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但看一看世人:從行為上看,所做所行無非殺盜淫妄;從心理上看,所思所想全是貪嗔痴疑。學佛人看不慣社會的污亂局面,但我們在生活中免不了與人的交往,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大環境,但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改變我們周邊的小環境,那麼在生活中如何依教奉行,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呢?

我們都知社會上的人非常複雜,通過我們的所做所行,直接或間接使人對佛法產生良好的感想,而不能讓接觸您的人說:「這就是學佛人呀,看他的樣子我就不想學佛了」。那麼如何在與人交往中行方便呢?有這樣一句話:對善人言善語,對惡言(人)言惡語,對學人言覺語,對迷人言迷語,對乞丐嘛~給饅頭就行,這就是方便。如果無智慧地行方便就會有「方便出下流」之嫌,所以諸佛友慎之。

下面的學佛人的人際交往二十一法,這只是一種分類方法,有時一個人身上具有多種下面的特徵,由於無始以來,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習氣是皆不同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觀察,在交往中如何掌握這個關鍵,就要根據情況用您的智慧來行方便就是了。

我們接觸到的人可以分為:富貴者、貧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長者、年少者、正直者、勢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氣者、自私者、聰明者、愚笨者、誠實者、奸詐者、強橫者、諂媚者、妒忌者、清潔者、患難者‧‧‧

一、對富貴者:

我們學佛人與有錢人、上司、高官、有名望者交往,首先要具有不卑不亢的態度。不卑表示學佛人淡泊心和人格,不亢表示我無越禮之舉,這樣人家才會敬愛您。如過卑,人家會以為我將有求於他或討好於他,但若以過恭過敬之舉易被富貴人生疑。過亢則易使人不高興,因此而多是非。

二、對貧苦者:

學佛人對富貴貧賤者,要採取同樣的不卑不亢態度。在言談舉止中以誠懇之心對之。千萬不要學世人的對富貴者恭敬禮貌,對貧賤者傲慢無禮,這樣非但失去佛法平等大悲之旨,更宜招來世人對學佛人的非議。(如果是自己的下屬者亦是如此)

三、對初交者:

世人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氣,因此第一印象在初交時很重要,必以誠懇的態度對人,「深處思利他,尊他為最上」,並以長久交往之心以待。

四、對久交者:

要推心置腹、竭誠往來。因交往久了,知道對方的優缺點了,一定要嚴己寬人、多看人家的優點,任何人身上都有我們的可學之處。宜粗不易細、貴和不貴同。(如這人是下屬者就要善用人之長,避其人所短)

五、對年長者:

雖然年長之人的學識不一定高於我們,但他們的生活閱歷必多於我們。因此我們要恭敬他們,多靜聽其言,並要使自己要用坦誠的態度、穩重的儀表來交流,千萬不要現浮躁之氣、起爭辯之心。

六、對年少者:

先觀其心態行止,辨其賢與不賢,並擇賢者交之成為益友,多聽益友之言而請益之,這樣對方必願與我相交。對不賢之人,應多盡朋友之義而忠告與規勸、不可輕晦譏諷,雖存疏遠之心,但對待的態度要與平時無別。如果對方有向善之舉,要多加讚揚。

七、對正直者:

正直的人以誠信道義待人,與他們相交時不能有一絲虛偽之情,這類人多是世人說的菩薩心腸。與他們交往不管交情深淺,守正不阿、見善而行就是了。

八、對勢利者:

所謂的勢利之人,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勢利小人。與他們交往千萬要注意,因學佛人最看不上的就是這樣的人,必須要俱備觀得莫觀失,隨順莫違逆的靈活手段與之相處,不要太執己見之心,要將他們當成菩薩化現小人相來考驗我們,多敷衍就是了,否則觸怒了他們,我們的逆緣就來到了。在隨俗中,不要增己之羞就是了。與他們的交往中,看看我們自身是否也多少帶有勢利之心。

九、對仁厚者:

