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經書或者破損的佛像,應該怎麼處理?
法本佛像念珠,越久越老越有加持力,對家庭平安有巨大幫助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
你自己念的法本越老越有加持力,所以舊了破了千萬不能扔,自己家裡有佛堂就供在佛堂里,家裡沒有佛堂就放在書房裡。這個放在家裡面,對你的家庭平安有非常大的幫助,有加持力的,它破損了沒關係。
現在寺廟裡面最珍貴的是什麼?以前高僧大德們、師父們念過的經書。念到都破掉了,沒有膠布還用繩子補起來,這個供起來加持力最大。佛像供得越久加持力越好,這個道理要知道。
現在出了很多新的佛像,都出得很莊嚴,有些弟子把莊嚴的新佛像請回家,前面的佛像就不要了送到廟裡面,這種心態很不好,要一起供。你可以請新的,釋迦牟尼佛你供兩尊沒關係,三尊也沒關係。
你們看寺院裡面都供千尊萬尊,家裡一樣,供多少尊都沒關係。如果佛像破壞了,可以重新粘起來繼續供。
如果到了不能粘的程度,例如頭部裂了或者手腳斷了,這種情況下智慧尊自然就離開這尊佛像了,這個時候他就只是一個像,裡面沒有佛了,你們就可以把他送到一個乾淨的地方,送到廟裡面也可以,山上比較乾淨的地方也可以,海裡面也可以,這個時候沒有問題。沒有破損千萬不能放外面,在家裡好好供著。
如果佛像面鏽了,智慧尊還在佛像里,如果手腳斷掉了,他就自然離開了。
大家要知道師父加持開光的時候,怎麼開光呢?迎請智慧尊過來了,要對智慧尊講一句話:這個佛像到破壞為止,你就住在這個裡面,直到破壞了我允許你回淨土,沒有破壞哪怕沒人供沒人尊敬,也請留在佛像裡面,這個是開光的時候要講的話。所以佛像沒有損壞智慧尊就一直在裡面。
所以法本、佛像越久的越好,越老的越好,太老了沒法念了,就供在家裡,再請本新的念,大家要知道這個。
佛珠也是,比如你的佛珠念了幾年後斷掉了,重新串起來,有裂掉的不夠108顆就供在佛堂上或者放在家裡面,對家庭平安有非常大的幫助,這個念珠有加持力的。
梭巴仁波切:如何處理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載有佛陀的教法,能使我們免墮三惡道,並開示解脫之道。
因此,我們應敬而重之,切勿把經典放在地上、人們坐下或走過的地方,更加不得跨過。
在運送經典時,應把經典好好包裹存放;平常則安放在潔淨的高處,不得與其他書籍一同擺放,更不要把其他東西放在經典或佛具上。
此外,邊舔指頭邊翻閱經典甚為不敬,並會因此而積集惡業。
如須銷毀佛經、法本或教法筆記等,應將之燒掉,不得丟進廢紙箱。
焚化經典時,應先念誦經咒,例如「唵、啊、吽」。
觀想經文融入「啊」字,「啊」字融入自身,把經中的智慧引入心中。
之後,繼續念「唵、啊、吽」,直至焚化所有經典為止。
祖古瑪瓊開示---破損經書、法本及佛像之處理方式 】
各位法友們吉祥!
關於經書、法本、佛像:
破損或不用的經書、法本、佛像的處理方式依據藏傳佛教的教導,經書、法本、佛像的存在與四大(地、水、火、風)同在。當隨四大消逝歸空之後,經書、法本、佛像實際上也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藏傳佛教很注重緣起,所以一般在開始使用經書、法本、佛像之前,都會祈請四大(地神、水神、火神、風神)加持安住後再使用。因此,家中若有破損或不用的經書、法本、佛像也要隨著四大(地、水、火、風)消逝歸空,消逝之後,也就不復存在了。
過去一般常見的處理方式有掩埋、焚燒、水流三種。掩埋就是於潔淨不被踩踏的高處,以土掩埋的方式埋藏於地下;水流就是放流於乾淨的江河之中。至於焚燒即是藉由火燒供養火神母(古嘎母,白衣佛母)的方式,一面火供一面持誦「緣起咒」,讓一切隨緣消逝歸空,這是最完全、最清淨的處理方式。
緣起咒:
ཨོཾ་ཡེ་དྷརྨཱ་ཧེ་ཏུ་པྲ་བྷ་ཝ་ཧེ་ཏུནྟེ་ཥན་ཏ་ཐཱ་ག་ཏོ་ཧྱ་ཝ་དཏ།
ཏེ་ཥཱཉྩ་ཡོ་ནི་རོ་དྷ་ཨེ་ཝཾ་བཱ་དི་མ་ཧཱ་ཤྲ་མ་ན་ཡེ་སྭཱ་ཧཱ།
嗡耶達瑪 黑度札巴哇 黑敦迭 堪達塔
嘎埵 哈雅 哇迭 迭堪札佑 呢若達 哎旺
拔德 瑪哈喜瑪 拿雅梭哈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做這件事時的心態和動機,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發心,以恭敬和清淨的心念來完成。如果我們的內心是當做一般垃圾在處理,當作是掩埋垃圾、丟棄河裡或垃圾焚化,那就是不正確的邪見,是有業障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但是善業或者惡業一切唯心造,這一點特别重要,要分清楚才好。
在古代的三種處理方式當中,以掩埋的方式最佳,水流次之,而焚燒是不得已的方法。但是由於時代已經不同了,現今的社會由於環保污染的問題和土地取得的不容易,施行掩埋或放置江河很可能會讓經書、佛像遭致再次的污損或環境的二次污染,更何况在政府法令上也不被允許,容易讓佛法遭受毀謗,因此依目前臺灣的現況來說,還是以焚化處理的方式,比較恰當。
就如同釋迦牟尼佛過去未成佛之前,也曾經為了救船上五百名商人的性命,避免強奪的海盗犯下殺業而親自把船上的海盜殺了,但是一切都是出自於佛陀為避免衆生造業的菩提心,因此並没有產生殺生的惡業,反而成就了功德的善業。
過去也有多位漢傳佛教的法師大德們曾經針對經書、佛像的處理問題作了多篇文章的開示,像淨空法師在文中也是贊成以恭敬心來焚燒的方式處理,灰燼可以清水沖掉、倒入清淨處或盆栽中。他甚至還提出把佛書包好恭敬回收的處理方法。
而聖嚴法師更是認為結緣出版品是修學佛法的工具之一,象徵著佛菩蕯與佛法,並不代表真正的佛菩薩,只要不是故意糟蹋的心念去處置,不至於有罪過,因此他主張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作法,交由資源回收場再利用。由此可見,無論是藏傳、漢傳對佛經、佛像的處理態度和想法,基本上應該都是相似的。
寧瑪白玉祥丘達吉林佛學會
慧律法師:如何處理毀壞的佛像經書
在事相上來講,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們的佛像,佛已經入涅槃了。在佛經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出佛身血’,說佛在世的時候,如果讓佛陀出一滴血,這個就是逆罪,無間地獄的罪,讓佛滴一滴血。那麼,我們現在佛不在世,我們就用佛像,今天用惡心毀壞佛像,等同出佛身血!
