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貪愛的定義是什麼?】
在佛教的定義裡,不是「想要」就叫做貪愛,貪愛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定義,就是「跟現實脫節」。舉例來說,今天吃火鍋,你面對的就是火鍋,但是你心裡卻想「我要吃佛跳牆,有干貝的那種!」這時候,你就叫做貪愛。
人事物並不會引發貪愛。 引發貪愛的是看待人事物的態度與方式。過程則是在不斷的影響中改變著, 緣於此, 看待人事物的態度與方式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 必定是在不停地改變之中呈現。
研究與發明的過程是因緣的呈現, 若是於過程中明覺是因緣所生, 貪愛則不生。 若是於過程中無明是因緣所生, 貪愛則起。
貪愛不生則能盡力於當下,做該做的事。 貪愛生起則脫離現實,想無謂的事, 徒增無謂的煩惱。
人們常犯了一個毛病,認為:現在沒有的就是最好的;現在有的都很普通。認為物以稀為貴,但其實很多是:「難得,但不可貴!」佛陀在世時,斥責苦行外道的人就是如此。苦行外道的人各個都難得、但各個都不可貴。不論是單手舉高十二年不放下、單腳獨立十八年,或是打坐十天動都不動,這些都無人能及、都很難得,但一點都不可貴。
貪愛來自於愚昧,搞不清楚什麼是有的,什麼是沒有的;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不必要的;什麼是對現在實際有用,什麼只是對你現在的感覺有用。因為搞不清楚,所以追逐實際沒有的或實際沒用的,也因此叫做「因貪而生苦」。
「從無的心情,走向有的人間」這句話是說:有些人整天想那些沒有的,總是想著自己沒有什麼,整天抱怨不停,期待現在沒有的有一天能夠有。當你這麼期待的時候,現在的「有」在眼前你視若無睹,「沒有的」老是放在你的心裡,眼前有的都變成透明,你怎麼也看不見。所以你的幸福都在未來——你會幸福的,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才會來到。
你們要能明白:「有就好,不一定得要雙全!」人們常常是:有這個時,想著那個沒有;有那個時,想著這個沒有——你怎麼樣有,你都不會幸福!你之所以不幸福,不是你不幸福,是你的腦子不幸福,你的腦子拒絕幸福。要知道,你常常想那些沒有的,有的卻忽略漠視。有這種心態你很難幸福。
貪愛就是要那些不必要、沒有的,所以總是痛苦。你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沒有的,即便你有很多你也是痛苦。如果你停止將注意力放在現在沒的,多去珍惜現在有的,不管你現在有多少,你都幸福。
金碧峰禪師要命的飯碗
有位修行高深的僧人叫金碧峰,他已經放下了對塵世的一切貪戀執著——除了一隻精美的玉缽。他平日只用這隻玉缽吃飯,每次入定之前,仔細把這隻玉缽收藏好,他才會安心的禪定。
終於有一天,他在這個世界的壽命到達了終點,閻羅王就派兩個小鬼來請金碧峰和尚。金碧峰法力高深,已經預先知道自己壽命就要終結,所以進入禪定境界,讓小鬼根本無從下手。
小鬼們耐心等待,但是多天過去了,金碧峰還是沒有出定。眼看小鬼無法向閻王交差,他們想出一個主意:這位金碧峰禪師平日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有掛念,就會出定了。
於是他們找到了禪師的玉缽,拼命的搖動他。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砰砰的響,心中著急,趕快出定來搶救。
小鬼見他出定,就拍手笑到:總算出來了,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羅王吧。
金碧峰知道了自己的命門所在,無限懊惱:想到多年的修行卻毀在了一隻飯碗上面。心神恍惚之間玉缽掉到了地上摔的粉碎,金碧峰剎那間大徹大悟,馬上再次入定,並自豪的說:
若人慾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的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從此脫離生死苦海,小鬼閻羅王再也拿他沒有辦法了。
“無情何必來斯世,有好終須累此生。”
講的就是金碧峰禪師留給我們的啟示。故事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它揭示出的道理卻一遍又一遍在歷史和現實生活中上演:蓋世英雄風光一生,往往因為一個小小癖好而晚節不保。泰山山崖上面刻的八個大字給出了類似問題的解決辦法: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沒有過分的私慾,自然就不會給小人以可乘之機。
在物質世界上,蓋世的英雄豪傑不計其數,戰勝了眾多的競爭對手,掙下了億萬財富和國土,卻被情慾困擾一生,不能解脫。金碧峰禪師修行高深,卻因為掛念一隻玉缽,也不能逃脫閻羅王的追捕。可見世上眾多的人們心中滿滿的名利權欲,又怎能逃脫閻羅王的手心呢!
