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說萬法皆空,為什麼還有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法師:佛說萬法皆空,為什麼還有西方極樂世界?

佛以萬法皆空,何以有西方極樂世界。

答,萬法皆空,乃凡夫惑業所感之境,何得以如來福慧所感之極樂世界相比。彼將謂西方亦同此世界,了無有異乎?以凡情測聖境,何異跛夫疑六通聖人一念便達一切世界,當即時累死也。又何異愚人謂一月普印千江,當不勝其勞也。佛言世智辯聰,不可入道。彼之所說,正佛所謂愚癡。而彼尚囂囂然自命為智,豈不大可哀哉。欲詳說之,太費筆墨,熟讀《文鈔》,無疑不釋。

——《印光法師文鈔》复馮不疚居士書

白話譯文:

佛說萬法皆空,為什麼還有西方極樂世界?

答:萬法皆空,是凡夫惑業所招感的境界,怎可以如來福慧所感招的極樂世界來相比。他難道認為西方極樂也同這個娑婆世界,一點沒有差異嗎?以凡夫情見測度如來聖境,如同跛腳的人懷疑具六神通的聖人,一念就可以到達一切世界,當即就會累死。又如同愚癡的人認為一月普印千江水,應當十分疲勞。佛說世智辯聰,不可入道。他所說的,正是佛所說的愚癡。而他還傲慢的自命為有智,豈不是大大的悲哀嗎?想要詳說,太費筆墨,熟讀《文鈔》,沒有什麼疑惑,不能釋懷的。

——如誠法師譯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牧牛法師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的第一個——信資糧。所謂信,從字面的解釋,就是相信、信心。那我們要相信什麼呢?《阿彌陀經》裡提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裡出現了兩個「有」字,第一個有是有世界、第二個有是有佛,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有,不是虛言,也不是假設。這主要是讓我們建立起信心,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要去極樂世界呢?那個極樂世界到底有什麼好?」如《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跟我們所生活的娑婆世界可不一樣,我們的世界叫堪忍世間,充滿了痛苦和垢穢。而極樂世界卻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從極樂世界的依報來看,如《阿彌陀經》中所說:「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鋪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等等。不僅如此,而且有情無情皆在說法,不管是種種奇妙雜色之鳥,還是微風吹動,盡是法音宣流。讓所有「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那極樂國土的正報又是如何呢?我們都知道,阿彌陀譯為無量光、無量壽。誠如經中所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又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除了阿彌陀佛,還有無量無邊的聲聞菩薩眾等,以及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們都是阿鞞跋致,也就是不退轉。因為在如此清淨莊嚴的環境裡,不但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力作保障,而且還有諸上善人相伴,來督促自己精進修持,以此功德力故,自然不會退轉。

以上對極樂世界的種種描述,不管是依報還是正報,這無量莊嚴實際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所成。佛陀並不是真要拿這些金銀珠寶來引誘我們,而是通過這些來建立我們的信心,告訴我們「心淨則國土淨」的道理。既然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能成就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那麼我們的清淨心同樣能感召美好的世界,因為「淨穢在心,不在國土」。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之所以有人聽了會半信半疑,那是因為我們與佛的境界差距太大。這好比螞蟻、蚊子們在開會來推測人類有好大的智慧,好大的力量一樣,它們當然要懷疑。

因為它們的認識來源於它們的生活經驗,拿它們所生活的時間空間,與人類所生活的時空範圍來比,它們當然無法理解。同樣的道理,我們這些眾生,生活的時空範圍跟佛菩薩對比,也是天淵之別。所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也無法理解。但是,只要我們相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相信彌陀世尊決無虛願,相信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那麼也就能夠相信這個法門真實不虛。

二、願資糧

當我們知道了有這麼個無苦唯樂,又清淨莊嚴的世界時,還能無動於衷而沒有希求心嗎?還會願意繼續在這堪忍世間頭出頭沒嗎?

