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開示譯文:
趣入佛道的道路有很多,只是根據每個人的志趣根性而定,沒有一個完全固定的法門。但有一個永遠不變的,那就是誠和恭敬,這兩樁事情,就是未來有無量諸佛出現於世間,都是不會改變的。但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想要快速消除業障,快速證得無生法忍,如果不在誠和恭敬上面下功夫,就如同樹木沒有根而要茂盛、鳥兒沒有翅膀而要飛翔,這如何能夠達到呢?
世間的人讀書,絕大多數都沒有敬畏。早上起來不洗臉漱口,上廁所不洗手,或者將書隨便仍床上,或者乾脆把書當作枕頭,晚上睡覺躺著看書,睡著了就把書和雜亂的衣服放一起,就算是在書桌上讀書,讀了後也同其他雜物放一起。如此把裝載著聖賢人寶貴的語言書,當成破的舊紙一樣,一點也不介意,一點沒有尊敬的意思。對於我們學佛,唸佛法門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也是最廣最大的法門,但是必須要非常懇切和至誠,才能感應道交,那麼當生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如果懶惰懈怠,一點誠心恭敬都沒有,固然可以種一點未來的善根因緣,但是褻瀆輕慢的罪過,那也是不堪設想的。
佛經是三世諸佛的老師,是如來的法身舍利,應該把佛經當作是真佛一樣看待,不可以僅僅看成是紙和墨汁如此簡單,面對佛經佛菩薩象的時候,要如同忠臣奉事聖主、孝子閱讀父母留下的遺屬一樣的恭敬至誠,如果能這樣去做,那麼沒有什麼業障不能消掉,沒有什麼福慧不能具足。
現在很多有學問的人都學佛,然而都是草率的讀讀、瞭解一下意思,以作為口頭的功夫,用來博得是佛學通家的名稱而已,而對於既恭敬至誠有依教修持的人,那確實太難得可貴了。我常說,如果要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必須向恭敬中去求得。有一分的恭敬,那麼就能消一分的罪業,增加一分的福慧;有十分的恭敬,則能消除十分的罪業,增加十分的福慧,如果沒有恭敬而且還褻瀆輕慢,那麼罪業也與日俱增,福慧與日俱減,不是太可悲了嗎!
禮佛誦經持咒唸佛,如此種種的修行,都應當以真誠和恭敬為主,如果真誠恭敬到了極點,縱然佛經裡面開示的功德不能在凡夫地得到圓滿,但那得到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議。如果沒有真誠和恭敬,那就和唱戲沒有兩樣,而裡面的苦樂悲歡都只是虛假的,並不是真的從裡面出來的。縱然有些功德,那也不過是人天道的愚癡福報而已,而且因為這個愚癡的福報,還會因此而造業,那麼將來的苦果,怎麼能夠了斷。
說到真誠和恭敬,這世人都知道,而這裡面的道理卻世人大多迷惑。某人如果罪業深重,企圖要消除罪業而報答佛恩,每每尋求古大德修行的典範,因此而知道真誠和恭敬,確實就是超凡入聖了脫生死的最妙的秘訣,所以要常常對有緣的人諄諄告訴他們。
對於閱讀佛經,如果打算當法師,為眾生宣揚佛理,應當先閱讀佛經原文,其次看佛經的註解和疏,如果精神不充足而且見解過人,難道不徒勞心力、虛度歲月嗎!