佛像不可以隨便火化,除非你壞到實在是很嚴重了,恭敬心火化,這是不得已的。佛像的處理,還有經典的處理,這是佛像,是我們依止的聖人,為何我們對佛像敢不恭敬呢?我們對經典,這是我們解脫生死的法寶啊,怎麼可以對經典不恭敬呢?知道嗎?好!那我們怎麼處理佛像跟經典呢?
諸位!從古大德有二種處理方法,還有一種不得已的處理方法。第一個,你要處理這個佛像,毀壞的佛像,還有經典,第一個,就到山上,要到很遙遠的山上,山上沒有人到的地方,把它挖一個洞,就是說你把它打包裝箱,挖一個洞,就是人家不可以踏到的地方。把佛像,毀壞的佛像、經典,毀壞到不能看了,把它裝箱,拿到山上埋起來。有的人講說:「我去哪裡找這種山上?我家只有十幾坪,你叫我放哪邊啊?」如果你家有四合院,或者比較寬的地方,打包起來暫時放著,等因緣,放著等因緣,不可以隨便丟棄、毀壞,像垃圾車來,你就是跟著垃圾車丟,這個有罪的,不行的!
第二點處理的方式,處理的方式就是說:也是一樣打包裝箱,毀壞到很嚴重,沒辦法看,沒有辦法拜的佛像、經典,第二點,怎麼處理呢?把它打包,打包以後,請這個船到海邊,僱一艘船,船,記得那個包,包包,要扣上重的石頭,扣上重的石頭,很重的石頭,不能讓它浮上來,扣上重的石頭,綁上很重的石頭,到河的中間,虔誠心地念佛。我們的心,這樣子怕人家踏到,或者怕人家不恭敬,我們是用最恭敬的心,怕人家毀壞佛、法、佛像,還有這個經典,到河的中間,恭敬心念佛,推下去,讓它沉下去,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處理的。
那麼,有的人不得已的處理的方式,就是說佛像不小心毀掉,燒掉一半了,小朋友亂玩燭火,結果把他家的佛像燒掉一半,或者是燻黑了,或者是經典,實在是破爛不堪了,我們也沒有山上,也沒有去海,那就是很不得已的處理,那就是非常恭敬心地用一個盆子,用一個盆子把它火化,這是至誠恭敬心地火化,這是很不得已的處理。印光大師的觀念是說:再怎麼樣破舊的佛像,都不可以燒,不可以破壞。那這樣的話,我們現代印刷很發達,一天就印很多很多……你沒辦法恭敬心地把它銷毀的話,那麼多毀壞、破壞的佛像怎麼辦?我們不是對佛不恭敬,對不對?我們是真的很恭敬,可是,印光大師還是反對,反對的時候,這個就是要好好地處理。
如何放置和處理經書
自古以來,佛教典籍就一直被視為法寶。因為佛書記載著佛法,而佛法是一切有情安樂的泉源――告訴我們如何將教法用於修行並融入生活,使我們免於苦難而獲得安樂。
因此,所以我們應以恭敬心對待佛法經典,千萬不要以輕忽、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佛書,以免造下來世難以值遇佛法的不善業。
例如:請不要將書籍(或其他聖物)放在地上,或壓在其他東西之下,應該把它放在乾淨的高處,盡量與世間的著作分開。不可以跨過它或坐於其上,也不可以放在機車座位下(放安全帽的地方)。攜帶時,應以包裹方式來保護經典。不可以把書籍當作工具,像是拿來做枕頭、墊東西之類。
當你必需處理法紙時,不應直接丟進垃圾桶裡(不可和其他雜物、垃圾一起堆放)。將經書焚化時,須單獨焚化,不要和其他垃圾一起燒。焚化時,先誦「嗡阿吽」。當煙升起時,觀想它彌漫十方,帶給一切有情和六道眾生教法的精華,清淨他們的心,舒緩他們的痛苦,並帶給他們一切安樂,包含究竟的安樂。
經典記載:眾生只是單純起尊重法寶之心,光是這樣的態度,就能獲得極大且難以言喻的利益!
