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千諸佛皆出於庖廚】

據說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化身的寒山、拾得,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干禪師都曾在廚房服役,在服役中實踐菩薩行。以下講個「莫莫堂」觀音的來歷:

●「莫莫堂」觀音的來歷

范仲淹在蘇州做刺史的時候,他的母親死了,死了以後就托夢給他說:現在在鬼道之中,沒有自由,很苦!要請兒子幫她到西園寺請一些法師們來誦《金剛經》。

范仲淹夢醒以後,趕緊請了七位法師幫他母親誦《金剛經》。

誦到上午十點鐘了,差不多要上供了,大寮裡面一位做飯的法師正準備著供飯供菜,要端過來獻在供桌上。擺好以後,他拿著盤子準備要走,看到大家正在誦《金剛經》,便站在旁邊隨念了一段後離去,廚房忙去了。

當天晚上,范仲淹夢到了他的母親,現了一個天人相 (前面是鬼相) 來跟他說:「兒子啊!你這次到西園寺安排誦的《金剛經》非常好,我已經得生天道了,並且因為你的孝順心、至誠心,感得觀世音菩薩現身為我誦了半卷《金剛經》,令我當下便得受超度啊!」 說完夢就醒了。范仲淹回過神後,回想了一下夢裡母親所言,馬上便起身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母。

第二天一大早,范仲淹再度來到寺院,向知客師問說:「知客師父,能不能麻煩您將昨天為我家裡誦經的那些法師們都請到客堂來,我想要一一感謝他們。」於是幾位誦經的法師們都被請來客堂,范仲淹感恩道:「感謝諸位法師這次為家母誦經超度!弟子想請問一下,不知昨天是哪位法師為家母誦《金剛經》時只誦了半卷?」

法師們說:「沒有啊!我們絕對不敢只誦半卷,我們都是誦完整卷的,不敢只誦半卷。」時廚房那位做飯的師父剛好經過聽到,便回答說:「哦!昨天那是我,我去送供飯供菜,看到大家正在誦《金剛經》,於是便站在一旁跟著誦了半卷,由於廚房還有事要忙,便先行離開了。」

范仲淹當下便知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馬上跪了下去拜叩這位廚房師父,感恩師父為母親的慈悲超度。

那位法師見狀,自知身世洩漏,會心一笑的搖頭說道:「莫!莫!莫!」 然後便騰空而去,不見蹤影。

●道在苦中修

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曾經示現為很普通的師父,在廚房裡燒火打雜、從事粗重的勞作,這便是為眾生做了「道在苦中修,培福深厚者,方成佛果」的表法。

三千諸佛於娑婆示現修學之道,體證了「培福」的重要性:身為一個修道者,當從平凡的生活瑣務中去吃苦了苦,以培植福報、修養德性,令自性顯發;而不該以虛幻的物質享受為樂,去耗福損德,令此生虛度。

《華嚴經》:「欲為諸佛龍象 先做眾生馬牛」,要服務眾生,皆需在平凡中去踐行;在悟道者的世界裡,工作是神聖的,為眾生服務更是責無旁貸。

●三千諸佛皆出於庖廚

佛門辦造飲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維摩诘經.香積佛品》裡提到,香積佛國的香氣為十方三界第一,他們會用香飯供養諸佛菩薩,因此佛門的大寮又被稱為香積廚(寮)。

廚房服役是苦差事,別人禪堂修行時,他們在奔波買菜做飯;別人吃飯時,他們在一旁餓著肚子供應諸食,待大眾吃完,才吃些殘羹剩飯。

廚房雖然是苦行之地,但卻是成佛作祖之地。叢林裡,許多大德都親自服役於廚房;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故佛門有「三千諸佛皆出於庖廚」之說。

●培福深厚,得成佛果

來果禪師說:「行單一執,誠菩薩事也。叢林重執,全在行單。

行單之人,首明培福之道,次存愛物之心。正法久住,功在行單;叢林久安,德歸自己。

每云無福者培福,有福者更要培福!何以故?

