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心悟語 (14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千千萬萬人都在學佛修持,為什麼還有生死?除了不明心性外,都只是表面功夫,未真正去實行佛法。

修行是實踐的功夫,不是空洞理論。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耀慧居士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人緣就是好材料 好材料鋪就好未來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子說:“師父,今天我們肯定能化到不少東西。”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老法師的可敬之處很多,2010年新年將近,我想起老法師一個特別可敬的地方:每逢新年,老法師的開示總也沒有離開佛道,送給學佛人的禮物,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無上法樂。過年過節,在老法師那裡,永遠跟平日一樣。近日看到一個老法師2009年在馬來西亞弘法的光碟,83歲的高齡,依然矍鑠有神,生動演示著佛法的神妙魅力。

淨空老法師2007年新年曾演暢妙法,怎樣善用自己的「磨刀石」,說到磨刀石是這樣講的:「我學佛到今年五十六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天天在磨煉,才能契入少分,但是這個少分很有受用。這個少分也不是突然的,半個世紀天天在這裡磨,像磨刀一樣,那個刀才磨快,不是一下就磨快了的,磨了幾十年才磨出一點鋒芒出來。那我們刀磨快了要感謝那個磨刀石,你曉得磨刀石它的損耗也很大,磨刀石是什麼?就是折磨我的人,我要感激他。譬如說平常能看得到的,看我不順眼的人,譭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這是磨刀石。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們常常嚷著,要去尋找內心的平和,其實,它一直都存在的,從不需要去尋覓,當我們為得到慾望,而辛勞於終日的忙碌中靜下來時,自然會感覺到內心平和的存在。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有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要知道人自無始以來,為何一直在生死苦海中徘徊、流浪,不知歸處,就是執著於「如痴」「如幻」「如夢」「如醉」的世間、假境中迷失了自我,入假境不知其假,入苦海不知其苦,生而死,死而生,永墜輪迴中。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宅喻,出自譬喻品。

故事是說,一富豪有一大宅,年久失修,一天突然大火燒起,但是長者的孩子們正在大宅內玩樂嬉戲,眼看火就要燒到孩子們,但是長者再三誘導,孩子們都不聽他的話,還在裡面玩樂。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裝是產品銷售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外,包裝也吸引顧客購買的一個因素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流覽報紙時看到幾篇文章,都提到人們正在遭遇的職業道德困境。我作為職場中的一員,作為一名佛教徒,對此頗有感觸。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謙虛柔軟,才是最高貴的人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智商,簡稱為IQ):一種邏輯推理的能力,此種能力善於處理「死」的問題。意即,當問題的答案有絕對的答案者,此種問題稱為「死」的問題。譬如數學、物理、力學等等。

◇智慧(般若,在佛教則稱為BQ):一種知道事情來龍去脈的能力,此種能力善於處理「活」的問題。意即,當問題的答案沒有絕對的答案者,此種題目稱為「活」的問題。譬如,做人的應對方法,人的六官感受,宇宙人生的道理都屬於此類問題。智慧高代表「慧性」高。在佛教中所言的智慧,其實是指「般若」,這是一種「無分別智」,也是「空的智慧」。當一個人的智慧越接近「空」的思想時,其智慧也越高。此種智慧是經由累劫的修行而來。(◆廣度思考訓練◆ 、 ◆深度思考訓練◆禪的修行)

文章標籤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出日落自然事,別見夕陽嘆暮遲,盛衰本來有交替,夕去朝來總有時。

只有誠,大自然才會聽您細訴心事,只有靜,才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5 Mon 2010 17:47
  • 有緣

世間人遇到與自己有緣的人就很歡喜,沒有緣的人就不想跟他見面。我們知道,阿彌陀佛與十法界一切眾生的緣最深。

這一樁事情,諸佛都不一樣,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過程當中,只顧修自己,很少與眾生結緣。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法華經》上,世尊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世尊在世時,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從前出家一定要證果,最低限度也是證須陀洹果,證斯陀含、阿羅漢、菩薩果位的人,不計其數。

所以,沒有善根、福德、因緣,就不能出家。這位老人要出家,佛就讓這些大阿羅漢、菩薩弟子觀察老人的善根,看他能不能出家。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onardo 是一位宗教自由的改革者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要怕我們?我們的一切不都是你們造成的麼?到頭了還埋怨我們這樣障碍你,那樣障碍你!你可知道我們也是無路走了啊!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眼耳舌手腳的人--(賢愚經)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唐朝時有一位居士,姓龐名蘊。龐公心地慈善、悲天憫人、喜賑濟貧人,如果有人向他借貸,他從不登記在簿冊上,更不要分文的利息。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Thu 2010 23:51
  • 空缽

佛以手摸阿保的頭,阿保的鬚髮即自然落地,且袈裟著身,佛為他取法名為羅旬踰。當時的僧眾每日皆分成五組出門托缽乞食,而羅旬踰所屬的組別每每托空缽而回,佛則請乞到食的比丘僧分食給羅旬踰等人,如此接連好一段時日。目連尊者心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比丘僧自食已不足,又得分食與他人,怎能有人托空缽而回?我如果和羅旬踰同行,一定能化緣到食物。佛知道目連尊者的想法後,便安排羅旬踰和目連尊者同組。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