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福慧雙修 (836)
- Jun 29 Wed 2016 09:40
人這輩子該如何花錢
- Jun 24 Fri 2016 23:33
經常沖子女發脾氣,會毀掉孩子一生的福報
沖子女發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會讓他得頭痛病等各種病。
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 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
- Jun 19 Sun 2016 22:16
讓一切行為都成為財布施
讓一切行為都成為財布施
達真堪布
- Jun 18 Sat 2016 10:41
一個女人的福報大小、命運好壞表現在哪些地方?
一個女人命好不好,從言行舉止就可以看出來。人的舉止、服裝、語言、動作都會暴露一個人的品位,身份。像禪師說的,不需要開口,走幾步就知道你的境界幾分。偽裝不得。
夏天到了,女性貪圖清涼,衣服越穿越露,這樣的女人,不會旺夫,而且衣服暴露的女人,色身都有許多啖精氣鬼跟著,整個氣質就是低俗。
- Jun 17 Fri 2016 19:11
有人為佛教想賺錢卻沒有機會,怎麼辦?
- Jun 17 Fri 2016 07:50
怎樣「攜帶」財富最安全?
- Jun 16 Thu 2016 17:56
不為了面子而損掉福報
- Jun 14 Tue 2016 08:00
福報里頭迷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淨空老法師:福報里頭迷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緣不能壞,順境逆境不能動搖,善緣惡緣不能影響,這叫堅固。究竟,最後的目標,是阿惟越致菩薩,圓証三不退。「以此願故,生彼國者,悉得三忍」,這三種忍你全得到。那我們得反省,我們今天修學淨宗,信願持名有沒有滿足的願?有沒有明了的願?有沒有堅固的願?究竟的願有沒有?這里頭最重要的,特別重要的是滿足、明了、堅固,前面三個有了,後頭究竟必定得到,這三樣不簡單,都需要經教幫助。念佛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都不會為境界所轉,原因什麼?他滿足。對於自己的環境滿足,人生在世,一生當中能吃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就滿足了,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真滿足。我還有要求,還有想要的沒 有滿足,沒有滿足,你操心、你有妄想、你有雜念,滿足沒有了!
- Jun 09 Thu 2016 14:26
年輕時有福報,那個不是福報
年輕時有福報,那個不是福報
淨空法師
- Jun 05 Sun 2016 22:09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昔日,在捨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為了彰顯自己的名聲,連續五年,不惜竭盡家財,以外道祈福之法,設大齋會,廣行佈施,供養五千多位婆羅門無數珍貴的寶物、醫藥及飲食衣具。接受供養的婆羅門在這五年裡,亦為長者祭祀諸天、山嶽與星宿等地祇神靈,以持咒作法,希望為長者祈求無量之福。
- Jun 03 Fri 2016 23:49
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
★ 世間財務
我常常給大家講,有一個經濟學你們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釋迦牟尼佛他講一個原理,他說這個錢啊,你只有五分之一的臨時支配權,有五分之四不屬於 你的,財富多的也一樣。他說第一份要給政府;第二份是盜賊的,騙你、搶你的、偷你的錢;第三份屬於你的疾病;第四份屬於你的家人、兄弟、朋友。除了這個以 外,你只剩下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還並非你的所有,只是你臨時可以支配使用而已。
- Jun 03 Fri 2016 18:33
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更殊勝
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更殊勝
太橋旦曾堪布
- Jun 01 Wed 2016 17:46
一切福報都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
蓮師說我們死亡之時,無論你的屍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燒燬,或是在人煙渺茫之處被禽鳥和狗兒吞食,其實都是一樣的。你會繼續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將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惡行。你的惡名或是好評、你所積存的食物和財富、所有的助手和傭僕,全都會被留置身後。
- Jun 01 Wed 2016 17:43
信仰的虔誠與否與貧富無關
佛門中常說貧窮佈施難,富貴學道難。對於一個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窮人而言,讓他犧牲乞討來的活命衣食來供養別人,的確很艱難。對於富貴之人來說,讓他們佈施一些錢財,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佛法是平等的,我們信仰的虔誠與否關鍵是什麼呢?
- May 29 Sun 2016 23:32
福不可受盡——福若受盡,緣分必斷
- May 27 Fri 2016 23:20
沒有福報有財富也守不住
《沒有福報有財富也守不住》
在西藏,曾經有個國王,看到貧富分化嚴重,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所有富人的財產都拿出來,平均分給窮人,讓每個人的財富都等同。國王以為這樣子國家就會很好,人們就不會怨氣。但不到一年時間,結果發現窮人還是窮人,富人卻能慢慢的富貴起來。
- May 27 Fri 2016 23:13
得到福報需要什麼條件
達真堪布:得到福報需要什麼條件
我經常說,善業惡業全在於發心,不要執著形式。無論做什麼善事,如果有執著,把這些都當真了,當實有了,那就錯了,所做的一切根本沒有到位。有些人想 布施,但是沒有做到,心裡就特別失望;若是能做到一點點形式上的布施,心裡就特別高興,這都是執著。你把所做的布施當真了,你的心跟隨它動了,這還是心沒 有到位。執著世間法是執著,執著佛法也是執著。只要是執著,就一定會有煩惱。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輪回,你執著輪回和執著涅槃又有什麼區別?善業惡業都在發 心。什麼叫業障?在貪、嗔、癡的心態中,一切言行、思想都是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