十方法界,四聖六凡,一切聖賢聚集之處,肉眼不見,毫未相瞞。

古有普賢當行堂,彌勒當大火,觀音當飯頭,文殊拾字紙,又潙山菜頭,雪峰飯頭,臨濟園頭,馬祖打掃,百丈侍者,諸行單執,盡是菩薩;各執之人,皆是祖師。

能發心作事,吃苦出力,無非供養十方諸佛。賢聖僧眾,最要緊者,預行此行。先息嗔心,同事之人,可以和睦;次滅懈墮,常住之事,可以精嚴;

縱遇事態違恆,必受指責,萬要會歸自已,不可恨及他人。三五十年,福功最大;苦行崇高,身心純熟。

達道在迩一旦洗米添柴,撞著這個;有朝切菜燒水,碰倒那邊。仿潙山之水牯牛,仿百丈之新羅鹞,

如是一切祖師,皆從苦行出;一切菩薩,悉由苦行入。當行單者,不亦快乎!」

佛言:「我為培福歷三僧祗(無盡的時間),捨頭目腦髓乃至心肝五臟,悉為培福。因福深厚,得成佛果;蓋福能空罪,慧能破愚也。」

image


示廚

明.紫柏大師 

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

佛言:凡三寶之地,辦造飲食供養佛、法、僧之所,謂之香積廚。故辦造飲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業不淨,則辦食之所不名香積廚,謂之穢積廚矣。

(佛門辦造飲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裡提到,香積佛國的香氣為十方三界第一,他們會用香飯供養諸佛菩薩,因此佛門的大寮又被稱為「香積寮」)

何謂三德?清淨、柔軟、如法是。何謂六味?淡、鹹、辛、酸、甘、苦是。蓋奉佛供僧之食,若不精潔,葷穢不揀,便失清淨德;若不精細甘和,稍有粗澀,便失柔軟德;若不隨時措辦,制造得宜,忽略縱情,兼未供流涎,便失如法德。又三德若無六味調和,亦不成就。蓋淡味為諸味之體;鹹味其性潤,能滋於肌膚,故味之調者,必以鹽為首;辛味其性熱,能暖臟腑之寒,故味之辣者為辛;酸味其性涼,能解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臟之熱,故味嗇者為苦。

(飲食中具有三德六味,是佛門齋飯的基本要求,其意義主旨並非在「吃」,而是在「德」。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以一顆歡喜供養大眾的心操辦飲食,必能料理出菩提法味,此其一;其二,清淨、柔軟、如法,正是修行人調柔的功課,在揮動鍋鏟之中,若能繫心於此,則即使在熱如鐵鍋、急如星火的廚房裡,也能做好修行的功課。)

汝等即三德六味諦審觀察,了知德之所以然,與味之所以然之說,加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心,率領六根四肢,勤勇善巧,辦造飲食,奉佛供僧,此人功德,假使以滿虛空七寶布施,無量劫不生疲厭慳吝之心,與相較量,其功德亦萬不及一。

(世間人為一方、為一家、乃至只為一人操辦飲食,佛門寺院十方來十方去,齋飯不為一人一家一方,而是為廣大有緣人而做,所以結的緣自然多而廣;雖然多而廣,卻不執著於這些外相,只是專心備辦清淨美味的飲食供養大眾,所以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四相;因為無相,所以功德亦無量,可見在大寮的行單,也是一處養深積厚的所在。舊時佛門叢林有句話說:「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廚房」,說的就是這些工作的重要性。)

何以故?三德無闕,六味無失,此等飲食,若觸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飲甘露,五內調和,百毛暢悅,身適心安,顯資色力,冥資心力。色力得資,則身康健;心力得資,則神無擾。身康健,則進道有資;神無擾,則觀智易成。凡飲食不如法,則身多病,心多擾。身心既病且擾,而能精進開悟者,無有是處。

