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菩薩、賢聖菩薩 、佛菩薩。

佛菩薩,是證得大乘甚深功德,與佛相近似的。《楞伽經》說:「七地是有心,八地無影像;此二名為住,餘則我所得」。這是說:八地以上的菩薩,與佛的智證功德相近。《般若經》說第十地名佛地,龍樹解說為:如十四夜的月與十五夜的月一樣。所以雖還是菩薩地,也就名為佛地。這樣的佛地大菩薩,是久修二阿僧祇劫以上所到,如文殊、觀音 等,初學是不容易學到的。

賢聖菩薩,是已發菩提心,已登菩薩位,從賢入聖,修大悲大智行,上求下化─ ─這即是三賢到八地的階位。

凡夫菩薩,是新學菩薩,是凡夫身初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雖或是外凡夫,或已進為佛法內凡夫,菩薩心行的根柢薄弱,可能還會退失。《起信論》說:信心成就──發菩提心成就,才不退菩薩位而能次第進修。初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的,是在修學信心的階段。《仁王經》稱此為十善菩薩,也即是十信菩薩。凡夫的初學菩薩法,還沒有堅固不退時,都屬於此。依經論說:這一階段,也要修學一萬劫呢!新學菩薩,要培養信心、悲心,學習發菩提心;樂聞正法,聞思精進,而著重以十善業為菩薩道的基石。這類菩薩,雖沒有什麼深定大慧,神通妙用,但能修發菩提心,修集十善行──菩薩戒,精勤佛道,已充分表示出菩薩的面目。這樣的力行不息,積集福慧資糧,一旦菩提心成就,就可進入不退菩提心的賢位。

凡夫菩薩:十善,本是人乘的正法。初學菩薩而著重於十善業,即以人身學菩薩道的正宗。太虛大師宣說的「人生佛教」,即著重於此。大師平時,坦白地說:我是凡夫而學修發菩薩心的。以人間凡夫的立場,發心學菩薩行,略有兩點特徵:

一、具煩惱身:凡夫是離不了煩惱的,這不能裝成聖人模樣,開口證悟,閉口解脫,要老老實實地覺得自己有種種煩惱,發心依佛法去調御他,降伏他(慈航法師晚年,發願離淫欲心,也就是真實的佛子模樣)。

有人說:如學佛的或出家大德,內心也充滿煩惱,這怎能使人歸敬呢!這些人把煩惱看得太輕易了。依《大涅槃經》說:有四依菩薩,可以作為眾生的依止(師)。初依,即具足煩惱的初學發心者。初依菩薩,對佛法的根本理趣,有相當的正確體認;自己學修菩薩行,也能引導眾生來學。他雖沒有斷除煩惱,但能攝化眾生,向於煩惱所不染的境地,所以能為大眾作依止師。

聲聞法中也是這樣,四果聖者能斷煩惱,未斷未證的順解脫分,順抉擇分聲聞行者,一樣的能住持佛法,教化眾生,為人間福田。凡依人身而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務要不誇高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夫身的煩惱覆蔽,智慧淺狹,一落裝腔作勢,那麼如非增上慢人(自以為然),即是無慚無愧的邪命。依人身學菩薩行,應該循序漸進,起正知見,薄煩惱障,久積福德。久之,自會水到渠成,轉染成淨。

二、悲心增上:初發菩薩心的,必有宏偉超邁的氣概。菩薩以利他為重,如還是一般人那樣的急於了生死,對利他事業漠不關心,那無論他的信心怎樣堅固,行持怎樣精進,決非菩薩種姓。專重信願,與一般神教相近。專重修證,必定墮落小乘。初發菩提心的,除正信正見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業,以護持佛法,救度眾生為重。經上說:「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是故初發心」。應以這樣的聖訓,時常激勵自己,向菩薩道前進。

【佛在人間】p.100 ~ p.103


如何作菩薩?何謂凡夫菩薩?何謂聖人菩薩?

