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美諾布
目前分類:因果輪迴 (955)
- Jan 18 Mon 2010 16:48
真的有冤親債主
- Jan 13 Wed 2010 17:43
一念貪欲險成豬身,一念嗔心就化為赤蛇
- Jan 07 Thu 2010 19:07
善士之施
- Jan 07 Thu 2010 18:47
業和果報
本經敘說佛為青年婆羅門須跋開示:眾生壽夭貴賤、窮通賢愚的種種差別,與所造業之間的關連。這是佛為須跋的應機善巧之教,旨在說明每一項結果(果報),都有其相關原因(業因),而非偶然。但並不表示佛教是命定論者或機械論者。
- Jan 07 Thu 2010 18:40
殺生吃肉導致多病、短命案例
- Dec 28 Mon 2009 18:34
學會讚美,帶給別人快樂,你會更快樂!
1.第一個問題是:「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
2.第二個問題是:「那你在世上這一生,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
- Dec 28 Mon 2009 18:32
全球金融問題給我們的啟示
大安法師開示
- Dec 21 Mon 2009 18:46
常常修布施,為什麼果報不能現前?
- Nov 14 Sat 2009 22:59
貪著利養自取滅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調達」(提婆達多)的比丘,非常聰明好學,十二年中,修息所有的禪定都能夠成就,也能遵循十二頭陀的苦行,修不淨觀、數息觀,得暖、頂、忍、世第一等成就,並且誦經六萬部,無人能出其右。但是,隨著修行時間愈久,調達逐漸希望藉由這些成就獲得利養。他想了想,覺得唯有學會神通變化,才能夠讓大家敬畏自己。
- Oct 23 Fri 2009 18:34
緣分的故事
緣分的故事
在釋迦牟尼佛和十大弟子的故事中提到:有一天佛陀對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難說:「你拿一個桶子,到前方五里路遠的一個小村莊,向一個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要一桶水回來,記得態度要客氣和善一點。」阿難點點頭,拿著空桶子,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取水。阿難想說:「這麼容易的事,一定輕易就能辦妥世尊所交代的任務。」
- Oct 21 Wed 2009 17:08
科學證實:善惡有能量頻率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
直到看到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善惡報應」的背後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 Oct 15 Thu 2009 17:10
對經書褻瀆不敬會迅速消耗福報
益西彭措堪布
- Oct 11 Sun 2009 18:31
我親眼看到殺生的果報
淨空法師
- Aug 05 Wed 2009 00:49
談隨緣
隨緣的意思是隨聽緣境的遷流變化,這對學佛修行的人來說,是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修行者必須隨緣化度,在最勝王經中說:「隨緣所在覺群迷。」由此可知,隨緣的功用,是在幫助眾生、教化眾生,脫離迷惑的困境,解脫苦難災厄,以覺為道。
出家的修行者,為道為法,不能只求自了,不可以摒棄眾生,不能隔絕諸緣;因此,隨聽緣境,順著時空的遷流變化,來幫助有緣的眾生,教化眾生使其解脫苦痛。所以,隨緣化度對修行者而言,仍然是不可以輕視的責任。
- Jul 02 Thu 2009 00:33
血與火豈能割捨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