如果打算親身得到佛法實際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清淨身口意三業。或者先端端正正的坐一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再朗誦、或者默念、或者拜佛後端正坐一會,然後翻開經典誦經。必須端正自己身體坐著,好像面對著聖人,親耳聆聽聖人教誨一般,不敢萌發一念的懈怠,不敢起一念的分別,從頭到尾,一直閱讀下去,不去管經文的語言和意思,全部不要理會,像這樣閱讀佛經,根性利的人是能夠證悟二空的理、證得諸法實相,即使是根性遲鈍的人也能夠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大師曾經說,但看金剛經,就能明心見性,就是指的要這樣去讀經,所以名為「但」,能這樣去看大乘佛經,都能明心見性,豈獨有金剛經能如此。
如果讀經時一邊讀一邊去分別,這一句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這些全是凡情妄想,卜度思量,怎麼能和佛的意思吻合、和經的義旨圓通,這樣能消除業障、福慧增長嗎?如果知道恭敬,猶能種少許善根,倘若全都像老學究一樣讀儒書,那麼褻瀆輕慢的罪,就很大,因為善因而召感惡果,就是這樣的人啊。
古時候的學佛人注重聽經,因為這樣心不容易起分別,如有一個人出聲誦經,另一個人在旁邊攝心諦聽,字字句句,清清楚楚,他的心很專注,不敢去攀外界的一切色聲緣,如果稍微放鬆自己,便會被打斷,文義就不能貫通了。誦經的人有佛經文字看,不用太攝心,也可以把經文唸得清清楚楚,聽的人以聲音為依託,如果一旦放鬆自己,聽的狀態就割裂了。如果能夠這樣聽經,那麼和用至誠恭敬心讀經的人的功德相同,如果誦經的人恭敬程度稍微低了,那麼就不能和聽經的人的功德相比。
現在的人把佛經當成是舊紙一般,經案上雜物和經書亂放一起,而且手不洗淨,口不刷淨,身體或者搖擺不定,或者腳翹起,甚至於打屁摳腳,一切都肆無忌憚,本來是打算讀經滅罪增福,那就只有消滅佛法的魔王讚歎證明,說這人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著的妙道,真正修行的佛弟子看到了,只有黯然傷神、潸焉出涕,只嘆魔王眷屬橫行,無可奈何啊。
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豁然大悟,寂爾入定,難道用分別心能夠得到嗎!有位古大德書寫法華經,一心專注,以致於念極情忘,天黑了,依然還在寫,侍者進來提醒他說天已經黑了,怎麼還寫,隨即大德伸手就看不到手掌了。像這樣的閱讀誦經,和參禪和看話頭、持咒唸佛同是一種專心致志,以致於用功世間一長,自然有豁然貫通的利益啊。明朝雪嶠信禪師,寧波府城人,目不識丁,中年的時候出家,苦參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他的苦行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如此久而久之,他大徹大悟了,隨口說的都妙契禪機。雖然不識字不會寫,時間長了也同樣會識字了,時間更長些手筆縱橫,居然成了一大寫家。這些諸多的利益,都是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得來,讀經也應當以此為方法。
讀經時,斷斷不可以起分別,自然會把妄念壓住,天真發現,如果打算研究義理或者翻閱註解和疏,應該另外找個時間,也只是事相上研究,在研究時,雖然不如讀經時那麼嚴肅,也不能全無恭敬,不過比讀經時稍微舒泰些,如果業障未能消除智慧未能顯現,應當以讀經為主,研究當簡約帶過,否則成年累月,只是事相上研究,縱然研究得如撥雲見月、開門見山一樣,也只是口頭功夫,對於自己的身心性命、生死大事,沒有多大關係。臘月三十日到來的時候,決定一點也用不著。
如果能夠像上面說的那樣閱經,當然必定業障消除智慧現前,三種情見都會慢慢消失,如果不這樣讀經,不但三種情見不會消去,還有可能因為宿世業力,引起邪見,拔無因果,以及淫殺盜妄種種煩惱,相繼出現,像火一樣熾然起來。以為大乘的修行人,一切沒有障礙,遂引用六祖大師的心平何勞持戒之類的語言,但是殊不知戒都破了,不知不破戒才是真正修持啊,如此修行難以得到真正的法啊。
所以諸佛世尊諸祖師大德,都主張淨土法門,以承佛的大慈悲願力,制服自己的業力。所以應當以唸佛為主要,讀經為輔助,像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涅槃經、金剛經、圓覺經,或者是專讀一部經,或者六部經每部依次讀,都是可以的,但是讀經的方法,斷斷不可不依照我說的去做而自己苟且從事,致使不思思議的利益,由肆無忌憚、分別妄情而失去了啊,難道不悲哀!
