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聞佛法,急切的想要修行。然後去到處求法,手印、咒語、儀軌一大堆。先不要急著修行,先要把人格完善了。

  修行的人,心態一定要健康。有的人在婚姻上,事業上受到大挫折,覺得人生無聊,就想要修行。如果你的心態帶著創傷和偏見,你一定要把先創傷給抹平了,不然你越修,福報越大時,痛苦就越大。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樣才能相貌端莊】

美貌是修來的福報,一個人的美麗容貌來自於柔和的性情,高尚的品德。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光明經》云:“千劫所造無邊業,一次作懺亦得淨。”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自古便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它是衣食豐饒,長壽富足,是康寧無憂,所求順遂,同樣也是治學、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資糧,故而儒家說“五福臨門”,佛家注重“福慧雙修”。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真正的快樂是與自然相融合、與天地相感應的樂,真正的榮譽是沒有讚揚、沒有名輝的榮譽。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摩詰經》云:“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聖心無寄,聖人的心沒有依靠。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淨與否,有沒有分別,取決於在我們的內心。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聽說這個人要來,你還沒見到他,就忍不住開始微笑;當你恨一個人的時候,他遠遠走過來,你尚未看清他的身影,就已經開始愁苦。就是這樣的道理,世界是什麼樣子,看你是什麼心跟它相應。


【怎樣才能沒有分別心】宗舜法師(@無盡燈樓 )答:分別與判斷,不是同樣的概念。人對事物應該有判斷;佛教有計度分別一說,他是與意識相應,以慧心所為體的判斷推理作用。我們一般更強調判斷推理的夾雜的各種感情因素和各種好惡的情緒。比如,“這是菜,這是飯”,這叫判斷;“這是一碗好飯,這是一碗差的菜”,這叫有分別心。 我們修行要泯滅的是什麼呢?事物原本就有高低貴賤之別。西方淨土的清淨與娑婆世界的五濁,我們能夠不進行判斷,說兩者是完全一樣的嗎?但是,從佛的角度來說,從清淨心的角度來說,別是一番境界。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