養心法語
金碧峰禪師能和業力挑戰,能和閻羅王開玩笑,他是有「自受用三昧」。在自受用三昧裡,能滅除時空、滅除人我、滅除生死等一切對待,所以才能不受後有。可是金碧峰對缽起了愛憎,這就在境界上生起了涉境心(分別心),生死就會現前,小鬼就可捉拿他。所幸金碧峰禪功深厚,立刻進入自受用三昧,安住在自性無住之內,真心和虛空融為一體,一個人如果能把心提升如虛空那樣遼闊無礙,還有什麼能奈何得了自己呢?
攀緣善法,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
淨界法師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陞到正念力。我們一生當中,大概就是成就善業力跟正念力這兩個主題。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只是一份信仰的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力,我們相信因果的道理,所以我們會勉強自己去斷惡修善。
但是這樣的善念有個問題:
因為在成就善業的過程,我們的心是一種向外攀緣,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向外攀緣。
你為什麼願意佈施呢?你為什麼願意持戒呢?因為我心中攀緣的,是一個來世的安樂果報!我希望我來生…因為佈施、持戒而成就安樂的人天果報,所以我願意去佈施、去持戒、去忍辱,這時候你向外攀緣的心就有問題。
楞嚴經上說:當我們攀緣的,雖然是一種善法,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
什麼叫輪迴性呢?一個人,只要你是向外攀緣,你就會有一種對立的思考,善惡的對立,善惡交互的作用、交互的循環。所以當我們只是停留在積集善業的階段,你的善念是夾雜惡念的,這個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發覺出來。
你為什麼造善?你心中對來生的安樂果報有所愛取,愛取正是一種貪煩惱。
達真堪布:出輪迴要先斷除對世間的貪慾
佛法裡講的善惡的標準,最低的是小乘。若是為了世間,所做的一切都是惡;若是為了解脫,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對世間沒有任何貪戀,日日夜夜求解脫,這就是出離心。上三道的眾生雖然有福報,但是為什麼沒有擺脫煩惱和痛苦呢?就是因為有貪心和慾望。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痛苦的因叫惡,快樂的因叫善。若是你對世間法有貪心、有慾望,就有煩惱,就有痛苦,這樣所做的一切都是煩惱、痛苦的因。
為什麼說輪迴苦?因為有業力的牽引。業力是怎麼來的?由貪心和慾望造成的。有貪慾就會造業,造業了就有業力的牽引,就要輪迴。若是沒有貪心、沒有慾望,沒有業的牽引,雖然也在六道裡,但是不屬於輪迴。佛菩薩也在六道裡。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天界、人間都有佛菩薩,但是不屬於輪迴。
為什麼有業力的牽引就要輪迴,而輪迴是苦呢?因為在業力的牽引之下,我們是不自由的,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比如,我們投生在何種家庭,是沒有自由的。到了人間也是,我們健康還是不健康,順利還是不順利,也是無法掌控的。小時候要上什麼樣的學校,沒有權利選擇。畢業以後我要去找什麼樣的工作,也沒有權利選擇。要找什麼樣的對像,要生什麼樣的孩子等,都是如此。我們是不自由的,受業力牽引。你的家庭、工作也許都不太理想,但是沒有辦法,這是你自己的業。業力成熟了,只能認命。這就是輪迴,是痛苦的。
而轉世再來的人或者佛菩薩再來,他們是有權利選擇的,自己可以選擇去哪一道。如果他們要到人間,可以選擇父母,選擇家庭。出家或不出家,他有權利自己選擇;度化什麼樣的眾生,他也有權利自己選擇。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因貪慾來的,不是因業力牽引來的,是以悲心和願力來的,這個悲心和願力是他自己發的。
我們若是想斷除輪迴,就要斷除對世間的貪慾。沒有貪慾就沒有嗔恨心,沒有嗔恨心就沒有愚癡。在不貪、不嗔、不愚癡的情況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都是解脫的因。有貪心、有慾望,所做的一切都是輪迴的因,痛苦的因,都是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若是沒有貪心,沒有慾望,這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說是善,不是輪迴的因、痛苦的因,而是解脫的因。
索達吉堪布開示:鬼神雖偶爾能聽受佛法,但很容易被外境誘離
問:在講法過程中,常常有非人天人等來聞法,為什麼說得到人身才是最殊勝的法器?