凡是包含了佛法的隻字片語,或佛、菩薩、羅漢、上師名號的任何文字紙張,例如像是本書這樣的書籍,都比世間任何其他物質更加珍貴!放置經書時,須放在較一般場所乾淨且較高的地方。
淨空法師:報紙、包裝紙上印佛菩薩形像怎麼處理?
出自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由此可知,給眾生結法緣這是好事情,在世出世法真的叫第一等好事。廣結法緣的時候,不要有任何顧忌,不要認為這是亵渎佛菩薩形像,造作種種罪業,那你就不敢動了,你怎麼能跟眾生結緣?對於佛菩薩起尊重之心、敬仰之心,那是已經入門來的,我們對於佛菩薩形像要尊重,以恭敬心供養。但是我們介紹給別人,那你就不必有這些顧慮,介紹給別人是在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佛種子,即使他毀謗侮辱都無所謂,佛菩薩哪有見怪的道理?見怪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絕不見怪。
所以在現代,我們有一些看到,包裝紙上印佛菩薩形像,報紙裡頭常常也印佛菩薩名號,也有佛菩薩形像。有一些同修看到這個情形來問我怎麼辦?這報紙能不能丟?我們怎麼處理?他就慌張了。這是起分別執著,要曉得報紙上做是給許許多多眾生結緣,結法緣,種善根。我們遇到怎麼處理?就看你自己。如果你家裡面有地方放,你可以把報紙上的佛像、佛名剪下來,或者是把它貼在一個本子裡面,做一個紀念也是好事情。如果不願意這樣子做,照一般報紙處理就行,不必要執著、不必要計較。特別是在這個世間造惡的人多,佛菩薩的名號、形像愈普及愈好。發心不相同,我們這個心是利益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種下佛菩薩的種子,這是好事情。不要常常想到這是不恭敬,把這個緣斷掉,那就可惜了。
淨空法師:舊的、破的佛像、佛書的處理方法!
現在佛不在世了,如果你是有惡意破壞佛像,無論是雕塑的佛像、彩畫的佛像,以瞋恨心去破壞它,就等於出佛身血,這個罪是一樣重。如果沒有惡心破壞了佛像,這叫過,過失,那不是罪,是過失。在現在又有許多同修常常來問我:我家裡供養的佛像舊了,法師怎麼辦?這常常有這些問題。佛像、經書破了都不能損壞,都要修補,這是從前的話,從前是要這樣做法,為什麼?以前沒有印刷術,更沒有彩色印刷。從前的佛像除了塑造的佛像之外,舊了重新貼金修補,因為塑一尊佛像是要很大的工程,要花費很大,所以要加以修補,一樣的來供養。彩畫也是如此,請一個畫家畫一張很好的佛像,那個價值也相當之高,所以破了之後重新裱褙,依舊能夠供養。現在科學進步了,印刷術發達了,你供養過的舊佛像送人,沒人要。新的太多,愈做愈精緻,愈做愈美,你的舊佛像你都不喜歡,人家還會喜歡嗎?那不可能的。
經書也是一樣的。從前的經書,古時候書是手抄的,手寫的本子,可見得寫一本書不容易。所以這個本子要很珍貴的把它保存,不可以損壞,不能在紙上隨便寫字,不可以的。知道我讀了這部經之後,這個經還傳給後世。我手上大概現在恐怕還有五十本線裝書。線裝書我很多,裡頭有五十本是明朝時候的版本,距離現在五百年了,像這種書決定不能損壞,損壞要修補,留傳後世,這要知道的。所以線裝書、善本書要非常珍惜,要有責任,我現在在我保管,我將來要交給後人,不能夠損壞。至於現代印刷的書,你在旁邊寫字沒有關係,為什麼?你念過的書送人,人家不要,好本子太多了,沒有人要你的舊本子。
像這樣的舊的佛像,特別是畫的這個佛像,印的這個佛像,現代這些經書用舊了,怎麼辦?就不必像從前那個說法,你可以把它燒掉。如果恭敬心,在焚化爐裡面燒,寺院有焚化爐。不在焚化爐,單獨燒,燒之後然後把這個灰包起來埋在乾淨的地方,就是沒有人走路的地方,草地,埋在這裡面,先在這塑料袋裝埋下去;還有一種方法,放在水裡面,隨著水流出去,這都是非常恭敬的方法。世法、佛法能不能成就就在恭敬心,一分恭敬是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特別是佛法從恭敬中求。
今年新年,住在溫哥華的張老居士寫的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印出來跟每位同修結緣。張老居士是我一生當中看到對佛法虔誠第一個人,他寫這部經,寫一個字洗一次手,我們不但不能做到,聽也沒有聽說過。他不但是寫《無量壽經》寫一個字洗一次手,他寫很多部經了。現在送給我的有《金剛經》、《無量壽經》,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太上感應篇》,有《心經》,將來我把他的東西統統印成一套。所有一切經書他都是一樣恭敬,每寫一個字洗一次手。
這老居士非常了不起,今年七十九歲。我曾經問他,他畫也畫得好,他是當代的書法家。你看看他寫的這個字,這市面上有小楷的字帖《靈飛經》很有名,你把《靈飛經》跟他寫的字對照一下,他寫的超過《靈飛經》。他寫了五十年,每天寫,寫了五十年。所以我們展開經卷,一定會被他那個真誠感動,這無形當中就得利益了。這是傳播佛法,使一切眾生看到這經本就生歡喜心,這就是攝受眾生的功德。所以經典要美,文字要漂亮,佛法講莊嚴,莊嚴是攝受眾生的,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用意在此地。
淨空法師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七)
問:舊日曆中有佛像應該做何處理?