如來滅度後,所存在的就是佛經和佛像了,如果把土木金彩等象看成真佛,那麼就是消業障破煩惱,證得三昧而出離生死,如果就當成是土木金彩,那也就是土木金彩而已,而且土木金彩,褻瀆它們是沒有過錯的,如果褻瀆以土木金彩做的佛像,則罪過彌天啊。
讀誦佛經,應該當成是佛陀為我親自說一樣,不敢萌生絲毫怠慢的心,能這樣去做,我說這個人必定能夠往生高居九品,大徹大悟一真法界,否則只是遊戲法門,而利益也只是知見豐富,能說會道,一點不得真實受用,只是道聽途說很能得。古代的人在對待三寶都是真誠恭敬,不只是口上功夫,現在的人就連口都不談一個屈字,何況去真實行。
從朗讀, 背誦, 右腦學習理論來理解唸佛持咒誦經的一部分意義。
印光大師法語
何謂恭敬?印光大師云:「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凡欲閱讀經典,須先洗手漱口、潔淨几案、端身正坐、合起雙掌,然後以拇指與二指翻開經本,慎重小心保護經文,勿令染污、勿使損毀。一則保持經文壽命,二則保持經文完整,三則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則遠離諸過也。
何謂不恭敬?印光大師云:「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也。」例如將經典放置不淨几案上、或置於世間雜亂書中、或放置最底處、或床頭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劃經頁翻閱、令經篇上有指甲劃痕,或用口涎沾於指上來翻經頁,或用二指及中指夾起經文翻閱,或穿鞋時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閱經典,或眼看經文、心思經文,雙手無事,則閒摩其腳及腳指隙,然後再用手翻閱經典。或正在觀閱經時,咳嗽、打噴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閱經時,未將經覆蓋便與人談話、及大說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臥、並斜身翹起腳來閱讀,或將經置於腿上翻閱,或將經書捲起,當小說唱本看等等。以上各舉不敬經典有十五種,若詳舉則無量矣。
祈緇素大德,於觀覽經文之時,必須仔細思量,對於三藏聖教靈文,恭敬與不恭敬之福罪為要。
閱經唸經須知
印光祖師言: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故知佛經法寶,蘊含無量深意,然末學猜想我們許多同修讀經之時,卻往往只看其表面字義,把「甚深微妙法」看得太輕了,今細看《閱經唸經須知》第9條,才理解印祖一片苦心。以及為何「讀經不求解意」,當如何讀經。願與大家共勉之:
閱經唸經須知
佛教中把釋尊所說的一切教法總稱為「佛經」,佛法是諸佛菩薩經過累世修行甚至不惜捨棄頭目腦髓而求證徹悟的殊勝智慧,一切佛經所在即為有佛,而且有無量諸天神祇護法聖眾周匝圍繞。恭敬者獲福,輕慢者遭罪。看經和唸經的功德都很大。但佛陀並不是要我們把他所說的教法當成文字經典用嘴巴唸唸,而是要把它拿來對照當路走。佛陀講經其實就是在講道,是指引一條解脫的路讓我們走,我們應該按照經書的教導去做人,這才是真正的學佛,才會真受益。我們經常誦經,就是要經常策進我們為大眾服務的決心,清除我們貪嗔痴煩惱習氣,對照檢查我們的行為心理是否有違佛法。這樣才會增長智慧、提高覺悟。閱經唸經者必須遵行以下幾點,以免無知而產生過失。
1、看經唸經時,身應端正,不宜妄動,意念集中,口勿雜言,此為三業清淨。
2、翻看經書前置於潔淨桌面上平看,不可手握一卷或放在膝蓋腿上看經,不可躺臥閱讀,衣帽等物尤不可壓在經書上。
3、持經最好雙手捧著,單手亦尚可,經書不可低過腰部,不可把經書夾於腋下或放入褲帶中,不可放在床上椅凳及飯桌上。
4、佛經佛書不可攜入廁所及夫妻房間和放在不潔淨的地方。
5、不可將佛書與世間一般書籍混淆放置,世間任何書不可壓在佛書上,書架上應將佛經書放在最高位置。
6、閱經時不可折角及在書中塗寫與記錄,翻閱時切忌用手沾唾液翻書。
7、唸誦佛經前必須漱口、洗手。唸經時誤食五辛[蒜、蔥(含洋蔥)、韭菜、薤、興渠]及腥臭臊羶之味,此等食物皆有穢臭氣味,天龍神祇、護法聖眾不喜此味,故護法遠離,而魑魅鬼怪喜歡此味致招惹前來,易障礙修行,故佛律制止之。如未能全斷肉食,特別不要吃牛、狗、鼠、狐、貓各種野獸肉以及鯉魚、鯽魚、鱉、龜、泥鰍、鱔魚、河蚌肉。
8、對於破損不堪不能再讀閱的佛經,應當在佛前說明無法閱,然後送到佛寺焚化爐中火化或在清淨空地上火化後將灰燼灑在江河中間或海中。
9、唸經誦咒貴在至誠,雖然暫不懂其意義,也不可退卻灰心,虔懇唸誦,自然能體會妙意。因為真用功者,不用妄識,對經直接觀照,於文字相中,般若性顯,入佛慧海。
10、六道眾生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也能信受佛法。所以,雖在無人之處唸誦,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生及親友亡靈來聽誦佛經。只要唸經者專誠,即能感應之而度脫它們。
11、唸經時燃香淨意,先唸誦諸真言,精神集中而身心放鬆,一字一句要清楚,聲音不亢不抑,聲速不急不緩。
12、誦經時不能唸錯、念漏字句,唸經時心中起妄念、罵人、發怒、打人、起身迎接賓客或邊念邊干雜活、不依照程序隨便誦經都會有過失。
13、儘管經常如法唸誦佛經會獲得長壽、富足、健康、如願、智慧、平安、消災、除障等多種殊勝的利樂功德,但唸完之後皆應普皆回向、發心以此功德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開佛智慧,歸敬三寶,速證菩提。而不應不以貪功德而念。
引用轉貼自: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vajracche/aff/index.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