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問:人們經常讀到,禪宗和禪師不重知識。大慧禪師(1089-1163)取笑學者;現代大師鈴木大拙說,專家心裡沒有什麼彈性,而初學者的心卻是無限。另一方面,許多修禪的西方人開始時是被佛教哲學的豐富內容所吸引。這一點看似矛盾,能否請師父開示? 
 
知識不是終極的真理

師:即使是早期的佛教,我都不太相信真的有愚蠢的禪修者。我也很難相信有任何人是因為盲信而踏上禪修之路。再者,禪不會強調只是打坐、修行而犧牲學問。知性的瞭解佛法和適當的生活方式,也是禪修的基礎。如果只是打坐,卻不知道為什麼打坐,修行就只是空殼子,甚至可能有害。 

禪強調來自打坐的個人經驗,但正確瞭解禪的修行和原則也是重要的。不瞭解佛法的人,從修行的獲利有限。單從這一點,禪就不反對知識。禪的思想和修行大都根據理性,而禪也不忽略知識。然而,為什麼禪師似乎經常蔑視知識、學問?

禪師承認知識、學問的重要,但強調必須超越知識、學問,知識不是終極的真理。禪宗所說的開悟境界超越了思想、文字、象徵,無法言表,也無法以演繹的推理方式來瞭解。畢竟,思想、語言是人為的產物,根據的是象徵。顧名思義,象徵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因此,象徵不能解釋開悟,而人也不能單靠象徵達到開悟。光是用象徵來解釋我們週遭的世界就已經很難了,更別說要以象徵達到開悟。

此外,每個人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因為根據的都是自己的一套經驗和瞭解。禪師必須提醒弟子,開悟不能純以知性的方式來達到、描述、想像──不管是用語言、思想或象徵。平常的語言是不夠的,引用釋迦牟尼佛的話是不夠的,依賴祖師的文字、說法也是不夠的。這種描述不是開悟的實相,禪師教導弟子要把所有的觀念拋到腦後,才能「直接體驗」開悟。許多人知性上能接受這個解釋,這進一步證明了禪是理性的方法。

我能以禪的哲學來刺激對方的求知慾,但認真修行時,不能依賴知識、經驗、才智,這些全都不管用;不可能一邊正確禪修,一邊抱持以往的觀念。你不能回想這個或那個說法,也不能住於自己的經驗,心想自己是不是嘗到了開悟的滋味?必須把一切拋在腦後,這是體驗開悟的唯一之路。事實上,把一切拋在腦後本身就是開悟;如果還執著任何東西,就不能開悟。知識、思想、文字、語言都是很難超越的執著,即使只是片刻超越都很困難;如果不能拋在腦後,就會成為修行的障礙。

諷刺的是,開悟的人運用推理、知識、語言來幫助其他人修行。他們為了傳達禪修的利益,使用來自知識、經驗的工具。在修行之前,需要學問、知識、經驗,那時知道得愈多愈好;開悟之後,也需要學問、知識、經驗。然而在真正修行時,這些用處不大。

禪不是反智的。大部分的禪宗祖師都是有學問、有知識的。他們在開悟之前只擁有世間智,開悟之後就擁有真正的智慧;開悟之前是有執著的知識,智慧則是沒有執著的知識。 

打坐是輔助的修行嗎?

問:我聽說有些印度的傳統認為,打坐是次要的、輔助的修行,知識的學習和聖典的辯論是更好的修行。您對這有何看法?

師:是的,有些佛教傳統也是如此。玄奘(600-664)在西元七世紀前往印度取經時,發現兩個主要的佛教傳統:瑜伽派(Yogacara)和中觀派(Madhyamika),這些宗派的師徒經常進行佛法辯論。事實上,他們以古代的佛教邏輯系統作為探討的工具,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仔細分析佛教哲學上。他們愈投入研究、辯論,心也就愈澄明,直到透澈瞭解全部的佛教觀念、原則為止。經過這種嚴格的訓練,煩惱自然就減輕了。

然而就某個角度來說,這種修行方式是菁英式的。如果住在可以一直從事辯論、研習的環境,要那麼做自然比較容易。寺廟就利於那種修行:有足夠的時間,許多志趣相投的同修,很少打擾、誘惑。但在家的修行者就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有其他的責任。只有學院人士能有設備、願望、時間從事這種修行,一般人並不適合。

我認識一位台灣的法師從不打坐。我有一次問他:「你有沒有任何修行的法門?」他回答:「你說的修行是什麼意思?我用上所有的時間研讀佛法、思索佛法、寫有關佛法的文章,整個人生都花在佛法上,還需要其他什麼修行?」對他來說,答案就是沒有任何修行的法門。他對佛法瞭解透澈,所以不覺得需要打坐,他的途徑和禪很不一樣。

如果人們追尋知性的途徑而放棄打坐,也就放棄了修行的精神經驗,而精神經驗會直接影響身心。知性的刺激只涉及智力的官能,會失去來自打坐的生理利益和直接的心理利益。即使印度的傳統也不完全忽略打坐,而是把打坐當成輔助的修行。

再者,有知識並不表示就精通、嫻熟邏輯的技巧和演繹的推理。不是學者的人,很可能不適合具有密集分析的修行方式;相反的,任何人都能修習禪的方法。禪的修行是理性的,但不需要學術的技能。即使沒讀過書的人也能修禪,否則禪修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 

開悟不會障礙才智

問:您提到的那位法師對佛法有清晰、透澈的瞭解,這和開悟一不一樣?

師:那要看他的心境。如果心裡沒有障礙或執著,那就是開悟;如果依然有執著,那頂多只是知性上瞭解開悟,而不是真正的開悟。然而,法門無量,如果不斷根據邏輯探索一個法門,直到拋下所有的執著──包括演繹的習慣本身,就會體

驗到開悟,這和透過禪的法門一樣。人們可以透過推理和辯證,達到某種程度的知性的開悟,但依然存在著執著,那不是禪的開悟。

有一次兩位西藏喇嘛在辯論,最後似乎年長的喇嘛輸了,因為由年輕的喇嘛下了結論,而年長的喇嘛只是微笑。看到這個情景,年輕喇嘛也笑了。到底誰贏?你不在現場,所以不知道。即使在現場,如果以執著心來看待此事,依然不知道誰贏了這場辯論。也許的確是年輕喇嘛贏了,但也許年長喇嘛的沈默才是真正的答案。要知道誰贏,你必須已經開悟。

問:有位陸先生(Charles Luk)把深入修行的人描述成索然無味,甚至是愚蠢的,好像修行損害了正常的知性。根據他的說法,好像這種事經常發生在認真的修行者身上。果真如此嗎?開悟就像這樣笨笨的嗎?

師:佛家有個著名的說法:開始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然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這描述了修行的三個階段。在修行之前,人們可能顯得有才智,以執著心來區別。第二個階段指的是認真修行的人,這時他們未能明確區別彼此,在外人看來的確可能顯得索然無味或愚蠢。第三個階段描述開悟,修行者再次能明辨彼此。

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差別在於:在第一個階段還有感覺有個自我,到了第三階段就不再執著於自我。陸先生描述的是處於第二個階段的修行者。開悟不會障礙才智,相反的,開悟往往使人才智敏銳。然而,只依賴才智作為修行唯一的工具或指引,很容易就成為障礙。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