答:這樁事情也是一般的常識,大家都需要知道。過去經書、佛像破損不可以把它毀棄,要修補。為什麼?以前沒有印刷術,佛像,人塑造的或者是彩畫的都很不容易得到,所以我們應當非常珍惜來保護它。可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印刷術發達了,成本非常低廉,連一般報紙上,你看佛菩薩像我們都常常看到。我們佛弟子應該怎麼處理?恭敬心對待它就好。像報紙丟棄了,報紙還是迭得整整齊齊,讓一般他有專門收垃圾的,我們用塑料袋包好,讓他拿走。因為你沒有辦法丟棄,你也沒有地方去把它燒化,現在住在都市裏頭困難很多,用恭敬心就好。舊的佛像,現在你就是修補了送人也沒人要,新的太多了,要懂得這個道理。
經書除非是古籍,線裝書,這是幾十年前、幾百年前傳流下來的,這個很珍貴要保存,那我們真的要修補。紙張快要壞的時候我們就用裱畫、裱背,裱一次至少再可以保存五百年,這是應當要做的。但是現在一般我們印刷的書就沒有必要,它的流通量太大。在從前,經本上不可以寫字,不可以把它弄髒,為什麼?我們讀了之後還要流傳給下一代,現在這個都不需要。現在連你看圖書館裏頭珍藏的書籍都可以影印,影印出來,我們在上寫字、做記號都沒有問題,原版還還他,這個我們要懂得。日曆的處理也是如此,如果佛像印得很精美,這個舊日曆可以把佛像拆下來鑲鏡框供養,日曆就不要了,你非常喜歡的。如果他畫得很俗氣,不想供養,照一般報紙處理就行了。
常有人會詢問要如何處理損壞的講經光碟、經書及佛像等法寶,基本上,就是要以恭敬心做回收,千萬不可有當成垃圾之心。也不要想得很可怕,丟給他人處理,這樣的心態也不符合修行人應有的。
若講經光碟、經書及佛像等法寶損壞無法使用、閱讀,就以恭敬心將之分類回收,讓其可以循環再利用。
以下附錄 淨空老法師的相關開示:
已經損壞的VCD講經片,或者看不清楚斷斷續續的VCD講經片,應該如何處理為好?佛像壞了、經書壞了應該如何處理?
淨空法師 解答
問:已經損壞的 VCD講經片,或看不清楚斷斷續續的VCD講經片,應該如何處理為好?佛像壞了、經書壞了該如何處理?
答:這個問題也很普遍,如果現在這是印刷術發達,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些東西損壞了,你就把它可以當作廢物處理,但是什麼?因為它是屬於經法,我們要尊重心,不能隨便當垃圾處理,應該怎樣?我們把它包裝好,或用個小盒子裝起來,把它密封,現在在都市裡不方便,讓垃圾車拿去。我們對它有恭敬,而不是隨便亂丟,隨便亂丟這不可以。總而言之,恭敬心來處理,不能用的時候應該要捨棄。
經書如果能補,大概現在沒有補書的習慣,那都是什麼?善本書,從前線裝書那是要修補。像我這次到英國,在倫敦大學看到他們中文研究所,我去參觀他們圖書館,他們收藏了很多線裝古書,非常珍貴。最早的版本,我看到是元朝的版本,距離我們現在七百年了;明朝版本,距離我們現在五百年,他收藏的不少。但裡面真的有很多書已經是蛀蟲,破舊不堪。但是那個書一定要裱,就像裱畫一樣,裱襯一張棉紙,它的壽命至少可以延長五百年,可以繼續再保存五百年,這好事情。但是外國人不會裱,他想找我幫助,我說可以,我說你們把書有多少本、多少冊,每冊多少頁,你列個表給我,把書寄到中國來,在中國來做,做好之後咱們再還給你。這是舊的典籍,那有價值、有歷史的,我們不可以輕易把它處理,一定要好好的保管,佛像亦復如是。
如果是現代印的這些書,那就沒有這個必要,現代的印書是這個印刷術發達了,量很大,不能算是善本書。善本書,那本古書上面不可以做記號,不可以寫字,為什麼?要傳給後代,要傳給別人,那你把這個書寫得亂七八糟的對不起後人。但是現在我們這種紙張印你就可以做記號,你就可以寫字,沒關係,就等於說你自己的筆記本一樣。總而言之,是個尊重的心,愛惜的心,要想到自利利他。
仁清法師:如何處理舊佛像舊經書
問:抄寫經書的目的是為了記住它,抄寫一遍比讀誦十遍要記得深刻。這個本子就記住了,可是本子裡都是佛說的話。抄寫佛經的那個本不能亂扔,怎麼去處理呢?