所以,接著第二步就是願,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往生極樂世界主要就是靠深信切願,願是動力,沒有願力不得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本身就是願力所成,所以我們必須要明白願力的重要。

所謂「金剛非堅,願力惟堅」,願力比金剛還堅固,要有願力才能成就。我們發願就叫做金剛種子,這個種子一旦儲存到我們這個精神磁帶裡面,歷劫都不會壞。我們要想求生淨土,必須要有堅定懇切的願心,有願才有希望。

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

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一個人在世間所擁有的一切外在事物,包括財富、地位、乃至最親近的人,當面對死亡的時候,都要離我們而去,而唯有願力與我們相隨,引導我們前往極樂世界。

三、行資糧

接下來,有了願力,還不夠,就如我們要發願去北京,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發願上,那永遠也到不了北京,因此,有了願力之後,就必須要有行動,所謂「行山填願海」。所以第三部就是要講到「行資糧」。如果有願無行,則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只有依願起行,才能到達目的地。

可是要怎樣才能去呢?也就是關係到修行的方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就會影響到能否往生的問題。如果方法不當,既使有深信切願,那也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這個「行資糧」非常的重要。

那麼,西方淨土法門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依據善導大師的教授,他把修行分為正、雜二行,正行是專依淨土經典而修的行業,雜行則是其餘的諸善萬行。而正行又分為正業與助業二種,在《觀經疏》卷四中分析得十分清楚,其中以稱名正行屬於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都屬於助業。而善導大師則提倡主修正業,旁修助業。也就是以稱名念佛為主修對像,而其他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來作為輔助修行。以此達到一心不亂,如此,必能往生淨土。

這個過程包含幾個意義,從稱名憶念阿彌陀佛而言,這是讓自己達到一心不亂的主要手段。但由於眾生業障深重,只是依靠稱名憶念,恐怕很難達到一心不亂。所以善導大師還提出以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作為輔助作用,一方面為了消除我們的業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不斷地積累資糧,這兩方面在我們修學佛法中也是非常的重要。

但我們也要清楚,西方淨土法門的修行雖然簡單,但要成就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祖師們一再地提醒我們,要老實念佛,就是讓我們一定要有耐心的堅持。這對我們修學淨土法門而言,是需要牢牢記住的。

結語

以上所說「信、願、行」三資糧,就是我今天為大家所講的「《阿彌陀經》的往生三部曲」,只要你具備了這三個條件,那必能往生淨土。那麼,西方極樂淨土就為你展開了一朵清淨莊嚴的蓮花,而痛苦輪迴的世界就會離你而去。

同修們,還猶豫什麼呢?最後就讓我們以信為舟航,以願為風帆,以行為船槳,隨著三部曲的妙音,沿著自性的召喚,駛向那極樂的彼岸吧!


念佛法門是可以驗證的

大安法師

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吾人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議,信願持名之法不可思議,才會顯現這個大不可思議的現象。這是真實的存在,用我們的邏輯思維,很難解釋,但是確實存在。徑中之徑又徑,還因為念佛法門具有這麼一種圓收一切法門,圓超一切法門的勝異方便,就給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眾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我們很難相信,從我們自身的煩惱來看,這種懷疑,是根本煩惱之一。到了現在這種懷疑就是變本加厲啊,我們現在對一切人,本能地就很難產生信任,人與人之間想得到一個信任,在這個時代是很困難的。一定要格物、致知、正心,才能到達誠意,才能夠把這種懷疑的煩惱驅遣。如果不經過這樣艱苦卓絕的修行,我們的懷疑就會在內心紮根。

所以這個俱生煩惱,就對這個不可思議的念佛法門,產生了第一個障礙。其次,當今科技時代,具有很強的二分法,能觀察的我與所觀察的客體。要知道我們的妙明覺性,本體是明的,但有一念覺明,就建立一個能所的對待,所立照性亡。這個能和所的角立一產生,吾人智慧的照用就沒有了,第六意識思維邏輯的分別、演繹、歸納等就把智慧的照用掩蓋了。而念佛法門正好就要靠智慧的照用,直觀地產生信心。

現在我們把本妙明心肢解為諸多的局部片斷,要去相信淨土法門就太難了,太難了。如果說一定要在科學上論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論證為什麼一念之間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麼會蓮華化生,這就不是心意識範圍內所能論證的。如果現代人一定要論證清楚了才會相信淨土法門,那大概一輩子都沒辦法去相信。

然而論證也是可以的,但不是靠分別意識去論證,而是要靠真修實幹去感應,獲得驗證。念佛法門是可以論證的,即靈驗、瑞相。

淨土經典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傳到中國,經過三百餘年與本土文化的磨合衝撞,到了東晉時期,就提出了一個時代的挑戰,也就是一個驗證問題。你說西方極樂世界存在,看不見摸不著,你能不能拿出證據?一般的人都是眼見為實的,沒有證據,他就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烏托邦,幻想的產物。迎接這個挑戰的就是廬山東林寺的慧遠大師。他在東林寺啟建的白蓮社,雲集了那個時代緇白一百二十三個精英人士,專修念佛法門,去驗證這樁事情。這是我們華夏民族,震旦國民的福報,這次驗證成功了!