菩薩,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覺了、覺知,“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

菩薩有凡夫菩薩和聖人菩薩之分。位居凡夫,得聞大乘佛法,因而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但初發心,功德未深,煩惱未除,虽有满腔熱情,但為境所牵,未能与宏愿相应,谓之“凡夫菩薩”。若已久發菩提心,久修菩薩行,斷煩惱,了生死,分證佛道功德,甚至分身无量,在諸佛前助佛教化,紹隆佛種,名真佛子,常為诸佛所稱贊,名“圣人菩薩”。

天臺宗把菩薩的階位分為五十二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從發心發願到成佛,可稱為菩薩,即凡夫菩薩。凡夫菩薩要成為聖人菩薩,必須先發大願,即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后修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聖人菩薩所指的是聖位菩薩,那就是初地到十地菩薩,加上等覺(等覺菩薩就是等於佛,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妙覺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也許有人會問:我現在是苦惱眾生一個,可謂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我又怎么去救助眾生行菩薩道呢?關于這一點,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說得非常清楚:“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由此可見,沒有凡夫因位上的發心和行菩薩道,是成就不了諸佛菩薩果位上的智慧花果。讓我們一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雖然成佛道路離我們漫長而又遙遠,但我們堅信:現在我們所種下的菩提種子,會諸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心田中,將來遇緣后,必定會生根發芽,乃至茁壯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仁清法師:菩薩分凡夫菩薩和登地菩薩

第三是「菩薩當說」。作謂修行的菩薩應當說,就是應當講,應當聽聞,就是這個意思。也是這部經典當中,第六十六頁,釋迦佛在經文上說:「若有菩薩摩訶薩。以慈悲心。於畜生等。及虻虱前。轉讀此經。一聞於耳。此經力故。隨類皆解。此等畜生。舍此身已。得升天樂」。這說的這部經典消業的不可思議的一種功德和作用。

「若有菩薩。無慈悲心。不能廣說此經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侶」。所以說,佛陀啊悲心殷切,告訴他的弟子,就是正在修行的,能夠有能力講經、能夠發起真正的大悲心者、能夠真實地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的修行者來講,都要講這部經典。如果他的弟子不講這部經,釋迦佛說:「不能廣說此經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侶」。

當然我們一定要正確理解。菩薩是什麼,平常我們經常聽到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我們聽說的菩薩名字很多,菩薩是一種通稱,菩薩也是印度話「菩提薩埵」的簡稱,印度話是「菩提薩埵」四個字,我們簡稱為菩薩,現在呢已經是約定俗成了,我們都知道菩薩的名字。

菩薩的這個名稱是一種通稱,不同的菩薩前面有不同的別稱。比方說地藏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前面的名字是別稱,而菩薩這個名是通稱,通用的,前面的可以是別稱。「菩提薩埵」的意思是「發了菩提心的人」。菩薩是一個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稱為菩薩,就是「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們很多在座的有發了菩提心的人,也可以稱之為菩薩。

所以,我們正確理解菩薩的這個含義,很多修行者互相稱為菩薩,那也是講得通的。菩薩又分兩類:一類是「凡夫菩薩」;一類是「登地菩薩」。凡夫菩薩就是我們這個凡夫。凡夫和登地,他的最重要的區別在哪裡?這個登地,也叫聖者,聖者有好幾類,聖者,發了菩薩心的聖者叫登地菩薩。還沒有證空性的、發了菩提心的人叫凡夫菩薩。

所以,他主要的界限是「證空性」,他的界線在這兒。證得空性了就是聖者,沒證空性就是凡夫,就很簡單。空性是什麼呢?證空性是什麼呢?我們說的開悟,這是簡單的說。他這裡面有很多的層次,在這不展開。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他還沒有證空性,他就是凡夫菩薩,也叫初發心菩薩。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通過修行,一下子證得空性,就是見性了,也就是開悟了,他馬上就是聖者菩薩,或者叫登地菩薩。登地菩薩,他有很多,一地、二地,他叫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這叫登地菩薩。哪怕就是登一地,他也叫聖者,只要是證空性都是聖者,只要是發了菩提心都叫菩薩,就這麼簡單。

所以這個菩薩,是你發了菩提心了,那麼這個菩提心是什麼意思?我原來講過多次,這在經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菩提心他是兩段,一句話分兩段含義:「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是一首偈語,「為利有情願成佛」,他分這麼兩段,這就叫願菩提,發了這個願心,他就是菩薩了。「為利有情願成佛」,就是這個人現在正在修行,想成佛,他想成佛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切眾生而成佛。他這個利有情是究竟之利,不僅僅是你給他一個蘋果,你給他一頓飯,或者你幫他一件衣服,不僅僅是這些。這些也是修道的資糧,但是真正的利益有情的最終的目的,對一切有情最大的利益是讓一切有情、一切眾生成佛,讓一切眾生成佛是目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那麼他現在自己要修行成佛,那是一種方便和手段。就像我們磨刀切菜一樣,磨刀的目的不是炒刀,是磨了刀切菜炒菜,這個能聽懂嗎?