答:在任何善知識前,常有餓鬼種性的非人來聽法,但到了聽法行列中,第一堂課來,第二堂課就很散亂了,他們的意幻身比人運動得快,一旦被外境誘惑,便會隨之跑了,難以長期呆在一處聽法,傳承圓滿的寥若晨星。天界也有極個別具特殊因緣者,偶爾能聽到佛法,但他們只是得到法而已,對生死輪迴有出離心、對無邊有情生菩提心的,卻很罕見。
人的所依最適合聞法,故而,賢劫千佛均以人身成就,這方面有不共緣起。我們得到這樣的人身,就像《入行論》所說,是做夢也想不到的,非常值得歡喜。這樣的人身之器,遠遠超過金銀珠寶的容器,如果沒有好好利用,甚至用它去造惡業,是非常可惜的。
——《前行廣釋》
斷習氣
佛經裏有一種鬼叫聞法鬼。聞法鬼喜歡聞法,只要聽聞佛法祂就飽足,佛法是祂的精神糧食。
為什麼那麼喜歡聽聞佛法卻墮鬼道?想想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喜聞佛法卻沒有實修。有的人喜歡聽人講經說法,可是思想卻依然迷信鬼神;聽的是解脫法,可是非常執著,理論上知道,實際上沒有學習放下;聽的是聖人的言教,可是做人處世自私自利而不覺,貪瞋痴,愛恨情愁依舊熾盛,卻不想改變。總而言之,所聽的佛法,沒有實際用在自己的身口意上,理論跟實際,距離還是很遙遠。
聖開上人常常告誡弟子,斷習氣是最重要的,沒有斷習氣,所聽的佛法也只是理論;又說斷習氣是最難的,因為習氣是多生累劫帶下來的。
學佛多年後,才真知道,斷習氣聽起來簡單,實際上一個人學佛一生,如果能斷自己一點習氣,才不枉此生。因為通常我們都在隨順自己的習氣,而且順我習性者生,逆我習性者亡。因為沒有自覺能力,所以一生常是自己習氣的奴隸。
自觀,內省,這是學佛的基石,再高深的理論,沒有基石,也是空中樓閣,禁不起考驗。
自覺,太重要了。沒有自覺,只是很喜歡聽法,還是很危險!想到聞法鬼,就警覺,只有聽聞還是不夠,還要去行,去修,去證!
以下有一個聞法卻墮鬼道的故事:
密勒日巴尊者獨自一人在山中修行,一天晚上,有一女妖幻化成一隻母狗,一口咬住尊者的大拇趾,不肯放鬆。密勒日巴知道,這是女妖所變,他慈悲為女妖唱道歌開示佛法,奉勸她不要惱害精進修行的人,以免造惡業。但女妖仍然咬住尊者的腳趾,她還唱道歌回應尊者,而且她所說的佛法甚為深奧微妙。她唱完後,密勒日巴尊者先讚歎她一番,然後問她,你能善說佛法,為什麼還墮女鬼身來害人呢?奉勸她應捨棄惡業,改過發菩提心,來世可成為尊者的弟子。
女妖聽了密勒日巴尊者的開示,心中生起大信心,就不再咬尊者的腳趾,並向尊者訴說,過去她也是殊勝傳承的弟子,曾聽聞珍貴佛法,但雖多聞佛法,心也嚮往善法,但貪欲習氣不捨,感應墮入女鬼的惡報身,這一生常感饑渴,尋找血肉美食,而且她常侵入人心,煽動俊男美女,使其情慾熾盛;或使人昏亂,喪失理性,而有爭端。當她這樣害人時,還在一旁觀賞竊笑。女妖如此將她今生種種惡行向密勒日巴誠實招供。
尊者慈憫這個罪人,就為她開示,告訴她雖聞思佛法,卻不真解其意,雖然很會說佛法,自己的心卻不入道,只會高談闊論,心中污垢不除,因惡業習氣太重,造業太多,所以墮落變成魔女。尊者要她懺悔改過,發誓勤修善行,若能如此,將來可受尊者度化。