慧遠大師三次見到了阿彌陀佛,劉遺民居士修行了半年就見到了佛光,修行十五年,也見到阿彌陀佛,當他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他內心還有懷疑呀!他懷疑這是不是幻覺呀?所以他就動了念頭說:「您老人家真的是阿彌陀佛的話,您能不能用手摩我的頭頂呀?」這個念頭一動,阿彌陀佛就用金色的手臂摩他的頭頂啊。他又驗證說:「您老人家如果真的是阿彌陀佛的話,您能不能用袈裟覆蓋我的身體呀?」這個念頭一動,阿彌陀佛就用袈裟覆蓋他的身體。這一下,劉遺民居士真是感動得熱淚盈眶,不是幻覺,佛是靈明不昧的,你念頭一動,他馬上滿你的願,恆順眾生,慈悲之極!

劉遺民居士在定中還到了西方淨土七寶池,還喝了一碗八功德水,那毛孔中溢出的香味持續了半個月。劉遺民居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敬香先感謝釋迦牟尼佛,沒有釋迦本師宣傳這個法門,自己不知道啊;第二支香感謝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我就要到您那去,做您的學生了,親炙阿彌陀佛。所以東林寺,白蓮社完成了驗證。這是我們佛教界的一個大事因緣。


淨土法門的十種信念與八大要領

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徹悟大師的學修歷程是基於儒學、歷經禪教而終歸淨土的,在佛法修學上大師博通性相二宗、參究禪門要旨,持戒奉經,念佛修淨,即通禪學又達教理,最終歸心淨土而圓成偉業。大師的淨土思想,可以說是繼承了淨宗先祖的優良傳統,非常注重信願行三資糧,以為此是淨業之根。

大師深明當世淨業學者大多存在信心不夠堅定的通病。於是根據自己修持的心意體會,特意列舉了修學淨土念佛法門者,所應具備的十種信念,以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增長,文曰:「一、生必有死;二、人命無常;三、輪迴路險;四、苦趣時長;五、佛語不虛;六、實有淨土;七、 願生即生;八、生即不退;九、一生成佛;十、法本唯心。」

如上十條,言簡意賅,能使學人一目瞭然,明記所信之內容。

在淨業的行持念佛方面,大師則側重於心念,師云:「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大師認為「一心不亂」是修持淨土法門的重心。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未入此門,終非安穩,學者可不勉哉!

大師的語錄中,處處可睹其修持淨土法門所得的經驗之談。縱觀大師之法語,其中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個字,最值得淨業學者玩味。大師基於此十六字演繹而成的淨宗修持八大要領,實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修淨業之軌則,有心求生淨土者應奉為圭臬。

其內容為:「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為淨土正宗;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一心不亂,為淨心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大師在開示中特別強調「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

問: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答:首先我們要了解念佛法門對我們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末法的五濁惡世的眾生的必要性。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學佛的目的一定要稱合佛的本懷,佛的本懷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超越輪迴的無住、無念的那種境界,所以學佛是最終極的出世間法。當然它能夠含攝世間的善法,但是人天福報不能作為我們學佛的目標,了生脫死、圓成佛果是我們學佛的目標。

建立這個目標之後,怎麼達到這個目標——選擇什麼法門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我們要考量的了。那麼一代時教大部分分自力、他力。通途的八萬四千法門側重在自力修戒、定、慧,斷惑證真,這條道路如果晉唐之際根機利的修行人還能夠解決生死問題的話,那麼到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眾生,基本上這條路沒有一個人能走得通的。於是就要仰靠他力法門,就是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對我們的拯救:我們只要信願持名,感通彌陀的願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拿著蓮華與觀音、聖眾來接引我們,橫超三界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圓成佛果。先了解這個。所以末法眾生離開念佛法門沒有一個人能夠出得了三界。