答:如果你這個本子,抄寫的恭恭敬敬的。雖然是你目的是為了記住經文,但是你這本子是原經文沒變的抄寫下來的,這個本子也可以去供養。這是佛經供到佛堂裡,可以供到佛堂裡,可以給別人當經書去翻閱,也是可以的。如果真的你不想用了,或者是你是斷斷續續的抄,當資料抄的。你不想用了,或者是時間一長,就是很髒了,很破了。那怎麼處理?念七遍大悲咒,一遍心經。在佛前焚掉,燒掉。然後把那個灰,隨著放生放到海裡,水庫裡就可以了。好不好,這是一種方法。
實際上我們對經書和佛像都有這種處理的方法。經書和佛像,我們極力的去修補。比方說佛像吧,碰了一個瓷,我們極力的去修補。或者斷了一個什麼東西,然後我們把它粘住,如果真的時間長久了,像石膏的瓷的泥的甚至是,時間很長了不能修補了,沒法供了。包括經書也是時間一長,我們無意間撕毀了,我們盡量的去把它粘貼。如果真的時間一長,就是確實不好看了,確實不值得去修補了,那怎麼辦?以恭敬心,以虔誠心,念七遍大悲咒,念一遍心經。這時候就隨著念隨著就燒掉。燒掉以後那個灰啊,要好好的處理,就是隨著放生放到水庫裡就可以了。佛像也是,隨著放生處理掉,沉到水裡就可以了。這是一種非常正確的處理方法。
念大悲咒呢,它有結界的作用,誦大悲咒的時候十方諸佛都來現身。就等於是說我們面對十方,誦大悲咒的時候,我們面對十方諸佛,表明我這個佛像不能用了。然後誦心經呢,心經體現的是一種般若智慧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的道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空性和色相和事相他是無二無別的。色不異空就是這個事相存在,他也代表著空性。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性就是佛性,本來也涵蓋了這個事相,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有,我也尊重他,沒有我也尊重他,有和沒有,都不礙佛性的存在。我們看到的事相,無論是顯現還是不顯現,都不礙佛性的存在,都不礙佛性的清淨,懂吧是這個含義。通過誦大悲咒通過誦心經,燒掉或者是處理掉就可以了。一般我們在家裡,遇到這一類的情況,就用這個方法好吧。
淨土法門:損壞的經書、佛像,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問:損壞的經書、佛像,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答:古大德告訴我們,從前科技不發達,經書、佛像相當不容易取得。宋朝以前的經書都是手寫的卷子,佛像也是塑造的,彩畫的當然也不容易。所以,這些法寶就非常珍貴,破損之後一定要修補,而古籍的修補也是功夫。但是現代科技、印刷術發達,破舊經書補好了也沒人要,這種情形下應如何處理?其實古人也教我們,如果破損不能修補、復原,就恭恭敬敬包好,找個很清靜、沒有人踐踏的地方,埋在地下。或者在焚化爐焚化後,將這些灰包起來沉在水裡,而水最好是流動的,表我們的一番恭敬。
但是這兩種方法對於現代居住在都市的人相當困難,相當不方便。都市這麽擁擠,我們要到哪裡去找一塊空地?公園是大家休息的場所,你在公園裡埋這些東西是犯法的;你要是把它沉到河水裡,又會造成環境污染。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用乾淨的塑膠袋包好、密封,隨著垃圾去處理就好,我們的恭敬心做到了。所以,這些不必再去憂慮,不必再去顧忌,恭敬處置就很好,這是隨著現前的環境來做改變。24-007-0003
問:已經損壞的或者看不清楚的講經光碟片,請問應該如何處理?佛像壞了、經書壞了應該如何處理?
答: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些損壞的東西都可以當作廢物處理,但是它是經法,我們要用尊重心、恭敬心來處理,要先把它包裝好,或者用個小盒子裝起來,再把它密封,讓垃圾車載去。
若是有收藏價值的經書,例如很多線裝古書,是非常珍貴的。我們不可以隨意處理,可以拿去修補或裱褙起來,一定要好好保管,佛像亦復如是。如果是現代印的這些書,價值就不高了,你可以做記號、寫字,這都沒有關係,就等於是自己的筆記本一樣。但是善本書,就是所謂的古書,上面不可以做記號,也不可以寫字,因為它有流傳的價值,必須要傳給後代,要傳給別人,把書寫得亂七八糟的就對不起後人。總之,要有尊重的心、愛惜的心,這樣才能自利利他。21-272-0001
問:舊日曆中有佛像,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答:這樁事情也是一般的常識,大家都需要知道。過去經書、佛像破損不可以把它毀棄,要修補。因為以前沒有印刷術,塑造或者是彩畫佛像都很不容易,所以應當非常珍惜、保護它。可是現在印刷術發達了,成本非常低廉,連一般報紙上,我們都常常看到佛菩薩像。我們佛弟子應該怎麽處理?恭敬心對待它就好。像報紙要丟棄了,報紙還是疊得整整齊齊,用塑膠袋包好,讓專門收垃圾的拿走。因為你也沒有地方去把它燒化,現在住在都市裡困難很多,用恭敬心就好。舊的佛像,現在你就是修補了送人也沒人要,新的太多了,要懂得這個道理。
經書除非是古籍,線裝書,這個很珍貴要保存,真的要修補。紙張快要壞的時候就裱褙,裱一次至少可以再保存五百年,這是應當做的。但是現在印刷的書就沒有必要裝裱,它的流通量太大。在從前,經本上不可以寫字,不可以把它弄葬,因為我們讀了之後還要流傳給下一代,現在這個都不需要。現在連圖書館裡珍藏的書籍都可以影印,我們在影印本上寫字、做記錄都沒有問題,原版仍歸還他,這個我們要懂得。日曆的處理也是如此,如果佛像印得很精美,你非常喜歡,可以把佛像拆下來鑲鏡框供養,日曆部分就不要了;如果畫得很俗氣,不想供養,依一般報紙處理就行了。
如何處理廢棄宗教經書&淨空法師談:不可以更改經典的文字&如果經書印錯的地方很多,不方便流通,應該如何處理?
