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斷惡 即便修善也非真善
智敏上師
我們說佛的功德主要的分三科:一是斷德,二是智德,三是悲德。那麼第一個斷德是最重要的,在斷(惡)的前提下,才能求智慧,才能有悲心,才能起作用。如果斷的功德沒有,你智慧再大,幫助你的煩惱,你悲心也不會純粹的大悲心,都是夾了煩惱的悲心,“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這樣子的悲心,這個也是不究竟的,不能利人的。所以說第一個下功夫要斷德。那麼你假使三業能清淨,正命也清淨的話,斷德就全部在里邊了,成“大全”,全部的斷德都包含在這兩個項目里邊。那麼這樣子呢,就是斷德這一科講了,下邊要講學持的功德,這個明天講。
我們又講一個正命、邪命的問題。海公上師很微細地給我們舉個例,那個時候我們是在清涼橋,是五台山,細糧是很少的,一個人配的糧幾乎都是粗糧,偶爾就是碰到過年過節是給點細糧。海公上師就打個比喻,假使說你配點細糧,是大米,我是只有五斤的,配我們五斤,那麼我們買五斤,而那個搞帳的人搞錯了,配了你六斤,還沾沾自喜,這個也是邪命。這個不要說我出了錢買的,我是以細糧的錢買的,但是邪命,不該你得的,你卻得到了。雖然錯誤是這個算帳的人他搞錯了,但是你知道你是一個月五斤的,怎麼拿六斤呢?你該還給他了。那麼你沒有還過來,你沾沾自喜了,這個就是邪命了,這也屬于邪命的一項,這地方就是很微細了,這個,海公上師是舉了一個例。我們自己在生活上賺便宜的,自己不知不覺,還覺得很高明,賺了好便宜了,實際上邪命已經犯掉了。
那麼能夠自己經常觀察自己的話,把這些微小的事情都能搞得清清楚楚,斷德就是說已經是,雖然我們還不是阿羅漢,沒有完全,至少是已經上路了,方向有了,不會走大的錯誤,不會犯了。否則的話,斷德是什麼叫斷德還搞不清楚,粗的斷,斷煩惱,不要貪,不要瞋,這個或者懂一點,細的還不知道,那麼你這個斷德的斷就不完全的、不全面的,那還不知道該斷什麼哩。那麼這些都是很微細的,但是你要是得定,這些微細事情不注意的話,定是來不了的,“因緣不具,不能得定”,這個話一定要記住。(節選自《舍利弗阿毗曇論禪定品》講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