那麼建立這麼一個基本的知見之後,我們怎麼樣直接進入到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的直接進入就是要在信、願、行下功夫。通途佛法都要講:先見道,才能修道,才能證道。那麼我們淨土法門從信心開始談見道。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現量親證到一個法界的秘密就是《阿彌陀經》講的二「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彼土有佛,號阿彌陀。」這兩個二有是驚心動魄的信息,是釋迦牟尼佛開悟的境界,然後釋迦牟尼佛把自己開悟的佛知見和盤托出。如果我們有信心,相信了這個二有,就是以佛知見為自己的知見,以佛的見道作為我們的見道,然後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不需要自己去追求開悟——我們是開悟不到這個境界的。見到這個二有不僅是一般的行人見不到,就是阿羅漢也見不到,就是等覺菩薩也見不到,這就叫「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的一個法門。所以我們要靠信心契入: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決定救我,相信釋迦牟尼佛介紹的法門不會打妄語。他們是具足大慈悲之人,不會做損害眾生的事;佛是具足一切種智者,不會說不究竟的話。所以從信心下手,然後建立我們的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這個信願建立之後就老實念佛,一天或幾千聲,或一萬聲,或三萬聲,或五萬聲,一定要老實念佛,叫做死盡偷心老實念佛。往往我們凡夫眾生有個劣根性——偷心不死。念念佛心裡捉摸著是不是還有更殊勝的法門:聽到一個密宗的師父來了趕緊去灌灌頂啦,弄點什麼呀;聽那個修禪的來了,是不是當生可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呀。他就是這山望到那山高,今天張三明天李四,搞了半天——搞了幾十年一頭霧水,什麼利益都得不到。所以你一個真正有信心的念佛人,不僅這些他宗的善知識不能使我們動搖,就是釋迦牟尼佛現前都不能讓我們動搖,這才叫真正的信心。

要知道你在理上建立這個信心之後,這個法門是最究竟的,最有利益的,而且是勝異方便。就像蕅益大師他的一個概述,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哪,佛所施設的一切法門都是方便,在這個法門裡面這是第一方便。它太簡單了,太容易了,只要念這個名號:這是第一方便。但是我們也不要以為太簡單的東西就太低級,不是這個樣子的。而且第二句話是「了義中無上了義」,它是大乘真空妙有中道了義當中最究竟的了義,義理非常深邃。「圓頓中至極圓頓」,在圓頓當中是登峰造極的圓頓。所以它的教、行、理:這個「方便中第一方便」是行經,「了義中無上了義」是教經,「圓頓中至極圓頓」是理經。教、行、理三者都是登峰造極的,所以才能夠感得十方諸佛異口同聲地讚歎以及往故先賢人人趨向的這麼一個利益的。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簡單的是低級的。有很多人自視其高,看到這個念佛法門愚婦愚夫都能念,他就覺得:「哎呀!我應該跟他們不一樣,才能顯示我的高明。」他就搞錯了,他是以凡夫的生滅心去觀照這個事情。你站在佛的平等心來看,佛的平等心一定要找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所有人都能修行的方法,才能體現佛的大慈悲心、大平等心和他的卓越的智慧。所以大家有幸碰到這個念佛法門,千萬不要這山望到那山高。如果你這樣地搖來擺去,你的信願就解決不了,信願解決不了,你就不能感應道交,這麼一個殊勝的利益就由於我們有懷疑而失之交臂,一錯又錯,那就「可痛惜哉,可痛惜哉」。一定要信願堅固,一門深入老實念佛。這個佛號成佛都有餘,世間的一切都能在這個佛號中完滿地得到解決。一法具足一切法,這是大乘圓頓的一個教育,你不要以為它簡單,簡單裡面包含著一切,這才是真理。這個現代的自然科學家他也承認,一個科學是否有真理性,包括這個數學方程式有沒有真理性,有個判別的標準,就是審美的標準——簡單,越簡單的東西越有真理性,可千萬不要搞得太複雜。


寧做老實頭,狂慧反有落空之禍

大安法師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實頭知道自己水平不夠、業障深重、妄想雜念紛飛,知道自己沒有水平去通達宗門教下,覺得自己不行,根機太陋劣,只能靠阿彌陀佛,就一句名號念到底,不受其他法門的影響。他知道阿彌陀佛決定能救自己,一心念佛。

佛又讓我們持戒,老實頭那就又持戒。這樣的老實頭即使他的深信切願沒有到極點,但只要有相當的信願去持戒念佛,有老實求往生的心,臨命終時,也許天樂迎空、異香滿室、樓閣幢幡、西方三聖現前的那種瑞相沒有現前,但也能感通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就在佛光當中安然命終。