如何處理廢棄宗教經書
美軍焚毀伊斯蘭聖典可蘭經,引發數千名阿富汗人抗議,美軍也為此道歉。不僅是伊斯蘭教,許多宗教如有必要處理他們的神聖經典時,都抱持如同對待人類遺體同等的尊重態度處理。
華盛頓郵報根據宗教學者提供的指南,整理出數個宗教處理老舊或不堪使用的聖典方式:
◎伊斯蘭教:
根據十八世紀伊斯蘭法理學典籍Durr al-Mukhtar作者哈斯卡菲在書中所述,先用一塊純淨的布包裹老舊可蘭經,然後在一處少有人走過的地方鑿穴掩埋,或者,將可蘭經綁上石頭等重物,放入流動的河水中;除非前述兩種方式都不可行,才能焚燒可蘭經。
◎猶太教:
猶太教以掩埋處理包括聖典律法書「摩西五經」在內的經典,而且應埋在猶太教墓園,但現在因印刷品數量多,越來越難以此法處理。
◎基督教新教:
對如何處理老舊聖經無嚴格規定。前路德派主教威森布勒在路德派網站TheLutheran.org寫說,以處理其他書籍的方式處理老舊聖經,可以的話就回收。
◎羅馬天主教:
無嚴格規定,掩埋、焚燒,或如一般書籍方式處理,或捐贈他人使用。
◎印度教:
浸在乾淨水中,或者掩埋、焚燒,或者與過世擁有者一起焚化,若尚可使用就轉贈。
◎佛教:
無制式方式。根據「佛教推廣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Buddhism)」指出,可燃燒的經書經過僧侶或是自行誦讀後就可焚燒,並掩埋灰燼,若是不可燃物品就置於袋中回收。
淨空法師談:不可以更改經典的文字
如果經書印錯的地方很多,不方便流通,應該如何處理?
問:現代許多善心人士,將《大藏經》輸入電腦,上網供養大眾,但有許多古字或者電腦沒 有的文字,某些人士則以相似的字取代之。請問這樣更改經典是否如法?是否需要背負因果 ?
答:你問得很好,沒錯,改動經典上的文字要負因果責任。古大德有所謂,錯下一個字的轉 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責任不小!所以古大德教導我們,縱然看到經典裡面那個字是個 錯字,很明顯的錯字,都不能把它改過來,怕的是什麼?怕的是有這個例子,大家可以隨便 改,改到最後,這個經就完全變質了。應該怎麼樣?應該註明,註在旁邊,這個字應該是什 麼字,可能是什麼字,提供研究讀誦經典的人做參考,不可以改,一定要保持它原來的樣子 。它為什麼有錯字?古時候經典是手抄的,難免抄錯,這個現象是非常可能的,難免抄錯。 但是抄錯了,不能改。如果其他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校對出來,那個版本,你要在旁邊註 明某個版本這個字是什麼字,註清楚,給大家做參考,這是正確的,不可以改。
問:下面他有個附題,如果經書印錯的地方很多,不方便流通,應該如何處理?
答:就不能流通。處理的方法,在焚化爐裡面焚化,可以這樣做法。如果沒有焚化爐,像現 在尤其注重環保,你可以把它包得整整齊齊把它埋藏在地下,找個乾淨的地方挖個坑埋在地 下都可以。
問:道場有人贈送許多箱的《地藏經》課本,仔細看看內容,經本中錯字很多。請問應如何處理?
答:你查查它是什麼地方寄出來的,可以退還給他。流通經書的版本要特別注意,如果這些錯字太多,或者是有改動的地方,這很不如法。我們也不必把它銷毀,它是哪裡寄來的,還給他,就好。
恒傳法師: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薩像,該怎麼處理?
問:阿彌陀佛,師父您好,我們買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薩像,用完香,香盒怎麼辦呢?
恒傳法師答:阿彌陀佛,三寶是無上大功徳田,是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本來經、像、塔、寺是三寶的代表和所依,應當作為眾生恭敬頂禮的對境。但由於很多無良商家的無知輕慢,為商業利益在香盒上印有佛菩薩名號或是佛菩薩像,香用完了,善眾又不知道怎麼處理了,更有一些被亂扔到垃圾堆或一些不潔淨的地方。
印光大師開示曰: “鬻香一事,最易培福,亦最易造業。製造不精潔,裝璜競新異,以佛菩薩像印作仿單,及印於香盒之上,又以佛菩薩像攝于香珠眼中,無知之人,競為購取,褻瀆之罪,何可名言。仿單香盒,隨便丟棄。如此求利,吾恐不但子孫滅絕,恐其人一氣不來,永墮阿鼻地獄。以自彼發起褻瀆佛菩薩像,令敬佛者亦獲大罪,況了無信心者乎。”“此種鬻香者,罪業之大,莫可言狀,彼尚以為得意。”
就是說賣香的這個行業,很容易培福報,也很容易造業。在佛經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出佛身血”,佛在世的時候,如果讓佛陀出一滴血,就是五逆罪,無間地獄的罪。佛陀已入涅槃。所以現在“佛”就是我們的佛像,那麼,今天用惡心毀壞佛像,胡亂丟棄佛像,亦等同出佛身血!所以,處理毀壞的經典、佛像一定要謹慎。
香用完了,香盒怎麼處理?首先皈依、念皈敬頌,然後把香盒上的佛像剪裁分類,佛像與寺廟像分開。對於那些做工如法,完整無損,無其他干擾圖案,可重新流通結緣者,可經過沐浴、修補、裝裱後送人結緣,用於流通法像;對於殘破不能修、做工不如法者,認真整理好,擦乾淨放在一起,用黃布包好捆好,或放小盒子裡,外用黃布包起。然後在不易被踏到的人跡罕至的山上把它裝箱埋起來。或是到海邊扣上重石,到河的中間,虔誠心念佛,讓其沉下海底。
我們也沒有山,也沒有海,那就要非常恭敬地用一個盆子在清淨乾淨的地方把它火化然後埋在清淨乾淨的地方。也可以到寺院交給法師們灑淨,然後再做處理。這是很不得已的處理。最好不要這樣處理!印光大師的觀念是說:再怎樣破舊的佛像,都不可以燒,不可以破壞。只是我們現代印刷很發達,那麼多毀壞、破壞的佛像怎麼辦?我們是真的很恭敬,可是,印光大師還是反對,這個就是要好好地處理。佛像不可以隨便火化,除非你壞到實在是很嚴重了,恭敬心火化,這是不得已的。
這也給我們兩個警醒,
一、印光法師講過:佛菩薩像印念珠上或香盒上或骨灰盒上或衣服上皆不可買!所以,以後大家買香的時候謹慎一下,帶有佛菩薩名號或像的不要買,也可以轉告香盒製造商最好不要在香盒上印佛菩薩像或聖號。
二、不管是佛像還是經書一定要恭敬供養,小心保存。
中心和寺院經常會收到大家送來的舊的佛像、損壞的佛像、用完的香盒、破損的經書、字跡並不好的手抄經書,我們能看到上邊水泡、浸染、火燒等種種痕跡,這樣因為自己行為的隨便,一出現破損自己就不想要了,送到中心或寺院,然後自己再請新的。因為自己的不注意或是喜新厭舊也給我們出了難題。所以,希望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恭敬讀誦,小心保存。
不能讀、不能供的佛經佛像如何處理?