女妖聽了尊者所言,心生歡喜,所以又告訴尊者說,她過去曾在上師面前發誓,也廣聞佛法,但因未能制伏煩惱,所以造了很多惡業,感應今生如此下場,有時也會想去利益眾生,有時受習氣驅使,又去惱害眾生。現在她要至誠懺悔,捨瞋惱惡業,虔心修正法,並皈依尊者,作佛法的護法。
尊者又告訴女妖,墮落鬼道都是習氣使你不由自主,並再為她開示佛法,收她為徒,要她不違背誓言,身口意如法修持,將來就會成為他的好弟子。
就這樣,密勒日巴尊者降伏了女妖,後又以種種善巧引導她,為她開示甚深究竟之微妙法,從此女妖不復為害,並成為修行人的護衛。
淨空法師:貪戀佛法墮餓鬼道
律藏,梵語稱毘奈耶,它的意思是「調伏」。戒律的意思,明白這個,我們就很歡喜學習了。調是調心、調身、調行為,調理行為;伏是伏煩惱,降伏煩惱,降伏習氣。我們正因為煩惱習氣太多、太嚴重,所以淪落在六道。最嚴重的,佛告訴我們,貪欲是餓鬼道的第一個因素,只要沾上這個貪就是餓鬼道,貪名、貪財、貪色,還有貪佛法。
貪佛法到哪裡去?還到餓鬼道。為什麼?貪心墮餓鬼,貪佛法也不行。所以佛警告我們,在《金剛經》上有明文,「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跟世間法都不可以貪,貪了就麻煩,要舍、要放下。善要放下,惡也要放下,為什麼?出不了三惡道。只要有貪戀麻煩就大,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香港有個煜明法師,我跟他很熟,他也住在尖沙咀那邊,漆咸道,往生了,走了。往生之前,他那個小道場要送給我們,我們去看了,看了幾次,他那個心不定,自己想送,他底下的信徒不答應。信心不夠堅決,貪戀沒放下。我在他的道場講過經,很多年前,他的道場裡面供的佛像很大、很莊嚴,佛像裡面是老鼠窩,那個老鼠很大像貓一樣,大老鼠,常常跑出來。
如果學佛貪戀這個佛像,喜歡它、愛它、舍不得,死了以後什麼?那大概就到佛像裡頭那一窩老鼠去投胎去了,他不肯離開,很可怕!喜歡讀書的,收藏這些好的版本念念不忘,死了以後到哪裡往生?書裡頭有蛀蟲,喜歡書,離不開書,就投胎做蛀蟲去了。
這個道場建得富麗堂皇,畢生心血都用在這上面,舍不得離開,這個道場裡頭也沒有男女婚配,怎麼辦?道場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他就投胎去干那個去了,舍不得離開。我們都要看清楚、都要看明白,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要活了一輩子來生去搞這些,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阿賴耶,沒錯,有佛菩薩的種子,但是你那種強烈的欲望,業力是強者先牽先受報,你這個意念太強先受報。我們今天要把這個意念調整,求生淨土這個念力最強,絕不能有第二個念頭跟它平等而超過它,那你就麻煩大了,你這一生的機會就錯過了。所以戒律重要!我們持戒不生天,不想生天,我們要想求極樂世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三十八集)2011/11/5 檔名:02-037-0038
問: 我對於世間法沒有貪愛了,但對佛法起了貪愛,那會有什麼果報?