這種安然很重要啊!說明在阿彌陀佛的慈悲光明當中,他的業力種子降伏住了,才能安然。

所以我們說臨命終時是可以伏惑的,但伏惑不是談自己的功夫,是這時候感通了阿彌陀佛過來,佛的光明一注照在身上,就能伏惑,是這樣一回事。

所以我們不能把自力伏惑作為往生的條件,還是要把信願持名、感通佛力作為一個重大的條件。

等阿彌陀佛來了,他對我們的一切都能料理。他有大威神力量,知道我們困難在什麼地方,知道怎麼讓我們安穩地往生。

在四大分離的時候,我們阿賴耶識中無數劫以來的業力種子,像沸騰的水一樣,全都冒出來的時候,我們像在十七級的颱風裡面,怎麼安然呢?

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加持故,令我們安然,這樣命終決定往生。這是能夠做到安然的原因。所以這個安然是來自阿彌陀佛的慈悲加持,不是說我們自己有力量能夠做到安然的。

我們的自心也有八功德水,我們的水也是澄清的,具足八種功德。但是由於我們的無明妄動、分別心,而生起了波浪,卷起了泥沙,昏迷亂動。無明風,使本來澄清的八功德水,一下子就變成了識波(就是八識的波浪),非常迅猛、激流,這是凡夫眾生的通病了。

那些靠自力通宗通教,面對這樣的識波奔湧,他也是沒有辦法使它停下來的。那麼唯有這句凝聚阿彌陀佛無量功德的萬德洪名,它有強大的力量,它像清水珠,它以無生的功德,投到我們識波奔湧的內心,就能夠使我們的心穩定下來。

識波慢慢地停下來,無明的風,就減少了它的力量。沒有風的翻卷,這個波浪它也慢慢地從奔湧的波濤變成了輕輕的漣漪了。

慢慢地識波停下來,我們煩惱的污泥,它就沉澱下去,水面上就有相似的清淨。這相似的清淨,就能夠影現出阿彌陀佛臨終接引時的景象。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佛號,因為佛號裡面蘊載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蘊載著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全體力量和功能。在臨命終時,它這些功能、作用就無作妙用地開始實施救度我們眾生這樣的工作。

我們真的是蒙佛力加持,帶業往生的!那這些自命通宗通教所謂的上智者,就往往不如愚夫愚婦——下愚者,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這種狂慧者,反有落空之禍。那下愚者,他即便是下品往生,也有橫超之益。上智不如下愚!

那些所謂的上智就是狂慧、小智,反而得不到利益,所以弄巧反成大拙。他本來想通過通宗通教、談玄說妙來一超直入,反而成了大拙,淪到三惡道裡面去了,反而墮落了。真的還不如平時愚夫愚婦,老實頭這些人,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了。

希望大家做持戒念佛的老實頭比較好,不要做那些通宗通教的大通家,臨命終時,這些都派不上用場。

生死岸邊,惟有彌陀的名號功德能夠把我們救度。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我們做個專門念佛的老實頭就好。


怎樣念佛才算真正修淨土之人

印光大師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務虛名,不修實行。口雖念佛,心與佛違。譬如藥忌並服,何能愈病。必須念念克治自己習氣,心心憶念彌陀洪名。凡有與佛不合之念頭起,則自責曰,汝念佛求生西方之人,何可起此念乎?正念一起,邪念自消,決不許其稍住頃刻,必使心中淨無瑕穢,如淨琉璃,內含寶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持名,決定往生,方為真正修淨土人。

杭州彌陀寺啟建蓮社緣起疏

白話文:

又者,近來的人,大多貪圖虛名,不修實行。口裡雖然念佛,心裡卻與佛相違。譬如藥方與忌口的食物一起服用,怎能治好病呢?必須在念念之間克治自己的習氣。心心憶念阿彌陀佛的洪名。凡有與佛不合的念頭生起,就責備自己說:你是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怎麼可以起這種念頭呢?正念一提起,邪念自然消滅,決不允許邪念稍稍有一刻的住著。必定使得心中清淨沒有瑕穢,如同清淨的琉璃,內含寶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持名,決定求生西方。這才是真正修行淨土的人。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印光大師

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於信願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淨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迴,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

