果堅決不殺生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這是不孝,學佛人應該恆順眾生,客觀條件不允許時,可以殺生」;

「如果堅決不偷盜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可以偷盜」;

「如果堅決不邪淫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可以邪淫」;

「如果堅決不妄語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可以妄語」。

這種邏輯豈非荒唐?那麼為什麼這句話錯了呢?錯就錯在錯會了「恆順眾生」的意思,普賢菩薩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明確告訴我們:「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哦!我們聽了普賢菩薩的話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恆順眾生的意思並不是讓我們去隨順眾生的煩惱,跟著眾生一起做錯事,否則豈不是眾生度了我們去三惡道,而不是我們度了眾生?恆順眾生的意思是讓我們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而不是恆順眾生的錯誤,這樣問題就清楚了,當我們吃素包括學佛修行有違緣有障礙,特別是遭到家人的反對時,這是我們宿世也障礙了他人的修行的緣故,我們應該痛切懺悔自己障礙他人修行的罪業,念佛誦經回向給障礙自己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再多給他們講述學佛修行素食的好處,就是做到了「為作良醫,示其正路,為作光明,令得伏藏」,真正地恆順了眾生,這樣的話,你學佛的障礙會很快地得到消除。


學佛要有善巧方便,先恆順眾生,再轉化眾生

問:請問師父,家裡愛人愛釣魚,應該怎樣對待此事?我應該怎樣做?我是初學佛人,姐姐是一個智障人,有低保收入。我代替她管理經濟,用姐姐的收入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一些放生,印書,供養三寶,可以否?違背因果嗎?家裡一直男人在做家務,我學佛後感到愧疚怎麼辦?

答:學佛要有智慧,要有慈悲,要有善巧方便,也得要有寬容的胸懷。你的愛人愛釣魚,固然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這種習氣在這個社會上還是蠻多的。所以你一開始不要產生對立的情緒,不要去過分地指責他,否則你家庭就會出現鬥爭。但是怎麼辦?先恆順眾生,再轉化眾生。你對他釣魚的事情先寬容,然後慢慢跟他講一些這種佛教對待眾生的真理:這些魚也是生命,也有貪生怕死的本能,也可能多生多劫跟我們有親緣關係,它未來也能成佛。當他瞭解了這些,引導他皈依三寶,念阿彌陀佛,他就自然地會離開這些行為。所以你開始不要對他行為上產生對立,要讓他在瞭解佛法、修行佛法的過程當中,來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你的姐姐是一個智障的人,當她的經濟由你管理的時候,你如果是用她的錢來放生,印書,供養三寶,一定要徵得她的同意。如果她不同意,你擅自這樣去動用她的錢,就有犯盜戒的可能性,這是違背因果的,因為這個錢是屬於你姐姐的錢。你就要跟她交流,告訴她放生、印書——你做了這個事情,「功德回向給你,對你有好處」。哪怕她聽明白了,點頭了,你做這個事可以;如果你不跟你姐姐講,那是不可以的。如果你萬一要這樣做,就用你自己的錢去放生,印書,供養三寶,把你自己的錢做的功德回向給你的姐姐——那可以。

那麼,你家裡一直是男人在做家務,看來你把你的男人變成「氣(妻)管嚴」了。女人要主持家務。你學佛感到愧疚,這是好現象;既然愧疚——不能僅僅停留在愧疚上,要馬上改變自己的行為,要把主要的家務事自己擔當起來,要做一個賢妻良母。讓你的丈夫感覺到:你學佛真的是學好了。通過你學好了,他對佛教就有好感;由於這一念好感,他接觸佛法,也開始學佛,他就可以不釣魚了。所以他釣不釣魚,跟你是不是做家務事有直接——至少有間接的關係。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