對待佛像、佛經之字紙,最好的態度是尊重。因為不管佛像多麼破舊,也不管經書多麼破爛,都因為能量功德的巨大而感召有護法護持,如果我們見之不敬,是會遭到護法懲罰的。前些天筆者親歷一佛教場所大殿裡擺放供奉著許多石佛頭的事,讓筆者立馬心生不安。因為從易經上來說,這預示著主人的命運絕對不咋地!我們知道,佛像或佛經如有破損,都應當仔細的修補好,更何況供奉沒有完整身軀的佛頭的罪過了。筆者問過主人,主人說是別人送的,我想那一定是其想送到別的寺院,人家不收,才送到這裡來的。筆者深感因不知而造罪,是多麼的可憐。。。
不能讀、不能供經像的處理方法
經像之不能讀不能供者,固當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紙化。必須另設化器,嚴以防守,不令灰飛余處。以其灰取而裝於極密緻之布袋中,又加以淨沙,或淨石,俾入水則沉,不致漂於兩岸。有過海者,到深處投之海中,或大江深處亦可。小溝小河,斷不可投。如是行者,是為如法。若不加沙石,決定漂至兩傍,仍成褻瀆,其罪非小。而穢石穢磚,切不可用。(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問:佛菩薩像最尊貴的,因久了破壞沒有用,換過新的佛像,但破舊的佛像要如何處理才好,恐有罪過求大德指示。(孫妙松)
答:此事古德曾有主張,一、可重裝之,二、如不能重裝矣,宜埋之淨地,然必擇無人傾倒污穢處埋為佳。如是木像朽爛已極者,亦不妨擇地焚化,然後將灰埋於淨土,或送淨水流中,總以不失恭敬,求心所安為是。(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羅漢像或佛菩薩像,只造頭部,請問是否如法?
答:不如法。造佛菩薩的形像一定要造全身,站著、坐著都沒有關係;畫佛菩薩的像也要畫全身,不可以畫半身,半身是殘缺不全,這是不恭敬,必須要注意。(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19)
問:請問書寫的經文應如何處理才如法?
答:這要看它的價值,如果是書法寫得很好、很工整,經書可以做為藝術品供養,家裡珍藏也可以,送給寺院或圖書館都很好。假如寫得不是很工整或是用鉛筆、鋼筆書寫,就自己收藏作紀念。(出處同上 21-90-39)
問:這位同修問,請問法師紙張、紙袋、衣服印有佛像和佛號、經咒,應如何處理?
答:本來我們對於佛像、經咒一定要存恭敬心,所以紙張上印的有佛像、印的有經咒,不可以隨隨便便拿來抹桌子。但是現在是不可能,現在因為生活水平高,沒有人再拿紙張去擦桌子,沒有了。可是不能夠隨便亂丟棄,衣服上印的佛像、經咒,現在我們用它度眾生的,希望穿在身上當廣告,走到外面,人家一看“阿彌陀佛”,他就念一句;雖然不念,他眼睛裡面也看一下了,所謂“一歷眼根,永為道種”,這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手段,可以。
一切事都要看我們是怎麼樣的用心,用心正,都是對的;用心不正,那是錯誤的。如果是衣服上繡佛像、繡菩薩像,認為這是美觀,那你就是錯了,你不能拿佛菩薩來裝飾你自己,我們用佛菩薩形像去教化眾生,幫助眾生。一個心不一樣,罪福就不相同,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了。
如何處理日久破損的經文、佛像/堪布卡塔仁波切開示
淨空法師:要不要把佛介紹給別人?有可能對方會毀謗怎麼辦?『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於接觸到這一部經典,利益各個有淺深不同。
有些人完全沒有接觸過佛法,像現代觀光旅遊,特別是到中國去觀光,中國觀光旅遊寺院是旅遊的重點,也是外國人非常喜歡去看。
他們多半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還有其它宗教的信徒,對於佛法一無所知。
借著觀光旅遊,見到這些佛像、菩薩像,當然他們不會有信心,甚至於他們看這個是迷信。層次高一點的,看這個是藝術品,把它當作藝術品來欣賞。有沒有利益?有。
正是佛法裡面所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歷耳根」跟「一歷眼根」是一樣的意思。耳根,是聽到念佛號的音聲、讀經的音聲,那是耳根;見到佛菩薩形像這是眼根,阿賴耶識裡頭永為道種。
無論是有意、無意,無論是贊嘆、毀謗,都成了金剛種子,就怕他一生沒有緣接觸到,那就非常可惜。
毀謗都無所謂,他真接觸到,毀謗,他要受毀謗之果報,果報受完了之後,將來有緣再遇到他就信了,他就能得度了。由此可知,給眾生結法緣這是好事情,在世出世法真的是第一等好事。
廣結法緣的時候,不要有任何顧忌,不要認為這是褻瀆佛菩薩形像,造作種種罪業,那你就不敢動了,你怎麼能跟眾生結緣?