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係後人偽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有願做鬼的心,便難往生。如其未作,則勿作。如其已作,當稟明於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庫之冥資,通以賑濟孤魂,方可不為往生之障。凡壽生,血盆,太陽,太陰,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經,皆是妄人偽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經,(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心經,金剛,藥師,法華,楞嚴,華嚴,普賢行願品等經。)偏信此種瞎造之偽經。必須要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為說是偽,亦不肯信。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錢,請有正念之僧念佛,則利益大矣。

——輯自《印光法師文鈔》•一函遍復(語雖拙樸,義本佛經。若肯依行,其利無窮。1932年)
 


念佛的八種相應法和三種不相應法

煮雲法師

念佛八法

第一、攝心念:把心收攝起來,即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切時,一切處,甚至睡眠時,亦不忘彌陀聖號。

第二、勇猛念:打個比喻,如窮人求財寶,縱然財寶放在老虎口中,或蛟龍窟底,也要前進不退。念佛有這種精神,決定往生。

第三、深信念:我們念佛,須具深信切願,了生脫死之心。

第四、觀想念:如觀佛三十二相好,念念見三十二相,忽然在前,如獲至寶,可參考十六觀經觀想念佛的方法。

第五、息心念:息掉一切愛憎心,名利心,功過心,希求心,貪戀心,人我是非心,唯念念在佛。就是把一切生死心放下,只存一念佛心。

第六、愛慕念:如少背母,五內悲愍,求佛哀憐攝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即是說:佛如一位大慈母,時刻盼望我們這些流落異鄉的浪子,能早回故鄉。我們若能如兒子念母親一樣,憶念阿彌陀佛,佛決定來接引我們,這是二願契合的緣故。

第七、發奮念:拿大學聯考為例,若今年沒考上,發奮圖強,明年再來,要有這種再接再厲的精神。又思:淨土聖賢,都是凡夫去的,我亦不能自輕,也一定要去。

第八、一切念:凡見聞覺知,毛孔骨髓,無一處不念佛,如此名為真念佛,要全身都在念。

三種念佛不相應

第一、心性不純,若存若亡故。念佛時恍恍惚惚,心有時在有時不在,沒有拿出全部力量,因此不得感應。

第二、心性不一,無決定故。念佛無決定心,亦不得感應。

第三、心性不相續。念佛時不能相續下去,一會兒念佛,一會兒做旁的事,也不得感應。

此三事輾轉相成,以心性不純,故無決定心,無決定心,故心性不相續。此三事與佛相違,故念佛不得感應。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明證法師

人的愛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萬別,所立功課不應強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修持次第,不外乎聞思修:聞而後能思,思而後能修。不論任何法門,最終在於得智慧,聞得聞慧,思得思慧,修得修慧。說千道萬,總要先有個入處,若要有入處,首需擇法,選定一個本修法門。可從修戒入,可從修定入,也可從修慧入。一旦選定,不要輕易改換,務必認真堅持半年一年再做調整。

從戒入者,受戒後嚴持五戒不犯,並時時檢查此生所造諸惡業,勤加懺悔;從定入者,或念佛、或持咒、或誦經,隨自己喜歡,唯擇一種,時時提斯;從慧入者,選擇部分經論,或粗讀、或細讀,或聽音頻,或看光盤、視頻。也可有兼入者,或戒定、或定慧、或戒慧,或戒定慧齊修,合理分配時間。

此以持名念阿彌陀佛結合戒定慧而齊修者為例,設立基本功課:

1、早晨一醒,便提起佛號,心中默念;穿衣、洗漱盡量不忘。

2、不論有無佛堂、佛龕,家裡或外面,找一安靜處,集中注意力念佛20分鐘左右。

先合掌念「彌陀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然後就專注念佛,或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或四字「阿彌陀佛」,或大聲、或小聲、或不出聲心裡念都行,要在心聽:或口念心聽,或心念心聽,須知必須聽才能攝心不亂。合掌不合掌均可。

念完要合掌迴向:或「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或「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或加自己的特殊迴向,如「迴向媽媽疾病早愈,皈依三寶,修學正法」,或「迴向自己精進修行,早日得遇真善知識,不走彎路」等。

3、隨後準備吃早點或上班去,開始兼念:一邊吃早點、坐車、做事等,一邊盡力保持心念心聽,佛號丟了就趕快抓回來,丟了就趕快抓回來。工作或休息之餘,抓住三分五分的時間,就專注念三分五分。或邊做事邊回想自己違反五戒之事,想起來就記下來。