(如法的辦造飲食,不但自己能累積無量福德,也能助人修行精進。吃了三德六味具足的齋食,能令人五臟調和、身心安適、神清氣爽,以最好的狀態,不論是禪坐觀想、經行持誦等,都能日見其功;相反的,不良的飲食,有可能間接造成修行上的障礙。)

即此觀之,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故廚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謂之牛頭阿旁,殺人無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心,率領六根四肢,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故曰:「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

(飲食實是關乎修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若以這個角度看,修行人的慧命等同操在大寮工作的人手裡。所以若掌廚的人不用心,等於毀了別人的慧命,這和牛頭馬面沒有兩樣)

又為常住慳吝,不尊賢敬貴,當來得餓鬼報;為常住破費,不察來處艱難,當來得貧乏報。又辦造飲食,六根不謹,九竅放肆,四肢不淨,當來得糞蛆臭蟲報。

(因此紫柏大師警愓在大寮工作的人,典座時要如法如儀,不可吝於供養、不可舖張浪費、不可心不在焉,不可輕浮隨便、不可髒亂不潔。)

如上所述,皆如來所言,若聞若見,當生慚媿。遵而行之,愚癡必破,般若必開,眾罪必消,萬福必集,現在身心安隱,當來得無上道,登菩薩位,佛言無誑,廚中佛子,當體佛心,出苦有分在。

(如上所言:「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在大寮典座的人如果都能使三德六味具足,則內足以攝心自修,廣結香積善緣;外足以助人延慧,日見修行進益,日後必定能以此功德入如來地。)


在廚房是在行普賢行願的,以前,觀音、文殊等諸大菩薩,都是從廚房中苦行出來的。

在廚房要惜福,米泔【註】菜葉不可輕損,不要說丟了可吃的食物沒有因果,戒神、監齋菩薩可都把你記入帳裡,將來還得做雞、鴨、豬、狗來吃這些。

~廣欽老和尚

image


淨空法師:法輪未轉,食輪先轉

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在五祖的道場黃梅八個月,《壇經》上說得很清楚,八個月,五祖忍和尚分配給他的工作是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賣柴的,山上­砍柴賣柴的樵夫,沒有叫他聽經,也沒有叫他參禪。這什麼意思?

世出世間法如果沒有福報,別說你幫助別人,你自己顧自己都顧不了。所以佛門的諺語有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這就是說明在六道里頭福報比智慧重要,有福報的人他衣食不成問­題,有智慧沒有福報一樣會餓死,他活不下去。所以你說修福多重要。

現代的人,我們論福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自己要知道。為什麼說一代不如一代?他不修了,只知道享福,自己不知道修福,你命裡有多大福報你會享盡,享盡之後怎麼辦?

我沒有福報,學佛沒出家之前我在懺雲法師茅蓬住過五個半月,做義工。茅蓬裡面一共五個人,三位是法師,還有一個老居士七十歲,朱鏡宙老居士,我跟他們住茅蓬那一年是三十歲­,只有我一個年輕人。所以這茅蓬裡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一個人做,包括煮兩餐飯,茅蓬都是過午不食,所以晚上不要燒飯。

在山上沒有水電,山上有泉水,距離不算太遠,我們想了一個方法,砍竹子,把竹子裡頭的竹節打通,就像管子一樣去接水,從山上泉水接到我們茅蓬。但是有時候水就斷掉,斷掉什­麼原因?大概有野獸把我們的管子搞斷了,所以我們必須隔個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檢查,這水管,竹子接的。那時候物質非常貧乏,沒有現在塑膠的管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沒有用塑­膠的東西,塑膠袋這個都沒有,現在就方便多了。

每天去撿柴火,住在山上,燒灶,我做廚房。山上沒有燈,沒有電燈,點蠟燭、點油燈,晚上八點鐘睡覺,早晨兩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大家做早課,大概一個半小時,拜佛為主。我的­早課是每天早晨拜三百拜,晚課三百拜,中午吃了飯兩百拜,每天懺雲法師規定我拜八百拜,拜了半年。