淨空法師答述:
對於佛法產生愛,這麻煩!愛是煩惱,七情五欲裡頭,七情裡喜怒哀樂下面就是愛,這是感情用事不是好東西。有些人佛法好,古人講「世味哪有法味濃」!要貪著法味,完了,你著魔了。佛法是叫你要斷這些東西,你怎麼又生起? 你還沒離開貪瞋痴,對世間法沒有貪瞋痴,對佛法來了貪瞋痴。佛是叫你斷貪瞋痴,不是叫你換對象,換了一個對象一樣墮地獄,貪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貪愛大乘也是墮落,不過墮落在其中福報很大,無論在哪一道福報都很大,因為你那個貪瞋痴是善的,不是惡的。畜生道,變成人家的寵物,那種享受比人還超越,人人看到你喜歡你、愛你,那是什麼? 墮落了。鬼道裡面去做鬼王、做土地公、做城隍,都是這些人,於法起了貪愛,在地獄受苦比別人輕,搞這些把戲去了,不能不知道。
你對於你修的法門執著,你在這裡起了貪心。天天拜佛,這我見過的,世間的東西不貪愛,愛佛像,我曾見過一個法師在美國,收集許許多多骨董佛像,一尊佛像美金幾千塊,當珍寶。他的佛堂平時是鎖門的,只有早晚做功課他自己進去,別人都不能進去;我去作客,特別打開讓我參觀。我看琳瑯滿目,我心裡有數,如果對它貪愛,將來死了離不開這個,他留戀。那佛像這個房子裡面到哪裡投胎? 裡面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他就投胎到這去了,離不開。我以前愛經書,以後不愛了,為什麼? 愛經書,捨不得經書,將來投胎是經書裡面的蛀蟲,你離不開它,想到這就可怕!我來生到哪裡去? 來生到經書裡做蛀蟲,一點都不假。對於任何一法都不貪愛。
我們淨宗的人,像我們現在這個身分,要貪愛只貪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像、名都不貪愛。我心只執著那個西方極樂世界,那念阿彌陀佛行,會生到那裡去。生到那個地方後,再把這個貪愛斷掉,這是經典上許可的。《彌陀經》上「執持名號」,執就是執著,叫你什麼都不執著,你就執著《無量壽經》、執著《阿彌陀經》、執著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所以我這一生不收集珍貴的東西,人家供養珍貴的東西,我轉手就送人,了,大家也不要送這些東西給我。送一塊玉雕,我一問價錢可不得了,人民幣一千萬,我沒地方放,我居無定所,趕緊送人,做禮物送人了。所以說吃得也好,用的也好、名貴的東西都做禮物送人。別送這些東西給我了,不送我,我心清淨,送了我,我還得想想這個東西送誰合適? 還得打閒岔,沒有多自在、多輕鬆!什麼都不收藏,一樣都沒有,得大自在。你們住在此地悟字輩的同修,我對得起你們,建這個道場雖然不怎麼樣,你們在這個道場可以安忍修行,只要能依教奉行,個個有成就。你們不肯修,就在這享福就是了,福享玩了,將來到哪裡去各自負責。我是勸大家往生極樂世界,我沒勸你到三惡道,我也沒勸你到四聖法界,我只勸大家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現在要知道,我們問題就是怕對佛法生了貪愛,這個病比其他病還要嚴重,比貪著世間名聞利養還要嚴重,是把你本來修學的佛法轉變成魔法了。
你對於佛法有貪愛,完了,對這個道場有貪愛,那更糟糕,你在這六道裡面,你來生決定是畜生道,就這個道場裡面的畜牲,可憐;如果還帶著貪心、有怨恨,那就地獄道去了。我不願傷害大家,我希望大家藉這個地方成就,這個地方借我住幾年,我在這成就,愈早愈好,所以你要真正懂得修行。修行的理論、修行的方法、修行的境界,經典上講得太多了,你要能聽一天的經,這一坐兩個小時真聽懂了,你一生受用不盡,你就能成就。
淨空法師:貪財、貪名、貪色、貪權位甚至於貪佛法,大錯特錯了!
【解】以智慧劍斬斷貪慾無明等煩惱,即是拔斷生死之本。
「生死之本」記住,「貪嗔痴」,貪心起來時候馬上能覺悟到:我又搞「生死之本」,我錯了。貪財、貪名、貪色、貪權位,甚至於貪佛法,總是用貪心來學,大錯特錯了!
【解】如是則永離三途之苦。惡盡則痛燒俱息也。
「痛燒」包括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這些苦難你統統超越。
【解】故云「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我們在這裡受苦受難,不知道,今天佛教給我們,我們明白了,明白之後就真干。不真干,永遠脫離不了;真干,真搞清楚了、真搞明白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真干?還沒有搞清楚、還沒有搞明白,還把假的當真的。這一關通不過提不上去。必須這一關度過我們才能向上提升。
人死貪戀墮鬼道
問:對亡者留下的東西,如相片,是不是需要留下來做紀念,還是要火化?因為如果要留下來,怕亡者起留戀的心不能超生,要是將這些東西燒掉,又怕亡者起嗔恨心,找人麻煩,這要怎樣處理?