仁厚之人易受人欺。他們以仁厚待我,我必以仁厚待他,絕不可起刻薄之念。與他們交往可增長我們的慈善之心,他們揚人之善、隱人之惡,我們要稱善相和,時間久了我們也會成為仁厚之人。

十、對刻薄者:

刻薄之人終不能成大事,與他們交往不管其如何刻薄,我們只能以寬厚之心待之。如對方認為我迂腐可欺,在寬厚之外要略加警醒他。他們雖然刻薄,但有時可直接看到我們的不足,雖然有言過之象,但我們可以自省。

十一、對豪氣者:

豪氣之人慷慨解囊、千金不吝。我們與之論交要胸襟磊落,見貧困患難之人多思濟解之法,這樣豪氣者才樂於我結交。在交往中不談勢利得失之事,不斤斤計較細微之事,以他們為榜樣,遇事則輕財仗義,見義則勇往直前,交往久了必會增長我們的佈施之行。

十二、對自私者:

自私自利之人,凡事從自己的得失著眼,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信條。與之相交可以施與小利,用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對方,因人皆有向善之心。要想到只要是人都有利己之心,只是輕重不同罷了,所以我們要多自省。

十三、對聰明者:

聰明人與聰明人相交,互相學習;愚笨人與聰明人相交,取長補短。但要注意這個聰明是世之聰慧,心思才智高於一般之人,也多善於交際,但常常我慢極重,誇口者亦多,我們確要實事求是之心,多學其長處來啟發我們的聞思。

十四、對愚笨者:

與他們相交切不可存輕侮之心。因有些人是大智若愚,但更多者或是性靈未闢、或是學習的少、或是天資魯鈍、或是局處僻壤。相交時要和顏悅色、教之善方、曉之淺理,但不可過於督責。他們都是認真做事,老實做人的人,這一點我們要學之。

十五、對誠實者:

誠實之人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任何事都以誠實為本,從不雜含著虛偽成份。我們與之相交,必先去除我們自身的浮誇之習,也不可以虛詐試探對方,更不可失信於人。學佛之人就是宜以誠實之心對任何事物。

十六、對奸詐者:

奸詐之人多是貌似忠厚,內實陰險之人。如果觀察他們不慎,常會受其坑害。與他們相交,要謙和自行、謹慎小心、似親實疏、似敬實遠,這樣他們就無隙可乘了。就是我們一時疏於提防,被其所累,也不要生報復之心,當成是我們上了一課。

十七、對強橫者:

對這樣的人,我們多不想與之相交,可對方非要強與我論交。論交之後,辱必常加身,我們等之溫和、知而不校、受而不報,如再三如是,遠而避之就是了。權當我們在修忍辱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徒傷感情、於事無補。

十八、對諂媚者:

此類人多是不知廉恥之輩,不知自尊自愛。他們諂媚我時,不是慕我錢財就是畏我之勢。因此要時時提防。想我現有財勢他諂媚,如我失財勢之時必害我。對付之法就是我們淡然處之,常存畏懼之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亦是處世與修行方法之一。

十九、對妒忌者:

妒忌之心人常有之,只是輕重不同罷了。如二人共事,我之才、我之勢如高過對方,對正直人來說,我是我,你是你,孑然無關。而對妒忌之人就不一樣了,他必思傷毀之法。我們在與之共事時,絕不能恃才自傲,更不可貢高我慢。「隨處伴誰時,視己較人卑」只有這樣才能平安無事。

二十、對清潔者:

愛清潔之人,最反感不潔之人。與之相交必要先正容貌、整齊衣帽。這樣人家才會與您論交,清潔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二十一、對患難者:

錦上添花、人多願做。雪中送炭、多不願行。人常言:患難之中見真情,在患難中最易得良友。對患難之人我們要問寒問暖、急其所急,財困施援、病則看護。我之行,人必後思報之,學佛之人不思回報,但這也是我們的本份之事。

學佛人在與人相交時,不一定就非要言自己是學佛之人,在身口意三行中,時時以五戒十善六度為用。在人際交往中,以自身的正行來影響身邊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小環境,這樣就更利於您的修行。願我們隨緣、惜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