4、下班回來,待事做完,在佛前(如有一本書,打開有佛像即可)懺悔,日日如此。有機會放生,或多或少,隨緣而放。每日盡力做善事,或大或小,做完記下來;若不小心或被迫做了不好的事,也記下來,看看是否好事越來越多,不好的事越來越少。

5、或誦阿彌陀經,或誦無量壽經,或誦其他淨土經典,或聽看光盤、音頻視頻講經,大約一個小時。

6、做家務等,繼續同時念佛。或寫修行日記,記載一天修行內容。

7、臨睡前,再如早晨一樣專念20分鐘。然後邊洗浴邊心中念佛,直至躺下來繼續心念到睡著。若睡覺中途醒來,專注心念,很快就會繼續入睡。


在修加行和大圓滿法的同時,一定要安排阿彌陀佛修法的功課

慈誠羅珠堪布

珍惜暇滿人身,力爭往生極樂

雖然密宗的修法很容易成就,但阿彌陀佛的修法更容易成就。 由此可知,能否解脫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解脫是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輕輕鬆松作到的。

現在我們獲得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但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身都很難得。 很多人除了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其生存的終極意義跟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兩樣,這樣的人身並不難得。 而像我們這樣的,可以自由選擇解脫,並有修法機會的暇滿人身卻真的是很難得。 只有以此暇滿人身,才可以得到如此殊勝珍貴的佛法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

在修加行和大圓滿法的同時,一定要安排阿彌陀佛修法的功課。 老年人最關鍵的功課,就是阿彌陀佛的修法,其他法也可以修,但只需適當安排一些時間就可以了;而比較年輕的人,則在修菩提心等加行的同時,也需要每天單獨抽出 一段時間(半小時或一小時皆可),來修阿彌陀佛的修法。 如果暫時作不到,也要每天堅持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和名號,並觀想阿彌陀佛。

此外,修法時間也應這樣安排:在白天修極樂四因;晚上睡覺時,要修“臨終訣竅”所講五力之一的引發力,即在入睡時,要至真至誠地發心:“ 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我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

作為凡夫人,這樣去想有用嗎? 以前也講過,引發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通過引發力的作用,晚上作夢的時候都會夢見阿彌陀佛。 雖然這只是一種虛幻的夢境,但至少能夠說明,自己對淨土的修法有了一定的串習,在阿賴耶識中已經播下了比較好的種子。 如果繼續修行,臨終之時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

一些念佛念得好的人,並不是在中陰身的時候,才能見到阿彌陀佛;也不是像“臨終訣竅”所講的,會在中陰身的時候,見到那些寂靜本尊或憤怒本尊; 而是在呼吸即將停止,人還沒有死亡的時候,在其面前的虛空中,就會顯現阿彌陀佛,然後他就高高興興地往生了。

在座的肯定也聽說過,很多藏地或漢地的老婆婆在臨終時,會興奮地說:“阿彌陀佛來迎接我了!”“我看見阿彌陀佛了!”等等,還會出現很多佛經中所 講的往生瑞相。 很多人都是這樣,在沒有絲毫痛苦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地走了。 平時也許有人會裝模作樣,但臨終的時候是裝不出來的。 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往生事例,不是像造物主之類的神秘之說,而是我們通過努力可以真實體會到的。

當然,如果你始終什麼法也不修,這些感應肯定就很神秘,而且永遠也無法體會;如果你能接受此修法,並且親自去實踐,就會感受到佛法的力量,體會到佛所說的 一切真實不虛,對此就再也不會有神秘感了。 所以,阿彌陀佛的修法極為重要,在修其他法的同時,一定要修阿彌陀佛修法。

特別是我們,如果選擇修往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修法,也許會更容易一些,因為法王如意寶這麼多年一直在弘揚此法。 往昔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曾預言過,與法王如意寶接觸過的所有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當然自己也要努力)。 本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不可思議,加上法王如意寶的接引和自己的信心,往生極樂世界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平時要修一個真正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非常難,但再難我們也要修,不能說因為難就不修了;不過能修到什麼程度卻很難預料。 而阿彌陀佛的修法簡單易行,成功率也很高,因此,我們一定要修阿彌陀佛的修法,絕不能忽略這一點。


 

大勢至菩薩教消業障最快的十念法

 

念佛必須得定量定時!初學念佛不可散念,必須計數

 

印光大師呵斥「念佛沒念好」--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真正有願求生西方之人,一定會持戒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不管你福報有多大,請你乖乖地都攝六根, 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沒有例外

 

極樂世界-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