對於佛菩薩起尊重之心、敬仰之心,那是已經入門來的,我們對於佛菩薩形像要尊重,以恭敬心供養。
但是我們介紹給別人,那你就不必有這些顧慮。介紹給別人是在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佛種子,即使他毀謗、侮辱都無所謂,佛菩薩哪有見怪的道理?見怪,那他是凡夫,不是聖人,絕不見怪。
所以在現代,我們有一些看到,包裝紙上印佛菩薩形像,報紙常常也印佛菩薩名號,也有佛菩薩形像。
有一些同修看到這個情形來問我怎麼辦?這報紙能不能丟?我們怎麼處理?他就慌張了。
這是起分別執著,要曉得報紙上做的,是給許許多多眾生結法緣、種善根。
我們遇到要怎麼處理?就看你自己。
如果你家裡面有地方放,你可以把報紙上的佛像、佛名剪下來,或者是把它貼在一個本子裡面,做一個紀念也是好事情。如果不願意這樣子做,照一般報紙處理就行,不必要執著、不必要計較。
特別是在這個世間造惡的人多,佛菩薩的名號、形像愈普及愈好。
發心不相同,我們這個心是利益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種下佛菩薩的種子,這是好事情。不要常常想到這是不恭敬,把這個緣斷掉,那就可惜了。
佛渡有緣人,無緣不得渡
佛渡有緣人,無緣不得渡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有緣
否則即使佛現於眼前
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
一、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 但是,洪水漸漸上漲,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信徒急忙禱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久就來了一條獨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卻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 ”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 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 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
那條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開遠了。 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 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禅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 得救的信徒向禅師抱怨說:“我對佛是如此地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
禅師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 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 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
二、
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就是聞、思、修佛法機緣已經成熟的人。 所謂機緣成熟,不過是指外因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是種客觀現象,並不玄乎。 佛不是萬能的主宰者,否則他不如直接把我們的業障消除變成佛豈不痛快省事?他干嘛要如此辛苦地講經說法一輩子?正因為世上沒有這個“萬能者”,我們才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才需要如法地修行。 試想,這世上如真有主宰者,說明他很不慈悲,因為他也創造了魔性和苦難!
任何外因必然通過內因才能發生作用。 對於我們而言,佛就是外因,他確實渡不了無緣之人。 作個譬喻:好比我們溺水,他伸手救我們,我們不相信他在救我們或不相信他能夠救我們,我們死活都不願將自己的手伸向他……
學佛同生活中的事是一個道理,一個好老師再肯教,而學生不肯學,老師總不能變戲法式地將學生“弄得” 有知識。 佛不是原始民間信仰中所迷信和臆測的那種玄乎的、萬能的“神仙”,絕不可能把我們變得同他一樣,他做的是教給我們永恆的真理和方法,無法替我們“創造或發明什麼”。
當然,佛門常講“諸行無常”,因緣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世上絕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運動和發展著。 我們只要有一顆渴望真、善、美的心,有著向往獲得智慧與真理的追求,我們就是“有緣人”。 當機緣與因果成熟了,自然會對佛法生出向往和信任,自然就會被正法接引。 無緣不是絕緣,只是暫時無緣,一切都是變化的。 人的成長和價值更是同樣如此,因此,關於有緣、無緣,我們也不能以眼下暫有的現象而輕率地下定論。
三、
夢參長老曾言,佛能知道眾生的一切種性、億萬劫的事,佛都能知道。 但是無緣的眾生,佛也度不了,佛也不能化,這是佛第一個做不到的事。 第二個,佛能空一切相,能成一切萬法之智,但是他滅除不了定業,這是第二個佛做不到的。 佛能度無量有情,你看《地藏經》,地藏菩薩度那麼多的眾生,連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文殊菩薩用天眼測量,地藏菩薩已度成佛的、成菩薩的、乃至到忉利天參加法會的有那麼多;但是第八品當中閻羅王問佛:“我有一件事情不明了,地藏菩薩那麼大的威力,那麼大的神通,我看他所度的眾生,隔沒多久又回來了,(意思是說地藏菩薩的神通還不大,力量還不夠呀!) 為什麼?不是他度出去的嗎?怎麼又跑回來了?” 佛說這是眾生的業,剛強難調難伏,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度的好的!就是佛能度無量有情,像地藏菩薩度的那麼多,但是眾生界是永遠度不盡的。 就算我們所最尊重、最尊貴的佛也如是,一切佛都如是,一切佛都在度眾生,但眾生界遠是那麼多,無窮無盡。 我們剛講這個地球上有六十多億人口,那就很多了,大家再看看魚、鱉、蝦、蟹那些海洋生物究竟有多少?那也都是眾生啊!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問題——即是要“自修”。 要自己努力,沒有一個什麼樣的善巧方便,說我不修就能證得了,就能解脫了,就算釋迦牟尼佛再生也是一樣,你就算親自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觀世音菩薩也沒辦法,你得“自救”。
因此,與其幻想有一個能救護你的寄托,不如反過來求你自己的心,把你的心住到一定的住處。 《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才能生心!生的這個心是什麼心?是無住!你把心住在無住上,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得到成就,才能夠得到解脫,除此之外,你再也無法尋獲。 所以事情不須要知道那麼多,我們能夠斷見惑,就很不得了了,只要你能斷了見思惑,起碼不在三塗流轉,不到六道輪回流轉,我們不要講的很高、很大、很圓滿,但是做起來,還是得一步步地實行,腳踏實地的做。
佛有三種人不度、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佛經不可燒化
關於抄經的問答
抄經後可焚燒嗎?
佛像、法器要開光? 怎麼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