所以發了這個心的人,他就是菩薩。他發了這個心,沒證空性之前,他叫初發心菩薩、凡夫菩薩,一證空性叫聖者菩薩。聖者菩薩又分初地和十地的不同,這個我們知道就行了。所以說既然你發了心了,要廣度一切眾生,要慈悲一切眾生;既然你是在志求佛道在修行,那麼如果有緣得聞這部經,不能廣說此經典者,那就不是佛的弟子了。那是什麼呢?是「魔的伴侶」,這是釋迦佛說的。所以我們這一段講的是「菩薩當說」,「菩薩應當說」,說明這部經的重要。

——摘自仁清法師《消災長壽護童子,懺悔墮胎度嬰靈》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講義


《菩薩所修五種正願》

觀如法師

《十地經論》云:「願者,發心期大菩提故。」菩薩發願,就是發成佛之偉大志願。《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五云:「云何菩薩所修正願?當知此願,略有五種。一者、發心願。二者、受生願。三者、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

 

一、發心願

若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是名發心願。

菩薩最初開始的時候,希望能得無上菩提的願,想要成佛的願,這就叫做發心願。發心願是總說的。

 

二、受生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

菩薩希望將來往生到能廣大利益眾生的地方去,到人間或者天上,「是名受生願」。

為何說是「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而不說是「隨順生惡趣中」?窺基法師在《瑜伽師地論略纂》中解釋為兩個原因:「有二意:一、謂善趣利多,惡趣利少,略不論也;二、順八相唯在善趣故。又,惡趣無自在為王等化故。又說善趣時,意顯生惡趣,從勝處說,唯論善趣。」所以,只說「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

 

三、所行願

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是名所行願。

菩薩希望能夠沒有顛倒思惟、能夠正確觀察一切法。希望能夠在各種境界中,修行無量無邊殊勝的善法。有這樣的願,這叫做所行願。

 

四、正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德,若總、若別所有正願,是名正願。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希望自己將來能夠成就一切菩薩的無量功德、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論是總求種種功德,或是別求戒定等。

 

五、大願

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出,此復十種。

菩薩所具足的大願,應當知道即從正願發展出來的,共有十種。

 

1.供養諸佛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如來;當知是名第一大願。

菩薩發的第一願,是希望將來以一切特別微妙的供養資具,供養無量無邊的如來。

 

2.護持正法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傳持法眼,令無斷壞;當知是名第二大願。

菩薩發的第二個大願就是攝受、防守、維護佛世尊的正法,傳承佛法令眾生開大智慧,遠離惡法,修學善法,使令佛陀的正法久住在世間上,沒有中斷敗壞。

 

3.示現出世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

這顯示佛菩薩的俱生威力。俱生威力的詳細解釋可以參考《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威力品第五〉。

 

4.攝受善法

苦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種菩薩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行一切的菩薩正行,一切的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九:「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5.成熟有情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

菩薩發願於當來普遍的能夠成熟一切有情。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云何所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姓,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住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

 

6.遍作佛事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世界皆能示現;當知是名第六大願。

諸菩薩希望在將來的時候,在一切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都能示現作佛事,廣度眾生。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四:「云何加行?謂若略說,有四種化說名加行:

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當知一切諸佛世尊於此四種變化十事中,遍方界功能無礙。」

 

7.淨修佛土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淨修一切佛土;當知是名第七大願。

菩薩發願,希望將來能夠普遍的清淨莊嚴一切佛世界。

 

8.同趣大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當知是名第八大願。

菩薩發願於將來的時候,一切菩薩同心同行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一切菩薩等觀。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 」

 

9.功不唐捐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

菩薩又發這樣的願,希望將來所有一切的「無倒加行」,都不會白辛苦的,都能有成就的。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云何名為無倒加行?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顛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於尊教誨,終不輕毀。如是名為無倒加行。」

 

10.速證菩提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第十大願。

這是總說:希望將來能很迅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