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創造因緣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修養很好,人人都很敬重他,有一天,佛陀座下的弟子即請問道:「佛陀!這位年輕的比丘到底有何德行?為何有這麼多人對他如此禮敬、讚歎呢?」佛陀說:「這是來自於他的發心發願!」
證嚴法師說故事:創造因緣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修養很好,人人都很敬重他,有一天,佛陀座下的弟子即請問道:「佛陀!這位年輕的比丘到底有何德行?為何有這麼多人對他如此禮敬、讚歎呢?」佛陀說:「這是來自於他的發心發願!」
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靠著做傭工來維持生計。
一天,丈夫看見一些長者們前往寺院裡參加供僧法會,回到家後,想著、想著,不禁哭了起來,妻子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什麼事讓你這麼傷心呢?」丈夫回答:「唉!看到別人能夠滿心歡喜的供僧修福,而自己卻是貧窮下賤,連修福報的機會都沒有!」妻子便安慰他:「別再傷心了,於事無補,不如把我賣了,賣來的錢就可以佈施供養!你看怎麼樣?」丈夫更傷心了:「如果把你賣了,我豈不是更加難過!」於是,妻子想了想,又說:「乾脆我們一起賣身為奴,不僅可以供養,還也可在一起修行。」這下,丈夫也同意了。
佛陀於菩提樹下得道證果後,於羅閱祇國弘法教化,後來又前往舍衛國度化眾生,深得波斯匿王與百官的敬仰。當時,國內有位大商主,名叫波利,帶領五百位商人出海尋寶,正當船隻行駛於一望無際的大海時,海神突然現身於眾人之前。海神雙手捧水,問波利:「海水與我手中之水比較,何者為多?」波利回答:「當然是您手中的水多,雖然大海浩瀚無邊,難以計量,卻不能拯救飢渴的人;相反的,捧在掌中的水雖少,卻能幫助飢渴的人活命,如此植福培福,生生世世受福無盡。」
海神聽了波利的回答,覺得很有道理,連聲讚歎,不僅取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種香飾和瓔珞送給波利,還準備了金、銀、琉璃……等七種珍寶,讓他們帶回去。在海神的神通助力下,波利一行人平安抵達陸地,並且快樂地踏上回國之路。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若佛滅後,一切男女欲得我福,不問日凶,不論不淨,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言色常和,不枉人民,不斷生命,不犯邪淫,若六齋日,若十齋日,若十八日,若二十四日,但自心正轉讀此經稱我名者,我以法眼威神力故,即轉業報令得現果,除無間罪當得菩提。」
「六齋日」的由來
淨空法師
我相信佛門的老同學都知道,老年間地方上有災難、國家有災難,現在是全世界的災難,那怎麼辦法?國家一定發動啟建「仁王護國息災法會」,來化解災難。仁王護國息災法會,你看經本裡怎麼講的?召集全國高僧大德一百個人。諸位要知道,這一百不是數字,你把它看成數字就錯了,一百代表圓滿。就是這個地區真正有修行的這些大德,召集他們來,開仁王護國法會。不是唸經,唸經沒用,唸經能管事嗎?唸經就屬於祈禱;祈禱也有效,不大,治標不治本。召集這些法師,一百就是全國所有的這些法師召集起來,研究救國的辦法。肯定先要把原因找出來,我們災難從哪裡發生的?一定是人民疏忽了,不孝父母、不敬尊長、不仁不義,肯定是這個。大家來研究討論,發現了這個,從自己做起,從自己小道場做起,勸導人們斷惡修善,這問題就能化解。仁王護國法會是救國會議,過去在台灣我也參加過,不是那個樣子的,把經典裡面所說的意思全錯會了。這是召集高人來研究社會動亂什麼原因,把原因找到;地球上這麼多災變,把原因找到,然後把這些原因消除,災難就沒有了,非常合乎科學,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