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 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聖嚴法師: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 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願,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學佛,自然也需要認清目的。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
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聖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 如,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所以執我執法,起惑造業,流浪生死,長淪苦海。佛號覺者,覺而不迷,有大智慧,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 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不從執著,再造惡業,自尋煩惱,以招苦果。這便是迷悟的界線,也就是聖凡的分野。
一、寺的由來
目前建築而稱為寺者,一定是佛教的道場,但是寺之為名,並非來自印度的佛教。雖據北宋贊寧大師的《僧史略》卷上謂: 「案靈祐法師寺話,凡有十,名寺。」他列舉了佛教道場的十種名稱,但其除寺以外,其他九種,都是出自佛經的漢文音譯或義譯。梵語毘訶羅(Vihāra)可 譯為寺,但非中國的寺(註一)。
問:有位出家人對曹山本寂禪師說:「我全身都是病,
一位年輕人去拜訪一位禪師,恭敬地問:「如何才能令自己快樂,同時又能令別人也快樂呢?」
禪師微笑著對他說:「孩子,你有這樣的想法已經是很難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長的人,從他們提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樣給他們解釋,都不可能使他們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只好隨緣了。」
達真堪布:一般人有了神通,不可能不玩神通吧?
禪修者跟平常人同樣是人,但心態不同。
現代的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一個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問題時,有人可以和其討論,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較能應付壓力,不易被危機擊倒。進一步看,如果要維持“社會支援”的系統(良好的人際關系),你必須具有“愛與被愛”及“付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