聖開導師:亡者的東西當然他會貪戀,一個人會想:我要死了怎麼辦?對於自己的那些東西一定會貪戀,但是這種貪戀的心非常危險,人臨死的時候,或許想到財產沒有處理,或者我的太太,我的小孩子還小啦,還有好多好多沒有處理,如有這些念頭,就會墮入鬼道。至於亡者的東西要燒,不要在當時燒,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再燒。因為人死後有中陰身,中陰身在四十九天之中就會轉生他道了,這個時候,已經轉生他道,看不到了,燒掉就沒有關系了。所以人要留東西做紀念,是留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若對自己沒有用的東西,你留起來也是沒有意思。
但是有一些東西,你不能隨便亂燒,因為他或許在生的時候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有一些證件,或者有需要的文件,法律上用得到,這些證件燒掉就麻煩了,必須把亡者在生的事情處理完了,再把東西燒掉比較好,不要說他死了,這些都沒有用了,隨便亂燒,弄不好把股票拿去燒,那怎麼辦?
淨空法師:貪佛法和勇猛精進學佛如何區別?
問:第一個,聽師父講,學佛的目標是要去掉貪瞋癡慢,破迷開悟。貪佛法也是貪,但同時又提出學佛要求精進勇猛,請問如何理解精進勇猛與貪佛法之間的區別,如何正確理解精進與貪?
答:他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確實有深度。學佛的同學應該都知道菩薩修學的六個綱領,一般稱為六波羅蜜,如果你明白這個綱領,這個問題就解答了。六個綱領是有次第的,要按照順序來修學,不可以躐等。你看第一個要修布施,第二是持戒,你不能布施,持戒決定做不到;持戒做不到,忍辱一定做不到;不能忍,就決定做不到精進,所以它是有層次、有順序的。去掉貪瞋癡慢是在第一個階段,布施就是放下,就是捨棄,布施什麽?最重要的是要把貪瞋癡慢給布施掉,你後面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就一帆風順。我們今天修菩薩道不能成功,就是不肯把貪瞋癡慢布施掉,關鍵在此地。這樁事情你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能理解精進與貪欲。
你看我們因為貪瞋癡慢布施不掉,學佛也是貪心,燒香也貪圖我要燒第一炷香,燒第二炷香就不甘心,這怎麽行?學習法門,我要學最殊勝的法門,到底哪個法門最殊勝?很難講,佛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哪個最殊勝?佛經上也常講第一法門,最殊勝法門,那個不是法門有差別,第一殊勝是從哪裡講?從根機上講的。適合於我修學,適合我的程度,適合我的根性,我修這個法門一定有效,一定成功,這個法門對我來講是第一殊勝,對你未必是第一殊勝。佛在經上常常用比喻說,佛好像是個大夫,醫王、大夫,這群眾生都是病人,每個人害的病不一樣。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就好像藥方,對症了,你這個藥服了你的病就好了,這對你是第一。如果不對症,這個藥吃了恐怕病加重,甚至於要死,毒死了,那怎麽能稱殊勝?所以法門應機就叫殊勝,就叫第一,是從這上說的。不是從法上說的,法沒有高下,法沒有分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所以,首先要斷煩惱,貪瞋癡慢是煩惱,不但學佛從這兒下手,儒家教人也從這下手。你看儒家教學,《大學》裡面講的「格物致知」,這是講真正用功,從哪裡下手?格物,然後再進入致知,再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順序不能亂。什麽叫格物?司馬光說得好,我們印光大師也說得好,印光大師的說法是跟司馬光相同的。物是五欲,就是欲望,你對物質享受的欲望;格是什麽?格是革除,你要把物質欲望要把它革除掉,這就是斷煩惱!然後你才能有智慧,才能做到致知;換句話說,你的智慧是因為你的煩惱把它障礙住了,煩惱去掉,智慧就現前,這致知。
真正智慧現前,你的意就誠了,意誠之後,你的心就正了,你看看儒家講這套功夫,也從斷煩惱下手。佛法更講的清楚,破煩惱障,然後破所知障;破煩惱障成就你的德行,破所知障成就你的智慧。世出世法在方法上講沒有差別,我們要能夠懂得。所以智慧跟精進不一樣,精進裡頭決定不帶煩惱,我們今天講精進,勇猛精進裡面帶著有煩惱。為什麽勇猛精進?我有目的,我有企圖,我有好處,如果什麽好處都沒有就不干了。你從這上你就懂得,世間裡頭哪有精進?都是附帶名聞利養在裡頭他才肯干;什麽都沒有,你還拼命努力干,那是精進。你所作所為真的是犧牲奉獻,是為利益眾生,為成就自己真實智慧,成就自己德行,這是精進。絕對沒有名利在裡面,決定沒有企圖在裡頭,區別在這個地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