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教知識 (1010)
- Jan 09 Thu 2014 09:24
佛法的核心只有兩項: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及破除一切執著的大智慧見
- Jan 08 Wed 2014 10:04
但一日輪,隨四天下諸眾生見各各不同
- Jan 05 Sun 2014 08:46
記載禪宗大師們的說法,叫作「語錄」
- Jan 02 Thu 2014 16:14
為什麼佛法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進去,一定要把它斬斷呢?
問:我是機電系2010級的。有個對佛學蠻感興趣的同學,給我講過許多成佛的道理,我當時反問他:「你想成佛,這也是一種欲望——成佛欲,為什麼佛家對男女感情要禁止,而對成佛不禁止?難道你們那種欲望是對的,而我們這種欲望是錯的嗎?」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佛法無邊,就應該有足夠的包容性,為什麼佛法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進去,一定要把它斬斷呢?
- Dec 30 Mon 2013 08:55
學佛是為了成佛,而成佛,是為了利他!
- Dec 26 Thu 2013 11:06
力量來自偉大菩薩所生起的慈悲
圖登多杰
魔王摩羅詢問佛陀:“如果一個人重複念誦我的名號,不會為他們帶來利益或傷害,但如果他們念誦文殊師利等一些菩薩的名號,即使只念誦一次,就能夠緩解他們的痛苦,為什麼會這樣呢?”
- Dec 23 Mon 2013 23:55
念阿彌陀佛不是只管往生、不管現世種種利益嗎?
- Dec 22 Sun 2013 14:10
護法的功能是助你遠離各種修持上的障礙
- Dec 19 Thu 2013 00:27
何謂念佛得利?
- Dec 17 Tue 2013 17:17
佛陀是在任何地方
我們不需要想說:西方極樂淨土是很遠的西方,而我們現在在這裡,我們需要慢慢的念"阿彌陀佛",然後阿彌陀佛才會聽到,然後阿彌陀佛再從遙遠的西方慢慢的跑過來,來到我們面前。
事實上,佛陀是在任何地方,他在我們的這個房子裡,他也在我們的家裡,甚至可以說他在任何一切的地方。
- Dec 17 Tue 2013 17:11
“迴向”和“發願”差別
- Dec 15 Sun 2013 18:44
因為諸法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才能依眾生的業力而無礙顯現
- Dec 13 Fri 2013 08:57
《八吉祥頌》裡的“大菩薩”指的是什麼?
- Dec 12 Thu 2013 22:10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 Dec 11 Wed 2013 08:41
佛陀涅槃
涅槃梵文: Nirvana,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不一不異、生滅、常斷、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
涅槃是修證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證結果;
- Dec 08 Sun 2013 14:30
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