早課完了之後,我就得準備早餐,法師對於飲食很重視,早餐的時候要磨豆漿,石頭的磨子,晚上吃飯之前把黃豆、花生泡一個小碗,早晨起來的時候已經都泡開了。稀飯煮好之後,­磨出來的豆漿跟豆渣一起放在稀飯裡面,那稀飯的確是好吃。

自己種菜。每一個星期到小鎮裡面去採購一次,一次要去一天,走路,沒有車,大概要走兩個多小時,來回差不多要走路走五個小時。我還能挑三、四十斤,挑個擔子買菜買回來,一­個星期的。這是修福。

離開懺雲法師那裡,我就到李老師那裡,他剛好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把我自己收藏的書全部捐贈給他,我在圖書館裡做管理員,義工。跟老師學經教,修這麼一點福,不幹怎麼行­?我到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這一生修來的,不是過去生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258集


法輪未轉,食輪先轉

比喻身心健康方能精進道業。隋‧天台智者大師指出:「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色身是修行的根本,以飲食巧作佛事,令大眾身心輕安,於善法中堪任修持。

《龍藏‧1358‧109冊;法句經‧卷上‧愛身品》提到:「學先自正,然後正人。調身入慧,必遷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體正,何願不至。」

出自宋‧大愚守芝禪師(?~約1056年)。師問雲峰文悅:「來何所求?」文悅曰:「求心法。」師曰:「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後生趁色力健,何不為眾乞食?我忍飢不暇,何暇為汝說禪乎?」

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二‧雲峰文悅禪師》。亦作「法輪未轉食先行」。


星雲大師:法輪未轉 食輪先轉

北宋的雲峰文悅禪師,俗姓徐,江西南昌人,七歲時在龍興寺剃度,後來到汾陽善昭禪師的法嗣——大愚守芝門下參學。

有一天大愚禪師正在吃飯,剛挾了一塊鹹菜往嘴裡放,文悅忽然問說:「這塊鹹菜有生命也無?」大愚禪師一張口把鹹菜吃了,不發一語。

文悅就說:「懇請上座轉法輪。」

大愚禪師淡淡地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然後就開始吃飯,文悅等了半天,大愚禪師始終不再言語,文悅也不好再問。

文悅心中很疑惑:久聞大愚禪師愛護初學,為什麼吝於說法?難道是自己的誠意、禮貌不夠嗎?

當晚開大靜後,文悅搭衣持具來到方丈室,請求大愚禪師開示。

「你這麼急做什麼?半夜三更的,你還來吵我?」大愚禪師很不高興地回答。文悅又碰了一個釘子,只好頂禮退出,仍然留在大愚座下精勤服務。

可是這一年來,大愚禪師總是對文悅視而不見,一句佛法也不肯對他講。文悅就故意找機會親近大愚禪師,可是禪師都躲著他,不給他講話的機會。

有一次,文悅看到大愚禪師在吃飯,特意坐到禪師面前,就在禪師把菜挾進口中的時候,文悅再問:「請問上座,這菜有生命也無?」

大愚禪師頭也不抬地回答:「你可以去做『菜頭師』為大眾服務。」

文悅心想:「這就是大愚禪師的開示嗎?」不過,由於他對大愚禪師深信不疑,便真的去做了菜頭,供養全寺大眾,一做就是三年。

某天,一根箍住菜桶的鉛線爆開,菜餚四溢,文悅當下豁然大悟。因此,他再度搭衣持具,進入方丈室向大愚禪師頂禮。

「飯菜都吃好了嗎?」大愚禪師微笑對文悅說:「恭喜你,桶底脫落,終於見到你的生命了。」

大愚禪師是一個優秀的禪者,諸方學者奔走在大愚門下的,為數甚多。

文悅禪師想要知道萬物有生命也無,終於在多年的參修之下,大愚禪師領導他認識了自己的生命、認識了諸法的本源。

總之,禪者修道都要耐煩,長久積累,才有桶底脫落的那一個時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